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七百九十九章 威服边将


    她们看到,阿泰也停下了脚步,但手中的利斧却握得更紧了。
    树林中,十几个头戴斗笠身穿灰色越南布衣的男人身影出现了,他们的手里,有的拿着前膛火枪,有的拿着喷火筒,有的拿着长矛,还有的拿着砍刀。
    看到这辆马车和车边站着的两个年轻的姑娘,这些人的眼中都闪过贪婪淫邪的光芒。
    “他们是黑旗军吗?”绫小声的问道。
    “不,他们是越南匪徒。”曲飞鹏淡淡的说着,手掌一翻,扣住了袖子里的小银刀。
    曲飞鹏话音刚落,拿前膛火枪和喷火筒的越南人逼住了阿泰,另外的人则用刀矛指向了曲飞鹏和两个年轻的女忍者。
    “把钱交出来!”为首的越南人看出了他们是乾国人(曲飞鹏等人穿的全都是乾国衣饰),用生硬的乾国语吼道,“还有吃的!”
    两个越南人不住的打量着绫和缨,眼中的邪光越来越强烈,让绫禁不住感到一阵恶心。
    没等曲飞鹏下令,她便动手了。
    两道寒光闪过,两枚手里剑便刺入了那两个越南人的咽喉。
    在射出手里剑的同时,绫已经冲了上去,将原本插在腰带间的软剑迎风抖得笔直,直刺入又一个越南人的胸膛。
    这是师父望月诗识新研究出的武艺,结合了乾国软剑的用法,主要的招式便是直刺,平时的训练是刺牛皮,什么时候能一刺洞穿五张牛皮,才算合格。
    那边,阿泰也动手了。
    虽然被越南匪徒用火枪对着,但他没有丝毫的畏惧,在绫飞射出手里剑的同时,这个高大的壮汉只微微拧了拧脖子,便有钢针从他的身上激射而出,尽数射在了越南人的脸上。越南人全都丢了火枪和喷筒,捂着眼睛大声惨叫起来,但他们的叫声立刻便停止了,阿泰闪电般的挥出了手中的大斧。将离他们一个个全都砍成了两段。
    差不多同时,曲飞鹏的猎犬“黑虎”从车中跃出,一口咬住了一个越南匪徒的咽喉,将他摔倒,阿泰的斧子随后而至。将对方的后背狠狠劈开。
    曲飞鹏和缨同时跃起,接连射出手里剑和飞刀,只一瞬间的功夫,便将剩下的几个越南匪徒尽数射倒。
    为了不发出声响,他们不约而同的全都选择了使用暗器和近身格斗,并没有用带来的精利枪械。
    尽管没有使用枪械,但整个战斗过程也不过十几秒钟,越南人连一枪都没能射出,就全被放倒。
    “你射偏了。”绫看了一眼缨,指着一个躺在地上不住的扭动着身体的越南匪徒说道。那名匪徒的嘴里发出“嗬嗬”的怪声。正努力的要将射入咽喉下方的手里剑拔出来。
    缨的脸微微一红,在武技方面,她确实比绫要稍差一些。
    绫来到了那名越南人的身边,冷冷地看着他,对方看到这个美丽的姑娘来到身边,眼中的邪光渐去,流露出哀求之色。
    “你杀过女人吗?”绫用流利的越南语问道。
    对方先是一怔,迟疑了一下之后,便拼命的摇起头来。
    “原来你果然杀过女人。”绫看透了对方的心思,冷笑了一声。软剑毒蛇般的刺进了对方的心窝。
    对方的目光一下子变得呆滞了,伴随着绫的手腕不住的拧动,他的心口和嘴里不住的冒出黑血来,他的身子抽搐了一会儿。渐渐的便不动了。
    曲飞鹏看了绫一眼,皱了皱眉,但没有说什么,而是来到一具越南匪徒的死尸身边,搜捡起来。缨和阿泰也检查起另外几具尸体来。
    绫看到他们的动作,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她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也开始检查起面前的尸体来。
    这个刚刚被她杀死的越南匪徒身上并没有什么有太大价值的东西,绫只发现了几串铜钱和一小块碎银,但她注意到,那些铜钱全都是乾国制钱,而非轻薄的越南铜钱时,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起身将搜到的这些铜钱拿给曲飞鹏看。
