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

第48章


一些企业不守商业信誉,任意拖欠贷款,给他人扩大再生产造成影响。
这些行为,虽能得逞于一时,却不能长久,终究是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和制裁及公众的谴责的,最终还是自食其果。
案例十:“花旗”的战略
数十年来,美国花旗银行一直是在日本开展业务的最大的外国银行,但由于外国银行在日本银行业务中所占的比重不到3个百分点,故花旗银行在日本
所取得的成绩远远不能与其盛名相符。究其原因,人们不难发现,完全是因为品、质量、战略、信息、售后服务等。然而两者在战术上是相同的,
都是智力和实力的较量。
企业之间的竞争应该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然而在现实社会上都存在着种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一些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违反社会
公共利益和商业道德,采用虚假、欺诈、损公肥私和损人利己等不正当手段,牟取个人和小团体利益。
①以假乱真,假冒他人企业名称、商号、商标、包装,生产和推销其劣质假冒产品。
②竞购竞销、屯积居奇。
③垄断经营。一些地区为保护本地企业利益,实行地区封锁,采取高管理费、高税收等方式,限制外地商品流入本地销售。
④以贿促销,借助高额回扣等方式,拉拢诱惑采购人员;向政府实权部门或人物进行行贿。
⑤拖欠贷款。款到发货,收货付款,此乃商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一些企业不守商业信誉,任意拖欠贷款,给他人扩大再生产造成影响。
这些行为,虽能得逞于一时,却不能长久,终究是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和制裁及公众的谴责的,最终还是自食其果。
案例十:“花旗”的战略
数十年来,美国花旗银行一直是在日本开展业务的最大的外国银行,但由于外国银行在日本银行业务中所占的比重不到3个百分点,故花旗银行在日本
所取得的成绩远远不能与其盛名相符。究其原因,人们不难发现,完全是因为数十年来几乎所有的外国银行中,没有一家把目标放到日本的小额存款业务上
去的缘故,尽管这种业务十分赚钱。但是,这一情况终于有了变化。1984年,美国花旗银行决定实行一种全新的策略,这一策略是向日本银行业的小额存款
业务进军。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有着这样一种习惯做法,就是在诸如银行这样的行业中拉帮结党,组成一个规模很大的财团,以使其成员有能力不让外来的单个竞
争者获得市场份额。因此,用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打破这种结构,不仅会使现行银行制度受到冲击,而且会使整个行业的权力结构发生倾斜。但从花旗
银行的观点来看,财团化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为当所有的银行都必须按同一的利率提供同一的产品时,输家肯定只能是顾客。然而日本政府官员和银行
家们却都公开赞成这样一种理论,即银行业的竞争,不会使普通储户获益。因此,很难让一般的日本储户相信,花旗银行能比日本分属于各个不同财团的银
行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们知道,要在日本设立一个储蓄网,对于花旗银行来说,存在许多必须加以克服的障碍。花旗银行的服务形象远比其日本竞争对手差,它只有为数很
少的几家分支行,还没形成银行网络,而这在一个主要是以现金进行经济活动的社会中,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
但另一方面,花旗银行也有它自己的优势,它善于用战略性很强的市场营销原则去推进银行业务,同时,在银行储蓄业务所应用的软、硬件方面,它总
是领先于他人一步,作为在日本最大的外国银行,花旗银行的一言一行都是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如果把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的话,那么花旗银行在日本的
银行储蓄业务上所占的优势就能取得一个最大的值。
花旗银行对日本市场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并精心选定了它的目标:主要向那些倾向于将储蓄与流动资产进行投资的具有所谓的“世界性”意识的日本人
下功夫。为了让这些人了解花旗银行,该行决定提供与其日本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整个数十年来几乎所有的外国银行中,没有一家把目标放到日本的小额存款业务上
去的缘故,尽管这种业务十分赚钱。但是,这一情况终于有了变化。1984年,美国花旗银行决定实行一种全新的策略,这一策略是向日本银行业的小额存款
业务进军。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有着这样一种习惯做法,就是在诸如银行这样的行业中拉帮结党,组成一个规模很大的财团,以使其成员有能力不让外来的单个竞
