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三国消消乐

第五十六章 蔡琰质疑


    “父亲且慢。”
    少女上前阻拦道,“此子口说无凭,父亲为何要轻信于他?”
    她闪动着智慧的大眼睛,推测道,“此子仅有生境修为,荀爽等人名扬天下,岂会被他说动?若孩儿所料不错,荀爽等人应该同咱们一样,也是被此子所劫持,不得以才会前往并州。”
    “琰儿所言极是。”
    蔡邕想了一下之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随后他抬起头,冷眼看向丁消,“你劫持老夫一家,到底意欲何为?”
    “当然是为了救你们父女。”
    丁消不禁感叹,有一个过于聪明的女儿,有时也未必是件好事。就如现在,他不得不多费一番口舌。
    不过他也能理解,这蔡文姬虽然聪明,却毕竟只是个少女,太过单纯,而且有些文艺,根本不懂政治的黑暗。
    “救我们?真是好笑!”
    蔡琰表情不屑的白了丁消一眼,“我父刚被朝廷征召,拜为了尚书,你何来救我们一说?”
    “哈哈!朝廷?”
    丁消大笑,“如今新帝年幼,董贼当权,蔡公若入京为官,便是以身事贼,又何以位居尚书而自喜?”
    “你!”
    蔡琰脸上一红,刚要开口辩解,却被丁消粗鲁的打断下来,“况且尚书一职,凶险万分,先有前任尚书卢植直言相谏,激怒了董卓,若非百官求情,卢公早就被董卓斩杀当场了,哪里还能如现在般,在并州逍遥?”
    顿了一下之后,他又道,“两位可能还不知道,卢公卸任之后,丁管接任了尚书之位,但可惜,丁尚书已经于昨日,被董卓给斩杀了。”
    “什么?!”
    蔡邕父女大惊,“为何?”
    “因为就在昨日,董卓命人毒死了何太后,丁尚书怒而大骂,触怒了董卓,就被杀了。”丁消叹道。
    “这……董贼竟敢如此?!”
    蔡邕脸色骤变。
    堂堂太后,说杀就杀,两任尚书,一个被罢官,一个被斩杀,他哪里还敢再去京师做那尚书?!
    “不会吧?那董卓会如此残暴?”
    蔡琰吓的花容失色,但口上仍旧没有服软,“你,你有何凭证?!”
    “此事京中人人皆知,你若不信,可前去京中打听一番。”丁消笑道。
    “你肯放我们离开?”蔡琰奇道。
    “我已经说过,此番是来救你们的,既然你们不信我所说,那就请便。”
    丁消无所谓道。
    事实上,蔡邕这种在野的名士,远不如当过高官的卢植号召力大,多一个少一个,对丁家的名望没有什么影响。
    况且他到现在还感觉裤裆有些发凉,便选择了对面前的少女敬而远之。
    “你真放我们走?”
    蔡琰表情狐疑的再度确认道。
    “该说的我都说了,如何抉择,你们随意。”
    说完,丁消双手一摊,就让开了道路。
    他这么一说,蔡邕的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感觉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见父亲面露难色,蔡琰也明白自己之前对丁消有些冒犯了,就想到了一个折中的法子。
    “父亲,要不你在这里等候片刻,我独自去京城中打听一番,等我回来,咱们再做决定。”
    “不可!”
    丁消虽然有点烦这蔡琰,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对方出事,就连忙阻止道,“董卓放任手下在城中烧杀劫掠、蹂躏妇女,你一个人前去,很容易出危险。”
    “什么?!”
    蔡琰瞪大双眼,有些难以置信,“光天化日之下,国都洛阳之内,董卓竟如此肆无忌惮,天理何在?!”
    “这算什么?!”
    丁消摇头一笑,“那董卓不仅每夜入宫,蹂躏宫女,夜宿龙床,而且还因为一点小事,将官员在朝堂之上活活打死,更离谱的是,他残杀了数千无辜百姓,砍下人头,扬言是杀贼大胜而归……我想不出,这天下还有什么坏事,是董卓干不出的。”
    “我不相信……”
    蔡琰捂上小嘴,用力的摇头,久久无言。
    董卓的做法,已经颠覆了她的认知,令她不得不开始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这样吧,我让典大哥陪你走一趟,你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就明白了。”
    丁消知道这么做比较残忍,但他同时也明白,不能让蔡琰活在虚幻的世界里,否则她在这乱世,根本无法立足。
    “好!我要亲眼目睹董卓的暴行,才能做出决断!”
    蔡琰眼中闪过一抹坚毅之色,便跟着典韦,往京师而去。
    “哎,老夫没有料到,董卓会如此暴虐,若早知如此,老夫就算被诛九族,也绝不会来京师助纣为虐!”
    目送女儿离开之后,蔡邕叹道。
    “蔡公无需自责。”
    丁消上前宽慰道,“你尚未赴任,并未酿下大错,一切都还来得及。”
    “是啊,老夫还得多谢丁公子,若非你善意提醒,老夫差点酿成大错!”蔡邕抱拳道。
    “蔡公言重了。”
    丁消客气了一句,就转移话题道,“其实晚辈素来仰慕蔡公的才学,正好借此空隙,请教一下。”
    “呵呵。”
    蔡邕博学多才,是文学、书法、数术、天文、音乐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最喜欢别人向他请教,所以此时顿时来了一丝兴趣,“不知你要问哪方面的内容?”
    “嘿嘿,那就先来一道数术题吧。”
    丁消嘿嘿一笑,就随便编了一道数学应用题,说给对方听。
    “哦?”
    听到题目之后,蔡邕目露奇芒,思考片刻之后,便给出了解题思路,“此题甚秒,当如此解……”
    “多谢蔡公解惑。”
    丁消抱拳一拜,随即又道,“我有一文,名曰《满江红》,还请蔡公斧正。”
    “念来听听。”蔡邕饶有性质的笑道。
    “好。”
    丁消答应一声,便开始背诵起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当然,其中宋朝的“靖康耻”,被他改为了刘邦的“白登耻”。
    一开始,蔡邕还不以为然,但很快,他的表情便变得精彩起来,直到听完全文,他神情巨震,看向丁消的目光之中,已经充满了敬意。
    “好文!老夫听的热血沸腾!此乃千古佳作,一字都不需改动!”蔡邕由衷感叹了一番。
    不想,丁消的请教还未结束。
    “蔡公,晚辈还有一段小曲,请蔡公鉴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