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逸轩就联系了小汤姆,提出购地的要求,但是对方并没有回复他。
直到一个星期后,小汤姆才回话,要20亿港币。
这个价格肯定是不同意的,他这些地以现在的实际价值根本值不了这么多钱,这还不是20年后的香港地价。13亿,李逸轩给出了自己的报价。
双方经过两个多月的讨价还价,最终以16亿港币成交。
办完交接手续后,公司上的钱基本上是见底了,
看着上面基本见底的资金流,李逸轩感叹到这钱还真不经花,这一年的利润基本上全用在买地上了。
要不要贷点款?想到两年之后港币暴跌,美元与港币的汇率从现在的1:6.5跌倒1:9甚至1:10,最后港府不得不放弃实行多年的浮动汇率制,改为固定汇率制的1:8.7,李逸轩有些心动了。
来到张桂芳的办公室,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后,问道:“妈,你说这里面有多大的操作空间吗?”
香港发行货币,早期不过是港英殖民政府为了殖民地商人更方便的结算,与此同时,铸币权也能带来额外的财政收入,早期港府卖地赚不到几个钱的情况下,铸币权则成为支持其财政的重要支柱。
但从60年代开始,拍卖土地逐渐成为港府主要财源。本质上,港英政府不愿意放手,也正是因为香港拍卖土地所衍生的各种利益。所以,不能直接把香港财政的收入拿到伦敦去,但却通过金融、基建和各种订单的方式,以及大量优质地产持有在英资财团,其收租和卖掉涨价万倍的地产,即可兑现其殖民收益。
而渣打、汇丰两大主要发钞银行,一开始就是亦官亦商,既有准央行的地位,发钞本身并不能直接赚取利润,但却因为获得了信用,增强了信用之后,自然能够获得更多存款,以及放出更多的贷款。
以香港当地政府的信用,当然是发行不了货币,即使发行了,信用未必能超过津巴布韦货币。所以,港币长期以来是以联系汇率制度发行。
一开始港元是以英镑作为保证金发行,汇率跟英镑固定。然而,70年代英镑持续贬值,港元跟英镑的联系汇率让很多持有港币的商人损失惨重,并且,影响了香港正常的货币结算,而且,英镑逐渐退出了国际主流的结算货币,美元才是市场上最容易被接受的货币。
于是从70年代开始,港元一度实行跟美元联系汇率制度,72年港币跟英镑汇率脱钩,宣布跟美元捆绑,宣布1美元兑换6.5港元这个固定汇率。
不过,在74年美元宣布与黄金脱钩,美元的汇率显然会不会像过去那么稳定了。
其后,港府宣布港元跟美元脱钩,港元逐渐成为其中浮动汇率制的信用货币,不再跟其他货币捆绑,靠着信用来发行,发钞行和香港大量的金融机构,自然可以发行更多的本地钞票,放出更多的贷款。
这也导致了70年代香港本地经济突然加速上扬,尤其是地产、金融等等行业,收益最多。
随着港币跟美元、英镑等等主权货币脱钩,港元的价值则是取决于人们对于香港前途的信心。
信用动摇,投资者则纷纷抛售港元,并且拒绝接受港元作为结算货币,那么……不仅仅香港金融行业会遭到重创,而且,整个香港经济都会严重受挫!
在82年的港元危机期间,除了中国政府出于“国家统一大业”考虑,继续支持港币作为人民币和其他货币交易的中间货币,让香港继续分享到资金和货物从自己手中中转所带来的佣金收入外,其余西方国家企业,RB、美国甚至是英国的资本都拒绝接受港元。
外资机构拒绝接受港元,这对港元的重创,相当于的核弹。
而更加可恶的是,就连在香港土生土长的英资企业也跟着拒收港币,从而导致港币兑美元汇率是一泻千里。
可能有人不明白了,为什么外资机构拒收港币,会造成港币暴跌?
