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长江流域周围,天气总算不再是连绵的下雨。
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连绵的雨季早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毕竟他们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气候下生活,有什么不习惯的呢?
现在,对于适应了南方天气的人来说,他们该怎么去适应关中的天气才是一个大难题,尤其是对那些自主选择和皇室一块迁往关中的平民更是这样。
是的,皇室要迁入关中,不少商人和一些富足家庭也选择和皇室、百官一块迁移。
商人的选择看起来非常正常,他们知道政治中心有什么样的优势,更加清楚随着皇室和百官迁入关中会带来什么商机。他们将这一次政治中心的转移视为一次新的商业契机,早在收到风声的时候就开始在关中,特别是在长安附近购置产业,不知道有多少人就等着利用新的经济中心建立好好的大干一场。
富户选择跟随皇室迁移的想法就有点诡异了,他们可能也有关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但是更多的因为一点,他们无法适应不生活在“天子脚下”的生活。哪怕是生活在“天子脚下”连一次亲眼看到皇帝的机会都不会有,但他们就是渴望能够追随皇权来进行转移。
怎么说呢?大概都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离皇帝尽哪怕是比别人多一步,他们的内心也能感到无比的满足,出外或者遇到外地人的时候,说一句“大爷我怎么也是生活在皇城的人”,是不是感觉忒有面子?
好吧,一个人一种思想,不犯法的话,谁能去限制谁?他们其实就是颇有资产,喜欢跟随皇帝一块搬家,平时政治中心有举办什么活动,起码是能亲眼瞅瞅,不需要向非“天子脚下”的那些人只能是用字面或听人描述。对于曾经能够亲眼目睹的人,让他们只能听人讲起,那羡慕劲就甭提会有多么难受了。
“有点多啊!”吕阳看上去更……怎么说?就是一种痞里痞气。他爬上吕议的车驾之后就是翘着二郎腿,然后不断不断的抖啊抖的。他抬手指向道路两边:“瞅瞅,瞅瞅!我怎么觉得往北边走的人多了一些?”
南陵有直通关中到西北的国家级别公路,就是那种每边至少二十米宽以上的大道,现在向着北方而去的道路上真的是有点拥挤。
皇帝其实并不在这一次迁移之中,有的是皇室子弟和勋贵、百官的子弟,算上保护他们的武士、护卫之类的,队伍的人数超过两万。
两万人包括车辆走“皇帝专道”,队伍拉起来的长度绝对超过了十里。因为是步行、骑马乘车的都有,队伍行进的速度其实并不快,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沿途的风光。
属于官方的这一支车队是看沿途的风景和人,事实上他们途经的沿途也是拿他们当风景看。
“还是第一次看到皇室的车队啊!”一个看去胖胖的中年人,他是站在自家的店门边上,手里捧着一碗****,抿完了又说:“车驾真是大!”
没错的,因为国道的建设,国道旁边开始形成新的城镇,因为有居民,然后行走国道的人每天都有,一些当地人就在道路边开设起店铺。那些店铺卖啥玩意都有,不过是卖吃的比较多。
皇帝要将治理帝国的治所转移到关中的西京长安,对于从南陵到长安沿途上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特别是对将店铺开在国道旁的商家来说,近一段时间几乎就是他们买卖的巅峰期。
拿那一家卖****的店铺为例,老王以前每天能够卖出去大概一百五十斤左右的****,以每斤能获利五个铜币为例,一天就是七百五十个铜币左右。自从走国道的人增多,他的店铺上升到每天能卖出去大概四百斤左右的****,一下子多了大概两倍的营业额,心里能不美滋滋的吗?
另外一些卖吃的,比如包子、馒头、饼子之类的商铺,以前也就是一家人自己忙活,可是国道的来往旅客增多,自己一家子已经忙不过来,只能是请伙计。
开包子店、馒头店、饼子店,之前要说需要请伙计绝对没人信,毕竟和面什么的再蒸,一家子五六个人手就能蒸出数十上百笼出来。可是,他们在人流量增多之后很明显地发现,本来要到傍晚才能卖完的货物到了中午就没了。一开始他们是加班加点,认为那样估计就能应付,后面发现根本不顶事,稍微一合计,认为请伙计的开销出去的钱,绝对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那还傻愣着干什么?
