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无声

第14章


 
  只有一件事提醒我这世界上还有苦恼存在:我没有一个知心朋友,而自己也日渐自我封闭起来。以前那个欢蹦乱跳,活泼开朗的小男孩被摧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总是独来独往、沉默寡言的学习委员。在我的身边找不到一个能容许我讲真心话的人:母亲忙忙碌碌没有时间顾及我的感受,就算在家也只是过问一下我的学习而已;老师不屑于了解我的感受,只在乎我的成绩提高了没有;在同学眼里我本来就是个性格孤僻的人,况且还比他们年长一岁。长期独处让我变得不善于与人交往,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先入为主赢得别人的喜爱。为了避免遭遇党同伐异的噩运,我从来不跟他们说起自己的那些往事,这令我与他们之间相安无事,但也使我失去了得到知心朋友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依靠埋头苦学来排遣内心的孤独。摆出那副模样实在是无奈之举,它太容易叫人联想到将头埋在地下躲避危险的鸵鸟。可除此之外我又有什么办法可想呢?我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不可能理解我的感受,因此我只好装聋作哑,与他们嘻嘻哈哈的开着无关大碍的玩笑,却没法拉近彼此的距离。每逢想到这点我心里便充满了孤独和失落。直到有一天,面对一个人,我终于袒露出了自己最真实的喜怒哀乐。 
  她是隔壁班的。我不想说出她的名字。她是我心中最美好也是最遗憾的回忆。认识她是在我们班和隔壁班组织的“讨论学习”课上。当时每五或六人分为一小组,按照座号我和她被安排在同一小组里。整堂课90分钟,我和她只有三两句关于课文内容的交谈——学习是我在学校里与他人交往的唯一途径,但对我来讲这已经足够大致了解一个人了。 
  她有一双灵气十足的大眼睛,常常提出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虽然表面看起来和普通学生没两样,但在她身上我发现了一种东西,一种我已经丢失了太久的东西。这样说很自私,好像我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才接近她。但是,我确实喜欢上了她,不是因为她有多么漂亮,而是因为她充满了活力,人也开朗大方——我无法想象一个呆板胆怯的书呆子能够接纳我的经历。止于表面的情感轻浅苍白,注定无法持久,只有精神的共鸣才能生生不息、与岁月流长。那是一种遇到知己的惊喜,我清楚地明白。“我需要一个朋友。一个真正的朋友。”我对自己说。“我太孤独了。”   
  《一个人的往事》三(6)   
  从第二天起我一直在寻找能与她说话的机会。半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学校开设了补习班,我与她分在了同一班。可是,现在的我除去学习上的事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也不知道同龄人对什么事情感兴趣。我走得太远了,和同龄人之间的隔膜实在太深了。 
  思来想去,我终于想出了一句不至于太突兀的开场白。下次补习班课间休息时,我转过身——她就坐在我后面——将一道复杂的证明题摊开在她面前。“不好意思,能给我说说这道题吗?”我试探着问道。 
  她有些意外地盯着我,致使我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可我还是固执的绷着脸,面不改色地正视着她。“能给我说说这道题吗?”我重复了一遍。 
  她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拿起笔讲解起来。我心不在焉地听着,心里却在盘算下一步该怎么做。 
  “明白了吗?”她的一句话冷不防将我拽回了现实中,提醒我不应该再迟疑了。 
  “哦,知道了。”我心不在焉的随口应了一句。“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我想挑起话头。 
  “上次上讨论课的时候。”她只淡淡回答了一句,就再也不言语了。上课铃又响了,我转过头盯着自己的笔记本,心中又尴尬又失望。 
  我决定下次不再绕弯子了。也许最简单干脆的办法才是最有效的。下次补习时,我转过头直截了当地对她说:“我能和你谈谈吗?” 
