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日常手札

第26章


  姚文杰笑了笑,从兜里掏出了十文钱,塞到了大爷手里,继续压着嗓子说:“是这样,最近听说他们家儿子开始相看人家了,所以想问问他家怎么样?还希望您能如实相告,但也希望您能保守秘密,要不也影响人家名声不是!”
  那大爷一听点了点头,原来是这个原因,于是笑着说:“她家情况我熟悉,这家女人是知味楼的主厨,就一个儿子,还是打小过继过来的,不过平时很孝顺他娘,人也很能干,家里都收拾的井井有条,脾气也好,从没跟街坊邻居红过脸,不过唯一的不足之处可能就是娶了她,虽不用入赘,但生的第二个女儿得跟人家姓,而且还得赡养老母,所以之前的婚事才没成。”
  姚文杰心里有个底,于是就谢过了这大爷,等大爷走后,“他”上前敲了敲门,等了一小会,才见到一个清秀男人过来开门,问:“谁啊?”
  她装作寻亲未果的老人家上门讨水喝,大厨儿子很有警惕心地没请他进屋坐,却也端来了水,姚文杰心里多了几分思量。然后才还了碗,谢过就走了。
  姚文杰又依之前办法问了好几处人家,发现大致没出入,才转身去了富商家。
  她来到了富商家所住区域,明显气派无比,还没等她打听,就看见从门里冲出一堆家丁,将附近的乞丐连推带打的都赶跑了,连她差点也受了牵连。
  她打消了再打听的心思。虽然她书读得不多,但是有些道理还是明白的,像这样的人家富也富不过三代,家仆都管教不好,何况是儿子,况且他们之间门户相差太大,富商也只是看中了师母身后的王爷,可能也以为自己以后会像师妹一样跟着王爷,这样的人家,她还是远离的好,也省着为师母带来麻烦。
  不知她想到了什么就有些意兴阑珊,她也没在去第三家,就回了家。
  回家后,姚父问她考虑得怎么样了。
  她下了决定,决定娶大厨家的儿子。
  姚父很诧异为什么她选了这三家里面条件最不好的人家,姚文杰说:“门不当户不对终究是个大隐患,我也不想你们受到以后夫郎的歧视,不想让你们始终像低人一等一样,而且后两者他们都是奔着师母的势力去的,师母对我已经非常好了,所以我不能在这方面给师母带来麻烦。”
  姚父虽有遗憾,但是女儿说得有道理,他不想对着女儿的夫郎成天低声下气,人穷也要有骨气。
  姚文杰又说:“爹,你也别担心,大厨家的儿子很勤快孝顺的,以后你也能享享福了。”
  姚父点了点头,好半天才发现虽然大厨的条件较多,但都不是难事,而且她有手艺,虽然以后生了第二个女儿得跟大厨姓,但是手艺不也传到了自家人手中,所以这婚事也没想象中的那么不好,于是放下了心,开始筹备了起来。
  柳姝知道姚文杰的决定后点了点头,人贵有自知之明,姚文杰或许短时间内像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了昏了头脑,但清醒过来,她就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姚文杰不知道的而柳姝知道的是,大厨曾是御厨的传人,大厨娘因为在宫中参与了不该参与的事,被人灭了口,大厨就抱着家里祖传的菜谱跑了,隐姓埋名东躲西藏了好多年,最后开了这家知味楼,才安定了下来。
  儿子其实也是亲生的,不过他爹跟着大厨过了几年东躲西藏的日子,担惊受怕,身体消耗过度,生下他就没了,大厨很愧疚,而且她也不知道还能躲几年,所以没有再娶,独自抚养了儿子长大,对外宣称是自己有疾患而过继来的。
  王爷来的时候发现了她的身份,用未来的平安日子向她交换了当年辛秘的真相,她也用儿子找了一个靠山。但是相比于其他两家她所求的不过是一个平安日子。
  富商贪婪无度,背信弃义,靠出卖生意伙伴发的家,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才想用一个儿子来打开更大的局面。而县丞手里也不干净,没少搜刮民脂民膏,更需要找一个大粗腿抱一抱。
  不管怎么样,姚文杰既然上了柳姝的船,她的婚姻都已经不单纯了,不过能从一堆想要谋取利益的人家里找出相对符合心意的也是幸运的。
  婚期定在了三个月后。
  因为两个徒弟年岁较大,所以柳姝感觉自己好像在一直不停地忙着参加徒弟的婚礼,看着缩水的小金库,柳姝暗暗决定以后的亲传弟子一定要百里挑一才行。再多的财富也架不住只出不进不是?她还打算生个儿子给他攒嫁妆呐!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大家捉虫~本书本来的大纲计划是写到十万字以内就完结,后来跟编编商量了一下,编编觉得有点少,要求加到十五万字,可能对于好多作者来说都是小case,其实对我来说有点难,我是理科生出身,文字功底较差,鼓起了很多勇气,才把写点东西这个小爱好又捡回来了,平时还要在医院规培,真是忙的要死,只能每天下班回来才能写一章,大纲本就是绞尽脑汁设计出来的,因为字数要求而不得不添加剧情,但是我还不想注水,所以最近卡文卡得真是很厉害,后面与前面相比节奏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希望大家能多见谅我的不足之处,我也会用心学习如何写好小说,下一本书一定争取好好把握节奏。谢谢你们,不放弃我这个初出茅庐经验不多文笔又糟糕的小作者!爱你们!