除开一些常规的店铺,一些娱乐场发现他们不扩展似乎也不行了。
帝国不禁娼、不禁赌……似乎禁止的东西还真的不是太多?
娼妓嘛,没见谁去禁止过,曾经的齐国还认为娼妓是国家的主要税收来源,不但没禁止反而很鼓励来着?毕竟你情我愿的事情,皮肉交易的存在总是有它的道理,总比没有合理的发泄渠道,然后逼人去用强的吧!那该增加多少犯罪率?
赌也确实没有禁止,这个其实是存在争议,认为赌博会致使人家破人亡,会使人铤而走险什么的。吕哲却是知道赌根本就禁止不了,明面禁止了不过是滋生暗地里的赌博,明面的赌博至少还有一套监督措施和手段,暗地里的赌庄危害性其实更大。会赌博的人不管禁不禁止依然会赌,该逼急了去犯罪还是会干,那么不如设立一套框架,至少高利贷什么玩意发现一个摁死一个。
对了,华夏历朝历代经济最为繁荣的有宋一朝,那是赌性最强烈的一个朝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就是一个狂热的赌徒,写过《打马图序》和《打马图经》,还有一些描写赌博的诗词。其实她只是有宋一朝的一个比较出名的人,有宋一朝的“赌风”是上从皇帝下来庶民都极为热爱的事情,甚至还有官方定的赌博日。
当然了,帝国的娱乐事业可不止是有娼和赌,其实娼延伸出的娱乐行业有点多,像是唱和演就是两个大类。
帝国的“唱”是继承于上古先秦时代,从原有的诸侯国基础上进行改进,也有保留原汁原味的各国“曲风”,比如秦、赵、燕的高亢,魏、韩的委婉,楚的哀怨,齐国的放荡和靡靡之音。
从曲风上也能看出各地的一些情况,喜欢高亢曲风的地方大多是人比较彪悍,不但是性格彪悍,身高体格上也是壮实,给人一种“虎虎”的感觉;委婉说白了就是“平直”或“中庸”,作为催眠曲其实挺不错;哀怨是楚人的一种特色文化,带动人是投江自尽的屈原;放荡和靡靡之音真真就是齐地的特色,所谓的“放荡”也不是什么贬义词,就是胆子大和敢的意思,靡靡之音更好了理解,想象一下现代轻松节奏的音乐就对了。
不好笑的,靡靡之音的出处是在卫国,听说卫国国君的夫人南子很喜欢这种轻快的音乐,但是在她招待孔夫子的时候,以为孔丘也会喜欢,安排的就是那种轻快的音乐。孔丘何许人也?虽然那个时候他被鲁国驱逐,但好歹也是当过一国执政官的人,并且信仰问题和个性上素来以死板而闻名。
孔子见南子用那种轻快的音乐招待自己感到很不高兴,按照孔子的个性没有当场拂袖离去,那是因为在他被鲁国驱逐流浪的时候,也就只有南子愿意用高规格的礼节款待,因此是忍了下来。
南子可不知道孔子会不高兴,毕竟女人嘛,特别是漂亮的女人,她们认为自己喜欢的时候也会以为所有人都会喜欢,是诚心诚意想要分享自己喜欢的事物,估计是没有什么其它特别含义的。
孔子不那么认为啊!他估计是觉得受到了侮辱,因为鲁国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国家,重视的是大雅之音。
大雅之音是什么?就是堂皇之音,是一种听上去很闷的音乐。
古人认为靡靡之音是会导致亡国的音乐,但是音乐从来都与会不会亡国没有什么关系,比如喜欢靡靡之音的卫国一直是到了始皇帝一统天下的时候还健在,反而是独独偏好大雅之音的鲁国先被齐国灭了。哦!齐国也是一个喜欢靡靡之音的国家,因此鲁国被齐国灭掉其实充满讽刺。
音乐只跟社会的进步有关,沉重和哀愁的音乐基本上是出现在生活状况不如意的国家,轻快的音乐大多是出现在生活安了的国家,毕竟音乐能够算得上是心灵的一种抒发,快乐自然是有属于快乐的音乐。
帝国现在流行的音乐大多是比较雄壮的一类,那是军国文化的最直接体现。除了雄壮的音乐之外,轻快的音乐也极为受到欢迎。
从南陵到长安的路途非常遥远,走累了找一家唱曲的场所,花上一些钱点上酒菜,摇头晃脑地看着台上的伶人唱着小曲,给旅途的劳累带来最大的缓解。
任何娱乐都是寄托于安定才能存在,若是战火连天的环境,谁还有心思去娱乐什么东西?
