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王妃治愈日常

第19章


一个个都收起了以前的散慢样儿,拿出了十二分的小心,齐声应道:“是,姑娘。”
  
  这些个人一个个都人精似的,以前都知道在这院儿里,二姑娘是不管事的,只要讨好了太太,这日子就好过。如今看杨意竟然把身契都要了回来,又是发作宋嬷嬷,又是训话的,看来这院儿里要变天了。
  
  宋嬷嬷早惊得抬起了头,嘴巴张得大大的,半天都合不拢。没等她收起她吃惊的长舌头,杨意就拿出了最上头的一张身契,笑了笑说道:“宋嬷嬷,我还以为你是太太陪嫁过来的呢,没想到你从小就卖在咱们府中了。也算是府中的老人啦,怪不得这么大胆,连我都敢锁起来!”
  
  宋嬷嬷这次是真吓傻了,一听这话,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拉着哭腔说道:“姑娘!好姑娘!是太太说姑娘累了,要姑娘好好休息,我才把门关上的,并不是要把您锁起来啊。您就是给我天大的胆子,我也不敢啊!”
  
  “你不敢?”杨意嗤笑一声,“你要是不敢,还有谁敢?那天我都清清楚楚地说了那碗是我打破的了,你还敢说我是故意包庇,就差指着我的鼻子质问我了!我去了临苑山庄后,你敢说不是你跟太太告的状,把梦兰发配到庄子上去的?”
  
  杨意不想再跟她多说:“一会儿牙婆就到了,我也用不起你,叫她们再给你找个好地方吧。”
  
  宋嬷嬷这下真是又急又怕又羞,她这么大岁数了,都当了奶奶的人了,叫主人家发卖出去,不说别的,她这张老脸都没处搁!
  
  宋嬷嬷脸都吓黑了,不管不顾的,只“咚咚咚”地磕头,一张嘴也伶俐不起来了,只反反复复地说着一句话:“求姑娘饶过我这一回,求姑娘饶过我这一回……”
  
  刚才一出了杨公爷的书房,杨意就叫人去庄子上接梦兰去了,文氏也吩咐了人去叫牙婆。这会子牙婆吴婆子也到了,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笑得满脸的褶子如同开了花儿一样。
  
  “大奶奶好!二姑娘好!不知是要发卖哪个丫头?”
  
  文氏指了指跪在地上磕头的宋嬷嬷:“就是她。不管妈妈将她卖给谁,卖到哪里,我们只有一个要求。”
  
  “大奶奶您吩咐。”
  
  文氏笑了笑:“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最少要卖三十两银子。”
  
  “三十两银子?!”吴婆子瞪大了眼睛,比划了比划手指头。心想就这老腌攒货,别说三十两银子,就是二两银子都没人要。
  
  文氏依旧笑着,笃定地说道:“对,不能少了三十两。”
  
  吴婆子做牙婆久了,自然知道这里面有事,不过只要自己照着办,必然吃不了亏。她忙收起了自己吃惊的神色,点头哈腰道:“好嘞,就按大奶奶说的办。”
  
  杨意见文氏执意要卖三十两,也有些疑惑,她虽对古代的物价不是特别清楚,但也知道一个丫头也就五六两银子,何况宋嬷嬷一个老婆子,怎么也值不了三十两银子。
  
  她不解地看了看文氏,文氏只冲她挤了挤眼,等那牙婆带着宋嬷嬷走了以后,文氏才笑着说道:“宋嬷嬷这样的老婆子谁买呀?也就是她自己的儿子买她。” 
  
  “哦,这样啊。”杨意一笑,明白了。就是想让吴婆子家多花一点儿钱而已。
  
  却说宋嬷嬷满脸羞愧地被牙婆带出了府门,迎面就遇上了自己的儿子,在杨意的嫁妆铺子——乔氏首饰铺做掌柜的宋德福。
  
  原来文氏叫牙婆时,早有人告诉了二太太孙氏。
  
  宋嬷嬷是孙氏的心腹之人,她落了难,孙氏自然要拉上一把。
  
  
☆、有人来投诚
  宋德福听说自己的母亲要被发卖,当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这么大岁数被卖到外边受苦。他赶紧从铺子里借支了十两银子,拿了荷包,跑到了府门口等着,准备一见了人牙子,就将母亲赎回家去。
  
  宋嬷嬷跟着吴婆子一出府门,就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更觉的一张老脸没地儿搁,低了头,只当自己是哑巴。
  
  宋德福看着母亲那一脸丧气的模样,当然也高兴不起来。以前母亲是二姑娘院里的管事的,又是太太跟前的红人,每个月不光有二两银子的月钱,还能经常拿些吃的用的回家。这次被赶出府来,不光少了这些个进项,以后他在府里也没个能指得上的靠山了。如今还要花银子给母亲赎身,他哪高兴得起来呀。
  
  赎身是要写字据,到官府备案的,这些事当然不能在府门口办。宋德福跟吴婆子一起到了离杨府不远的一个茶楼,专门儿叫了一个雅间儿。
  
  两人先客气了两句,宋德福就说要将自己的母亲赎出来。
  
  吴婆子也不废话,直接伸出了三根手指头。
  
  “三两?”
  
