秦相吕不韦

第26章


 
  廉颇道:“你我都忙。” 
  楚太子问:“刚刚送走的,可是秦人吗?” 
  廉颇心想,楚太子果为吕不韦入营之事而来,便道:“太子认识的,就是太子在赵做质公子时见过的那吕不韦……” 
  楚太子冷冷道:“富可敌国之人!这样的人出手总是大方的……再说,将军与那吕不韦交情深厚……” 
  廉颇心中暗骂:“小人一个!”嘴上道:“两军阵前,并无友情可言……” 
  楚太子道:“将军这话就令我不解了。黄昏后有司报我,秦军十余辆战车在我营垒之侧擦过,驰向将军营寨这边。我怕有什么不测,便赶过来看看——我入营,他们出营,且辆辆空车……” 
  廉颇道:“太子这话是判明吕不韦给老夫送了东西……” 
  楚太子道:“故人相见,这怕是少不了的……” 
  廉颇冷冷道:“太子判断不错。” 
  楚太子道:“定然是些奇石珍宝……将军,可让敝太子见识见识吗?” 
  廉颇道:“不看也罢。” 
  楚太子道:“一睹为快……” 
  廉颇道:“太子的这番话老夫明白,可看来刚才老夫讲的那话太子不明白——那就请过来……” 遂引楚太子出帐,到了摆放箱子的地方。廉颇对楚太子道:“太子可自己打开……” 
  楚太子道:“本太子决不做此非礼之事。” 
  廉颇道:“那我就打开让太子开开眼了……”说罢,先打开一个箱子,楚太子看后吃了一惊。廉颇又打开了第二个箱子、第三个箱子……廉颇哈哈大笑不止。 
  楚太子道:“吕不韦如此欺人,实实令人气恼!老将军,我过来,实为请将军去敝营商议明日如何教训秦军……” 
  如果廉颇见到箱子里的东西之后,想到 “兵不厌诈”那句话,令他感到有些好玩的话,那么,眼下楚太子的所作所为便令他感到受辱了。只是,廉颇没有任何回击的念头,因为他觉得,自己实在是不可与这种人一般见识。但他已经酸泪盈眶了。他道:“太子先行,老夫随后就到。” 
  楚公子走后,众将纷纷不平,道:“楚太子欺我……” 
  廉颇道:“他的怀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只可惜他看不透吕不韦的离间之计。” 
  乐启送吕不韦已经回来,楚太子的表演他全都看到了。他是一个识大体的人,听廉颇讲后便道:“既如此,需向楚太子指明,以利联军。” 
  廉颇深深叹了一口气,道:“他是一个多疑的人,跟他讲了,他必不信,反生枝节。”随后,他对乐开道:“乐开将军,好生巡营,不可放松戒备,防止秦军偷袭。”然后对乐启:“将军随我去楚营。” 
  楚太子有自己的想法。出赵军军营之后, 随行将领对他说:“太子,吕不韦真的送了些石头给廉老将军吗?” 
  楚太子斩钉截铁地道:“谁会信?”他解释道:“廉颇与吕不韦交情非同一般。联军攻秦,廉颇一直反对,说联军攻秦历来无不败者,此次也不例外。岂知,历来是历来,他不明白,本太子作为盟主,不同往日之盟主。他不明白,有本太子作盟主之联军,也就不同于往日之联军。倒是赵王明白事理,定要报往日之仇,这才下定决心参加联军,并命廉颇领兵,老家伙才不得已而来。但他终怀二心——说不定,还要故意让联军吃败仗,以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呢。故而,他与吕不韦合谋,并不是不可能的。吕不韦与他之间有那样的交情,能够骗他,给他送些石头过来吗?他怕我识破,便把珍宝换成石头叫我看,变成他受吕不韦欺骗,麻痹于我——我当场不便戳穿他罢了……” 
  众将问:“那如何是好呢?” 
  楚太子道:“我自有主张……” 
  联军其余主将——赵廉颇、魏郑会、韩石勇都到了楚太子营寨大帐。楚太子道:“我联军在渑池集结,歇了数日,等着秦军前来,此以逸待劳之策。秦军远行,必然疲惫……”   
  一、使计(3)   
  郑会道:“故末将建言当趁秦军立足未稳而袭之,太子总是……” 
  楚太子不允许别人打断自己的话:“将军勿需再言。我身为盟军主帅,必负联军制胜之责。趁敌立足未稳而袭之,这样的道理,三岁孩子都已经晓得了,何况秦军?故而我们杀去,必正好撞到石头上!将军不要再讲了,我自有破敌妙策。本太子的计策是什么,又妙在哪里?本太子的计策就是堂堂正正列开阵势,从正面打过去。兵法云:出其不意。现如今,堂堂正正列开阵势,双方对攻,已经不为军家所用了。而我用之,就叫做出其不意。奇效就出在这个出其不意上。就这样,明日各军四更起火做饭,吃个酒足饭饱,辰初出营列阵:楚军、赵军在敌正面……廉老将军,列阵后,辛苦你率赵军先行向秦军突击,楚军随后。”楚太子很是得意,道:“这是讲一面,堂堂正正。还有另外一面:迂回策应,抄它的后路。这也是一种出其不意。我们堂堂正正,列开阵势,正面攻它,它必笑我不会用兵。故而轻我,不加防备。这样,郑将军,待赵军、楚军与秦军鏖战时,你率魏军从右路绕到敌阵之后包抄它,打它的屁股。石将军,你呢,率韩军绕于敌军营后,放火烧他的营寨,这就叫烧它的尾巴。前面揍它的脑袋、击它的胸脯,后面打它的屁股,最后面烧它的尾巴,看它败不败!”太子越讲越有劲,最后道:“各位将军,我此次联军酝酿多年,准备多日,胜负在明日一战,望共勉之!” 