“接下来就应该戏了吧?”吕议和一众小伙伴没干包场的事情,不过处在包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居高临下地看着正在布置舞台的人,说:“知道是什么戏吗?”
吕阳刚刚塞了一嘴巴的雪糕,因为是冻了一些,不断哈着舌头,口齿不清地说:“看了目录,是从帕提亚来的什么剧?”
吕议眉头挑了挑,帕提亚是叫剧没错,与帝国这边的称呼并不一样。
帝国与中亚一些国家的建交是有些年头了,双方的贸易每年都在增涨,文化上的交流是随着商贸在进行传播,比如帝国的瓷器文化、饮茶文化、武士文化……等等非常多的文化会被传播到中亚,然后帕提亚的一些艺术文化也会传到帝国。
相对来说,帝国的文化在中亚地区传播的速度比较快,也较为受到中亚各国的欢迎,例如丝绸、瓷器、茶叶一进入到中亚就成为各个上等人比不可缺的贸易品。倒是中亚传到帝国的东西和文化并没有形成什么风靡之势。
说句非常直白的话,只有强国的文化才会有传播的土壤,不是说那文化有多么的先进或什么,一切只因为那个文化是属于强国,弱小的一方会下意识认为来自强国的东西都是好东西,接受程度上会比较高。
弱国的文化或是东西想要让强国的人接受难度却是不一般的大,应该说是比弱国出兵占领强国的土地还要难一些,毕竟身为强国的一员总是会有各种傲娇的心理,下意识就会觉得“我们是世界第一强国,什么好东西没有?某个国家那么弱小,产生的东西肯定不咋地”等等的思想。
“那些是啥玩意?”吕阳直接站起来,指向了一些抱着乐器进入舞台周边的人:“怎么是拿着一个锤子?”
吕议将视线转过去,看到的是一个全身几乎用布包住的波斯女人,她手里确实拿着很像是锤子的东西,然而那玩意压根就不是锤子,是一种叫作“沙球”的乐器。
除了沙球,波斯的乐师们还准备了很像二胡但名字叫钱格(波斯立式弯形竖琴)的琴、铜罗、笛子。小鼓、大鼓等等的乐器,演奏者只有一些大型乐器才是男人,不然全部都是女人。
一阵笛声首先娓娓地传出来,笛声之中一个用黑色纱绸抱着身躯的舞娘踩着小碎步出现在舞台之上,她频繁地做出了一些翘首以盼的姿态,然后是四个身穿白沙的女子也出现在了舞台之上,她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蒙着脸,然后全身除了眼睛部位之外就没有露出一块肉。
“白期待了!”吕议嘀咕道:“我还以为是波斯特色的表演。”
啥叫波斯特色的表演?就是肚皮舞、旋舞、艳舞之类的。
吕议开始不怎么关注舞台,反而是看也在场内观赏的人群……(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 再再再再世
- 【看了就不想看文版简介 郡王追捕一老贼足有四年,终于得手 这老贼多次重生换身,专业借尸还魂 郡王发誓要将她背后机密全部挖出 却发现—猥琐糙汉竟是昔日朱砂泪、白月光 郡王┴你说就她这熊样,是老子初恋 人活得太久,总会失足那么几次 却恰好都跌在了你手里【超多雷点,注意避让【女主的灵魂也是女的,百分百纯娘
- 穿越架空马桶上的小孩完本
- 最新章:81 完结
- 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 逆转国势,碾压诸侯,镇压叛乱,开疆辟土,复兴大秦帝国,推动文明进程,一切都从公元前207年底开始。斩赵高,宰胡亥,逆转国运!挽救华夏文明精华,挽救诸子百家经典,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不论什么道,王道、霸道?碾压!碾压刘帮,碾压项羽,碾压过后再说孔孟之道 作者:马帮1所写的《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无
- 穿越架空马帮1连载中
- 最新章:第286章 秦帝国崛起(终)
- 大汉之帝国再起/白军皇
