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第56章


打开一看,里面还有一发手枪子弹。信的内容是让共产党 把军队交出来,并且不准共产党进行活动。最后一句是:“请看 看这发子弹,如果不答应我们的条件,就莫怪我们送子弹了。” 周恩来折起信,淡淡一笑。1940年下半年,日军又对重庆大轰 炸。红岩办事处大门口、防空洞口和曾家岩50号小天井,都落 下炸弹。轰炸刚停,院子里硝烟弥漫,周恩来从防空洞出来,拍 拍衣裳的尘土进城开会去了。他似乎已经习惯了来自天空和地面 的威胁。
  ●9.接触最多的阶段,也是争论最多的阶段
  这期间,蒋介石和周恩来会晤多次。
  1938年12月3日,周恩来经衡阳到达桂林。八路军刚在这 里建立了桂林办事处,由吴奚如、李克农先后担任处长。这是周恩来同白崇禧商谈后得到他同意而建立的。6日晚,蒋介石在桂 林约见周恩来,正式提出想把共产党吸收到国民党内的主张。他 对周恩来摇头说:“你们提的共产党跨党,大家不赞成。共产党 既信三民主义,最好与国民党合并成一个组织,力量可以加倍发 展。如果同意,在西安召开华北西北将领会议后,我就约毛泽东 来面谈。”
  周恩来插言道,“共产党信三民主义,不仅因其为抗战的出 路,且为达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国民党员不一定都这样想, 所以届共终究还是两党。跨党是为了取得信任,但我们不强求。 如认为时机未到,可以采取其他办法。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 民党而退出共产党,这不可能也做不到。”
  “如果共产党全体加人做不到,可否以一部分党员加人国民 党,而不跨党?”蒋介石不失时机。
  “少数人退出共产党而加入国民党,即被视为失节,或者失 信仰,这对国民党也是有害而无益。”周恩来越往下谈,越显出 他辩驳的机智。
  蒋介石泄了气,用低沉的、呆板的声音嘟囔着:“如果你考 虑合并的事不可能,就不必电约毛泽东到西安会谈了。”
  但蒋介石这个念头并没有打消。12月12日,蒋介石永远不 会忘记这个日子。他指望最重大的事件能在这一天按愿逆转。他 在重庆主动召见中共代表王明、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林伯 渠等。他把手一挥,又一次邀请聚集在周围的人走到圆桌那边 去,仿佛要着手实现他建议似的。
  “共产党员退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或共产党取消名义,整 个加入国民党,我都欢迎;或者共产党仍然保存自己的党,我也 赞成;但是跨党办法绝对办不到。”蒋介石故意表现出宽宏大量, 却又很认真。
  可是,他在周恩来脸上没有看见预期的醉心赞赏的样子,只看到明显的感到无聊乏味的表情。他对蒋介石瞧了一会儿,等王 明说完后,又补充了几句:“我们诚心地拥护蒋委员长,是为了 实现民族独立,并不是为了组成一个大党,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原 则所不允许的。”
  蒋介石稍微俯身在桌子上,已经用另一种严厉的声调说下去:
  “我的责任是将共产党合并国民党成一个组织,国民党的名 义可以取消。我过去打你们,也是为保存共产党革命分子合于国 民党。此事乃我的生死问题,此目的如达不到,我死了心也不 安。抗战胜利了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的这个意见,至死也不 会变的。”
  这番话的确令在座的共产党人吃惊。 他抓住大家沉默的一刻,环视一圈说:“你们到了国民党里 也是强有力的骨干,为国家民族,一道来共同努力吧,不必再搞 什么共产党了。”他的目光停在吴玉章身上,“你是老同盟会、国 民党的老前辈,还是回到国民党来吧!”
