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粟的脸上竟也热泪纵横。
一清始终在旁观瞧,此时脸色变幻,心中惊奇、妒忌、鄙夷、怨恨、渴求,百味杂陈,终于忍不住道:“一尘,你施展的,便是玄武法脉中的印心之法?”
一尘却没答他,只向萧七淡然道:“记住了么,吾心元明,下观六合,天地都在你的心里!”
“师祖,弟子明白了!”萧七重重叩下头去。再站起身来,已是神意虚淡,气韵轻灵。
一清只瞥了他一眼,顿时吃了一惊,但觉萧七的身周仿佛水流般虚无缥缈,不到一盏茶的工夫,这武当后生竟似脱胎换骨了一般。
“你适才……看到了什么?”一清的声音,竟微微发颤。
“看到了天下,”萧七平视着他,话声竟无恨无嗔,“也让我忽然间明白了我师尊先前苦参不得的那句话——什么是天下无敌?” 一清料不到他竟然说起这个,忍不住冷笑道:“怎么说?” “实则天下无敌,是说在这天下,再没有敌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与天下为敌,故天下无敌手,这才是天下无敌的本意。”
一清心内微震,只觉萧七所言与自己平生所悟格格不入,却犹如一把利剑,直刺入自己心底。
“大言不惭!”一股怒意猛然涌上,血尊心中焦躁起来,忍不住仰天厉啸,飞步踏出。
这一踏一啸,声若战鼓轰鸣,整座展旗峰似乎都在微微摇晃,受这惊天巨响激发,血尊的气势瞬间直冲九霄。他化掌为剑,戳向萧七咽喉。这一指剑隐然已与展旗峰的山势合而为一,势若群峰突降,杀意席卷苍穹。
萧七的目光空冷旷远,似要将武当山的干峰万水、暮雨晨辉尽数纳入心底,双掌轻飘飘挥出。
仍是一招平平无奇的云手,却恰到好处地黏在了指剑上。云手似乎没有一丝浮动,又似在刹那间轻转了百千下,气壮河山的指剑劲力已被消解得干干净净。
一清心神剧震间,那记云手无形无相的劲道已顺势而化,以一种奇异的韵律切入体内,自自然然,却又沛然难御。
血尊闷哼声中,飞退数步,猛然仰头,竟喷出一口鲜血。
与此同时,萧七也向后退出,身子便如陀螺般旋转了三圈。他脚下飞转,仍是踩着九宫步,这三圈的九宫步竟是一辈子前所未有的流畅自如,三圈转罢,已将血尊的沉浑劲道化尽。
一粟双眸一亮,惊叹出声:“道境突增!”他看得清楚,萧七的内功修为仍不及一清深厚,但道境已远胜血尊,这才能将血尊击伤。
“你竟击伤了我?”一清神色肃然,“很好,这天下,还是首次有人击伤了老道!”
他的脸色阴沉无比,仿佛沉沉的暮色,身子虽矗立如山,凌厉的剑气却无尽无休地从体内涌出。
“玄武之力!”随着这声大喝,一清的指剑终于发出,他的整个人犹似化成了无比高大的巍巍法身。随着这一记指剑,日色忽地阴沉下来,连山风都被似被这一剑吞噬了,变得死一般沉寂,太子岩上的一切生机都被这一剑吞噬。
萧七长眉飞扬,清亮的眸子却掠过了一清,心神在刹那间融入天地。斜坠的残阳映得西天殷红如血,东升的弯月如薄薄剪纸挂在天际,这是日月当空的时辰,太子洞旁的几朵野花刚绽开鲜丽的花瓣,展旗峰乃至武当山七十二峰的一切都在静静地吸取着日月精华。
萧七的心中一片空明,血尊这了无痕迹的一记指剑,却被他在刹那间看破了要义,指剑的要诀在于虚无与沉浑,虚无到极点,带来肃杀的死气,沉浑到极处,则带来强悍的杀机。
他缓步踏出,掌势起伏,如水流般卷了过去。流水洗刷一切,这记指剑如被水冲过,森冷的杀机变得支离破碎,犹如风吹云散,日出夜尽。
一清大惊失色,蓦地仰头发出凄厉的长啸,骤然欺来,探掌扣向萧七胸口的膻中穴。这一抓看似平平无奇,却已运足了剑仙门“以神御气”的要诀,五指间仿佛有一股震慑人心的仙气。
饶是萧七道境大进,也只觉心神俱寒,不自禁地便要束手就擒,但心中随即腾起一股悲愤之气,元神忽生感应,扬手应了一招“揽雀尾”,双臂勃然一振,竟将这一记来无影去无踪的“神抓”化开。
水流如出山清泉,掤、捋、挤这三重劲道顺势圆转,已将一清的身子带得歪歪斜斜,萧七踏上一步,最后一重劲道“按”劲发出,腰脊发力,右掌重重地按在一清的后背。
血尊的身子已横飞跌出,他下意识地用左臂撑地,但全力一撑之下,才想起自己左臂已失,“砰”的一声,整张脸狼狈不堪地栽入草地上。
“揽雀尾!”一粟不由惊叹道,“二师兄,你竟败在了一招揽雀尾之下!”
