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藤森被明军搞得有点要疯了,他知道,再来这么几轮的话,前排的手下处于光挨打不能还手的处境,肯定会崩溃的!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对面的明军全是骑军,一旦崩溃,那就是灭顶之灾,逃都逃不了。
万般无奈之下,虽然他知道没有效果,可还是下令,让炮兵自由射击,以此来振奋点士气。
瑞典的炮兵原本就看得憋屈着,在得到军令之后,立刻开始动手起来,瞄准,放炮。
“轰轰轰”地声音响了起来,让瑞典军阵中的军卒都精神为之一振。
一直以来,火炮,才是瑞典人的杀手锏。而且他们的统帅,还是欧洲最擅长使用火炮的将领。这炮声一响,他们的信心就恢复了不少。
然而,现实的情况,还是再次狠狠地打击了他们的期盼之心。
这种距离之下,只有实心弹才有足够的射程,可是,那些射击明军是三四个人一堆,每堆之间彼此分开,原本还是错落有致,看到炮兵阵地有动静之时,在一声尖锐的哨子声音之后,三四百射击明军就排成了有间隔的横线。趴在那里射击,或者坐在那里装填弹药,只要稍微注意下炮口方向,不要成一直线,基本上就不会有事。
一轮炮击下去,听着热闹,“轰轰轰”地声音,连续地响起,可却只有一个明军将士比较倒霉,被一颗铁蛋打中而壮烈牺牲。
但是,就在这一轮炮击之中,排在前面的瑞典军阵已经又凹进去了不少。
几轮炮击下来,不说炮兵浪费了多少火药炮弹,光是双方不成比例地伤亡交换,就足以让瑞典军卒绝望了。
要知道,这些瑞典军卒并不是在保家卫国,没有退路可走,他们是冲着出来打胜仗,出来抢东西发财的。虽然因为托尔斯藤森的严酷,他们也遵守军纪,可眼前这种几乎可以说是只挨打,光死亡,却没法还手,给对手杀伤的处境,对他们的意志是最大的打击了。
如今这个时候,连他们最为依仗的杀手锏都用出来了,可是还是没有效果。在这种底牌都出的情况下,还是老样子的情况下,就有前排的军卒开始崩溃了。
“呯呯呯”地射击声音中,忽然,一名最前面排着的瑞典军卒,感觉自己被明军瞄准了的那人,忽然“哇”地一声惨叫,端着枪,嗷嗷地向明军冲了过去。
没有意外,才冲了几步,就被几颗铅弹照顾了。
可是,他虽然死了,却很是影响了他边上的军卒。立刻,有的军卒也随着他行动,端着枪,或者直接开火了,又或者,发狂帮地向明军冲了过去。
如果明军是齐射的话,他们或者还可以趁着明军一起装填弹药的时候迫近一点,给明军造成压力。可是,明军是轮射的,因为精神崩溃而跑出阵的军卒并没有太多,立刻被可以开火的明军将士重点照顾,往往冲不了多远就被放倒了。
火枪不像火炮,打中了敌人的话,不会立刻毙命,当然,要害除外。
这么久地接触战打下来,这前面早已躺了一地的瑞典军卒,至少有大几百的样子了。立刻死的没几个,躺在那里呻吟的,哭爹喊娘地却是此起彼伏,非常地热闹。
一开始的时候,瑞典军卒的精神都集中在对方明军身上,几乎就没有管其他事情。可此时,前排军卒的精神就算没有崩溃,也是在接近崩溃的边缘,看到那些同伙冲出去,顿时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然后就又看到他们倒在地上呻吟喊叫地,才突然之间发现,原来前面竟然倒了那么多同伙了。
这一下,就犹如最后一根稻草一般,一下子又压塌了不少瑞典军卒。他们再也不管托尔斯藤森的军令有多残酷,也不管方阵散了的话,战事打败会有什么后果,反正此时的他们,就不想再处于这种光挨打致死却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处境。
说起来明军也是够狡猾的,射击明军们其实都不是挑方阵中间的军卒下手,而是往方阵边缘那些军卒射击。如今,这个效果就出来了。
只见方阵边缘的军卒看到身边的同伙又有倒下时,再也受不了,“啊”地一声,转身就往阵后跑去了。这逃跑的瑞典军卒要是换成在军阵中间的,都没法往后跑。可此时他在边上,却能很顺利地往后跑去。
他这一跑,顿时带动了他身边的军卒,也不管不顾地,跟着往后跑了。
这时候,就犹如一个沙雕一般,“嘭”一下,散了,最前面,受打击最严重的军阵,一下就散了,几乎所有人,全都不敢在直面明军的收割,全都往后跑了。
瑞典军阵不是一个大的军阵,而是分割成一个个小的军阵所组成的。前面那个小方阵一溃,他们边上的小方阵也跟着有样学样,崩溃了。
直面射击明军的几个方阵,在看到有人先往后跑之后,几乎是一起溃散地。这些军卒往后一跑,人数有点多,顿时就开始冲击排在后面的方阵。
顿时,在极短地时间内,瑞典军阵,乱了,全乱了。
射击明军的身后,那些伺机而动的明军,看到这个情况,立刻纵马提速,就犹如看到了羊群的狼,开始向瑞典军阵猛扑过去。再往后的骑军,也纷纷跟着动了起来,全都向前压过去。
