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我的世界里

第73章


  西原去澡堂洗澡,每一个进澡堂来的家属,杜宇都要对人家说同样的话:“嫂子,麻烦你帮我看看李西原在不在里面,她怀孕了。”
  那些家属进来就会喊:“李西原,李西原在吗?”
  “在!”
  然后那家属又冲着门外喊一句:“李西原在里面!”
  中间有一段,没有家属进来,西原就听见杜宇在外面大呼小叫:“李西原,李西原,听到请回答!”
  澡堂里的军嫂们全在笑,西原倍感尴尬,心里气得要死。
  好些有过生养经验的军嫂当场就给西原传授经验,什么东西该吃,什么东西不能吃,穿什么样的衣服……
  杜宇一直在澡堂外面嚎,西原心烦意乱胡乱洗完赶快出去。西原气鼓鼓地问他:“你瞎喊什么,还让不让人好好洗澡!”
  “你不高兴了?”杜宇小心翼翼道,“我是怕你晕倒,里面温度那么高容易缺氧。孕妇不能生气的,对宝宝不好。”
  下午三点,杜宇照常去上班,可是去了才半个小时就回来了。
  西原奇怪道:“怎么回来了?不上班吗?”
  杜宇开始迅速打背包:“尼泊尔地震,日喀则那边受灾严重,我们单位要去赈灾。”
  “地震?什么时候的事情?”西原一听慌了神,“现在就要走吗?”
  “就发生在今天中午14时11分,你在洗澡。我们现在处于一级战备状态,二十分钟后所有人到大礼堂待命,随时准备出发。”
  西原跟在杜宇后面不知如何是好:“那去多久呢?”
  “这个不好说,要看情况。”
  “多大的地震?很严重吗?”
  “具体多大官方还没有公布,估计不小。”杜宇不想骗西原,也骗不了西原。在部队里生活几年,什么是“一级战备”西原还是知道的。
  西原的心里全是对未知的恐慌,她真想拖着杜宇不让他去,可她知道这只能是徒劳,他们注定是留不住的人;西原想帮杜宇收拾些什么,却又发现一点帮不上忙。
  杜宇把背包背在背上,快速交待道:“单位会留守几个人,你还是去食堂吃饭,晚上让何莉过来和你睡,苏扬也要走。灾区的通讯已经瘫痪了,如果电话打不通也不要着急,只要有条件我会给你打电话。好了,我该走了。”
  西原心里一紧,一把拉住杜宇的手,紧紧拉住。西原看向杜宇,看得很深很深,她抬手轻轻拂上杜宇的眉,杜宇的眼睛,杜宇的鼻梁,西原轻轻说道:“早点回来。”
  杜宇的心里即使万般不舍,但他是名军人,军人有军人的责任。他捉住西原的手,爱怜道:“宝贝,不要这样,又不是生离死别,我会尽早回来的。”
  西原道:“如果你不回来,我就带着你的孩子去跳纳木错。”
  西原的语气轻轻柔柔的,可话里话外却透着坚决。杜宇心下受到极大触动,表面上却装得不动声色。杜宇笑道:“尽说傻话,好好照顾自己,我走了。”
☆、地震
  西原送杜宇下楼,何莉和整装待发的苏扬也在楼下。杜宇一下来,和苏扬一起跑步去了大礼堂。从家属楼背着背包跑步出去的军人又何止杜宇和苏扬,站在楼下送别的又何止西原和何莉。
  直到那一身橄榄绿完全消失,西原还站在那里凝望。何莉故作轻松道:“终于自由了,走吧,回去想怎么嗨就怎么嗨。”
  西原担忧道:“我这心里怎么阵阵发慌呢。”
  “你就是太过紧张了,他们执行的任务还少吗,哪一次不是安然无恙地回来。是不是孕妇都喜欢胡思乱想啊,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西原心下稍宽:“你们家有薯片吗?”
  “有啊。”
  “自从怀孕后,杜宇就不让我吃薯片。走,回家吃薯片去。”
  “你不准吃。”
  “为什么啊?”
  “孕妇哪能吃那些东西。”
  “你刚才明明说的想怎么嗨就怎么嗨!”
  “我是说我想怎么嗨就怎么嗨,不包括你。再说了,我要替我闺女把好关。”
  “你怎么知道是闺女?”
  “因为我喜欢闺女嘛。”
  下午四点,杜宇给西原发短信:“我们出发了,去樟木口岸。”
  西原问正在削水果的何莉:“他们去了樟木口岸,你知道樟木口岸在哪里吗?”