其实这要从港英政府自身原因说起,自香港被英国人统治之后,一直以来都把香港当做提款机。
特别是近十年,港币跟美元脱钩之时,汇率是1美元兑换5港元,用了近8年时间,比当初超发了几十倍的港元货币投放到市场,也不过是造成港币汇率稍微贬值到了1美元兑换6港元的程度。
但到了82年,中英谈判失利之后,长期人心浮动,也造成了港元汇率持续的下跌,到了9月份,港元汇率首次跌破1美元兑7港元。
汇率下跌如尿崩一般止不住,为了应对港元下跌压力,83年9月8日,香港银行公会宣布自次日起,将存款利率上调5%,也就是储户一年期存款上升到7%年利率。
实际上,这几年为了刺激香港楼市和股市的萎靡不振,存贷款利率出现了几次下调。相对于,80年巅峰时期,一年期存款高于18%利率,存款利率达12%以上。
到82年,香港的存款利率降低至6%,已算是几年来最低的利率水平。
银行集体提升存款储蓄利率,也不过是为了提升储户对于港元的信心,与此同时,也是避免自身被恐慌的储户挤兑。
要知道,从74年港元跟美元脱钩之后,港元已经算是信用货币,完全不需要外汇作为保证金,也没有其他什么东西作为担保,所以,港元发行规模不受控制的剧增。
加上地产、金融行业的繁荣,让银行疯狂的吸收存款和放出贷款,而忽略了经营风险。而现在港元信用遭到市场严重怀疑,损失最惨的当然就是一些对于风险考虑不足的中小规模的银行。
之后的几年时间,依然大量忽视了风险的银行为曾经的激进买单的时候,香港数百家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和被兼并。
即便是银行业提升了存款储蓄利率,但是,9月14日,也就是一天后,港元汇率再度遭到暴击,跌至89港元,创下港元汇率历史新低。
港元汇率的持续贬值,主要力量当然是外资和从香港出逃的资本,但是,9月16日,香港财政司司长彭励治却是在媒体发布会上指责称是“中国银行持续买入美元,做空港元”,造成的港元汇率危机。
当然,事后我们都知道,这时港英政府在贼还捉贼,最大手笔抛售港元买入美元的却是汇丰银行这个港元做大的发钞行。
港元汇率危机期间,不光是汇丰,包括渣打在内,重多英国人控制的香港银行也通过做空港元,来对冲其自身持有的港元资产贬值的损失。
事后有人统计,在港元汇率危机期间,汇丰至少持续抛售百亿港元从市场上买美元,所以最大的港元空头不是中银而是汇丰。
至于其他的外资和香港本土公司,甚至是一些有点储蓄的人,很多都是港元汇率大跌的帮凶。
整个市场到处都是抛售港元和买美元的投资者。
以上都是港元危机的全始末,李逸轩和母亲就是商量如何利用这个危机来壮大自身。
李逸轩定下了两个原则:在港元危机中,Oranges公司不能受到伤害,在并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的大发利市。把银行的信用额度全部用上,获得大量的港元贷款,然后……这些港元持续被换成了美元!
等到市场上都疯狂的抢有限的美元,以及港元兑换美元跌破8以下时,就可以抄底港元了。
为什么是8?因为1:8是利润平衡点,从银行贷款港元是需要支付利息的,把港元兑换成美元还需要支付一系列的手续费,另外通货的膨胀也要算道成本里去,甚至连后续的操作也要花费成本,这么综合算下来,1:8才是他们的盈亏平衡点。
做任何事情都要未料胜,先料败。也就是说一旦抄底失败了又该如何?得为自己设定一个红线,财务机器人的计算,美元兑港元的汇率1:6,就是李逸轩母子能承受的红线,也就是说一旦美元兑港币超过了1:6这个上线,李逸轩就必须割肉甩仓,否则公司就有资金连断裂的危险。
李逸轩和母亲花了1个星期的时间才做好大体的规划,又用了三个月时间来完善细节,不但有A方案,还有B、C、D、E多个备选方案。
这些备选方案,都是在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后才会使用。
金融投机不是你知道历史的走向,脑子一热拿着钱想怎么抄就怎么抄,如果你是这样玩金融,那我很负责的告诉你,即便你是穿越者知道未来的走势,也会输得倾家荡产。
因为别人也不是傻子,人家可是在金融市场上身经百战的出来的,而你依靠的什么,依靠你的限制先能?金融市场是变化无常的,你看到的数据或所谓的走向,不过是事后公布出来的结果。
而中间的过程变化以及人家为什么吃,为什么抛,为什么会跌倒1:8以下,为什么会涨到1:6,为什么港府把美元兑港币定在1:8.7,港元危机就结束,这背后都有他深刻的道理。
只有彻底搞明白这些,你才能够从容的应对。
好在,这场仅次于亚洲金融风暴的港元危机,后世的互联网上有海量的金融专家和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学家的事后分析报告为李逸轩提供资料参考,否则即便他就算知道有这么一场危机,也无法从里面获得利益,强行参与进去,说不定还得被那些大鳄吃的一干二净。
这种事不能让外人参与,包括郭亦菲,因此计划只能由李逸轩和张桂芳两人自己做,而张桂芳年纪大了,加上还要管理公司,最后这个任务只能落在李逸轩的肩上。
即便有后世的资料做参考,计划全部做出来后,李逸轩也是累的不行。
所有方案叠在一起,足足有一尺高,往桌子上一阁,李逸轩坐在椅子上出了口长气。
这简直不是人干得的活。
这么多方案,张桂芳一时半会也看不完,只是叫李逸轩回去等通知。
临走时,李逸轩说道:“妈,你得尽快看完,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都10月份了,80年马上都要翻篇了。”
张桂芳说道:“儿子,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我们是母子,说这些见外话干啥。”
张桂芳继续说道:“我们虽然知道历史,但我们毕竟不是专业搞金融的,你有没有想过一旦我们的计划失败,怎么办?”
