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真动手之前,都会有一场口水战,好像谁占理谁就更能发挥战力似的。原本孙刘两家真不知道该如何跟刘协打口水战,可没想到刘协却主动送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借题发挥的借口,只是对于孙刘两家的指责,刘协没做丝毫解释,只是下旨传诰天下,将孙权、刘备二人定为朝廷叛逆,但凡支持这二人者,皆以附逆论处。
刘协这记实锤直接砸在了孙刘二人的腰眼上,砸得二人直翻白眼。不论怎么说,他二人都绕不过与刘协的这层君臣关系,以下犯上,以臣伐君,那就是造反。不管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实质还是谋朝篡位。就比如商周时武王伐纣,又或是以后的李唐代隋,后世的评价虽高,但本质还是谋逆。
历史向来便是个惯于见风使舵的小婊砸,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书写。武王伐纣说是纣王残暴,但实际上纣王却是一代明君,武王趁商朝主力与北方犬戎交战时出兵偷袭了商朝的都城朝歌,他成功了,所以贤明的纣王也就成了残暴无道的暴君。再比如隋二世杨广,他在位时的许多政策对后世都有极大影响,只可惜杨广的性格激进了些,这就印证了那句话,走路不能步子迈得太大,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与商纣王一样,杨广是失败者,所以他就只能任由胜利者肆意抹黑丑话。隋炀帝的炀并不是杨广自己给自己起的,而是李唐王朝为了丑话杨广而给杨广安上了,据说杨广本应该叫隋明帝,只是谁叫他失败了呢,失去了话语权,可不就是别人说啥是啥了嘛。
但刘协不一样,他不是失败者,虽然有段时间他一直在失败者的边缘徘徊,但最终他挺过来了,借助文臣武将的辅佐,大汉再次复兴起来,刘协不必再像以前那样与各路诸侯虚以委蛇,因为他有底气说谁谁是叛逆,不怕谁能翻了天。
实力是说话的底气所在,没实力的时候说话就是不够硬气,可等有了实力,那就不需要再说违心的话了。反正跟孙权、刘备好说好道的他们也不会听,最终想要让他们服气,唯有依靠实力打服他们,想以德服人?那也要看对象,孙权、刘备明显属于那种油盐不进,得寸进尺的类型,对这种人就完全不需要客气。
刘协看透了孙刘二人的本质,所以打一开始他就没准备跟孙权、刘备假客气。你们就是叛逆,老子就是来收拾你们的,谁敢跟你们一伙,老子就一块收拾了。
孙权刘备没想到刘协会是如此强硬的态度,不仅他们没想到,那些之前还有些摇摆不定的人也被惊着了。站队这种事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出现,之前还可以利用刘协模糊不清的态度拖延一下时间,但如今刘协已经给出了明确的信号,要么站在孙权、刘备那边,要么站在朝廷这边,没有第三个地方可站。还想要左右逢源?那先挨收拾的就是这帮人。
效果是立竿见影了,当刘协下旨传诰天下宣布孙权、刘备为朝廷叛逆,所有协助他二人者皆为附逆不久,天下形势立刻便有了一个清晰的走向。没有第三条路可选,要么支持朝廷,要么支持孙刘,这个选择并不难选,那些之前还有些摇摆的人率先态度鲜明的站在了朝廷这边,紧跟着各地世家也纷纷与孙刘划清界限,可以说除了孙刘治下的世家外,朝廷所控制的地域内的世家,都站在了刘协这边。不仅如此,就算孙刘治下的世家是站在孙刘那一边,孙刘二人想要保住自己的基本盘也有些困难。
世家啊,先家后国,惟利是图。能够给与他们好处的时候他们自然支持,可若是风险大到足以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时,那世家的心思就会变了。趋吉避凶,这是人之常情,搁谁都会这样。
为了安抚治下的世家,孙权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大力提拔麾下的世家子弟,这也是无奈之举。相比起刘协的财大气粗,孙权是完全比不了的,也唯有通过授官这种方式,一方面拉拢世家,一方面要可以用这些被提拔的世家子弟做人质胁迫世家。