    “为什么这些铜钱,都是乾国钱?”绫问道。
    “越南和乾国往来通商,乾国铜钱在越南境内也是可以流通的,并不奇怪。”曲飞鹏随口答道,但他刚一说完,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眉头皱得更紧了。
    “另外一个可能,就是他们是受乾国军队雇佣的,所以身上才会有乾国铜钱。”缨说道。
    “是啊!”曲飞鹏点了点头。
    这时阿泰走了过来,手里拿了一个喷火筒。
    “这喷筒,是越军所用的。”阿泰将喷火筒拿给曲飞鹏看,指着筒身上的一行錾刻的越南文字说道。
    “难道……这些人是越南官军?”缨吃了一惊。
    “越南北方盗匪横行,越南官府无力征剿,有时或求助于大乾官军,有时或招安匪股,以匪剿匪,官兵和匪徒之间,分不了那么清楚。”曲飞鹏沉声道,“不管是官军也好,匪徒也罢,只要是想对我们不利的,格杀勿论。”
    “是啊!杀就杀了,有什么了不起的?”绫不在意的说道。
    “收拾一下,准备上路。”曲飞鹏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命令道。
    几个人将搜罗到的可以用的武器——越南匪徒的旧火枪和喷筒,刀剑以及财物放到了马车上,将尸体抛进河沟中后,绫和缨随曲飞鹏上了马车,阿泰则继续在马车前方开路。
    又走了一会儿,猎犬黑虎突然发出了警告的低吼。
    马车停了下来,曲飞鹏起身下了马车,定定的看着前方。
    树林中,又一次出现了一队人马的身影。
    这些人也都戴着巨大的斗笠,手里拿着前膛火枪,但身上穿的却是黑衣,还绣有七星图标。
    “敢问诸位可知桂军黄桂兰黄军门驻节于何处?劳烦引领一下。”曲飞鹏一眼便认出了,眼前的这些人是穿着黑旗军服色的桂军,不动声色的说道。
    为首的军官愣了一下,问道:“你是何人?如何知道黄军门的名号?”
    曲飞鹏没有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了一个小小的卷轴,抛给了对方。
    军官接过卷轴打开一看。脸色立刻变了一变。
    那是林逸青的银牌拓令。
    身为乾军的军官,他当然知道银牌代表着什么,远的不说,他的顶头上司广西巡抚徐延旭。以及云南巡抚唐炯,云贵总督岑聿瑛,两广总督张树声,都是没有银牌的。
    “这位……先生,请随我来。”军官上前将卷轴还给了曲飞鹏。向曲飞鹏躬身揖了一揖,便在前面领路。
    不多时,马车到了桂军的营地,曲飞鹏看到周围的桂军将士皆是一派懒散之象,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叹息。
    来到黄桂兰的大帐前,远远的,曲飞鹏便闻到了一股浓重的酒气,和帐内不时传出的男女嘻笑之声。
    曲飞鹏心中暗暗冷笑,也不待领路的军官通报,便大步流星的闯向大帐。帐前的卫兵一惊,刚要阻拦,却给领路的军官一个眼色止住了。
    曲飞鹏进了大帐,一眼便看到一个发须灰白的老者正赤着上身,正和几个半倮的越南女子在那里搂抱调笑着饮酒。
    见到曲飞鹏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黄桂兰先是吓了一跳,接着有些恼火,想要出声喝斥,但看到对方文质彬彬气度不凡,到了口边的脏话又咽了回去。
    “你是何人?怎敢擅自闯入我中军大帐?可知军法?”黄桂兰用手一拍桌子。摆起了广西提督的架子,大声喝问了一句。
    “黄军门于中军大帐之中同交人土伎狎戏,难道不是有违军法吗?”曲飞鹏呵呵一笑,说道。
    黄桂兰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下意识的推开了怀里的越南女子,“去去去!都下去!”
