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中的养生计划

第12章


其中冥想疗法就是一种指导病人进行利导式思维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利导式思维?利导式思维就是引导病人向美好的方向进行思考。比如,让喜欢垂钓的病人回忆钓鱼上钩的那一刻情景。当他处于回忆状态时,眼睛会露出久违了的光彩,脸上也会出现欣慰的笑容,实际上他的大脑正在分泌出大量的快乐荷尔蒙,他身体的免疫机制也正在逐渐恢复,于是病情得到抑制,身体开始向健康的状态发展。    
  那么,在日常工作中该怎样化解精神压力呢?我们不妨也来尝试一下利导式思维。    
  有一位从河北到北京打工的女孩子,找到了一份律师事务所的文秘工作。由于她没有上过大学,什么都得从头学起,所以日子过得非常辛苦。那段时间她的上司经常训斥她,她的心理压力非常大,每天都担心自己会被辞退。实际上她后来的确是离开了律师事务所了,不过在她离开之前就害了一场大病。一开始她只是发现自己的头发比以前稀少了,然后又发现头发开始大面积地脱落,最后干脆全部脱完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根本不敢出门办事,于是只好辞职,四处求医治病,但总是不能痊愈。后来,她开始尝试利导式思维,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她戴着帽子站在镜子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觉得自己的面容很漂亮,于是陶醉在对自己的欣赏之中,丝毫不去想帽子下面的情景。两周以后,她的头发开始慢慢长了出来,一年以后,她终于恢复了以前的满头秀发。经过了这次磨难,她体会到了压力过重的危害性,学会了以利导式思维化解工作压力的方法。如今,她已经是一名出色的保险推销员了。
减压训练二、忧郁和烦躁(1)
  忧郁和烦躁,是年轻人容易犯的毛病,有的人认为这两个毛病是青春骚动的特征,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忧郁和烦躁实际上是青春背后的隐病,如果任由这两种问题滋生,那么,其代价便是让自己加速衰老。    
  我们先来看看忧郁和烦躁的特征。忧郁的人表现为敏感易悲、内向、封闭自我、身体单薄、自卑、忧伤等特征;而烦躁的人表现为敏感易怒、不冷静、急躁、攻击欲强、经常歇斯    
    