要知相传三丰祖师见蛇雀相争而创出太极拳,在武当太极拳法中,揽雀尾是最平凡的入门招法,其搠、捋、挤、按的四门劲法号称“四正手”。初学弟子必须千锤百炼,以悟玄门劲法门径。万料不到,号称“山河一清”的天下第一人,竟被个武当后辈弟子以这最原始的一招,击得以“狗啃泥”的姿势倒地。
一清自然知道这姿势有多狼狈,强烈的泥草气息涌来,满口都是土渣。他急忙拼力挣起来,但难耐的是适才鼻子呛地,酸痛下,老眼中竟是眼泪汪汪。
“一败涂地!”这四字如利电般掠过一清的心底,刹那间血尊羞痛难当,忽觉自己一生苦苦追求的东西,无敌、名誉、霸业等等都是如此的虚无缥缈,毫无用处。
萧七本对血尊恨之入骨,原以为自己会将他碎尸万段,但这时见他在地上虚软地挣扎难起,才陡地发觉,他只是个可悲的老人,一个簌簌发抖的独臂残疾。
忽然“噗”地一下,一清仰头狂喷出一口鲜血,偏在此时,一股熟悉的麻痒感竟从左边的身子蔓延开来。他知道,这是尚未尽数除去的“万蛇尸心”残毒又发作了。
一粟说得对,即便有蛰龙睡的奇功,他也该觅地潜修,花费大半年的工夫去除这门后患无穷的奇毒后再行他图,但他没有忍住。
那股空虚感越来越浓,竞从心底直扑四肢百骸。一清挣扎着扭身,他这时很想回到复真观那个熟悉的地方。那时候他还是个在武当学艺的少年,那时候武当山还没有大兴土木,复真观正是三丰祖师的隐修之地。他很想在老地方坐下来,喝一杯山茶……但他随即发觉,自己已迈不动步子,身子慢慢僵硬,万蛇尸心失了内气钳制后飞速发作,他甚至也喊不出任何声音,连神志也变得恍惚起来。
很奇怪的,这时候他已渐渐模糊的心神中忽然闪出一道人影,清癯,高大,正是师尊碧云真人。那时候自己执意下山,师尊正陪着自己走在下山的路上。
“一清,你在武学上天赋奇高,选择了武当中最艰难的剑仙一道精修,可惜,你不能真正如剑仙般断却俗缘。你的心中已生了心魔,若任由心魔作祟,你修炼得越高,入魔便越深,切记,切记……”师尊的目光深邃旷远,仿佛已穿透了几十载光阴,看到了今日的结局。
忽然间身周一片悄寂,一清已听不到任何声响。山河大地,都变得一片沉寂,一片冷清。
山河一清,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山河一清啊。
最后的念头在脑中浮出,一清的老脸上居然露出了一丝虚无的笑意。
“二师兄……”
一粟走到僵卧的独臂老道身前,缓缓跪倒,将那双死而不暝的老眼合上,叹道:“你折腾了一辈子,这时终于甘心了吧!”
萧七也慢慢扬起头,望向苍穹,绿如,你在么,你能再笑笑么?
头顶暮云沉沉,西天的一缕红霞细若游丝,恰似少女星眸内的脉脉相思。萧七的脸上热泪纵横,他知道,无论自己再做出什么惊天之举,也换不回绿如的一丝笑声了。
“大师兄,”一粟已转向一尘,连磕了三个响头,跟着自怀中取出了那两件异宝,稳稳举过头顶,“玄武灵壶与天枢宝镜,归还师门。”
“打开灵壶吧!”一尘叹了口气,伸手在地上画了个奇异的图形,“九五之化,三阳四隅,就是打开葫芦的秘语。”
一粟恍然道:“原来九五之化,还有一层意思,便是九数洛书与五行图相合参究,但三阳四隅怎解?”凝神望着一尘在地上画出的图形,看了片晌,眉头展开,喃喃笑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三阳四隅!”萧七也几乎在同时了悟,叹道,“是了,洛书与五行相配合后,由五行相生,推断出阴阳升降之理,再由阴阳升降之理去反推洛书……三阳,就是以三为阳数开始相乘——由三开始,三三见九;三九二十七,取七;二十七乘三为八十一取一。四隅也是如此,四个角以四为始,则为四、八、六、二。
一粟笑道:“那便是三九七一四八六二,这是洛书九宫数中,剔去中间五后的其余八个数,却因‘三阳四隅’这四字而重新摆布。大师兄这秘语造得简洁漂亮。”
“打开吧,你就会知道玄武之秘最后的秘密!”一尘的声音有些虚弱,除了惊闻绿如的噩耗、一清之死,显然也让武当掌教的心境愈发悲凉。
一粟目泛异彩,毕竟他对这玄武灵壶觊觎多年,此时虽已了悟玄武之秘,仍不禁对这壶内所藏心生向往。当下也不推辞,先用宝镜背面的圆柱打开了灵壶底部,再将那罗盘样的八轮簧片锁按八字密数依次调准。
最后一字对准后,只听“咔”地一响。
八轮锁同时弹开,玄武灵壶内竟只有一卷纸笺。一粟愣了下,愕然望向一尘。
“取出来,念!”一尘的声音不容置疑。
一粟取出那卷纸笺,抖着手打开了,只扫了两眼,顿时全身僵住,震惊、欢喜、自责、哀痛诸般情愫一起涌上脸来,又一起凝固住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