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桐锁清秋

第25章


童桐一会给他送水,一会给他买午餐,倒忙得团团转。而结束这趟旅行后,罗爷爷直接向童桐提出了邀请,说是自己学校里很缺老师,看童桐也是知书达礼,希望童桐能去助一臂之力,只要不嫌那偏僻,条件不是很好。
  童桐完全明白罗爷爷的苦心,反正也一时没地可去,于是就答应了。当罗爷爷得知童桐是正宗科班出身后大喜过望,而童桐来了九岭这个地处偏僻的小镇来,结识了这些热情好客的乡亲,并和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相处两年后,竟然乐不思蜀,倒将以前的事渐渐放下,一心一意在这教书育人。这里的学校并不大,一共才九十几个学生,可是非常缺老师,因为地处大山深处,虽然现在交通四通八达,可是还是没几个人愿意来这任教。所以六个班一共才六个老师,而且基本都是原来的代课老师转正的。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像罗爷爷,既当校长,又带五年级一个班,还得时常往县里跑,上学期倒有个支教老师,才教了一学期就走了,眼见这学期缺了一个老师,罗培正愁死了,童桐一来就走马上任。她年轻,又有几年任教经历,会的又多,音乐课也开起来了,学生们简直把她当仙女一样膜拜,其他的几个本地任课老师有不会的也来向她请教,童桐心地善良,问什么都是倾囊相授。两年下来,九岭镇中心小学教学质量蹭蹭往上升,搞得罗培去县里开会时收获一堆奖励和隔壁几个相同情况的山区小学校长嫉妒的眼神。 
  不提罗爷爷的得意和感激,这镇里的只要有娃读书的人家谁不知道镇里来了一个美若天仙又博古通今有大学问的童老师,大家以能请到童老师吃饭为荣。所以两年来,童桐的哀伤倒被小镇上大伙的热情阳光赶跑得无影无踪,有时回想起来,倒觉得过去的事仿佛已是前尘往事,再不起什么波澜。唯一苦恼的是童桐已是二十九高龄,虽然她面相上看着仍是二十三四的小姑娘,但在当地普遍早婚的现实面前,她貌美如花却仍是孤身一人还是异数。所以每到一家用饭,热心的大嫂大婶们都会向她介绍小伙子,童桐哪敢接招,每次支支吾吾应付过去,最后还是罗爷爷解了她的围,说是童老师有男朋友了,在很远的地方。童桐也顾不得许多,赶紧点头表示相同意见,只是还是止不住放学在田间小路散步时偶遇那些大胆英俊的男孩子,童桐暗想,如果说出自己已经二十九岁,恐怕会吓走一大批人吧,再如果听说自己的经历,更会震傻全镇人,再没人敢替自己做媒吧。不过这也只是想想,那段经历她选择遗忘,更没有自己提起的道理。
  堂婶的饭桌上,堂婶又一次提起自己那个不争气的侄儿从正月里来拜年见过童桐一面后再也不能忘怀,他原先订过一次婚,可是后来女朋友嫌他家穷退了,他一气之下跑到外面打工,钱是赚了不少,终身大事倒给耽误了,今年都三十了,本来还怕童桐看不上他,一问童桐都二十九了,大喜,只觉胜券在握,三天两头来拜访,本来童桐还以男朋友来搪塞,却不料堂婶告密:哪有男朋友几年都不来见一次面的,平时也不见童桐有什么书信来往,肯定是那个-男的嫌这里太穷与童桐分手了,这一来,堂池就更来劲了,觉得童桐跟自己有共同经历,三番四次托自己姑姑做媒。现在人在外地,心却常飞回来。
  不等童桐说什么,罗成先不乐意了:“哼,池哥那傻样,哪配得上我们童老师。”一旁的罗小虎还点头附和:“就是。”气得堂婶一巴掌扇在小虎脑袋上:“你瞎说什么,那可是你亲哥,再说了你哥现大房子盖起来了,工资老高,人又长得高大,哪不好了?”童桐笑:“是啊,池哥现在各方面条件很好,找对象也容易,婶婶啊,你就别盯着我了,我不嫁人呢。”“胡说,哪有女子不嫁人的,你好好考虑考虑。”童桐将求助的眼神投向罗爷爷,正品老酒的罗爷爷忙一提筷子:“吃菜吃菜,尝尝你婶子炒的这马兰头,你婶子可是村里的大厨啊。”“那是,村长女儿出嫁时―――――――”话题就这样被扯开了,童桐暗暗松了一口气。
  
