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龙戏凤

第46章


但这张从未看过。”
    “这是献给文帝的单幅作品。后来文帝转赐给出嫁的公主,再之后驸马转……总而言之,各位可以去查这些收藏家曾经有过的背景。各位,请先把目光移回《金璧京师夜市图》。依据我们的推测,就在这一晚,冯师站在这里头看见花灯爆了,紧跟着她上了船。对,看见了没?就是画里这艘船,经河道时看见了运送大象的场景。为什么会说是她上了这艘船,因为从角度上,只有这艘船的高度才能看见大象在笼子里的完整景象:同时,我们也怀疑,当年文帝时期采选的女子也曾跟这艘船擦身而过。”
    “这是看图说历史啊。”
    “正是如此。除了佛像外,冯师擅实景,当年没有人察觉,可我们这些后世留意到了,她的图能重现已经泯灭的金璧史。各位,两图并带,才是圆满。”在场的人又看了个仔细,细细地讨论起来。
    “说起来文帝采选的女子……就是有美貌却没有良善的心吧。文帝时期竟有巫蛊之祸。当时的太子体弱多病,最后文帝将他送往康王那里暂届,不知道冯师有没有将当年的太子给画下?”
    拍卖会主持人笑道:“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有一张图,我们推测Hy冯师本人。”他差人送上来,小心翼翼地摊开一张巨幅油画,“各位都知道冯师身兼雕版与绘画,因此她的版画总是比其他人来得意境到味,但她却从来没有画过油画,也没有幻想意味浓厚的图,唯有这幅。”
    巨幅油画是横式的,拉开后,很明显地看见一个女人坐在海边的岩石上,穿着金璧的男装,黑色长发在半空中飞扬,因为太立体了,很容易就看出这名女子相貌十分普通。
    “冯无盐?冯师自己?”
    拍卖会主持人点头。“有此怀疑。”
    有人疑惑:“确实有传言冯师貌不出色,如今看来属实。那,康王怎会只有她一个女人?历史误传?”
    “虽说是误传,但康王共三名子女,两男一女,这点倒是不假。”
    即使到现在,金璧仍是喜欢美的事物,就不用说那个时代了。美人、美物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何况光看描述文帝的长相,就知道康王的貌色绝不差,为什么康王会跟一个民间姑娘在一起?难道是看中了冯师的雕版术?是有听说康王与文帝的母妃也是雕版师,难道是恋母情结?
    太混乱了,让人一时寻不到最底下的真相。
    “皇室讲究多子多孙多福气,两男一女也太少了点。照说,他该有许多女人、许多孩子才是。就算只有冯师生,也不该只有三个啊。”
    “你怎么知道康王没有?也许都在海外呢。毕竟文帝时期的巫蛊,曾有谣传是康王动的手脚,为此文帝将太子送往康王那里养病,不就是为了表达他信任康王?康王为了回报文帝,从此将其他孩子放在海外,以免让文帝感到威胁。”
    好像通又好像不通,毕竟在那之后的历史里,所谓的海外儿女并没有在金璧的土地上出现过。
    众人细细打量着油画。
    女子的身边,或坐或站着其他人,有男有女,发色并非纯黑,甚至有的是彩色的短发,五官深邃。
    “海外人?”
    “正是。”
    “竟是长这样……看起来有点凶猛啊!会不会就是康王的子女呢?”
    “不太像。你们看,这个红头发,这个绿头发。这个人的比例比一般璧入还高大,要是真的,康王真是重口味啊。不是,我是说,这要都是真的,康王本人没有喜好,只有来者不拒吧。而且这个冯无盐……”他指指坐在中间穿着金璧男装的女人,“照说,冯无盐跟她的庶子们……这年龄不大对啊。”
    “金璧人在海外人面前是显小的,这张画的主题该不会是冯无盐与她的庶子们吧?”那还不如画康王的女人们来得引人注目。
    没有人回应他。每个人仔细看着油画里的人物,看着看着,人物过于立体,肤色饱满拟真,彷佛要自画里走出来,尤其色彩大胆而瑰丽,让人目光一时离不开。
    这幅画以海色为底,画里人物的背后有巨大的海鲸,按照比例,不管是归与人的比例或者是整个构图都不可能是实景。
    但人物、衣着却又细致如实,人有其人,构图却是冯无盐的奇幻之作。
    冯无盐一生之中,并没有幻想的作品,除了今天这一幅,也或者该说,只剩下这一幅。
    以现在他们的眼光来看,冯无盐这个雕版师是属于天生创作的人才,不只在版画上,在绘图甚至油画上都有一定的功力。
    “虽然胡派开创先河,可在那个时代里,冯无盐一脚跨过那胡派的门槛,把胡派远远甩到后头。其实两者只差半年,这半年……还真说不准是不是冯无盐没有接触胡派,自行研究的。”
    “咦!这个人也是金璧人?”有人指着画里站在最边的男人,一开始没有留意到,是因为他的身高并不算高,画中有风吹来黑色的头发遮住他半张脸,年纪略成熟,至少比画里的冯无盐大上不少。之所以会留意到,是在看过画里每个人后,落到他时,发现即使只有半张脸,也是十分好看。
    “不,不可能。康王有璧人血统,不矮,何况文帝不似女貌。”
    有名青年晚些进人拍卖会,他——看着台上的拍卖物,最后走到这幅画前。他道:“请让我看画的背后。”
    众人一怔,拍卖会主持人却认出这人衣着非一般百姓。他问道:“爷是京师来的?贵人家中?”
