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高宗实录》卷217,乾隆九年五月壬寅。
[14] 《高宗实录》卷225,乾隆九年九月。
[15] 《高宗实录》卷230,乾隆九年十二月丙午;《清史稿》,卷307,《刘于义传》,中华书局,北京,1977,页10551-10552;直到乾隆十一年,刘于义(署直隶河道总督)仍请于天津府,“官为穿井,分给于民”,《高宗实录》卷261,乾隆十一年三月己丑。
[16] 《高宗实录》卷289,乾隆十二年四月丁亥。
[17]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3、4;《啸亭杂录》卷7,“泗”,作“汜”。
[18] 《高宗实录》卷219,乾隆九年六月己巳、辛未。
[19] 《高宗实录》卷220,乾隆九年七月乙酉。
[20] 《高宗实录》卷225,乾隆九年九月。
[21] 《高宗实录》卷227,乾隆九年十月。
[22] 《高宗实录》卷231,乾隆九年十二月癸亥。
[23] 赵慎畛:《榆巢杂识》:滇省开凿通川河道,自东川府小江口入金沙江,泝流至新开滩,直通四川泸州,千数百里,皆藉人力化险为平,工费约数十万金。自乾隆八年十一月兴工,至十年四月告成。
[24] 建仓似始自乾隆二年七月癸丑,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议覆,直隶按察使多纶奏豫筹积贮事宜。所称需用仓廒,应令该督酌请修建(又见三年五月己巳);七月,两江请添建仓廒;十月及随后几月之内,四川、奉天、广西、浙江、江西、贵州亦请建仓;每间估银二十两(浙江);乾隆六年六月戊午,吏部尚书署两江总督杨超曾疏言:安省常平仓收捐谷石,各府州县共不敷贮谷九十三万三千九百八十石,需添建廒仓二千三百四十二间;八月癸卯,总督仓场侍郎塞尔赫等奏称:京仓廒座,不敷积贮。请于京城内外建廒九十八座,以足新旧千座之数。乾隆十一年二月甲子,巡抚黄廷桂疏称:甘肃通省应建仓廒一千四百余间,共估需工料银七万八千八百一十余两有奇。皆从之。
[25] 《高宗实录》,卷79,乾隆三年十月,两江总督那苏图奏。彼时江苏即动用三十一万两,修建被灾几紧要处所城垣,孙文良、张杰、郑永川《乾隆帝》(页67)称,“两江动用藩库银五十万两大修城垣”,似误。其后,乾隆七年五月,又有宁夏等地修城。
[26] 《宫中档乾隆朝奏折》,二辑,596-597页。
[27] 参见王业键:“清代的粮价呈报制度”(《故宫季刊》第13卷第1期);王道瑞:“清代粮价奏报制度的确立及其作用”(《历史档案》1988:4),将之确定为乾隆三年之事;清代以前,为掌握粮情,政府主要依靠一种一年两度的灾情报告制度。然而这种制度主要是针对灾害的发生而设,范围比较狭窄,也显得比较消极。报灾期限过后变化的不予考虑,被灾分数的估定不准及难以反映出实际赈济需量,是这一制度难以克服的弱点。此外还有一定的随机呈报制度为其补充。清朝自康熙中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粮价陈报制度,规定各省督、抚每月要分别将该地气候情况和粮食价格报告朝廷,使其能随时掌握各地供需的变化,以相机采取措施。但还属于不规则报告,直到乾隆初年,才和其他的许多制度一样,完善为每月奏报的经常报告制度。
[28] 乾隆元年五月壬寅,六月河南,《高宗实录》卷18,21。
[29] 乾隆五年五月戊辰,《高宗实录》卷130。
[30] 《清史稿》曰:“国家有疆域,谓之版图,版言乎有其民,图言乎有其地。”据孙喆《康雍乾时期舆图绘制与疆域形成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7、62页):十七世纪以前,世界各国均没有明确的“领土”和“边界”概念。从那时起到十八世纪中叶,西方国家掀起划定边界、向近代国家迈进的热潮,英、法、俄、西班牙等国相继绘制了地图。“当十八世纪间,即欧洲各国大地测量亦尚未经始,或未完成。而中国全图乃已告竣”(翁文灏),成为最早最完整的亚洲大陆全图(李孝聪)。其间,来华外国人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据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页538~541):巴多明(法国人,Dominique parrenin)曾进言康熙皇帝测绘中国全图,帝纳其言,乃于1708年命具有学技能识之欧洲传教师任其事;凡从事测绘中国全图之传教师,要以雷孝思(法,JeanBaptiste Regis)历地最广,任务最勤;始而周历塞外平原,其后足迹远至南疆,往来于云南野人山中;开始测绘长城一带地图,1709年事毕还京;帝甚嘉许,欲于全国各省悉加测绘;1710年偕杜德美(法,1668~1720,pierreJartoux)、费隐(奥,Xavier-Ehrenbert