    几名越南女子急忙起身,各自抱着衣服奔出了大帐。
    曲飞鹏看了看那几名越南土伎,一个个都是相貌粗陋,不由得转头对黄桂兰笑道:“黄军门,你好歹也是我大乾朝的一品武将。品味如此,有失国朝威仪吧?”
    听到曲飞鹏言辞讥讽,黄桂兰心中恼怒,但却不敢发作。
    可能是给文官出身的赵沃压得没了脾气,眼前的曲飞鹏又似是大有来头之人,加上刚才自己召来的那些个越南土伎确实不怎么地,他只是哼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曲飞鹏看到黄桂兰的样子,微微一笑,心中大赞林逸青有先见之明,转头对帐外喊了一声,拍了拍手,“进来吧。”
    绫和缨走进帐来。
    看到进入帐中的两名美女,黄桂兰只觉得眼前一亮,顿时有满室生辉之感。
    “黄军门先看看这个。”曲飞鹏看到黄桂兰的眼睛已经发直,好笑不已,上前将林逸青银牌拓令的卷轴放在了黄桂兰的案前。
    黄桂兰闻言“啊”了一声,好容易才将眼睛从二名女忍者身上挪开,落到了卷轴之上。
    “这是……”
    “黄军门一看便知。”曲飞鹏笑了笑,说道。
    黄桂兰打开卷轴一看,脸色立时大变。
    “林爵爷来了越南?”
    “还没有,不过,我这里有一封林爵爷的亲笔信,请黄军门过目。”曲飞鹏将一封书信放在了桌案上,“黄军门只要按信中所言行事,不但可脱现下之困,还可以飞黄腾达。”
    “此言当真?”黄桂兰下意识的问道,话一出口,他立时便觉得不妥,等于漏了自己的底牌,但话都说出来了,想回收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不是给赵沃这个臭书生欺负得紧了,他是不会这么迫不及待的问出这样一句话的。
    “黄军门在这深山僻壤之中,可能还不知道朝中的变动。”曲飞鹏笑道,“我家林爵爷,现下已然官拜兵部左侍郎,兼掌武选司事,黄军门官路想怎么走,还不就是我家爵爷一念之间么?”
    “原来如此!”黄桂兰闻言,心中狂喜,刚才的银牌拓令已经让他兴奋不已,这时听说林逸青已经升为兵部左侍郎并掌管武选司,更是激动,他的手微微战抖着。打开了林逸青的信看了起来。
    “林大人之命,黄某理当奉行,请先生放心。”黄桂兰看完信,立刻说道。
    “如此甚好。”
    “请教先生尊姓大名?”
    “不才姓曲。名飞鹏。”
    “敢问曲先生,此二位是……”黄桂兰说着,目光又落到了两名女忍者身上。
    “此二女为东瀛忍者,奉林爵爷之命,前来保护黄军门。并服侍黄军门起居。”曲飞鹏微笑着答道。
    “黄某一介武夫,何德何能,林爵爷如此抬爱?”黄桂兰一听这两个美女是林逸青送来伺候自己的,不由得惊喜万分。
    他知道,自己这一回,可是有了大靠山了。
    看到黄桂兰一副骨头都要酥了的样子,曲飞鹏心中好笑,转头看了绫和缨一眼,两名女忍者会意,立刻微笑着上前。坐在了黄桂兰的身边。
    “请曲先生回报林爵爷,只要是他吩咐的事,我绝无二话,一定办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黄军门言重了,届时曲某还要恭贺黄军门步步高升呢!”
    “呵呵!来人!排宴!我要招待贵客!”
