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死囚写遗书

第45章


创意署龙树的名,每期报纸多印四万份,由龙树负责派人送到千家万户……最后,龙树笑眯眯地问道:“黄总编,你们的规矩是多少呢?” 
  规矩就是回扣。 
  黄总编举起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圈成一个圆,另外三根手指直伸伸地竖起来,问:“可以吗?” 
  龙树明白那是百分之三的意思。他点点头。 
  “海呀海呀(是或好),搞定。”黄总编隔着办公桌,紧紧地握住龙树的手,说道:“龙先生,什么时候签约?” 
  龙树故意沉思起来,没有立刻回答对方的问题。事实上,龙树现在不可能与《人人时报》签约,因为他这次的行动是秘密的,也是完全无效的。在龙树的策划里,他把这次行动当做一种人生的赌博,就像他几个月以前赌干姐姐的香水瓶从而改变了最初的生活道路一样。他坚信:只要文案的创意是完全按照他策划的意图设计的,到时候,干姐夫一定会授权给他来签这份合同的。 
  他一定要赌赢。 
  胜了,他的命运就会从人家的眼睛皮上上升到人家的头上,成为一顶温暖的皮帽;输了,他的命运就会顺着人家的眼睫毛悄无声息地滑到人家的皮鞋底下去。龙树问道:“文案什么时候可以搞出来?”   
  策划“观”念的大师(5)   
  “一个星期,怎么样?” 
  “好。”龙树答道,“文案出来后,先给我看看。到那时再签约。” 
  一个星期后,《人人时报》果然非常负责地设计了一套系统文案。文案完全体现了龙树的创意。其实,这是龙树冥思苦想凭空策划出来的一个中、西方老百姓购房观念的故事: 
  一个中国老太婆和一位美国老太婆在天堂门口相遇。中国老太婆非常遗憾地对美国老太婆说:“我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昨天刚买了一套房,刚住了一天,没料到……唉,今生今世太不合算了。” 
  那位美国老太婆则喜笑颜开地说:“我年轻时就借钱买了一套房,住了几十年,昨天刚还完最后一笔欠款。啊,我今生今世太合算了。” 
  在龙树的策划里,就是要煽起你买房的热情:向银行借、向单位借、向亲朋好友借……不管你以何种方法借来的钱,只要买我的房,你就是一个更新了思想观念的人,你的安居生活就如同那位美国老太婆说的一样:我今生今世太合算了。 
  文案到手后,龙树立刻乘车赶到干姐姐家里,将他的策划方案一一地展现在干姐姐面前,一边详细讲解一边说道:“姐姐,我这个做弟弟的要为你争口气,不要老让人误以为我们是讨饭吃的。” 
  干姐姐惊奇地打量着龙树。她发现龙树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中变化真是太大了。须知,从一家搬家公司浑身流着臭汗的“下力棒”一跃而出,居然做出了在若干的写字楼里正襟危坐着的许多专业人员都难以做出来的出色的创意。坦诚地讲,干姐姐在做金丝雀以前,并不是靠着姿色才坐到秘书位置上的,她的见识和远见并不弱于许多优秀的男人。问题在于,她有一副惊艳的外壳,当这种与生俱来的外壳在她生活着的如狼似虎的男权环境里掩没了她内在的能力时,她只有披着一身日落西山的灿然晚霞坠回到金丝巢里去。因此,干姐姐看完龙树的创意,立刻意识到这份策划对目前正处于焦头烂额中的干姐夫来讲,无异于雪中送炭。她惊讶地说:“兄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她拉起龙树的手,轻轻地拍着他的手背,“我俩虽然不是亲姐弟,但是看到你有出息,我这个干姐姐也感到高兴。” 
  龙树异常乖巧地说:“干姐姐,没有你对我的帮助,我哪里会做出这样的策划来。” 
  干姐姐满心喜悦地笑了笑,接着打通了干姐夫的手机,用广东“白话”与对方交谈了许久。最后,她收起电话对龙树说:“他不相信,一个四川乡下的打工仔能够搞出什么出色的策划?兄弟,你的能力一定会让他大吃一惊的。” 
  傍晚,干姐夫到金丝巢来了。 
  龙树拉过一把椅子,将干姐夫请到椅子上坐下——他的小心并非出于对干姐夫的敬畏,而是成败在此一举时的分外谨慎。 
  他只能赢不能输。赢了,他可以穿貂皮大衣;输了,只能缠一根发黑的腰带扫地出门。 
  面对一份接一份的策划,干姐夫的双眼渐渐地闪出明亮的光芒。 
  当龙树条理清晰地讲解完最后一步策划时,首先是站在旁边的干姐姐情不自禁地说道:“我都想到处借钱买套房。” 
  这时候,干姐夫一把抓住龙树的手,兴奋之情写满他的整个脸庞,“你小子做事真让人吃惊啊。看来,你这个干舅子我算是收对了。”他立刻做出决定,“明天,我将你调离策划部,到……” 