“说什么丧气话,我不是设定了几个止亏红线吗,只有我们不过线及时止亏,最多损失钱。即便我们亏得一文不剩,大不了回自己的时空去,你要知道在这里我们始终是闯入者。”
张桂芳看着眼神有点复杂的道:“这么多年了,你还没有融进这里?”
“融进什么,我从来没打算融进这里。”李逸轩笑道:“这里放生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们只是闯入者。或许在某一天醒来,发现这只是一场梦;或许某一天醒来,我的时空门就没有,或许我们正经历的一切,不过是别人设下的一场穿越游戏,就像《楚门的世界》里一样。只是游戏而已,你我尽情享受游戏的过程就行了,游戏结束了我们就回家。
记住母亲,这只是个游戏。是时空门带给我们的游戏,再我们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们一样享受过这场游戏,可能我们不是玩得最好的,但我觉得我们自己玩得还算不错。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幸运的参与这场游戏,我们比任何人都幸运。
这场游戏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学不到的东西,感谢时空门,感谢让我们参与进来的人,不管是处于何种目的。”
最后,李逸轩高高扬起了右手,“母亲,尽情享受每一天吧,回见。”
说完,李逸轩就离开了,办公室里只剩下张桂芳一人。
小说推荐
-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
- 《褚时健—褚时健本人唯一授权的传记。从“烟王”到“橙王,褚时健传奇而精彩的一生 褚时健—原红塔集团董事长,昔日赫赫有名的“亚洲烟王,中国最具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 褚时健以战略性的眼光强化资源优势,并抓住行业机遇。用17年的时间将默默无闻的玉溪卷烟厂缔造成亚 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五的 大型集团企业—
- 都市言情先燕云张赋宇著完本
- 最新章:编辑后记
- 重生之车企巨头
- 21世纪高级汽车修理工王石穿越到1979年修车到造车的故事。这是一篇汽车知识专业性非常高的小说,从发动机构造到故障诊断逻辑推理排除,大部分是头条帝在以前在工作上遇到的真实案例 想了解汽车知识专业的朋友请看此书,会让你收获颇丰 作者:头条帝所写的《重生之车企巨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
- 都市言情头条帝连载中
- 最新章:第634章 一个传奇
- 大企业家时代
- 企业家千千万,何为大者?名牌大学在读优秀生方万力,本可以公费出国留学,前途一大美好 但是,天不如人愿,就在他大三下学期时,姐姐方万英刚建立的公司面临夭折,为了帮助姐姐度过难关,方万力决定休学一年 没想到的是,他这一休学,没再踏进大学殿堂。他身不由己,卷入商海惊涛骇浪之中,却一生.传奇【展开【收起 作
- 都市言情闲哼连载中
- 最新章:第168章一城之恋(大结局)
- 路路通——企业办证指南
- 路路通—企业办证指南 作者:所写的《路路通—企业办证指南》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3章
- 企业管理经典案例
- 企业管理经典案例txt下载由网友上传不断创新的佳能从1937年到1997年,佳能已走过了60个春秋。现在的佳能,已成为一个在《幸福》杂志所排列的全球5家最大公司中增长最快的公司。现有数字表明,1996年,佳能公司的销售总额达到2205368万美元,利润为88187万美元,总资产达2257153万美元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2章
- IT企业商战内幕纪实:圈子圈套
- 《IT企业商战内幕纪实:圈子圈套(3部全)作者:王强《圈子圈套1战局篇》这本书是作者的“中国现代商道三部曲”的第一篇。虽是一部文艺小说,但小说中所涉及到的IT行业的残酷商战和外企圈子内幕均以真实事件为原型,基于作者深厚的生活积淀,生动描写了在华外企高层的各地各色人物。各行各业的广大从业人员及外企白领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妖魔企业家
- 原本平凡的都市少年林野,能够连通异界,雇佣各种妖魔鬼怪为自己服务 金刚巨猿充当起重机,狐仙魅魔担任公关小姐,地狱三头犬用来看门,公司保安是一群恶魔卫士,门口摆放的不是石狮子,而是两只石像鬼…妖魔鬼怪皆可雇佣,为我的企业创造一个个商业神话,唯一的问题是,它们大都桀骜不驯,或古怪或邪恶,时不时会在人间闯
- 都市言情煮酒论咖啡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挑战信号
- 重生之最强企业主
- 李健重生2005,重读高三,得到一个企业主系统,从此走上创业之路,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企业 作者自定义标签:热血系统流学生赚钱 作者:宝宝他爹所写的《重生之最强企业主》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宝宝他爹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7章 谣言
-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
- 当江河集团成为世界级公司,囊括纺织、酒业、饮料、半导体、电动车等众多行业的龙头老大,记者采访他,有什么秘诀将一个个亏损公司,走出泥潭,再创辉煌 甘笛无奈解释,我当初就想赔光一百万。93年风起云涌的年代,债务、通胀、高成本,甘笛反向带领大家走出不一样的道路 反转文,反转文,反转文,重要的问题说三遍 作
- 都市言情大罗甘连载中
- 最新章:完结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