    此时黄桂兰高兴得忘乎所以,而刘仁义那里,则正在经历着冰火两重天。
    完全是由于波滑的神经质地下令全军撤退而勉强守住丹凤县的黑旗军,终于收到了来自越南朝廷的上谕:“刘某如不退兵,朕亦不认尔为越国之臣。”
    见到如此刺眼的文字。刘仁义顿时惊慌失措,为了黑旗军的生存计,此时如若抗旨不尊,那么灭亡就是可以料想的事情。在思虑再三之后。刘仁义决定遵旨行事。他下令黑旗军撤离丹凤县,同时撤离河内周边的所有零星据点内的黑旗军,全军北撤山西,停止主动攻击法军的一切行动。在黑旗军撤出后,河内三角洲地区完全被法军占领。
    当刘仁义率军撤至山西后,面对越南政府因《顺化条约》停止对其援助。而大乾朝廷对黑旗军的态度也不甚明了,刘仁义就有了放弃山西、退守兴化甚至保胜老巢,在这个乾、法、越三方都懒得管或者鞭长莫及的地方终老一生了事。
    但是刘仁义的想法却遭到了云南巡抚唐炯和云贵总督岑聿瑛的竭力反对。这两位大人接连派人如同“唐僧”一般喋喋不休的反复力劝刘仁义“守山西为门户……山西不守,则宝胜之门户撤,而粮饷无源……势将坐毙”,顺势带有点威逼的口吻道:“越南已全归彼族,阁下若不奋发大举,趁此时割据山西,号召北圻各省以为根本站脚之地,若山西不守,退回兴化、保胜,则部下将弁士卒众心涣散,大势一去,不须彼族用兵,但逼越王下诏一纸,或要挟中朝追究,则后悔无及矣……为阁下今日计,有进无退,建功立业,大富大贵,为王为霸,在此一举。”
    唐炯、岑聿瑛之所以竭力反对刘仁义退守保胜的想法,力劝其率黑旗军死守山西,完全是出自不让黑旗军退入乾国境内引来麻烦,希望黑旗军留在越境与法军周旋,以收“驱狼斗虎”之效。对于黑旗军来说,面对仍然将其视为“天地会反贼”的母国,回国也实在太危险,保胜离国境线实在太近,万一法军紧逼在前,大乾朝廷不许回国在后,一个小小的保胜很可能就沦为黑旗军的葬身之地。还不如死守山西,给保胜老巢留下一段回旋的空间。因此,不论是对于刘仁义个人还是大乾帝国能否明哲保身、远离战火,山西都是必须花全力去守的。
    平心而论,刘仁义的防守准备工作可一丁点都没有马虎:作为越南北方的重镇,山西省的省城山西城本身背水环山,易守难攻。本城位于一座不高的小山上,距离红河约两公里,呈一个巨大的同心双层城墙防御结构。外围砖墙高5米,形成纵横三、四百米的四方城廓。为防止入侵者登城,守军还在城墙上插满了外突两米,交叉相系的竹桩。每面城墙中央均有一座直径达三十米的圆形箭楼,箭楼的射击范围可以覆盖整座护城河上的石桥桥面。城廓内建有一座高达18米的塔楼作为制高点以俯瞰全城。城墙外挖有宽约20米、深约3米的护城河道,内注超过一米深的泥水,即使外廓被攻破,城内还有一道高四到五米的土质女墙,墙上有炮眼,墙外有5米宽的注水壕沟。沟上布满尖锐的干竹鹿角。沟墙之间还有一道3到4米宽的斜坡,坡上长满8到10米高的青竹。
    城内弄坚固了,城外也没有放过。城外的所有村庄和庙宇都被加固为据点,开有射击孔洞。就连城5公里处的河堤都被守军加固为了颇为坚固的炮台要塞。而在河堤东部的靠近红河的浮沙村也被守军加固成了要塞,其工事内的所有火器都可以对着红河做横向扫射,另外在红河岸边又布置了一座坚固的火炮堡垒,内置两门80毫米阿姆斯特朗前膛炮(从香港买来的日本人的旧货)。在刘仁义看来,法军若想从水路迂回进攻山西,必将置于守军猛烈的交叉火力网中。(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