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码头,昔日的空旷宁静早已一去不返。
来往的商船客船络绎不绝,但是今天码头息港一天,对这个地方来说,今天也是一个大日子。
历朝历代,都没有皇帝来过这里,如今终于迎来了一次天子巡视。福建有品阶的官员悉数到场,满面春风的欢送皇帝,前往台湾。
朱由松登船而去,这些官员久久不愿回府,直到远处海平面已看不到帆的影子。当今天子果然是不重场面,出行的天子排场一概不摆。若是其他人,大臣们难免议论,这是因为天子得国不正,心里发虚。但是换做朱由松,谁都不会有这种想法。因为他的脸皮厚,早在做小福王的时候,已经闻名四海了。
龙船下到澎湖,已经看到对面海岸人山人海,晃动的身影井然有序的站在岸边,等着迎驾。朱由松外冒乌纱,弁身前后各分十二缝,每缝压以金线。冠前装饰五彩玉云各一,冠后列四山。五玉云象征五行,四山取其“镇静”之义。这就是大明皇帝的便服,俗称燕弁冠服。
当先一个高瘦身影,一看就知道是自己的小表兄,邹义。自从当日一别,已经年余未见,再相见时,身份已经大不相同。想到这里,邹义难免有些动情,上前就要拜倒。朱由松笑嘻嘻地扶起他来,虽然不能再和以前一样,勾肩搭背相约去逛青楼,但是亲近之意,不下于昨。邹义眼角湿润,说道:“陛下扫清中原,几番血战,亲冒矢石,我们兄弟不能陪在身边,深感有愧啊。”
“这是哪里话,台湾岛的重要,不下于潼关。当初不是你们经营此地,哪有沈慕鸿强登天津,直取京城啊。如此一来,这仗还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而且你们供应的粮草,非常及时,不但解救两次洪灾,也让咱们有的是钱粮,与朱由检相争。”
说起朱由检,朱由松立马想到,他如今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正在岛上当地主呢。凑近邹义耳边,问道:“那个人现在怎么样?”
邹义闻言,脸上露出一抹苦色,说道:“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在家饮酒。醉了之后就破口大骂,对您多有污言秽语。”
朱由松不以为杵,笑道:“那朕倒是放心了,他若是交结广泛,隐忍不发,尚且需要忌惮。如今俨然一个酒鬼泼妇,让他富贵一生又有何妨。”
邹义也不再谈论这件事,毕竟忌讳太深了。他展颜说道:“当初陛下刚走,微臣就在此岛,为您修建一座行宫。众人都不解微臣之意,如今可算派上用场了。”
“还是你了解我,这里位置很重要,尤其是将来的格局,此地可比辽东还要重要许多呢。”朱由松想了想,说道:“先不急着回行宫,带我去造船厂看看。”
说完直奔造船厂,身后一众侍卫,身边还有两个白净娇小的“小太监”,若是仔细一看,这俩小太监,前凸后翘,竟是两个一模一样的双生姐妹。两个人一点太监的自觉都没有,非但一路上说说笑笑,而且经常没事骚扰一下朱由松。随行官员看得目瞪口呆,这也太恃宠而骄了。但是皇帝大人不但面无恼色,而且笑嘻嘻的,看得出非常宠爱两人。苦于不知道如何拍皇帝马屁的岛官,终于若有所悟会心一笑。
来到工厂内,本来还唧唧喳喳的两个“小太监”,看到满厂都是光着膀子的工匠,正在嗨呀咿呀地抡着巨锤钉钉子,羞红了脸不肯再跟着。朱由松身边的人,也已经看出来了,这两个双生儿明明是两个雌儿。朱由松当年悬赏千金救丫鬟的韵事,谁不知道。据说就是一对双胞胎之一,于是邹义安排人将她们送回行宫。
抛开这段小插曲,朱由松兴致勃勃地询问着,造船厂的产量和最新的技术。
邹义也非常开心的讲解起,商船和战船的各自不同。现在所在的事战舰的作坊,这些战舰对木材要求很高,而且武器弹药的放置,吃水度都各自不同。工匠们不知道来者身份,并没有停工,他们在此处报酬丰厚,但是拿的钱是和产量挂钩的。若是质量出了问题,也要影响收入。匠人什么时候拿过这么高的报酬,纷纷拿出祖传的本事,使出十二分的力气,生怕这样的好光景,来匆匆去也匆匆。
朱由松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来到商船这边,发现商船上也设置有炮口。好奇地问道:“在海上,商船装载货物的多少,直接影响盈利。怎么还要设置上这么多炮口,要知道火炮弹药的重量,可不轻啊,这样一来,不是一趟就要少赚不少银子么?”