这近万的骑军一动,声势就大了,犹如泰山压顶一般,压在了每个瑞典军卒的心头。
托尔斯藤森看到这个情况,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大声下令,后排的军阵立刻开火,目标,就是那些往后溃逃的同伙。
“呯呯呯……”
密集地枪声,从后排的方阵中响起,硝烟腾空而起,立刻弥漫在瑞典军阵上空。
这个果断地处理方式,确实还有点用处。那些正慌忙往后跑地瑞典军卒看着逃在最前面的同伙中弹倒地,脑子就又一下清醒了过来。他们立刻想起托尔斯藤森的严酷军法,知道再往后逃的话,会死在自己人的抢下。
这一下,他们不少人犹豫了,不敢再往后逃。
可是,此时,他们已经听到了身后传来的密集地马蹄声,便纷纷转头看去。同时,他们也下意识地想重新组成方阵,因为他们知道,唯有如此,才能和骑军对抗。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冲在前面的骑军,离他们不远了。只见那些明军骑军端着很多孔的棍子,对准了他们。
“呯呯呯……”
硝烟从明军骑军群中冒出,同时密集地枪声随之传来。在骑军前面的瑞典军卒,还在慌忙重新列阵中的这些,一下子倒了一大片,落在后面的那些军卒,几乎都没有幸免。
这么猛烈的枪击,再一次震撼了这些瑞典军卒,他们搞不清楚,明军这么猛烈地火枪,到底是怎么回事。此时他们原本因为严酷地军法而稍微恢复了点的士气,顿时又崩溃了。
要是再不逃的话,不是死在明军的猛烈枪击之下,就是死在骑军的冲锋中。
于是,瑞典军卒再次,不管不顾地往后跑去。而且这一次,因为知道明军骑军在追击,那要命的马蹄声就响在身后,他们就跑得更快了。
这一下,后方的军阵再开火也没用,领近的军阵立刻被溃兵冲散,而后就跟着一起逃了,这么一来,他们这些就又冲散后面的方阵……
反正,此时的瑞典军阵,就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反应,一个方阵接着一个方阵的溃散中……
这个时候,就算托尔斯藤森再怎么牛逼,厉害,也已经回天无术了。
其实,他在看到第一个方阵因为压力溃散的时候,或者说,无法破解明军的赖皮战术时,他就已经有吃败仗的觉悟了。只是没想到的是,明军竟然应对地非常正确,迅猛,己方军阵已有破绽,竟然就能立刻杀过来。
看着军队溃散,他也没法管了,立刻掉头就跑。没有意外,他这一跑,所有瑞典军卒都不管不顾地跑了。
于是,在这片东欧平原上,就见红色的海洋再次滚滚向前,震天的马蹄声,再次响了起来。
经过三个小时左右的战斗,这片平原上,再次安静了下来,一队队地明军,在打扫着战场。远处,还有不少明军,一队队地胜利归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胜利的喜悦。这一次,又多了不少军功了!
而李定国则来到了瑞典军队的炮兵阵地上,下了马在查看瑞典的火炮。不得不说,之前大明有一点没有做到,就是没把火炮分拆。如果火炮分拆的话,骑军带火炮,也就成为了可能。要是普通火炮的话,虽然装上轮子,也会严重拖累骑军的速度。
拍了照,上传到临时聊天群中,李定国提议道:“我大明的线膛炮,也可以用分拆式,如此一来,骑军就能携带,对阵欧洲军队的方阵,就会更加轻松。”
火炮毕竟是火炮,再怎么小也比燧发枪要射程远,威力大。这次的战事中,如果有小型线膛火炮的话,比如两个人能操作的那种,就算用实心弹也行,一炮过去,也肯定能打穿敌人军阵,给敌人的威慑力就会大很多。这一战,如果有这种利器的话,估计早就结束战事了。
虽然人才是决定战事的最终因素,可今天这场战事,还是证明了装备的优良,同样是不可忽视地因素。特别是双方的军事素质没有到碾压的地步时,装备的优良,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对于李定国的提议,群里的大佬,包括崇祯皇帝自然不会有意见,一道旨意下去,自然会有工匠去改进。
这并不是技术问题,只是因为之前的时候,大明军队并没有像这次一样,需要骑军远征他国,要有像李定国所部一样来去如风的速度,因此就没有考虑过这种骑军携带火炮的问题。如今,既然已经提出来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以大明储备的技术实力,当然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对于李定国的胜利,崇祯皇帝很满意,便又吩咐他道:“瑞典、波兰两国不能局限于消灭他们的援军,一定要给他们一个狠狠地教训,让他们知道,敢和大明为敌的下场。卿择机而动,要有可能,给他们本国也一个教训。但是,要记住,不能攻打坚城,我们大明,不做消耗战!战后的处理方式,还是一样,所谓的贵族,一律杀,被压迫的农奴,要施之以恩!”