江东世家里的顾家看穿了孙权的险恶用心,但却无法拒绝。孙权本就多疑,而在这种非常时刻,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引起他的草木皆兵。朝廷的大军还没过江来,刀把子还攥在孙权的手里,一旦惹得孙权生疑,那不用等朝廷大军过江,顾家很有可能就成为孙权的刀下鬼了。
顾家家主顾雍是个聪明人,与已故的张昭一样,顾雍也属于江东的主和派。只不过张昭一死,顾雍独木难支,只得以退为进,将江东大权拱手让人。但真要与朝廷开战,顾雍从本心来讲是不愿意了。
刘协拜过不少师父,卢植蔡邕,童渊王越,都是刘协的师父。刘协拜师的目的,一是为了学艺,二则是为了拉拢人心。卢植蔡邕皆是朝中老臣,在朝中德高望重,得了他们的支持,刘协就能获得朝中一半的支持,而童渊王越虽在朝中没什么人脉,但他们的武艺却是天下少有,而且他们所教授的几个弟子,那都是刘协垂涎的。赵云、张任,张绣,史阿,前三位混得最次的就是张绣,但张绣是佩服吕布的武艺甘心附从,若是他愿意,独领一军不成问题。而赵云、张任已经是军中宿将,分别替刘协坐镇一方。至于史阿如今已经是刘协身边暗藏的一把利刃。若是将童渊的三个弟子比作身在明处,那王越的弟子史阿那就是一直置身暗处,他所立下的功劳丝毫不比赵云、张任的要少。只不过因为职业的特殊要求,史阿的声名并不显眼,但不论是谁都清楚,史阿是刘协身边的近臣,也是刘协最信任的臣子之一。
顾雍也能跟刘协攀上同门的情谊,他是蔡邕的弟子,早年曾随蔡邕学习,只不过由于顾雍的父亲突染疾病故去,顾雍这才不得不中止了学业回家继承顾家家主之位,但对恩师蔡邕当年的教导,顾雍一直没忘。
攀交情,拉关系,这本来就是能让事情变得容易的捷径。要是按部就班,虽然也可以最终取得胜利,但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会相应的增大不少。可若是能够得到顾雍的暗中相助,那受益的就会使参战的将士,至少会少死不少人,刘协也因此愿意认顾雍这个同门师兄。
只是刘协跟顾雍中间隔着一个孙权,他二人就算愿意同门相认,也要避着点孙权,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孙权的眼珠子最近有点红,对于江东世家是副什么德性,孙权跟刘协看得一样透彻。也正是因为如此,孙权对于世家的许诺保证从来没有深信不疑过。只不过过去朝廷大军未至,孙权有把握不让那些世家翻天,所以对世家暗中的小动作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只当没看见。可现在不行了,朝廷大军来了,江东世家人心浮动,孙权感到继续像过去那样睁一眼闭一眼很有可能会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周鲂是吕蒙推荐给孙权专司负责细作一事的人才,而周鲂也对得起孙权的信任,虽不敢保证能够让孙权完全了解江东世家的一举一动,但不管是哪一家世家要是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周鲂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风声。
有了周鲂的通风报信,孙权才对江东世家感到失望和愤怒。别看此时江东世家表面上都信誓旦旦的表示要跟孙权一同与朝廷对抗到底,但私底下,江东世家派人过江寻找亲朋故旧的行为却一直没断过。
孙权真恨不得将这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一一斩尽杀绝,可他同样也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干,因为要是失去了江东世家的支持,仅凭孙家一家是守不住江东了,到最后只会便宜了刘协。
为他人做嫁衣的傻事孙权是不会做的,但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江东世家背着自己搞小动作孙权又觉得对不起自己。提拔世家子弟,也就成了孙权拉拢监视警告江东世家的一种手段。江东各世家对孙权的用意心知肚明,可缺乏领头羊的他们除了私底下抱怨外,只能将被孙权点名的本族重要子弟送去孙权的麾下听候差遣。