  别人没有讲什么,太子就宣告要大家离去了。魏国主将郑会还要讲什么,楚太子道:“就这样,明日四更起火做饭,吃个酒足饭饱,辰初出营,将军待赵军、楚军与秦军鏖战时,便率魏军从右路绕到敌阵之后包抄它,打它的屁股……” 
  这样又堵住了郑会的嘴。 
  大家只有离开了。 
  在回营的路上,乐启对廉颇道:“楚公子一番纸上谈兵,为何将军一言不发,任他妄论?” 
  廉颇叹了口气道:“兵无常形。说不定他的这一套就能取胜,难以反驳他。最要紧的,那几箱子石头的事他一直惦记着,疑我与秦军串通,故而要我打头阵。倘若我们讲什么,更会引起他的怀疑,那就越发枝节横生了。明日到阵前见机行事好了。”   
  二、却敌(1)   
  次日凌晨,渑池地面的风停了下来。五国两方几十万军队所在的方圆几十里的空间,按现代气象学的术语,是处于一个低压地带。清晨起来,大家几乎同时起火造饭,炊烟难以散去,每一个营寨都被浓烟所笼罩。 
  而等几十万大军吃罢早饭,联军一方照盟主楚太子的要求,大家酒足饭饱,按时辰出营的时候,风从西北方向吹过来,不但很快吹散了笼罩在各个营寨的浓烟,而且把原野夜间留下的混沌之气一扫而光。当联军中的楚军、赵军和魏军在秦军营前列开阵势的时候,整个宇宙都变得清亮无比,何况秦军营前这一弹丸之地呢。故而,楚军和赵军的旗帜显得格外醒目,整个队形——楚军、赵军在前,魏军在后,成犄角之势——也一目了然。 
  楚军和赵军开始擂鼓——鼓声震天,开始鸣号——号角呜咽。 
  但是,热闹了一阵子,不见秦军出营应战。 
  楚太子传令过来,力命廉颇率赵军向秦军营寨发起突击。 
  秦军放箭,赵军被迫折回。 
  此时廉颇急向乐启道:“快派人回营,让乐开将军严守大寨,防止秦军袭击。” 
  魏军中的郑会也感到情况不妙,遂向身边众将道:“抄后路!秦军不出,抄屁后路!”下令:“原地不动!” 
  赵军连着冲击了三次,都被秦军弓箭手阻击了回来。 
  就在赵军第三次被迫撤回时,楚军的探马急促进入方阵向楚太子报告:“报告太子,大事不好——秦军抄我后路,攻进我营寨了……” 
  楚太子大惊,即刻下令:“回军!” 
  楚军奔回营寨。刚到营寨,军士报告:“秦军已经退去,可烧着了我军粮草……” 
  楚公子又大惊失色:“快去扑救……” 
  救火没有家伙,也找不到水。指挥失灵,大家你挤我,我挤你,乱成了一锅粥。 
  就在此时,杀声连天。楚军众军士惊叫:“秦军又杀回来了!” 
  两军展开了肉搏。 
  楚军不再列阵,而是回营去了,这廉颇看到了。他断定秦军去袭击楚军营寨了。他下令赵军成方队形,以静待变。 
  不多时,有探马向廉颇报告:“秦军烧了楚军粮草,趁楚军全力扑救粮草之时,秦军杀了过去……” 
  廉颇下令:“去楚寨……” 
  乐启急问:“将军要救楚军吗?” 
  廉颇道:“如不救援,联军休矣,且楚太子必疑我与秦军串通……” 
  魏军方阵中郑会也得到了报告:“秦军袭击楚军营寨,楚军回营,秦军撤走,但烧了楚军粮草,趁楚军全力扑救粮草之时秦军复又杀入楚营……赵军去楚营救援了……” 
  郑会下令:“全军急速回营……” 
  赵军在廉颇率领下杀入楚军营寨,加入混战之中。 
  楚太子见到了廉颇,远远喊道:“谢老将军……” 
  清早起了风,石勇甚为高兴。他率领的韩军悄悄到了秦寨之侧。等听到前面鼓声震天、号角齐鸣之时,石勇下令韩军向秦营急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