邹义佩服地看了他一眼,这个皇帝果然不是养在深宫的天子,学识颇丰。“陛下有所不知,如今海上可不太平,大大小小的海盗不说,各种番人时而为商,时而为盗。要是碰到手无寸铁的商船,这些鸟番人势必会化身海盗,比真的海盗还要凶残,不可不防啊。”
“这个办法不好,你想啊,商船就是商船。就算给他们配上火炮,也打不过战船的。先不说火力不行,就是船员水手也有很大的差距。我看不如这样,这次来江南,朕准备大力扩建水军。到时候商人只要缴纳一定的财物,就可以获得水师护航,如此一来,既能保护咱们大明的商人,还能以战代练,训练水师,岂不一举两得。”
邹义眼睛一亮,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就是不知道,咱们大明的水师,能不能远航啊。”
“这个你放心,朕在京城和荷兰人已经谈好了。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派人来台湾,派出最好的战船匠人,来教授我们的工匠。”
邹义听了之后,并没有收起疑色,继续说道:“陛下雄心万丈,但是咱们的工匠恐怕不够用的啊。”
朱由松哈哈一笑,道:“这个你就更不用担心了,南俞北方已经听了我的旨意,两家无数的船匠正在海上,马上就到了。”
“陛下真算无遗策!”
朱由松自得的一笑,这盘棋,朕可下了太久了。
小说推荐
- 明末之藩王崛起
- 天启七年,崇祯登基,朱以派摇身一变成为大明泰兴郡王世子,未来的第十代鲁王 鲁王并不好当,袭封两年,清兵入境,自缢而亡…朱以派不想死…于是,在大明朝最乱的时候,鲁王封地成了鞑子和起义军不敢窥视的存在…崇祯没钱的时候,鲁王拥有富可敌国的财产 作者:574981所写的《明末之藩王崛起》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
- 穿越架空574981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4章 战略威慑(求全订)
- 回到明朝当藩王
- 一朝穿越,成为朱元璋十七子 赐封宁王,朱权有点皮 朱元璋:朱家老十七,纨绔属第一 直到洪武六十大寿 这一天,有人单骑斩叛将,纳哈出归降 这一天,有人发粮赈灾民,百姓终活命 这一天,天降祥瑞传国玺,大明得国正 这一天,朱元璋册封朱权,无敌宁王 作者:老刑所写的《回到明朝当藩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
- 穿越架空老刑连载中
- 最新章:第754章 横跨七海,阅遍千秋
- 大明:我只想做个清闲藩王!
-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妇女之友,于谦的好同志,日本大名们的亲爹,堡宗唯一指定依靠,漠北狼王,美洲活神仙,工业革命先驱,排队枪毙时代的终结者,大明皇家海军主帅,西方世界的天降猛男,世界第一日不落帝国主要缔造者—朱祁钰 朱祁钰掩面苦笑“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其实只想做个清闲藩王—读者群:4760339
- 穿越架空绝望的杰西卡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章:表忠
- 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
- 被人唾弃的李肃,被逐出了京城,被发配到了岭南郡,孤零零地生活在那里 百年一次的地震,三年来封锁了整个疆土与外面的联系,三年来,岭南与朝廷之间的信息也断绝了三年 三年过去了。乾帝大发慈悲,允许诸位诸侯入京给他贺寿。李肃率近卫军千人,人人有马匹,赶到京城,正巧.遇到蒙古军三万铁骑包围京城 朝堂中的长老们
- 穿越架空一致连载中
- 最新章:第131章 返回甘州
- 星际银河启示录Ⅰ 第一卷 动乱之始:第一章--第十二章
- 人─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人啊,智慧赋予我们无尽的想象 人啊,无边地创造使大地也为之黯然神伤 无尽的岁月带来了什麽 大地嘲笑著:生命的意义不再宽广 深邃的宇宙漠然著:人类的追求越来越迷盲 战争四起的宇宙啊,重塑得舞台到底是为谁而创造 告诉我吧,属於自己的天空、人生的坐标是否真的如你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3章
-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 曾国藩的升迁奥妙,官场之人不可不读 道光十三年,湖南院试,曾国藩被取中,列第十七名,属中上,入县学。当时的湖南学政为岳镇南。曾国藩时名子城,是年二十三岁 道光十四年,湖南乡试,曾国藩考中,全省排名第三十六名,属中上。是科钦命主考官徐云瑞,副主考许乃安,曾的房考官为张启庚 道光十八年正月,在京参加全国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6章
- 曾国藩家书
- 本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
- 现代文学曾国藩完本
- 最新章:致九弟·宜多选好替手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作者:赵月华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和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不可拒不撼摇的崇高地位。他们两个是那中国历史天空中永远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双子星座,是那些在茫然之中寻找做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 藩王的宠妃
- 孟轻尘,万里挑一训练有素的女将军,将被送往漠北当细作 她拥有最缜密的心思,最干净利落的身手,最冷酷狠辣的嗜血双眸,以和亲的身份被送往藩外 当冷酷狠辣的女将突然遭遇不测还魂幼稚小孩之身 他捡到了她,在风沙几乎要将她掩埋的大漠,她居然安静地睡着了 婴儿般干净纯真的睡颜,白皙美丽的脸庞,这个中原人模样的孩
- 都市言情乱鸦完本
- 最新章:孟轻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