胳膊拧不过大腿!朝廷是很强,但眼下这江东还是孙权说了算,跟孙权对着干,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江东世家又不傻,怎么会在这时跟孙权唱反调,那不是明摆着给孙权收拾自己的借口嘛。
但江东世家的顺从并没有让孙权感到轻松些许,反倒愈发的感到紧张后怕。这仇算是结下了,别看此时江东世家表现的乖巧听话,可孙权知道,一旦自己势微,那就是这些江东世家反咬一口的时候。
而相比起紧张过度的孙权,刘备的日子就相对的要好过一些。他所占的荆南以及交州本就是穷乡僻壤,荆南还好点,当年只有几户规模不大的世家存在。荆襄世家多集中在荆北,而荆南还属于未开发地区,蒯家、蔡家虽也派人前往荆南安家落户,但那种性质更像是给家族中的不孝子弟找个流放之地,对荆南的开发,荆襄世家还没有提上日程。
后来刘备控制了荆南,荆襄世家对荆南的开发更是无限延期,所以荆南并没有什么可以令刘备感到威胁的世家存在。至于交州,除了一个士家还算有点气候外,其余也就是小猫三两只,刘备随便动动手指,也就摆平了。
真正让刘备感到头疼的是自己治下的那些蛮人,为了尽快扩充自己的实力,刘备接纳了那些蛮人,他想要仿照刘协针对异族而制定的民族政策,但又没有那笔足以支撑那项民族政策执行的钱财,而且最关键的是刘备的治下汉人并不占绝对的多数,无法有效的稀释加入他麾下的蛮人。
汉蛮之间由于风俗、生活等等方面的习惯问题时常爆发冲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备不得不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允许蛮人自治,划出一块区域作为蛮人的生活区,而每当需要对外用兵的时候,刘备就会以钱财为酬劳雇佣那些蛮人为他卖命。
此番与朝廷之战,刘备的麾下有一半的蛮人是被刘备用钱财雇来打仗的。只是这战事迟迟不开,刘备的腰包眼见着在一天天缩水。刘备心里那个急呀,他本就不是个富裕的人,这一天天看着那帮蛮人光拿钱不办事,心里别提多别扭了。而且更让刘备感到忧心的,就是这些蛮人是被自己雇来的,见利忘义,万一朝廷开出让这些见钱眼开的蛮人心动的价码,他们在战事正酣的时候倒戈可怎么办?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叫人郁闷的情况,刘备找到了诸葛亮,希望诸葛亮可以为他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可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也不可能一句话就让蛮人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备。听了刘备的担心,沉思了良久,诸葛亮这才开口对刘备建议道:“主公,若是你觉得那些蛮人不可信,不如寻个借口将其调离此地。”
“啊?往哪调?”刘备一听连忙问道。
“主公可命沙摩柯率军自武陵杀入巴蜀。”诸葛亮缓声对刘备说道。刘备听后不由皱起了眉头。若是说还有什么蛮人值得刘备信任,那就是沙摩柯。沙摩柯是最早投靠刘备的五溪蛮人,而借助刘备的帮助,沙摩柯如今已经是武陵山中九沟十八寨的五溪蛮王。
让沙摩柯领兵没问题,可杀入巴蜀,是为了什么呢?刘备不明白这点,便问了诸葛亮。只见诸葛亮苦笑一声,答道:“主公,我军财政吃紧,供养不起这许多的人马,而巴蜀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让沙摩柯率军去巴蜀,一来可以避免蛮人阵前倒戈的隐患,二来也可以借机缓解一下我军的财政压力,三来也让朝廷无法安心备战,看他如何稳坐襄阳。”
小说推荐
- 汉献帝新传
- 《汉献帝新传》作者:京流云楔子 中平元年(184,甲子年)初,张角命令马元义调动荆、扬等地徒众数万人向邺集中,约定三月五日各地同时起义。但预定起事前一月,张角弟子唐周上书告密,马元义被捕,惨遭车裂。洛阳百姓和太平道徒被杀的达千余人。灵帝随即下令冀州官府搜捕张角等起义领袖。张角派人飞告各方提前起义。于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 穿越青年成为大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睁眼就是内忧外患,身边群狼环伺,手中无兵无权 为了不再如同历史之中那般憋屈,刘协唯有自我救赎。清理内患,斩杀杨奉韩暹,收拢兵权 回归长安,攻杀李傕郭汜,封锁函谷关,据守雍凉西北重地。一面坐观天下,一面步步为营,最终成就王者霸业 作者:青烟慕所写的《我是刘协,我
