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寇

第三十九章 临门一脚


    第三十九章临门一脚
    小旗见没有人了,茶摊也就在路口,带着弟兄们一起喝茶。
    用松柏枝洗过手会感觉浑身舒畅,加上温热的茶水,将寒气阻挡在身外。
    几个军士趁着没人开始吹了起来。
    “你们知道为啥一进十月天总是升起太阳了不?”
    这个知识点倒是挺新鲜,连严老汉这样的老头都围了上来。
    那军士见自己的话题引来了人,用更为神秘的语气说:“想想前几天为啥下着雨,一到十月就出太阳了,再想想以往是不是都是如此。”
    如此一说,众人皆是细细思索起来,小旗也将这个问题放在脑海中琢磨起来。
    前几日天凉,都用上炭盆了,近两日天才好一些。
    想到这里小旗恍然大悟,方才那棺材之中的人面上遍布蛆虫,哪里是近几日死的。
    加上天气寒冷,蛆虫早就被冻死了,哪里还能活动。
    方才用感觉哪里不对,原来应在这里。
    “留下两人驻守路口,其他人跟我走。”
    众人正聊着天,小旗这一下弄的大家不知所措,好在平时训练虽然稀疏,对于人心的把控还挺到位。
    八个军士快速跟上,留下两人看着路口。
    小旗在路上狂奔,身后八人完全不是对手。
    后面有军士高声求饶道:“大哥,你慢一些。”
    小旗知道自己已经犯错,眼看还有补救的机会哪里会放过,回头对那军士说:“那棺材里的可能就是昨夜驿站灭门暗之祸首,我们被骗了。”
    几个军士对视一眼,那可是一百两的赏银,自己当一辈子的兵也挣不到。
    这一百两得从昨夜说起,昨夜寅时末有人敲响大门,敲门声极为急促,小旗照顾弟兄自己去开了门。
    回来后立刻把兄弟们都叫醒,说是发生了灭门惨案,驿站八人被人给杀了。
    知县听闻后勃然大怒,下令捉拿匪寇者赏银一百两,亲手捉到匪首者无论是捕快兵甲军士统统升一级。
    升官发财都齐了,只要抓住匪寇那就是这辈子的转折点,命运的爬升点。
    八个军士立刻如同打满了鸡血,嗷嗷的往前冲,小旗竟然发现自己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
    这些惫懒货,平时训练都是不出力啊。
    九人沿着乡道气势熊熊向西杀去,跑了大概一炷香才看到白幡。
    “弟兄们,杀~”
    利刃出鞘,长枪平端,九人迅速围了上去。
    “立刻给我……”
    小旗刚刚堵住队伍,发现根本不是同一伙人,可白幡相同,棺材大小也相同。
    兵甲们也发现了,纷纷看向小旗。
    小旗将刀收回刀鞘,抓住抱着灵位的一个半大小子问到:“什么人指使你们的?”
    棺材白幡可以同一家做的,但不可能灵位、名字都相同。
    那小子刚刚被刀吓了一跳,现在又被抓住衣领,吓的说不出话了。
    小旗见这小子已经快被吓尿,松开他说到:“打开棺材,并说出是何人指使你们我就放你们一马,不然统统将你下狱。”
    听到这句话就算他们问心无愧也要跪下,况且他们还收了钱,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为了掩人耳目。
    一行人纷纷跪地求饶,小旗见没人回话,再次抽刀危险到:“再不说这里又现成的棺材,我将他送进去。”
    这才有一人被众人推了出来。
    “军爷,是这人给了我们一两银子让我们干这事的,我们不知情啊。”
    被推出来的那人噗通又跪在地上,求饶到:“我也是被人叫过来的,他们让我找几个人把棺材抬到江边给葬了,并帮忙哭丧,其他的我都不曾知晓啊。”
    小旗更是气氛,说了半天还是没个线索。
    “你们在何处接过棺材,那伙人是不是一共有八人?”
    带头之人为了保命急忙回到:“我们在大石头那块等着的,也是在哪接过棺材的,不过他们一共有九人。”
    九人?小旗抬头示意弟兄打开观察力,两个兵甲放下手中的枪,将棺材打开。
    “大哥里面没有人,只有几只蛆。”
    真是死人自然不会抬出棺材,这更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小旗追问到:“那九人中是不是一人昏迷不醒,一人年纪大概四五十岁,一人看起来只比这小子大一些。”
    看着小旗指着的小子,带头的人狠狠的点了点头,识相的补充到:“他们从大石头哪里的小路往南面去了。”
    不用小旗说其他弟兄也知道该怎么做,正当小旗准备往南面追赶之时,那带头之人递给了小旗一个钱袋。
    小旗没说话,其他兵甲自然也装作没看到。
    回到大石头旁,这里果然散落了不少白幡上的白纸,还有一根白色麻绳。
    小旗抬头恶狠狠的说:“追~”
    这时旭日初升,正是追击匪寇的好天气。
    秋日里的太阳就如同魔咒一般,将崔白死死封印在床上。
    只是可恨的吴大考却非要拉着崔白起来,说是习武之人当闻鸡起舞,方才能成大器。
    虽然被拉了起来,但崔白眼里院子里和书房是一样的,反正都能晒太阳。
    看到陈三提着食盒走来,崔白这才想起来忘了给陈伯约请安。
    昨晚睡了一个舒服的觉,不仅起的晚了,而且还把这事给忘了。
    晨昏省定这是弟子在与师父相处之时必须做到了,在同一府要做到一月一请安,在同省要做到三月一请。
    在远离的情况下也要做到三月一书,所以在古代师生之情才如此之重。
    看看身旁一脸享受的吴大考,崔白决定让陈三扶着自己去。
    见陈三走进院门,崔白正要打招呼,陈三就被撞到在地。
    趴在陈三背上的军士迅速起身,跑到吴大考面前。
    “吴小旗,崔百户令你立刻下山,保护崔公子之事交由他人。”
    吴大考想都不想立刻应下,陈三这才爬起来,食盒里的东西全被打翻了,包括崔白的大骨汤。
    不过崔白不是李海那种顽固,拉住那军士道:“这位大哥,你把三哥撞倒了给他道一声歉。”
    军士看了一眼崔白,眼中净是犹豫,没想到这一眼给他引来了“杀身之祸”。
    吴大考的这一脚非常讲究,腰部发力,右脚作为支撑点,右腿迅速发力。
    于是这位兄弟直接把篱笆撞倒了,关键这篱笆还是连着得。
    这下陈三都傻眼了,这篱笆可是陈伯约夫妇自己搭起来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