    青年的表情始终一板一眼。“是的。”
    拍卖会主持人小心翼翼地掀了画的一角,背后有着奇怪的线条画。
    青年眯眼看了一下,啥道:“我的女儿,凰起。”
    “咦?”
    “海外的文字。康王唯一的女儿,便叫龙凰起。”
    “哎,这就说通了啊!她不是冯无盐,是她的女儿啊!难怪如此显小。这主题是康王的孩子们啊!不对,康王明面上的两个儿子没出现啊。”
    在金璧里,除了如冯无盐这种名师外,大部分的女子在史上几乎隐姓埋名。举例来说,康王有两男一女,后世皆知两名儿子的名字,却不知女儿的,除非其女在历史上或与她母亲一样在创作上闻名,但显然这位龙凰起没青年指着那个被风吹发遮了半张脸的金璧人。“他应该是喜子。”
    “喜子?”
    “康王身边得宠的太监。文帝时期巫蛊之祸,宫里的太监、宫女清洗了一轮,与他同时人宫的几乎都没个好下场,只有他得康王两代重用。康王在世时曾说:喜子忠心,只要是本王的后代都须敬重他。这话与免死金牌无异了。由此可见,喜子运气十分好,后来人宫太监都希望成为他。”
    在场的人听着听着,转而打量青年。这样深知深宫里太监的心事,这个人是……
    青年指着这幅画,对着拍卖会主持人说道:“这张油画遗失许久,一直是康王后代的遗憾。如今我们终于找到,还盼这幅画能转手给我们。”
    拍卖会主持人眼皮一跳。康王后代……他反应很快,立即将拍卖的场子交给助手,同时亲自卷了这幅画,邀青年走进侧室。
    “听说当今圣上体弱……”拍卖会的参与者一向是各地有地位的富人或者权贵之家,也因此拍卖会上时常会有些消息流通。
    “当今圣上体弱多病,好不容易有了我主子这个儿子,我们底下人为了祝贺主子,就擅自过来讨买了。”
    拍卖会主持人心一跳,转头看看那幅油画。圣上体弱,后宫一直没有喜事传出,这两年才有从皇室里过继的说法。原来,选中康王这支之后?
    青年忽然说道:“简直像亲生的一样。小主子与圣上小时候几乎是一模一样,人人都道,小主子投错了胎,本来该在皇后名下所出的,是送子娘娘一时合了眼,送错肚子了。”
    “是是是,这缘分重新又牵了回来,这世上也唯有圣上才能将失去的孩子又迎回来。”留在京师的,那就是龙伏凤的后代。康王与文帝本就是双生子,当今圣上也有那么点神似文帝……五百年前都是同一家,不像也难。
    但,拍卖会主持人自然明白这太监引导的目的,正因拍卖会有消息流通,才要藉他之口。
    “我家主子的先祖非常宠他这位妹妹,所以这幅图能失而复得,真是一件喜事。”
    拍卖会主持人咬咬牙,亲自收拾起这巨幅油画。“这画确实是真好。”
    青年笑道:“我们也不会亏待你,只是你切记,这并不是寻根之旅,只是底下人一时多事,圆了小主子的遗憾而已。”
    “这幅画真是叫《我的女儿,凰起》?”拍卖会主持人忍不住问。
    青年沉默一会儿,才道:“不,原名是《我的女儿凰起与她的朋友们》。请不要误会,此朋友非彼朋友,这中间毫无暧昧。康王的这个女儿因受巫蛊之祸影响,身体一直不大好,康王一怒之下,让她在海外长期生活,也“K此她对金璧保守的民情不大了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