- 大汉之帝国再起作者:白军皇远东,汉军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降临前进行着记载他们最后辉煌的平羌展争 海西,罗马军团在东征西讨的胜利中逐渐步入治世的终结 而横亘在东西间的安息人和贵霜人从丝路贸易中抽取巨额赋税而持续着富庶和繁荣 在北方,野蛮的游牧民族仍在舔舐着爪牙,等待着机会 公元168年,原本的轨迹随着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大汉之帝国再起
- 远东,汉军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降临前进行着记载他们最后辉煌的平羌战争 海西,罗马军团在东征西讨的胜利中逐渐步入治世的终结 而横亘在东西间的安息人和贵霜人从丝路贸易中抽取巨额赋税而持续着富庶和繁荣 在北方,野蛮的游牧民族仍在舔舐着爪牙,等待着机会 公元168年,原本的轨迹随着一个人登上历史舞台而改变,
- 历史军事白军皇完本
- 最新章:两百九十八.终结:昭武四十八年
- 神话大秦:我的帝国无限崛起
- 始皇帝崩逝,穿越者扶苏获得了祖龙传承,以雷霆手段灭杀赵高登基称帝 觉醒了天运帝国宝库系统,只要提升大秦国运就能够变强。实施新政全民修仙、教育兴秦的仙国之路 打造人人如龙的最强大秦!面对天地神仙妖魔鬼怪的侵扰,扶苏轻蔑一笑,挥手镇压 作者:赤血星空所写的《神话大秦:我的帝国无限崛起》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
- 玄幻小说赤血星空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2章 大结局,扶苏战天!
-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 作者君新书《天策上将军 天下第二行书字帖《祭侄帖》里,祭奠的是他的同胞弟弟;文天祥的《正气歌》里传颂着他父亲的名字;他的叔父是当世最伟大的书法家,却更是爱国者;他只身一人,奔走千里,求回父亲遗骸,赎回亲友、父亲部下后代,救济三百余口人,却遗失女儿 他的家族满门忠烈,浑身傲骨,在安史之乱为国捐躯者超过
- 历史军事蚂蚱不吃鱼完本
- 最新章:新书《布衣汉末行》已经发布
-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 数十年的发展,铸就了一个帝国的雏形。在风云激荡的殖民时代,一个新的日不落帝国将随之冉冉升起,从汉洲大陆,覆盖整个东印度群岛,并逐步向印度洋、太平洋,以及大西洋延伸,最终制霸全球海洋,建立属于东方时代的新秩序 作者:重庆老Q所写的《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重庆老Q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五十章 北庭
- 穿成秦始皇他妈后,我靠强国系统带飞大秦
- 赵灵渠带着国富民强系统穿成了秦始皇嬴政的母亲—赵姬 更令她绝望的是,她刚穿越了就生了历史上‘成蟜之乱’中的成蟜!秦异人还抛弃她们母子跑了 没事,她有强国系统在身,怕什么?追上去 靠什么男人?养儿子不香吗?当太后不香吗 她拿出系统中的各种国强知识给小嬴政看,结果对方阴恻恻的开口“你不是我娘,你是谁 赵
- 都市言情起不出名字连载中
- 最新章:第240章赵灵渠回现代
- 大汉帝国雄风录(秦汉三国)
- 大汉帝国雄风录(秦汉三国》作者:燕小七为了曾经的信仰与荣耀,为了昔日的帝国与雄风,一个现代青年穿越到汉景帝末年的故事,历史是否会因为他的到来而产生改变 卫青,李广,程不识名将如云 公孙弘,张汤,田汾谋臣如雨 一代大帝汉武刘彻,北击匈奴三千里 时新派,改造派,守旧派大时代的风云如此壮阔 作者:所写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