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王妃治愈日常

第4章


  
  豫王轻哼一声,也懒得揭穿她,只冲门口站着的那个意意思思,想进来又不敢进来收拾的小丫头招了招手。
  
  小丫头赶紧进来,手脚利索地将地上的碎瓷片都收拾干净了。刚要出去,就听豫王吩咐道:“给你们姑娘重新熬一碗药。以后她喝药时,记得有人在一旁伺候着,免得她手滑,再摔了碗。”
  
  那丫头低头应了一声是,端了碎碗片躬身退了出去。
  
  豫王这才坐到桌旁,从怀里拿出一幅画,展了开来:“你可认得这幅画儿?”
  
  “呃,认的。”这就是我画的啊,不是叫那个便宜表哥拿走了吗,“怎么到您手里了?”
  
  “怎么,送给孙元玉的,到了我手里你不高兴了?”
  
  他语声冷淡,声音也并不大,可是杨意却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压力,她下意识里觉得自己要是答不好这句话,后果会很严重。
  
  他不会用这幅画来给她定个私通的罪名,拉她去沉塘吧?杨意不由得浑身发冷,急忙摇手,辩解道:“这不是我送他的,是他自己硬要拿走的。我都不记得他是谁了,怎么会送他画啊?”
  
  “什么?你不记得他是谁了?”豫王诧异。
  
  “是啊,不信你问我大哥去。自从这次掉到河里以后,很多东西我都不记得了。就是因为这,大哥才让我喝那些苦死人的药的。”
  
  豫王听了,抚了一下下巴,“那,那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事儿吗?”
  
  “小时候?什么事儿?我不记得了。”杨意急着想弥补自己的过错,想要讨好他,可是她真的是不知道啊,“那个,我只记得你是豫王,是我从小定亲的,未过门儿的……夫君。”
  
  “以前的事儿,你一点儿都不记得了吗?那我叫什么名字,你不会也忘了吧?”
  
  这些天,杨意想要熟悉自己的生活环境,旁敲侧击地问了梦兰还有宋嬷嬷许多事儿,也多少了解了一些原主的成长史,豫王的名字她还是知道的。
  
  “当然没忘,小时候我还经常叫你景和哥哥呢。我还记得小时候我们经常一起玩儿,但这些只是模糊的影子,具体的事儿都记不得了。"
  
  “那次三王之乱时的事儿,还记得吗?”
  
  什么三王之乱啊,杨意摇摇头,“不记的了。”
  
  杨意似乎看到豫王松了一口气,也不知是不是错觉。难道他做过什么丢人的糗事吗?
  
  豫王沉默着,打量了杨意一眼。怪不得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以前只要见了他,这丫头脸都能吓白了,说话也结结巴巴的,可是上次他来送玉如意,杨意的脸虽然也吓白了,但意外地说话竟然没有结巴。
  
  这一次更是话说得利利索索的,虽然还是有些怕他,但已经不像以前他只要多看她几眼,她都能吓哭了的样儿了,原来是那些事情她都忘记了,倒也算是好事。
  
  “既然如此,这次的事儿本王就不追究了。限你一个月之内将孙元玉赶出杨府,不然,本王就只能立即娶你过门了。”
  
  “啊!”赶孙元玉出府?不然就要娶她过门儿?听豫王这话,难道以前是杨意不愿意成亲吗?怎么人们都说是豫王不愿意娶她呢?
  
  哦,也许是原主知道了豫王有断袖之癖后,就不愿意嫁了,并且还跟孙元玉好上了吧。
  
  杨意在心里千回百转,豫王还以为她舍不得孙元玉呢,冷哼了一声道:“自然不能再让他住在府中了,本王可不想他再到本王跟前,求本王成全你们。”
  
  “什么?!他去找你了!”
  
  豫王没说话,但那神情却是一副“不然呢?要不是这样我会来找你”的样子。
  
  杨意可不想嫁给他,上辈子吃过这种苦,这辈子她宁愿一辈子不嫁人,或者出家做尼姑,也不嫁断袖。
  
  反正那个孙元玉她也不喜欢,赶出府就赶出府,就点了点头:“好。”
  
  豫王走后,杨意却是发起愁来。怎么才能赶孙元玉走啊?杨家是继母孙氏当家,而孙元玉是她的亲侄子。
  
  虽说据她这些天的观察,孙氏对她这个继女还算不错,可是也许是当着人的面,不好做什么呢。她前世的继母就是这样,当着人的面,对她好得不行,只要一没人,对她就是极难听的谩骂,虽说从来不打她,可是经常不给她饭吃。她对父亲说,继母就哭哭啼啼地,说什么后娘难当,亏她对她这么好,可是她却编造这些谎言污蔑她。
  
  杨意那时候年纪小,哪里有那么多心眼,只会赌咒发誓地说自己说的是真的,可是父亲根本就不相信她。
  
  要是孙氏是她的亲生母亲的话,让孙元玉出府,还不是她一句话的事儿。可是如果是继母,就不好说了,没准儿还会觉得她多事儿。
  
  杨意觉得,她还是得多观察一下继母的为人,才能决定用什么法子。
  
  想起这两天经常有男子突然进入她的闺房之中,杨意突然醒过味来,这不是古代吗?怎么这些人进出她的房间就像是逛菜市场一样随便?
  