- 穿越架空青烟慕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百二十五章——诸葛孔明的反击
- 大汉帝国雄风录(秦汉三国)
- 大汉帝国雄风录(秦汉三国》作者:燕小七为了曾经的信仰与荣耀,为了昔日的帝国与雄风,一个现代青年穿越到汉景帝末年的故事,历史是否会因为他的到来而产生改变 卫青,李广,程不识名将如云 公孙弘,张汤,田汾谋臣如雨 一代大帝汉武刘彻,北击匈奴三千里 时新派,改造派,守旧派大时代的风云如此壮阔 作者:所写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8章
- 大汉: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
- 唐奇是一名荒野主播,一场意外流落荒岛,竟然认识了几个怪人,还自称自己是汉武帝 作者:感叹号所写的《大汉: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感叹号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两百九十四章 大结局
- 大汉:开局震惊了汉武帝
- 穿越到西汉,成为最励志的皇曾孙刘病已,却发现这个时代千奇百怪,完全与历史不符 身份特殊,又莫名卷入宫廷争斗,刘病已被迫用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与他们展开斗争 与天地奋斗,其乐无穷。与权势奋斗,其乐无穷。与娇妹奋斗,其乐无穷 凭借特殊才艺,买田置地,造纸印刷术,一时长安纸贵;发明羊肉泡馍,麻辣烫,爆米花,燕
- 穿越架空孝孝公子连载中
- 最新章:朋友们
- 帝君献
- 万年前玄辰大陆五位最强帝君合力迎战异界最强王者霸天,一战天崩地裂,五位帝君不忍生灵涂炭,自毁灵身,终将霸天封印与异界裂缝之中 且看万年后一个被遗弃的婴儿如何成就强者之路 作者:一字休所写的《帝君献》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一字休连载中
- 最新章:先暂停更新
- 三国之献帝无双
- 一不小心,穿越成了汉献帝!面对破碎的山河,岌岌可危的大汉皇权,被人视作大汉最窝囊皇帝的刘协终于发了狠 斗曹操、收豪杰!练新军,平天下!以无敌之姿,横扫三国!成就史上最强大汉皇帝…刘协:哎哟喂,别顾天下了,各位大哥,先帮我找一下大乔小乔啊 老曹帮我建的铜雀台还剩着位置呢 作者:小明又来了所写的《三国之
- 穿越架空小明又来了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3章 辉煌(大结局)
- 大秦之开局献上长生不死药
- 一朝穿越,林殊来到了大秦年间,一次偶然之下,偶遇到了微服出巡的祖龙 两人相谈甚欢,不由聊起当今大秦天下 嬴政“秦皇扫六合,四海归,六王毕,这天下但凡每一寸土地,皆属于秦皇 林殊“行了,老赵你可别吹了,你可知天下之大,数十个于大秦,西方还有罗马列强,不亚于大秦之强 望着手中的世界地图,嬴政一脸的懵逼
- 穿越架空胖猴子爱抽烟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百零五章 五彩水晶灯!
- 我把身体献给你
- 我把身体献给你—同居时代姊妹篇每当方子寒拿起那一叠叠的钞票,心里竟会涌出一阵酸楚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拒绝它们的力量,那些钞票的吸引力和男人对她的吸引力一样强大 她一直把自己和冯刚的交往归入情感的范畴,这是爱情。可一拿起那些钞票,方子寒感觉到一点点失落 作者:叶炜先生所写的《我把身体献给你》无弹窗
- 都市言情叶炜先生连载中
- 最新章: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