争者获得市场份额。因此,用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打破这种结构,不仅会使现行银行制度受到冲击,而且会使整个行业的权力结构发生倾斜。但从花旗
银行的观点来看,财团化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为当所有的银行都必须按同一的利率提供同一的产品时,输家肯定只能是顾客。然而日本政府官员和银行
家们却都公开赞成这样一种理论,即银行业的竞争,不会使普通储户获益。因此,很难让一般的日本储户相信,花旗银行能比日本分属于各个不同财团的银
行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们知道,要在日本设立一个储蓄网,对于花旗银行来说,存在许多必须加以克服的障碍。花旗银行的服务形象远比其日本竞争对手差,它只有为数很
少的几家分支行,还没形成银行网络,而这在一个主要是以现金进行经济活动的社会中,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
但另一方面,花旗银行也有它自己的优势,它善于用战略性很强的市场营销原则去推进银行业务,同时,在银行储蓄业务所应用的软、硬件方面,它总
是领先于他人一步,作为在日本最大的外国银行,花旗银行的一言一行都是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如果把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的话,那么花旗银行在日本的
银行储蓄业务上所占的优势就能取得一个最大的值。
花旗银行对日本市场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并精心选定了它的目标:主要向那些倾向于将储蓄与流动资产进行投资的具有所谓的“世界性”意识的日本人
下功夫。为了让这些人了解花旗银行,该行决定提供与其日本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整个竞争战略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用高收益进行竞争。由于日本没有任何法规禁止花旗银行为其外币存款自行订定储蓄利率,因此,花旗银行推出了美元储蓄;
(2)通过做广告,积极宣传其高收益优势,来自公众的反应是十分踊跃的,日本的银行家们和大藏省的官员尽管对此极为担忧,但却未采取任何禁止
行动;
(3)为日本顾客创造一种全新的银行服务概念,花旗银行向其日本顾客推出的电话储蓄业务,这一极为便利的方法使花旗银行打进了许多它本身尚未开
设分支行,而其日本竞争对手却有舒适的银行设施的地方;
(4)投具有超前意识与全球意识的日本人所好,花旗银行将目标瞄准了日本市场中对其独有的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最感青睐的那一部分日本人,这部
分人包括:
①需要大量流动资金进行投资而不愿浪费时间等待的专业人员和企业家;
②日本大公司中的高收入人员,尤其是那些有海外生活工作背景的人,因为这些人习惯于“比较购物”,即用他们的钱去获得最佳收益;
③由于花旗银行所具有的美国形象及由此而来的对于日本人所产生的神秘感,会使日本妇女,尤其是那些在做生意时受到过日本社会特有的性别歧视之
害的日本妇女,成为花旗银行的忠实客户。而且有研究表明,这些妇女对收益率情况极为敏感,且比日本男人更易于接受新产品。
花旗银行的这一战略结出了硕果。现在,该行的大部分零散客户均是日本人,尽管该行只有6家分支机构,但他们仍然选择了花旗银行,花旗银行保证
其顾客能利用东京最大的ATM网络,因为该行同13家日本城市银行的自动提款机网络实行了并网运作(所有这些银行在全日本的3000家分支机构中拥有
2000台自动提款机),这些又加强了顾客对在花旗银行提取现款的信心。
 本书由“北京爱博赛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制作,
如需该书的原版请与北京九州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发行部联系.电话:010-62328573,联系人:李小姐
                   国际化经营
第三章
              国际企业管理
  在1990年的一篇极富煽动性的文章内,美国克林顿总统第一任内的劳工部长莱希提出了“我们是谁?”的问题。莱希认为,根据公司总部或最初设立的地
              点,来判断、德国或日本公司,是不正确的商业看法,也是不良的政策制定基础。因为国际企业日益重要,公司已经扩展其生产、研发及跨国界的
              销售活动。许多公司的外国员工较本国员工多、全球销售较本地销售量高、国外所产生的利润百分比也较国内高。
            下表就显示美国一些著名的公司,实际上已成为全球性企业。所以在此情况下,这些公司的国籍是如何被认定的?莱希认为既然这些公司没有特殊国籍,
              因此政府政策应该认清事实,鼓励公司根本不要在意国籍,尽量针对人力资本国家展开投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