Fridelli)测绘东三省、直隶、黑龙江外地图;1711年测绘山东地图;杜德美、费隐等测绘长城以外喀尔喀一带地图,西抵哈密,1712还京;其他传教师测绘了山西、陕西、河南、江南、浙江、福建诸省及台湾、江西、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地图,至1717年初还京,遂集各分图为一总图,杜德美主持其事,1718年图成进呈;据雷慕沙《亚洲新杂纂》云:“此种广大测地事业前此在欧洲从未有人尝试,而能在八年之间告成”;另,1725年朝令雷孝思偕费隐测绘陕西里海间地图;乾隆二十年代,西师平准平回以后,乃测绘了西北新疆的地图。
[31] 乾隆六年五月癸未。
[32] 参见《啸亭杂录》卷1《普免天下租税漕粮》。
四、回复三代
10.历史意见,回向三代
对清代历史,学界已有过若干“现代”、“后现代”的解释。不过,在钱穆先生看来,后代人单凭自己所处环境和需求来批评历史,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而非“历史意见”。[1]因此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他们对自己思想行为的解释,无论如何,都是必要的。清人当时对自己的行为是怎样考虑的呢?
雍正十三年九月,即位一月的乾隆皇帝便表述了自己的追求目标——继述祖志,实现“三代之治必可复,尧舜之道必可行”的理想。[2]上谕:从来帝王抚育区夏之道,惟在教养两端。……我皇考圣训所谓三代之治必可复,尧舜之道必可行者,庶能继述万一。此朕中心乾惕之诚,并表示,此非“邀誉近名”,以博臣民感颂,——“朕心务收实效,岂肯徒托空言”?[3]
所谓“皇考圣训”,乃指雍正五年六月壬寅,世宗谕内阁:
朕愿与大小诸臣交相儆勉,详思礼义廉耻之大者。身体力行,则人心风俗,烝烝日上,而唐虞三代之治,庶几其可复见也。[4]
这也可以说是皇考皇祖以来三代的理想。如康熙三十七年十月,圣祖谕:
朕嚮意于三代。[5]
但那时还只是虚说,而并没有付诸实施,不像乾隆初年,就打算实做了。而且,不仅是想超迈皇祖、皇父,更是打算直追三代,做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
乾隆元年四月丙寅,策试天下贡士赵青藜等,制曰:
朕欲爱、养、足民,以为教化之本。使士皆可用,户皆可封,以臻于唐虞之盛治。……多士学有所得,则扬对先资,实在今日,其直言之,勿泛勿隐。朕将亲采择焉。[6]
乾隆二年五月戊子,策试天下贡士何其睿等,制曰:
朕惟自古致治之隆,唐虞为盛。而虞书……言民事莫重于农,敦本计也。……多士其各摅所见,详著于篇,朕将亲览焉。
乾隆三年二月丙午,首举经筵大典。直讲官班第、孙嘉淦进讲《尚书》“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讲毕,上曰:
自昔圣帝明王,以尧舜为极则。尧之命羲和也,曰敬授民时。舜之咨十二牧也,曰食哉惟时。其重民天而厚民生之心,若合符节。
这些都可以算作意图“回向三代”的例证之一。征诸乾隆初政的许多做法,岂不正是要把“复古”作为一个重大的追求目标?[7]
中国文化传统原本奉前人为榜样,而不以未来为标的。在儒家思想里,一向有一个极大的题目,就是如何“回向三代”,回归古代“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8]乾隆初年的有关努力,正是对儒家正统学说的一个重大实践。它意义深刻,既“传统”,又带有一定的“现代性”。在我看来。也远比所谓“统一”或“盛世”来得重要;它与其说是为了证实清人统治的“合法性”,不如说是在积极地确立清代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的地位。而且,化“空言”为“实事”,其意义怎样说来都不过分。
但“回向三代”,却并非那么容易。在历史上,至少曾有过两次重大的尝试,一次是在汉代,[9]一次在宋代,都未能成功。[10]仅就主观原因来说,前一次可谓“貌合神离”,后一次却是“君相分立”。乾隆朝则过于突出皇帝个人,不但君相合一,甚至君代臣职。皇帝的素质暨儒学素养是超越前人了,甚至不在一般朝臣和名儒之下,但也造成了所谓“君孤”的现象。
小说推荐
- 乾隆十三年((乾隆三部曲第一部-出书版)
- 乾隆朝历史相当久长,所以不能不作分阶段的研究。本书所述即其第一个阶段,乾隆朝前十三年的历史。当时朝廷如何感受若干现代问题(如人口问题,提出跨时代有创意的发展政策(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一脉相承,如何作出欧洲式的“现代反应(如加强政府,以及打算“回向三代,做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都是本书的重要内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0章