  “不,干姐夫。”龙树急忙打断干姐夫的话,他明白干姐夫的决定是什么。此刻的龙树,已经闯过了成败在此一举的关口,他必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实施自己出人头地的抱负。他说:“干姐夫,我就留在策划部。” 
  这一次,龙树毫不客气也毫不犹豫地将他留在策划部的理由解释得清清楚楚:策划部的几位老干部们虽然临近退休了,但有一身娴熟的“武艺”。他们为什么整天牢骚满腹?就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无处发挥余热。站在公司的角度讲,他们原本是闲人,已经被冷落得太久。现在突然间有一位“英雄不问出处”的龙树来领导他们发挥余热,赋予他们“兴衰”的重任,他们除了欢欣鼓舞和重任在肩的荣耀以外,便是全力以赴地支持龙树的工作了。临近退休的老干部们,不大可能有野心“抢班夺权”吧。龙树说:“干姐夫,你把我调到其他部门,其他部门的人都是人精,我的工作怎么开展呢?”在外人听来,龙树以上的一番话,大有触犯干姐夫“龙颜”之嫌,似有批评他不重视老干部的工作方法。然而,龙树的聪明就在于他懂得:策划部原本就是干姐夫为几位老干部虚设的“闲职”部门,公司内部早有拖累之说,从某种角度讲,干姐夫是两头受气,一边说他不重用人才,另一边说他养闲人。此时此刻,龙树的这番策划是帮了他的大忙啊!两头风光的事情,世上到哪里去寻找呢?   
  策划“观”念的大师(6)   
  干姐夫先是兴奋得一把抱住龙树,继而转身将金丝雀紧紧搂入怀中,高兴万分地说:“你收下的这个干弟弟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具体地运行了。 
  干姐夫将这个项目前所未有地交给策划部全权操作,也就是说,在公司里原本是“闲职”的策划部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重要起来。顺理成章地,龙树也就成为策划部的经理。 
  龙树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于有一颗活泛的创意脑袋,对其他方面是陌生的。但是,他懂得怎样去调动老干部们的积极性。有这些行家里手倾力协助,他还怕什么呢? 
  十多天后的某天上午,广州几乎所有知名的媒体在同一日期、同一版面、用同样大小的篇幅发表了一篇告白,大意是:本公司决定停止出售“高原阳光苑”,全力推出“西欧风情花园”,详情请关注《人人时报》某期至某期。 
  这天上午,龙树接到的第一个电话是《人人时报》社的黄总编打来的。他在电话里感激涕零地实话实说:“龙经理啦,你真是我们《人人时报》的大贵人、大财神啦。” 
  略一沉吟,龙树终于明白了黄总编由衷的感激之情:名不见经传的《人人时报》在硝烟弥漫的广州报刊市场上只是一株弱不禁风的嫩苗,无论是暴风骤雨或是骄阳烈日都很容易将她无声无息地灭掉。但是,这一次声势浩大的策划活动,一开端就使默默无闻的《人人时报》一下子齐刷刷地站立在广州各家知名媒体上,纷纷涌进万千读者的眼帘,更何况紧跟着是长达一个月的全版彩色创意广告的财力支持。作为一家平时大气都不敢出的小媒体的总编,面临从天而降的幸运,还能不高兴得上蹿下跳么? 
  黄总编在电话里悄声说道:“龙经理,我们集体研究,决定把规矩给你从百分之三上升到百分之五,如何?” 
  龙树轻声笑了笑,这就是同意了。放下电话的一瞬间,龙树对自己当初找这样一家小媒体合作充满了先见之明似的得意感。想想看,如果换成大媒体,总编会亲自打电话来表示感激吗?难怪弱者会拼搏成强者,龙树想,也难怪有些恃强凌弱的强者会一步步弱下去,失去人气的强者就不再是强者了。 
  所谓的“西欧风情花园”,无非是将“高原阳光苑”换一个牌子而已。对于某事某物,有了不同的思想观念,便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如同一只几千年前的破碗,在凡人眼里,还不如一双新削的竹筷实用;但在文物专家看来,却是价值连城。 
  龙树经营的,实际上就是转移消费者的“观”念。 
  经过半年的运作,龙树策划的效果出来了:“西欧风情花园”销售出大半。 
  然而,龙树没料到:他精心策划出来的那则中、西方老百姓购房观念的故事,竟然会被后来众多套牢的房地产开发商当做“经典”大张旗鼓地炒来炒去。 
  3 干姐夫:人格的“观”念策划 
  到第二年,龙树所在的策划部在公司里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强力部门”,成为公司的利润大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