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门策

第一百七十二章 谋算(三)


    杨幼禾静静的站在院子里,望着昭安离开的地方,久久不能回神。
    祁渊。
    他小的时候,是那个样子的吗?
    他究竟经历了多少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她原本以为,自己的存在本就是多余,却从来没有明白这一切的原因。
    追根究底,他们的出身就是一切悲剧的开始。
    你享受了别人所不能享受到的荣华,就应该承担在这个位置之下的沉痛。
    她是,怀阳是,祁渊也是,谁都逃不脱,谁都忘不掉。
    她想象不到祁渊小时候经历的一切,无论是置身于步步为营的阴谋之中,还是面对着一个个无法得到安息的灵魂,这个孩子,终究把自己包裹在了厚重的盔甲之内,任谁也窥探不到分毫。
    可是又如昭安所说,祁渊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卸下防备?
    究竟是不是…
    “姑娘…”
    小宫女见她怔怔,便不安的唤了一声。
    杨幼禾回过神来,浅笑着摇了摇头:“回去吧。”
    轻轻握紧手指,心中却如同被压了一块石头一样喘不过气来。
    -
    她轻轻一笑,将手里的嫁妆单子叠好捏在手中:“多谢嬷嬷,待晚些太后娘娘起身,我便亲自前去谢此恩典。”
    “姑娘客气了,太后正等着姑娘呢,待您准备好了,只管过去便是。”那嬷嬷一笑,又微微扫视了一眼她垂在袖中握纸的手:“太后娘娘的意思,姑娘也应该明白…”
    “我省的,嬷嬷放心…”她轻轻抿唇,亲自送她出去,直到目送她出了院门之时,嘴角才微微翘了起来。
    曹氏这个人,还真是一如既往。
    即便她早就已经猜到曹氏不会真正为自己置办丰厚的嫁妆,却也没有想到,她面子和里子,都要做的这样完美。
    六十四抬的嫁妆里,有一半会压着石头。
    她讽刺一笑,即便三十二抬的嫁妆都是抬举了自己,但倘若有一个人,将你算计到如此,时时刻刻都要将你攥在手心里,也一定不会感到受宠若惊,而是深到骨子里的恐惧和寒冷。
    她抬了眼角,恭恭敬敬的将单子贴身放好,静静的坐在了梳妆镜之前。
    抬手摸了摸脸,即便看了这些日子,却总是觉得陌生,不知道在这幅假皮囊之下的脸上究竟是何等的表情。
    自嘲一笑,亲自拆开了发髻,将带着茉莉香味的头油均匀的涂抹在了上面,以手指为梳,一下下的理着长而冰冷的发丝。
    若她想的没有错,曹太后恐怕要为她指派跟随的丫头,此事她尚且没有和祁渊商量,若是祁渊知道,会不会因为自己自作主张而乱了计划?
    微微蹙眉,如果她是祁渊,会怎么选择?
    是算盘接受,还是请求曹太后让自己做主?
    如果她就这样和曹氏开口,曹太后一定不会同意,相反,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打信任就是一瞬间因为她的猜忌而崩塌。
    但是如果接受,恐怕自己往后的日子会更加如履薄冰,一旦有了任何差错,恐怕就会被曹太后立即杀死。
    手指轻轻抬起,盘绕出一个相对简单而利落的发髻,沉着眸子从匣子里拿出一只曹氏赏赐的步摇。
    珠子落在耳边,略带冰凉。
    “你来了。”曹太后将手的杯盏微微抬起,便立刻有人接了过去。
    “赐座。”
    她看着曹氏沉吟而又带着宽和的眸子,睫毛微颤,乖乖巧巧的坐在了凳子上。
    “单子你看过了吧。”曹氏抬了抬眼角,捻了一块山楂糕抿在口中。
    “回娘娘,民女已经看过了。”
    曹太后满意的笑了笑,眸子微微闪烁:“可还满意?”
    她抿唇而笑,对上了曹氏探究凛冽的目光:“民女还未谢过娘娘。”
    她便又起身再次行了礼,曹太后笑着让她坐下,似乎很是满意。
    想了想又缓缓开口:“本宫的心意你自然明白,有时候真的也好,假的也罢,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该怎么做,你心里也有数,不必本宫多次提醒,得意忘形不是什么好事。”她抬了抬眼,勾了勾唇角又道:“若是你聪明,自然应该能让这些发挥最大的价值…一时财物和今后的荣耀,我想你应该掂得清轻重。”
    杨幼禾颔首应下,没有半分不满。
    曹太后笑着觑了她一眼:“今日让你来的缘故,本宫想你也能猜到几分…”说着便偏了偏头,对着身后的宫人使了个眼色。
    那宫人悄悄退下,不多时便见着十几个女子鱼贯而入。
    曹太后含笑点头,伸出手指一一扫过她们,最终落到了杨幼禾的身上。
    “嘉禾你觉得,她们如何?”
    “甚美。”她抿唇一笑。
    环肥燕瘦,各有特色。可见曹氏真的用了心,为了一个区区的靖王府,不惜用了这么多的手段。
    她轻轻抬起目光,一个个细细的扫视过这些女子,最终轻轻的落在了最后的一个身影之上。
    果然是那个小宫女。
    她有些恍然,世间万事,都不过如此,有人唯恐避之不及,有人拼了命的想要靠近。
    “娘娘打算将她们…”
    “你觉得呢?”曹太后轻轻一笑,颇为兴味的将她打量一番。
    “民女有一事相求,还望娘娘能答应。”
    曹太后挑眉:“何事?”
    杨幼禾微微沉吟,眸子清亮:“娘娘的意思,既在靖王,又在焦家。”
    “若是民女带了这么多人前去,必然会给焦家一个不满娘娘和我的借口。即便他们不说,未免心存芥蒂…”
    曹氏有些微微沉了眸子:“你是什么意思?”
    杨幼禾立刻恭敬福了身子:”民女不敢对太后娘娘的决定有何置喙,但人在精不在多,少一个人就少一分潜在的麻烦,这么多人跟着去了靖王府,未免太过张扬,民女心想,若是尽全力培养一个可用之才,总比分散精力去管理这么多人要好…”
    “再者,其余的人就留在娘娘身边调教,民女若是缺人了,必然不会对娘娘隐瞒,娘娘身边也能多几个助力,她们也能多有几条出路。”
    她声音和缓,似乎字字推心置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