  于是,杨意就将梦兰叫了进来。
  
  “梦兰,你们怎么能让豫王还有孙家表哥随便进入我的房间呢?我好歹也是没过门的姑娘家,传出去不大好吧。”
  
  梦兰却是瞪大了眼睛:“姑娘,这个,都是自家亲戚,没事儿吧?”
  
  难道前朝那些古板规矩姑娘还想守着吗?如今是新朝了,虽说陌生男子不能随意见,可自家亲戚,规矩太多了,反而不亲近。
  
  没事儿吗?看来这里的规矩并不严,只是不知道能不能上街。杨意一边想,一边说道:“可是他们总是不声不响地进我的屋,我都被吓到好几次了。以后不管谁来,记得先通报一声。”
  
  “好的,姑娘,奴婢明白了。”
  
  扬意把玩着手里的一盒胭脂,试探地说道:“这胭脂总觉得不够细滑,我想……”杨意故意停顿了一下,等着梦兰接话。
  
  果然,梦兰很高兴地说:“姑娘是想上街去逛逛吗?奴婢这就去跟大奶奶说。大奶奶是专管太太奶奶还有姑娘们出行的。”
  
  “不用了,”杨意站了起来,“我自己去跟嫂嫂说吧。”
  
  大哥是她的亲哥哥,嫂嫂看起来人也不错,如果与哥嫂处好关系,以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大哥的住处离杨意的住处很远,要过去还得穿过一个小花园。
  
  杨意带着梦兰,一路走,一路打量杨府的环境、布置。这还是她第一次出自己的院子呢。
  
  花园应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虽是冬天,看起来也让人赏心悦目。
  
  天气虽然冷,可是空气清新得很,蔚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如雪白的棉团一般。太阳光很好,虽然照在身上感觉不到暖意,但却照得人心里亮堂堂的。
  
  那蓝色是真正的蓝,杨意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如蓝宝石一般的天空。她突然想在园子里逛一逛,就跟梦兰说:“我们在这儿逛一会儿再去找嫂嫂。”
  
  “是,姑娘。”梦兰低声应了,紧紧跟在她身后,生怕她出什么闪失。
  
  杨意这具身子本来就有些弱,加上这些天都躺在床上,逛了没一会儿,就觉得累了。
  
  小路尽头有一座小亭了,杨意就想去坐一会儿。
  
  “姑娘,使不得。您的病刚刚好,着了凉不是闹着玩儿的,奴婢回去给你拿个坐垫。”
  
  “好吧。”杨意点了点头。虽然她觉得没必要这么娇气,可也怕万一生病,别的不说,那难喝的中药就够让她头疼的了。
  
  梦兰小跑着走了,杨意就在亭子边站着。
  
  突然,小路那边来了一个年轻男子,杨意并不认识。
  
  那男子轻裘缓带,面容英俊,金线绣成的腰带一侧挂着精美的玉玦,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
  
  大概是哥哥或父亲的朋友吧,杨意一边想,一边遥施一礼,转身就往另一条路走。
  
  谁知那人一看,却是撩起了袍子,纵身一跃,越过树篱,拦住了杨意的去路。
  
  “哈哈,没想到在这儿碰到妹妹了。怎么,看见哥哥也不打声招呼吗?哥哥可是想死你了。”那人一副轻薄相,上前就抱住了杨意。
  
☆、亲亲好哥哥(修)
  那陌生男子一看杨意要走,就纵身一跃,拦住了杨意的去路。
  
  嘴里哥哥妹妹地乱叫着,脸上一副轻薄相,上前抱住了杨意。
  
  杨意没想到他会如此,一时被他得了手,心中大急,死命挣扎。可是那人的力气大得很,胳膊如铁铸一般,根本就挣不动分毫。杨意又急又怒又怕,想给他两个大耳括子,奈何那人将她的两只胳膊都圈住了,手根本就抽不出来。
  
  杨意只能乱踢乱扭,嘴里一边喊着:“救命啊!来人啊!”
  
  那人嗤嗤一笑:“妹妹再喊大声点儿,等人来了看到咱们俩都这样了,妹妹也就只能委屈点儿给我做个小妾了。”
  
  杨意吓得一下子停了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