ps:夜班上的困蒙了,白天补完觉才发现出了bug,于是做了小改动,不影响大体,么么哒~~
☆、战争号角
  夜幕降临,人们伴着长夏与初秋接续的湿热烦躁之气进入梦乡,只能偶尔听见此时夏虫挣扎的嘶鸣,一阵小心又急促地“踏踏”声传来,节奏像是踩在了心尖搏动的地方,穿过无尽的黑夜最终停在了村口。
  领头人下了马挥了挥手,众人四散开来,扑向村子里的所有人家。
  看家犬刚发出警示的声音就被人一刀砍断了脖子,头颅带着鲜血飞了出去,染红了天边的弯月,人们从惊惧中醒来,没等反抗就身首异处,有的人甚至在睡梦中就丧失了性命,老人男人孩子的嚎哭声声不绝,进而更一步激起了这群人施虐的乐趣,老人女人和孩子通通杀掉,年轻男人和财物粮食被一起捆绑带走……
  大火尽情地燃烧,烧尽了一切的罪孽,然而这不是终结,只是开始,烧杀抢夺在多个地方同时进行着……
  第二日,大禹王朝举国震惊!
  胡人秋季就来劫掠了,竟然悄无声息地躲过了戍边的军/队,一连烧杀掠夺了三个州县!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想她励精图治,安平四野,胡人竟然敢公然挑衅她的权威!
  朝堂之上也无一人敢公然反驳震怒的皇帝提出的屠尽胡掳之言。也只有一些老臣在私下里暗自摇头。此时的皇帝正值壮年,也是最渴望建功立业的时候,经此一事也给了她北上的借口,毕竟哪个有野心的皇帝都经不住开疆扩土的诱/惑。
  战争打的就是国力。
  柳姝所在的通宁县就临近这三个州县。她接到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孙超,建议要做好防护,日夜巡逻变得重中之重,武馆弟子也自发组织周边村落参与巡逻,一时之间,整个通宁县城风声鹤唳,鸡犬不闻,全面进入战备时刻。
  为了不激起百姓的恐慌,皇帝暗中派人鼓吹了各地的读书人在茶馆、书院、酒楼等众多公共场合发表略微激进的战争言论,全民对保家卫国戍边充满了热情与激/情,就连柳姝的武馆也有很多成年的徒弟请求提前结业,要去参军。
  柳姝并没有拦着年纪大的徒弟们,对于年纪小的徒弟则没有同意。目前以大禹王朝的实力还轮不到未成年来上战场。
  姚文杰也想趁此机会建功立业,但是她家里还是没有同意,虽然她有弟弟,但是爹娘还是指望着她给养老送终,而且下个月她就要结婚了,她也不能在此时此刻抛弃未婚夫。
  齐喆派人将怀孕的裴珍送了回来,她要上战场的,夫郎放在师母身边才最安全,虽然京城也好但是她走了也没人照顾裴珍了,最起码这除了师母还有裴珍的亲人。
  马平十三岁,天资好,武功进步快,也闹着要上战场,柳姝对她说:“小平,你走了,你娘咋办?她腿刚好点,但也没到能独自生活的地步,你妹妹还小,这残的残小的小,你让他们怎么活?而且战争打的不是个人武功最高,而是头脑和群体的武力,你要学的还那么多,我不能趁着你还没能成长起来的时候就把你送去战场,也不想让你过早夭折。你能明白为师的意思么?”
  马平有些愧疚,师母说的都对,她有那么多脱不开身的事情,她不能只靠着一腔热情就奔赴战场,那她也太不负责任了。
  马平都没能去,裴依就更没能去了,对此她气呼呼地不理裴县令好多天,也没能改变分毫。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缓一缓从主战激/情中解脱出来的人们,再一次深思熟虑,反问自己,我还要上战场么?往往这个时候再做出的决定才是最坚定的,而这时收上来的士兵拥有的士气也是最强大的。
  皇帝问户部:“国库的机动粮食能支持战争多久?”
  户部尚书擦擦额汗说:“支持三年没问题。”
  皇帝点了点头,非常高兴,点了一员智勇双全又正当年的猛将做元帅,王爷做监军,士兵未动,粮草先行,举国之力,仅仅五日,二十万人马就以集结在了边境。
  胡人这才慌了手脚,往年冬季她们过来劫掠也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出动,看来这次事情真不能善了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