底里。    
  年轻人在渴望爱情和事业成功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当心中预期落空的时候,极容易表现出痛苦心理,感叹命运不公的人会陷入忧郁中,而迁怒于他人者则容易发生烦躁现象。    
  无论是忧郁的时刻,还是烦躁的时刻,人的青春都会发生很大的损耗。忧郁的人容易自哀自怜,心中的痛苦无处诉说,胸中的郁闷之气缺少一个出口,容易造成体内真气无法通畅运行,自然容易变得体弱多病。烦躁的人喜欢到处发火,但每每会遇到别人的反击,从而使他的火气被反弹回来,这样的人自然也容易生病。    
  (一)当心神经衰弱    
  一个美丽健康的女孩,有一天突然显得非常憔悴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她的气色一天不如一天,于是人们不再说她漂亮了。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原来她生病了,她得的是神经衰弱症。    
  神经衰弱是一种轻度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是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主要与社会心理因素、个性特点有关,不存在器质性病理基础,对疾病有相当自知力的一组轻型精神障碍。这组轻型精神障碍,按照我国1989年4月西安会议通过的精神疾病分类,包括癔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及神经衰弱等。1869年美国精神科医生比尔德(Beard)首次提出这个病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分类标准,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用脑后感觉疲倦,工作效率降低。其具体症状为:容易分神,注意力难以集中,烦躁而不安。二是轻微体力活动后的极度疲乏,表现为肌肉疼痛,浑身乏力。    
  有人认为,神经衰弱主要是因为大脑皮质内抑制过程的弱化造成的。因为内抑制过程在人类种族的发展和个体发生上兴奋过程发生的晚,因而是比较脆弱的,在高级神经活动过度紧张甚至失调时,它不仅容易受到损害,而且常常最先受到损害。    
  对失败没有准备的人容易得神经衰弱,一旦接连遭受不如意事件的冲击,心理上招架不住,身心均陷入过度疲惫状态而逐渐形成的紧张和不安情绪;害怕失败的人也容易得神经衰弱,这种人往往因预感到某种事件的产生而给自己造成了恐惧情绪。    
  曾有调查发现,在15~59岁的居民中总患病率为 13.03‰,占全部神经症病例的 58.7%。其中,从事脑力劳动,比如机关干部、大中专学校的教师及学生等得病的人更多。一项调查表明,中年期患神经衰弱症的人中,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各占86.7%和13.7%。在竞争激烈的外企、计算机领域,几乎每个人都面临着神经衰弱的威胁。神经衰弱者往往有头昏、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易兴奋和激怒、入睡困难的现象发生。    
  (二)被宠坏的女孩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神经衰弱的发病率明显女性高于男性。根据天津的资料,女性发病率为15.78‰,而男性发病率仅为2.3‰,差异显著。    
  女性为什么更容易得神经衰弱?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女性肌肉比男性薄弱,抵御疾病的能力差;女性每个月的例假都会带来身体的不舒适。实际上,女性的全身遍布着模糊而直接的交感通道。女性的身体总是处于自我交流之中,其肌体内部永远包含着歇斯底里的可能性。    
  正因为女性身体的柔弱,所以女孩子对男友的要求就比较高,妻子对丈夫的依赖也就非常大。很多男性心疼自己的女友,什么事情都顺着对方,即便对方是无理的要求,也会想办法去实现,结果女友越来越蛮横不讲理,越来越容易歇斯底里了。现在社会的“妻管严”家庭也比较多,丈夫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让妻子享受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男性对女性的过分呵护往往加重了女性的依赖心理,无形中削弱了女性对外部世界的抵御能力。    
  (三)艺术作品的危害    
  作为文明社会的人们,很少有不欣赏艺术作品的。但是,艺术作品往往会使忧郁者更忧郁,使烦躁者更烦躁。原因在于艺术作品的那种看似真实而又超越现实的表现方式太容易误导人们的心理需求了。    
  对生活不满的人喜欢到小说、影视作品中中去寻找共鸣,当回到现实中后又更加对现实不满。所以艺术作品对人的身体的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法国医生博舍内在《论情感在女性神经疾病中的影响》中揭示了巴黎妇女容易得疯癫病的原因。他认为她们起床时间比大自然规定的时间要迟得多,而且她们喜欢到剧院中,面对着那些煽情的场面,她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引起神经的骚动,虽然转瞬即逝,但后果往往很严重;一时的心乱神迷,为现代悲剧的表现而潸然泪下,是由此产生的最轻的后果了。”    
  博舍内在他的这本书里还谈到了小说对女性的负面作用,他认为“在法国早期推崇的骑士风度的时代,头脑简单的妇女满足于知道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事件;而现在,他们则要求事实必须令人可信,而情感则应超凡脱俗,足以让她们神魂颠倒,心乱情迷。于是他们极力在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中寻求能够迷惑她们的新奇东西。然而,在她们看来,周围的一切都索然无味,因为她们要寻找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没有的。”
减压训练二、忧郁和烦躁(2)
  早在1768年,法国《健康报》发表过一篇题为《引起神经病痛的生理和道德原因》未署名文章,文章写到“如此之多的作家当然会造就出大批的读者。而连续不断地阅读就会导致各种神经病痛。在各种损害女性健康的原因中,最近一百年来小说的无限增加也许是最主要的。......一个女孩在10岁时就用读小说取代跑步,到了20岁就会成为一个忧郁的妇人,而不会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四)面对琐碎工作    
  蔡小姐是刚到某广告公司上班的普通销售人员,她自信口才出众,一定能做一个优秀的业务员。但刚工作没几天,她就烦躁地不得了。她发现,销售工作其实并不仅仅是说服客户的事情,除了不厌其烦地“泡”客户以外,还需要与设计部门商量客户需求做文案,为客户演示广告效果等等。往往是一个定单没搞定,时间却花了许多。    
  蔡小姐说,她经常会为打电话而花一个上午的时间,拿起电话听筒,里面要么是忙音,要么是占线的声音,你还得耐着性子继续拨电话。好不容易打通电话,却听说对方正在开会,你只好给他发个短信(那个时候打他手机是不礼貌的)。当然至于对方是否能给你回电话,你也不用抱太大希望,毕竟人家是甲方。所以,你还得等到中午大约对方刚开完会的时候给他打电话。    
  蔡小姐的上司钟先生,是一位很善于处理琐碎事情的销售经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