  “不,是三十两。”
  
  “三十两!”宋德福一听差点儿跳起来。别说一个老婆子了,就是个年轻漂亮的俏丫头最多也就十几两银子。
  
  “吴妈妈,你老是不是特意来消遣我的?”宋德福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那吴婆子满脸堆笑,话里却是丝毫不松口:“宋大爷,我哪敢消遣您呐!这是府里的主子吩咐下来的,至少要三十两,少一两也不成。您到底买不买?我一会儿还要到府里去回话呢。”
  
  宋德福荷包里只有十两多银子,有一两多碎银子是他自己的,还有一绽十两的足丝纹银是从店里借支的。他本以为最多也就三五两银子的事儿,哪想到竟然要三十两!
  
  看来二姑娘是真恼了母亲了,宋德福不由得回头瞪了宋嬷嬷一眼。心想,您老就是仗着自个儿年岁大了,有些资历,那也不能在姑娘面前拿大呀。你当谁都是你儿子儿媳呢?容得下你在家里横行霸道啊。
  
  宋德福无法,只得说一时仓促,没带那么多,还得回家去拿银子。
  
  吴婆子这次赚大了,当然也不计较这点子工夫:“宋大爷,您尽管回去拿,不当紧。老婆子我正好在这儿喝点儿茶,歇歇脚,这一天跑得哟,腿都要断了。”
  
  宋德福家就住在杨府后面的一带平房里。他一进门,见媳妇不在家,心中一松。
  
  儿子小成子正跟两个邻家的孩子在院里玩泥巴,一见父亲回来,伸着两只糊满泥巴的手就冲了过来:“爹,吃好吃的,我要吃好吃的。”
  
  宋德福正心烦着呢,伸出腿去就要踢。只是自己的亲儿子,哪里舍得,临踢到儿子时,又收了劲,只轻轻地碰了他一下:“去,出去玩儿去!”
  
  小成子哇得一声哭了,含着一眼泡的泪水,跟几个孩子到门前玩儿去了。
  
  宋德福一进屋就上了炕,爬到最里边的角里,掀开席子,小心地抽出来两块儿砖来,伸手进去摸炕洞里的布包。
  
  他的手刚摸到布包,就听门咣当一声开了,媳妇宁氏尖利的声音响了起来:“你个老杀才,你自个儿心里有气,冲着孩子发算哪门子……”
  
  “你,你做什么?!你个天杀的,是不是在外面养了小娼妇,拿钱去给她卖装裹啊,啊?”宁氏一看宋德福去坑角拿钱,大声骂了起来。
  
  宁氏在杨府内厨房做饭,很有些手艺,也算是有脸面的厨娘,平日只管炒菜,其余都不管的。
  
  这时候还不该做晚饭,她本来在隔壁跟人打牌,听到自己儿子哭,就回来数落丈夫,没等数落完,看到看见宋德福撅着个屁股,在墙角儿拿银子,一下子就急了,这是要她的命啊。
  
  前两年小成子得病,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去年宋德福当了掌柜的,这好不容易才攒了三十来两银子,她还等着以后给小成子娶媳妇呢。
  
  这时见宋德福偷拿,怎么不叫她气急。她顺手拿了门后面靠着的笤帚,上去就要打。
  
  宋德福咕噜一下子爬下炕来,一举手抓住了宁氏的手腕:“你发什么疯!还养什么小娼妇,我是要去赎咱娘。”
  
  “啥,赎咱娘用得了这么多银子?”宁氏狐疑地看着丈夫。
  
  她中午吃完饭就回来了,府里发生的事并不清楚,不过刚才打牌时,也听人说起这件事了。
  
  她当时心里只叫晦气,面子上却是装作一副不在乎的样子:“也没什么,反正娘年纪也不小了,放出来也好,还可以带带我们小成子。”
  
  婆婆这样的人发卖,能值多少钱,宁氏还是知道的。一般府里的下人老了后,主人家都会赏了身价银子放出来。像宋嬷嬷这样受了罚的,主人不赏身契,却叫人牙子发卖的,也就是想给个没脸罢了,能花几两银子?
  
  宋德福看着宁氏,先嘘了一声,这才伸了一下手指头,“三十两银子。吴婆子说,是府里的主子吩咐的。”
  
  宁氏一听,如遭了雷劈一般,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刚要哭喊,却被宋德福捂住了嘴:“别撒泼发疯的,没得丢人。我自个儿的娘,总不能任牙婆将她发卖了。”
  
  宋德福说完,拿了钱袋子抬腿走了,只留下了屋子里呆若木鸡的宁氏。
  
  有了银子好办事,宋德福很快就把宋嬷嬷赎回家来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