听到这话,满桂再也忍不住,这一次的战事,就只看着李定国在表演了。他立刻请战,也想去助李定国一臂之力。反正萨马拉堡这边,杨嗣昌所率领的主力差不多到了。
于是,在李定国又垒一座京观的同时,萨马拉堡这边,菲拉列特大牧首惊讶地发现,城外的明军竟然撤了。
不,也不对,他们只是离开了萨马拉堡,往西边去了。
这一下,菲拉列特就急了,莫斯科那边兵力太少,明军竟然不要后路,直扑莫斯科,那莫斯科那边的压力太大了。
菲拉列特大牧首立刻召开了紧急军议,对底下的众多贵族说道:“明军敢不顾萨马拉堡而去,这对我们是好事。诸位,只要我们能对明军中的牛羊群进行打击,多杀一些牛羊,哪怕不能对明军造成伤亡,有我们事先的坚壁清野之策在,明军也必定要吃败仗。因此,我们手中的骑军,必须全部集中起来使用,谁也不能藏私,胜败在此一举,明白么?”
李定国那边,一万骑军,还可以以战养战,拿贵族的财产来补充军需,但是,满桂这三万骑军,就没法这么做了。因此,随军携带了牛羊,可这样也拖累了骑军速度。如今菲拉列特大牧首就是看中了这点,有针对性地布置了行动。
不得不说,对付牛羊,总比对付明军要轻松地多,手段也会多很多。毕竟那些牛羊是要吃草,要喝水的。三万骑军所用的牛羊,也不是小数目来的。
因此,众多贵族纷纷答应下来,一个个拍胸脯,喊着一定要让明军有来无回。
可就在这时,忽然外面匆忙跑进来一个小头目,恐慌地喊道:“不好了,不好了,明军又来了,好多好多……”
听到这个报告,所有人都没有心思继续开会了,纷纷拥上城头去看情况。只见东边的草原上,又是无数地红色海洋,都不用猜,比起之前的明军,显然还要多。
这一刻,菲拉列特大牧首等人,都绝望了,东方那个大国也太欺负人了,这么远的距离,竟然还真派来了那么多的军队。
你们人多,就这么来西方为所欲为,欺负我们人少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小说推荐
- 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
- 朱昱郴魂穿崇祯,激活祖宗保佑系统。虽然第一次当皇帝,但是有朱元璋,朱棣等先帝教导,他振皇权,压士绅,重整军队,平东虏,定南洋,夺回西域,广拓辽东千里 作者:湘中大将所写的《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湘中大将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六章 大结局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崇祯在位期间,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他本身的素质在明代的帝王中也属上智之人,与他那个二十多年不上朝不与大臣见面的祖父和他那个纵情酒色,不会治理天下,却做得一手好木工活的哥哥相比,崇祯之敬业,简直可以评为帝王中的劳模 但是,正是这么一位希望能够中兴帝国-并且为了这一希望而
- 历史军事鲟鱼完本
- 最新章:结束章 【定鼎】
- 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 这是一个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王朝的覆灭的悲剧故事。之前的明朝就因为灾荒频繁、宦官专权和外敌频繁入侵而摇摇欲坠,待崇祯继位之后,他接受父兄们“女色亡国”的教训,勤于政务,戴星励治,立志中兴。可惜他不辨忠奸,胆小多疑,最终使本来就风雨中飘摇中的明王朝彻底崩塌。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以大明、大清、大顺的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作者所写的《百度宅男当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结局【全书完】
- 崇祯封神
- 喜欢黑山老妖的读者将就一下吧 作者:屠神龙所写的《崇祯封神》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屠神龙完本
- 最新章:新书
- 崇祯·日暮歌
- 没落公子许夕照在走投无路之下混入皇宫假扮太监,历经一系列机缘巧合,竟成了崇祯皇帝的贴身侍从 从心思摇摆不定,几次想要逃离皇宫,到决定对崇祯皇帝不离不弃,誓死相随,许夕照始终立于崇祯皇帝几步之遥,注视着这个明争暗斗,忠奸难辨的朝廷,见证着这个内忧外患,战乱不绝的时代,陪伴着这位有喜有悲、有笑有怒,或与
- 都市言情来年今日完本
- 最新章:109 第一百零八章 尾声
- 崇祯盛世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 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 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粉丝群 414450807欢迎来玩,永远有效 作者:轩樟所写的《崇祯盛世》无弹窗
- 历史军事轩樟完本
- 最新章:1136 大结局(下)
- 崇祯十七年秋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 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 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 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穿越架空话凄凉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改名了
- 崇祯本纪
- 朕就是崇祯,拥有海军辅助系统的朕绝非亡国之君。有朕在,大明将江山永固,天下一统 魏忠贤,你是把好刀 东林党,还是去当在野党吧 李自成,继续给朕打工吧 皇太极、多尔衮你们放心,满族作为少数民族,会圆满融入我大明的 朕的目标:天下日月所照,皆是大明臣妾 英语是什么鬼?一边玩去吧 番邦外族,欢迎参加汉语的
- 穿越架空喜马拉雅听风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一八章:莽古尔泰的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