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成为往事

第24章


你没有任何办法。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任何一个不是由人民制定秩序却最终决定人民命运的社会,都是所有人有秩序地成为秩序制定者的牺牲者的社会。读过私塾并且接触过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石广胜觉得官府的这种掠夺毫无道理,抗争说,我们可以交税,但是我们不能把土地无偿地交给陆子仪,陆子仪作为和我们一样的人没有这个权利!他竟然还引述了变法维新的一些通行理论,反对陆子仪对无辜农民的无端吞并。 
  因为某种不知名的病症而脸色蜡黄的崤阳知县杨正把眼睛睁得老大,非常吃惊在这个穷乡僻壤竟然还有知道变法维新的人。 
  杨正非常正确地想:我都不知道的东西,你一个深山老林里的庄稼汉怎么就会知道?这件事情本身就有了冒犯的意味,所以这位知县就很恼火,严厉地质问本应当什么都不知道的石广胜:“谁教给你这些的?说!究竟是谁教给你这些的?” 
  因为粗通文墨而不识时务的石广胜不屑于回答这样的问题。 
  杨正进一步说 :“简直是没了体统!一个臭种地的还知道什么叫民权?!还知道变法!?我现在告诉你:好好当你的佃户,这就是你们的权利!交出土地,这就是变法!” 
  农民石广胜被押到崤阳县大牢,棍棒之下,他那一点儿可怜的变法常识不足以形成维护尊严的正义信念,在他意识到不接受知县杨正的安排就有可能送命,尤其是知道石家坪一些乖巧的人早已经背叛了他们的代言人,和官府达成了某种约定的时候,这个刚直不阿的人也就只能选择妥协了——他交出了土地的所有权。 
  这就意味着,尽管他仍然在这块亲手开垦出来的土地上抛洒汗水,但是土地已经不属于他了,一个从来没有看到过这块土地的人拥有了它。 
  被释放出来的石广胜浑身伤痕累累,没有回家,直接到他的地里去了。 
  那一年雨水好,庄稼特别茂盛,苞谷棒子足有一尺多长,粉红色的缨子比花儿还要漂亮,石广胜听到苞谷叶子刷啦啦响,就像听见众多子女在欢唱——他们怎么可能知道大人的愁苦啊! 
  石广胜像幽魂一样在土地周围游逛了整整一宿,第二天早晨回家的时候,正在院子里用连枷打粮食的婆姨被吓了一跳——他的满头黑发变得霜雪一样苍白,形容枯槁,连站立的气力都没有了。 
  他什么都没有了,自食其力的石广胜变成了向地主陆子仪出卖劳动力的石广胜。 
  既然非常有威望的石广胜也交出了土地,石家坪其他希望抵抗陆子仪掠夺的人家还能挺多久呢?又经过三个月厮磨,夕梦山林区的所有土地就都和平地有秩序地归到陆子仪的名下了。 
  崤阳县知县杨正做了他分内的事情。   
  18.即使在冬天(1)   
  吴克勤向我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没有交代清楚石广胜为什么不离开石家坪,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寻找自己的自由生活。我想象,也许因为读过私塾的石广胜终于明白了,在这块苦难的土地上,没有不维护地主利益的官府,没有没有地主的土地,变法也罢,维新也罢,和老百姓每一天的日月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不管在哪里,强人都像蜘蛛一样,在每一个能够结网的地方都结了网,每一张网上都趴伏着一个巨大的蜘蛛。他就陷在这张网里,已经没有了挣扎的气力,他只有听凭蜘蛛的吮吸,就像在河南那样。 
  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虽然外面的世界迅速发生着变化,石广胜信奉的那个叫康有为的人已经被砍了头,中国社会正在酝酿更为激烈的社会政治冲突,但是在崤阳县西南部那个叫石家坪的小山村,却没有任何变化,苦难就像黄河水一样滔滔不绝,没有止息。 
  石广胜,这个试图用汗水浇灌幸福理想的人,终于彻底垮了下来——不仅仅身体垮了,他的精神也垮了,如同一个紧绷的弓弦,“嘣”的一下,断了。 
  断绝人生全部想念以后的石广胜决定脱离这个世界,这是在和他相濡以沫的老伴害病死了以后。 
  那一天是农历正月初五,整整一天没有吃喝的石广胜,实在不忍心看着心爱的女儿玉兰被饿死,决定为自己和女儿的苦难岁月做一个了结。 
  白毛风在空中飞舞,不断有折断的树枝飘向空中,在空中被冻成了冰凌,抽打在脸上就像刀割一般疼痛。大地坚硬如铁,路面上结着厚厚的冰甲,整个世界都白茫茫的,分不清天地,甚至听不到黄河永恒的涛声——黄河也被冻结了,黄河河道白雪皑皑,好像亘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形态。 
  在这片无边无际的土地上丧失立锥之地的石广胜,抱着女儿玉兰,艰难地走出林区,上了通往崤阳县城的官道——官道东面就是黄河峡谷,那里有一个三十多丈高的悬崖。石广胜早就端详好了这个地方,在他没有下决心以前就对自己说,等到哪天坚持不下去了,就在这里了结呀!当他抱着心爱的女儿真的向那里走去的时候,心里竟有一种终于遂愿了的满足感。 
  石广胜父女俩终于站在深邃无比的黄河峡谷峭壁上了。 
  五岁的玉兰好像感觉到了什么,拼命地哭,挣扎着,蹬踹着。石广胜看看可怜的女儿,看看脚下被冰封了的黄河,几次想跃起身子又几次被女儿的哭声阻止。玉兰声嘶力竭地叫着:“爸爸!爸爸!” 