  “不知道,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你也不知道,我来搜搜。”西原打开搜索引擎,输入“樟木口岸”,关于“樟木口岸”的相关信息一下子跳了出来。
  樟木口岸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中尼边境樟木镇,是西藏唯一的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西藏境内的1000多夏尔巴人,主要居聚在这里。樟木镇常住人口3000多人,外贸、边贸公司20余家,日流动人口平均1000人左右,年商品交易额已突破2亿元,对内辐射西藏及相邻省区,对外辐射尼泊尔及毗邻国家和地区,是西藏目前最大的边贸中心口岸。
  樟木口岸为国家一级公路——中尼公路之咽喉,距拉萨736公里。口岸气候较好,海拔2400米,国界友谊桥头1700米。沿陡峭的山坡而建,镇里的街道就是盘山公路的“之”字型,周围自然环境很美,现代化建筑和一些古老的木结构房屋依山交替地散落在盘山而下的公路两侧。
  从聂拉木来到樟木,就从青藏高原高寒干燥的气候突然来到海拔2400米的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口岸距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只有90多公里,因而许多境外游客把这里作为他们入藏或出藏的大门。樟木境内有世界第14高峰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奇特的冰川和几十个大小湖泊,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可供观光旅游。
  这几段文字里,有一些信息让西原触目惊心:樟木口岸在中尼边境小镇樟木镇,也就意味着离震中不远;樟木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半山腰上,沿陡峭的山坡而建,这样的地理环境一旦发生像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势必十分凶险。
  西原有些失神:“也不知道樟木口岸的灾情怎么样了。”
  何莉劝慰西原,同时也是自我劝慰:“不知道就不要去想,免得自己吓自己。”
  西原和何莉不知道的是,此次地震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她们的想象。地震等级为8.1级,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于博克拉,最大烈度为X度,重烈度区从震中向东延伸,距离樟木镇仅仅只有22公里。受此地震影响,日喀则市聂拉木、吉隆、亚东等县通讯受到较大影响,西藏自治区共有58个通信基站因地震退服,而樟木镇则是其中受波及最严重的小镇。
  地震发生后,通往樟木镇的唯一一条318国道出现大面积塌方,其中聂拉木至樟木段沿途塌方竟有三四十处之多,有的地方被重达六七十吨的大石头堵住了,往尼泊尔方向则全部堵塞。无论是往聂拉木还是尼泊尔,交通完全中断。此刻的樟木,人车不通,通讯全面瘫痪,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城。
  杜宇他们团到达聂拉木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天空一直下着小雨。
  抗震救灾指挥部给杜宇他们团下达的第一个命令是,无论付出多大代价,第一时间抢通聂拉木县至樟木镇的生命通道。
  由于塌方太过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塌了半座山,全力抢修一天后,进展非常缓慢。指挥部也曾考虑空投方案,不过很快就被否决了,如果空投,直升机要飞越五千米以上的两座大雪山,且雪山上的气候非常不稳定,即使成功飞越这两座山,来到樟木也非常困难,因为樟木两边全是非常高的山,半山腰上经常云雾缭绕,能见度非常低,加之山谷有乱流,完全没有空投的条件。
  樟木镇已经失联30个小时,外界对樟木镇里面的灾情一无所知。眼见着黄金救援时间正一点点消逝,组织上研究决定,先让一小队官兵徒步进入樟木镇,进行黄金救援。
  大家都明白,率先徒步进入樟木镇的这一小队官兵将面临怎样的危险。可是,灾情就是命令,军人在大灾大难面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敢于担当的精神是始终不会变的。
  杜宇主动请缨,苏扬紧跟其后。最后,团长拍着杜宇的肩,沉重道:“把他们交给你,我放心。注意安全!”
  “是!保证完成任务!”
  杜宇带着由二十人组建的救援小队连夜冒雨向樟木镇急行军。
  一路上,余震不断,不停有松动的石块从山上滚落下来,发出惊骇的声音。公路上到处是巨大的落石,滑坡现象非常严重,护栏大多被砸烂。
  有的地方,连人也过不去,只得翻旁边的山绕过去。不仅如此,中途还得翻越海拔5126米的通拉山,虽然这座山的海拔并不算特别高,但山顶覆盖着厚厚积雪,向南可看到气势庞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一座座相连的海拔8000米左右的雪山,云雾缭绕,景色震撼。
  只可惜这样壮观的美景,在此时却成了时刻夺人性命的恶魔,因为余震随时可能引发雪崩。
  杜宇冲着大家喊:“命令,全速通过!”
  “是!”大家在湿滑的雪地里艰难奔跑起来,每前进一步都将消耗巨大的体力,大家张大嘴巴呼吸,冰凉的雨水伴着冷冽的雪风直往嘴里灌。在高原上,这样的急行军,一路伴随着的除了身边的战友还有自己打鼓一样的心跳。
  从聂拉木通往樟木的30多公里山路,曲折蜿蜒,多半是修在大峡谷的半山腰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