- 乾隆四十八年
- 群穿?别逗了,赵新不过是找了一群穿越打工者。反清?那是必须的 可偌大帝国的统治者有那么弱智吗?想知道十八世纪末的清帝国什么样 本书展现了一个极为真实的东亚各国众生相。本书Q群:656942331 欢迎大家来讨论,提出建议 作者:一万只熊猫所写的《乾隆四十八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
- 穿越架空一万只熊猫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我们是下山虎
- 高干文-女人三十转大运
- 《女人三十转大运(高干》作者:王小事儿【完结+1番外】晋江VIP完结文案“小姑娘,你小说看多了吧,我告诉你,xxx眼,xxx古董人生,就是斜对门那两家的老板写的,夹层藏宝,老宅藏宝,那都是时下流行的作假手段,你们不是第一个了,前不久,某些人还在前面大市场旁边的小饭店里买了一个锦盒,从锦盒夹层里找到一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6章
- 马上朝廷(乾隆三部曲第二部-出书版)
- 乾隆朝须作分阶段的研究,不宜率意直书,一下子就是六十三年,为此作者把乾隆朝分为三个阶段:一“乾隆初政(即《乾隆十三年,大约前十五年时间;二“乾隆中期(即《马上朝廷,从乾隆十六年到四十九年;三“乾隆晚景,最后十几年时间。乾隆朝第一个阶段,主要还是从传统儒家的理念—如“回复三代—来治理国家,到了第二个阶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3章
-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真相
-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真相罗石贤著 作者:罗石贤著所写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真相》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罗石贤著完本
- 最新章:第62章 后记
- 三国之开局篡改隆中对
- 开局重生于诸葛亮小舅子庞岷,身怀系统,本想当条咸鱼,却因系统要求,帮刘备开局篡改隆中对 帮他攻下许昌,迎回天子,匡扶汉室 又助其拿下汉中,为基业,发展摸金校尉,发展盗墓经济 等曹操南征之时,正面刚曹操,夺回荆州,入川成就大业 征西凉,涿鹿中原,东伐东吴,孙权归降 刘备感慨一声“我得隐麟,天下即可一统
- 穿越架空指笔书几行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三十六章曹休出兵。
- 十年踪迹十年心
- 【家教同人《十年踪迹十年心(正文完)作者:蓉岛谢谢葱花君友情赞助的封面~女主是并中学生会会长,无武功,有家族指环和一只千年血玉手镯,匣动物是一只白狐。故事从沢田纲吉等人入学前一年开始,在一个叫并盛的小镇,有一所学校叫并盛中学,盛产一群有趣的少年…女主非万能,非小白,以大和抚子温柔的皮囊掩饰内在的腹黑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4章
- 十年踪迹十年心
- 《十年踪迹十年心》作者:解蠡TXT下载一块刻有自己名字的青瓦使得现代女子沈未名穿越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这年头穿越就像中违规词语,多买买总是会有的,是羁绊还是命运?在漫卷青书中无法寻找到自己的存在,何去何从?原本尝试着放下心中对未来的恐惧而愿意与胤禟共执手前行,却被可恶的老四棒打鸳鸯(喂喂,明明是插了一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33章
- 三十三又三分之一
- 一个寻求爱情而屡屡被爱情伤害的女子,美丽而风情宜人的尚书诺遭遇激情而又在激情中迷失,一首流行歌曲就是她新痛 而亲密女伴曾莞雨遭受骗局和强jiān多重打击之后,爱上的男友竟然是她的至爱 三个男人,两个美女,演绎的爱情故事悲情动人,散发着凄美的意蕴 纯情战胜淫乱,真爱超死亡。年轻时尚的阿罗悦,以非“奥造
- 都市言情阿罗悦完本
- 最新章:《》后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