  他实在无法就这样把女儿葬送在这冰天雪地之中。 
  他的灵魂经受着痛苦的煎熬。 
  最后,这个早已经看清命运,一般来说不会软弱的人,突然把嘴张得老大,像老牛那样沉闷地哭嚎起来——他不能这样毁掉女儿呀!他不情愿就这样带着女儿离开这个世界呀!他是喜爱这个世界的呀! 
  玉兰好像被父亲剧烈的痛哭惊醒了过来,一下子收住了哭声,用泪眼看着父亲,尽管仍然在抽噎,但是她不再哭了。她伸出冻得通红的小手,抹去父亲脸上的泪水,轻声叫着:“爸爸!爸爸!” 
  石广胜把粗糙的脸贴在女儿沾满泪痕的脸上。 
  石广胜返转过身子,往回走。 
  即使生活是一碗毒药,他也要慢慢喝下去。 
  他现在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他必须为女儿活着了。 
  不管土地多么贫瘠,不管有多少风雨,玉兰就像山间的山丹丹花一样开放了。 
  这个娇柔的女子头发像乌玉一样光滑,微笑着的时候,常常露出细密而洁白的牙齿;当她沉思什么的时候,就用上齿咬住下唇,在那里留下轻轻的一道白色的齿痕。在她那小鹿一样的轻盈体态中,天生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就像有贵族血统一样。她的眼角有一点翘,细绺的长眉在光洁的前额上划出两道异常引人注目的斜线;她的眼睛深处蕴涵着躁动不宁的成分,洋溢着青春和生命的激情,但是,正是这双眼睛,偏偏又长在一张矜持、端庄、还有某种程度焦灼和悲伤的神情的脸上,因此,它又有了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庄严感,任何心怀杂念的男人都没有勇气直视它。 
  玉兰就像天生适应苦日子似的,从来不知道发愁,在同伴们中间,总是能够听到她那百灵鸟一样动人的笑声。 
  她从十四五岁就开始承揽家里和地里的大部分活计,就像是一个能干的后生。 
  每当被命运击倒了的父亲抱怨这个世道的黑暗之时,这个没有文化的漂亮女子总是像 
  文化人那样对父亲说:“天下受苦人一茬茬哩,唉声叹气能咋?为啥要跟自个儿过不去呢?” 
  石广胜苦笑着摇摇头,说:“娃娃,你解不下哩!这日月呀,跟担子一样,挑得越久分量越重……” 
  她不相信这些,勇敢地担起家庭重担——在这个意义上,不再对未来抱什么指望的石广胜,实在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石玉兰因为漂亮和勤劳而远近闻名,提亲的人简直踢破了门槛。她在地里干活,总会有年轻后生来帮助她。小伙子们为了得到和她交谈的机会,简直是煞费苦心——有的专门在山道上等她,有的则隐藏在白桦树后面,用不怀好意的歌声表达爱意—— 
  鸡娃子打鸣大门开, 
  十八岁的妹妹担水来。 
  柏木桶来三道道箍, 
  柳木扁担铁打的钩。 
  轻轻走来担钩钩响, 
  三步两步到井沿上。 
  清风吹得树影影动, 
  东看西看没有个人。 
  三下两下打满了水, 
  猛然跑出个冒失鬼。 
  一桶清水泼在地, 
  扳过来肩膀亲了一个嘴。 
  奴要走来他不让走, 
  他一把拉住奴的手。 
  妈妈来了看得巧, 
  冒失鬼他爬起身就跑了…… 
  玉兰被爱意包围着,感觉到天是那样辽阔,地是那样的宽广。这是刚出岫的白云,头一次飞上蓝天的乳燕,即将绽放的花朵。 
  但是,玉兰心里并没有一个真正瞩意的心上人。 
  父亲催促她,有好几次甚至替她拿了主意,都被她推辞掉了。 
  她在等待一个真正完全占据她的心的人。 
  这个人是谁呢?她一千次一万次地问自己。 
  玉兰在父亲的炕沿边默默地站着,鲜明地感觉到一种落寞的心情。父亲从昨天晚上开始发烧,早早就躺到炕上去了,连晚饭都没吃。他在哮喘,就像哨音一样响亮,没有一刻间歇。他嘴里好像在诉说着什么,有时欢愉,有时凄凉……玉兰长长地叹一口气,转身来到窗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