☆、捐赠
  饭后,一伙大大小小的老老少少的除了堂婶外全涌到外面散步消食去了。童桐想留下来帮堂婶一起刷碗筷,堂婶像赶小鸡一样挥着手:“都出去走一走,别留在这添乱。”被嫌弃的童桐乖乖地跟着出去了,殊不知堂婶心里美滋滋的,心想着:读书人就是明理,千金大小姐一般,还主动留下来要求帮忙,看来侄儿有戏。当然,童桐不知自己无意之举又被加了一分。
  春风和煦,虽然有倒春寒一说,但今天可能白天太阳足够暖,所以傍晚还有热气未散,以致于迎面吹来的风还是暖洋洋的,罗小虎诗兴大发:“吹面不寒杨柳风――――――”不等他吟完,罗成就接上去:“二月春风似剪刀。”小虎瞪眼:“你跟我抬杠是不是?”偏翠儿半知不解地听到几个字,似剪刀似剪刀念个不停,气得小虎牙痒痒,试图以兄长的威严教她学会自己念的诗,但怎么教翠儿也只对剪刀感兴趣,还拍着手傻乐,逗得几个人哈哈大笑。
  孩子们笑闹成一团,这边罗爷爷告诉童桐:雷锋纪念日时县里有人来捐赠,据说这次规模比较大,来的人也多,说是捐赠者要求亲自来看看学校情况,所以教育局领导,县里领导还有电视台的都一起来了,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让校长到县里领回捐赠物而已。所以要求九岭小学作好准备,到时搞个隆重的捐赠仪式,而学校里任教老师基本都是半路出家的土包子,所以主持这项光荣的任务就落在童桐身上了。童桐听说有电视台来略犹豫了下,不过一想都是隔省的,又安下心来,愉快的接下任务。
  于是接下来童桐就忙上了,除了教学外,她负责孩子们的礼仪培训,特别是受助生代表,起草感谢稿,手把手教她朗读,还得赶到那几个孩子家里,让家长那天给孩子收拾精神些。虽然这几年九岭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贫困者还有不少,更不能跟童桐以前所教的孩子们比,那里的孩子们嫌弃肯德基什么的太垃圾,这儿的孩子甚至连小笼包也偶尔才吃上。每年那丁点学费,九十几个孩子里都有一部分人要拖欠,不过当地人都活得乐观勤快,童桐相信过不了几年,这里的面貌会大变样。
  忙起来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感觉一转眼,那一日就到了。天还只是蒙蒙亮,童桐就被一阵刷刷的清扫声惊醒了。她伸伸懒腰,有些不舍地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穿好衣服推开窗子一看,原来是罗成,这孩子,从小跟着爷爷跑,也学会了会学校的事操心,常常像个小大人似的管东管西。昨天全校大扫除,结束后童桐和各位老师仔细检查了一遍,觉得挺满意的,怎么这孩子今天这一大早的又来扫了?罗成发现窗口的童桐,咧着嘴笑:“童老师早上好。”童桐问他怎么又在扫地,他说今天早上来看到地上有几片树上飘下的叶子,所以将它们扫掉。要说童桐最满意这学校的,莫过于学校里随处可见的玉兰树和樟树了,也许是因为大山里的人对树都别有一份情意,所以这学校虽然不大,但处处可见高大的玉兰树和樟树,听说是学校一建成就栽上了。现在正是玉兰开花时节,白的似玉,紫的如霞,满树只见璀璨的花,不见叶,看了就叫人心里喜爱,更别提一年四季都精神抖擞的樟树了。
  师生两个絮絮叨说了会话,手上事却不停,童桐梳洗好,罗成也把地扫好了,再一起提水壶浇起窗前的那一排兰花,几株春兰开得正旺,若有似无的清香引人遐思。看着一脸喜欢的童桐,罗成说:“童老师,过段时间山上百合要开了,我们再去挖百合。”
  “好啊,百合可是好东西,花形优美,根部可食用可入药。”
  “是呢,小时候我们经常去掏出来烤着吃。”
  “暴殄天物,还烤着吃,下次老师煮一道百合八宝粥你们吃,味道鲜美又营养。”童桐说着又取笑罗成自称小时候。
  罗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正想拍胸脯表示自己确实长大了,是个男子汉了,不妨一道声音□□来:“哼,老跟我抢吃的,比我还小。”却原来是罗娟来了,后面跟着头上腾腾冒热气的罗小虎。
  童桐惊讶地问:“小虎,你做什么去了?怎么这满头汗?”
  小虎埋怨罗成:“说好等我一起来的怎么你先走了,害我起床一看,一顿好追。”
  罗成振振词:“我在你窗子下喊了一嗓子,你自己没听见,怨谁呢。”
  两人拉拉扯扯地随童桐一起去了教室,娟娟一蹦一跳地跟在身后,脑后小辫子一翘一翘的。
  今天毕竟算是九岭小学的大事,老师们都早早来了,而且一个个着装齐整,来了后彼此看看,都乐得呵呵笑起来。
  九点半,一辆大巴徐徐驶进学校,等大队人马下车,再看后头扛着摄像机的记者,负责带头喊欢迎口号的罗成声音都发飘了,童桐一牵他的手,略有凉意的早晨竟然满手汗,不由笑,毕竟还是孩子,被老师牵着手的罗成马上稳住了,喊得可带劲了:“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九十几个学生虽不算多,但稚嫩的齐整的喊声也颇有份量,带头的县领导看来很是满意,笑眯眯地对身边一个看着四十左右的衣冠楚楚的中年人低声说着什么,罗爷爷一边带着老师们迎上前,一面快速而小声地跟大家提醒着:“看来,捐赠者是最中间那年轻人,看来大有来头,县长都陪在一旁,教育局领导都在后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