  “这是不可能的事。”吴玉章淡淡地说了一句。 针对蒋介石露骨的话,双方争执起来,一谈谈了四五个小 时。后来,共产党入都不愿白费口舌,默不作声。蒋介石本人也 精疲力竭了。他曾经把自己全部矫揉造作的热情、他的整个所谓 自我激动,都贯注到他所准备的计划中去,而现在却泄了气,变 得疲弱无力了。‘
  随后发生的一切事情,是对12日会晤结束时那种场面的毫 无意义的重复。
  1939年1月20日,也就是国民党五中全会的前一天,蒋介 石又约周恩来继续商谈。
  “延安对五中全会有无意见?”蒋介石问道。在周恩来没说什 么后,蒋介石又把话题转人他至为关心的统一两党的事。
  周恩来干脆拒绝了: “不可能。”
  “你自己可能做不了主,请你电请你们中央,最好在五中全 会中得到你们的回电。”
  “各地反共捉人的事不断,还是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吧。”
  “根本问题不解决,不仅敌人造谣,就是我手下的人也常感 不安,这次会上可能会有人提及此事吧。”
  蒋介石在等待回答。他询问似地望着周恩来,头微向后仰,下巴略向前伸。那只捏着红蓝铅笔的手停在半空里。
  “现在汪精卫也走了,正是两党合并的好机会。即使暂不赞统一,也要拿出个新办法广蒋介石继续说。
  “你有什么具体办法吗?”周恩来问。
  “还没想得。”
  “你的意思我明白,不就是想在会议斯间得到我党的支持 吗?”周恩来没有说出另一层意思:迫使共产党在全会斯闾作出 具体让步,以利蒋搪塞众口,以利防共。“你的意思我会及时转 达中央也争取在全会期间给你一个答复。” “那好,那样就好。” 回到办事处,周恩来给中央提出两点建议,一、对国民党的全 会,中央应有一点表示;二、拍一密电,提出我党的具体意见。
  24日,中央回电。25日,周恩来将回电转送蒋介石,并附 了一封给蒋介石的信: 委座钧鉴:
  上次承面嘱电询中共中央对国共两党关系之进一步 做法,现已收得延安复电,谨呈录如另纸。按目前两党 关系,非亟加改善,不能减少磨擦,贯彻合作到底。国 民党全会开会期间,各省同志定多对中共不满言论,然 综其所据之事实不外(一)畏惧中共发展,(二)指摘 中共下级有反对国民党口咢或文件,(三)陕甘宁边区 不开放,——若较之中共党员在各地所受之苛刻待遇,直不可同日而语。
  盖中共既巳成为党,当然需要发展,惟因合作既属 长期,故中共六中全会特决定不再在国民党及国民党军 队中发展党员。如国民党容许中国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及青年团兼为党员、团员,则中共党员名单可公开交 出,以保证相互信任。且中国之大,无组织群众之多, 中共更愿在某些省区减少发展,以示让步。但最基本的 保证还在一方面中共绝无排挤或推翻国民党之意图,另 一方面国民党在钧座领导之下,突飞猛进,必然日益巩 固其政权之领导,则对中共部分之发展又何足惧矿1中 共下级诚然有某些幼稚行动,然充其量不外袭用过去某 些口号,且其中亦须有所区别,有些文件确为抗战以前 之文件,有些下级党部对中共中央之政策路线尚未彻底 了解,有些更一望而知其为份造或更为陷害者所捏造。 周恩来在列举了国民党许多表里不了的做法后,写道:
  钧座试思之,中共之容忍,已至如何程度,而反对 者给予敌人挑拨之机又如何?职寻思再四,认为国民党 同志尚有如此作法者,全因国民党中央对中哄共所取之 态度迄未一致……目前为解决亊实上纠纷,可先由两党 中央各派若干人合往各地视察实际情况,可就地解决者 则解决之,不可解决者则来中央商讨。实际之接触既 多,本之信念可固。困难既多经解决,进步办法必随之 产生,中共中央之所允诺保证者,亦得于实际中证明其 诚意,而增益两党之互信。职所见本末如此谨率直胨之 如止,愿钧座予以考虑而解答之。专呈。敬请 崇安!
  周恩来呈
  1月25日于重庆
  蒋介石看完信和附件,极不满意:狡辩嘛!把责任都推到政 府头上!他在房间里轻轻走了几步,立即叫秘书去请周恩来面 谈。周恩来一到,他就沉下脸,重复了延安密电上的几句话,把 那冷冰冰的锐利的目光甩过去,发出责备之声:“这些话还用得 这时来讲吗?如此说来我们抗战到底的“底”不是要打到鸭绿江 边,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就够了!”
  在这紧张的沉寂当中,周恩来不想多呆,就要离开蒋介石的 会客室时,他用低沉、清楚的声音,不是单独对谁说,而是对屋 里所有的人说:
  “前一阶段,我们,包括蒋委员长,前线将领,都在一心一 意计划如何长期抗战,为何要将好的开端扭到斜路上去呢?搞得 磨擦丛生,一党独霸,究竟对何人有利呢?”
  这动话说出来时,正碰上蒋介石走向房间远远那一头的半路 上。他猛地转过身来。
  “立即发布命令,打退敌人的进攻。但是,”蒋介石突然提高 了声音,仿佛又在和周恩来争论,“国共两方阵地各守其责,不 得越界!”他停了一下,又用很低的声音补充,“除了空军,去吧。”
  ●10.下棋轶事,周恩来回乡
  抗战期间,有关蒋介石与周恩来的传闻很多,趣闻也不少。 他俩与棋王下棋的故事就流传很广。
  一次,“棋王”谢侠逊正与棋友黄群对弈,蒋介石派人来召 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