  话一出口我便觉得十分唐突,抬头看见她瞪得大大的、满是惊异的眼睛,我更是觉得难堪不已。我独处的时间太久了,很容易对别人的反应感到无所适从。但我的自尊心绝对不允许让别人看出这一点。“可以吗?”我硬着头皮补充了一句。 
  “你想说什么?”她不胜惊讶地问道。 
  “你……愿意和我交个朋友吗?”我吞吞吐吐的问。 
  她更加惊讶的打量着我,就算看见哑巴突然说话其反应大概也不过如此吧。“为什么?”她反问。 
  “我不知道,但是……你愿意吗?”我已经察觉到自己开始语无伦次了。 
  “可是我们之前根本不认识啊。” 
  “现在还不晚。”我真没想到自己交朋友竟然如此困难。大概是我与其他人隔阂的时间实在太长,彼此都太生疏了。 
  “我们都不了解彼此。”她依然很固执。 
  “但我们可以现在开始啊。比如……唔……谈谈你自己?”我小心翼翼的试探着。 
  “我?我有什么好说的?”她一边回答一边谨慎的瞥了我一眼。我担心我不自然的神情和语调让她怀疑我有些居心不良。 
  “恰恰相反。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我是说……”刚才生怕她反驳所以抢着插嘴,其实我压根儿没想好自己该怎么说。“我是说……能像个学生那样生活其实挺好的。”我语无伦次,满脸惶恐。 
  我的话她看起来并不喜欢听。“你真是老师的好学生,他们就喜欢你这种只对考试和习题感兴趣的人。”她冷冰冰的回答。 
  “我知道很多人觉得我是个书呆子,说我像块楞楞的硬木头。可那只是假象而已。我并不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我……我的经历和你不一样。你知道我曾经休了一年学吗?” 
  “休学?为什么?”她有点意外。 
  我注视着她脸部的每一点儿动静,心里一点把握也没有:“我说出来你不会害怕吗?” 
  “不怕。我可不是三岁小孩。”她的话让我稍微放心了一些。我喜欢有胆量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才有可能成为我的朋友。 
  我压低了声音,只有我和她听得到:“我得过抑郁症,因为在以前那个学校学习压力太大了。” 
  她瞪大眼睛盯着我,好像刚刚才发现我就在她眼前似的。“但是现在我已经痊愈了。”我赶忙补充了一句。 
  她点了点头,微略有点儿放心的表示:“为什么会那样呢?”我仔细观察她的表情,在我看来我的话带给她更多的是好奇,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像我这样的特殊经历。   
  《一个人的往事》三(7)   
  我向她回忆了我的初中时光,讲述我当时对网络游戏的疯狂,同学、老师和家长对我的不理解,以及我不去参加中考只是为了去玩游戏。“所以,我现在宁愿当个最普通的学生,安安稳稳过日子。”我一口气讲完这些事,感觉喉咙里像灌了一大口热汤一样滚烫。我心里很激动,我终于有机会对别人说出自己的真心话了! 
  她静静地听着我讲,不住地打量着我。也许是想不出该说些什么吧?我不确定她怎么看待这些,讲完我的故事后也只能沉默不语,等待着老天爷的安排。 
  几分钟后她终于开口了:“我现在觉得……你挺棒的。” 
  “我?”她的话让我有些意外。 
  “是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从这么大的打击与挫折中重新振作起来。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像我们这些人还从没经历过这些呢。” 
  “是吗?”我从没拿自己跟同龄人比较过,也从没想过这些。在我眼里自己与他们并不在一个世界里。 
  “是真的。” 
  这时上课铃响了。看见老师走进教室我忙转过身子坐好,心里却如释重负。她的话令我心里高兴极了,连神经都因为过于激动而剧烈跳动起来。自从叶明转学后我身边已经很久没有朋友了。我越是孤独越是渴望友谊,别人的一个微笑或者一个友好的暗示都会令我久久不能平静。 
  接下来的一切比我想象中的要顺利的多。不出一个星期我们便能够像知心朋友那样无所不谈了。我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件事,因此我们的活动一向很隐蔽。平时我们都靠手机发短信联系,然后会在放学后一起出去找个地方放松放松。我们一人拿着一杯饮料,两人坐在一起,一边谈天说地一边纵情大笑,没有比这更惬意的放松方式了。也只有这时,我才能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那才是真正的我自己。 
  如果说熟识之前我只是对她有些着迷,那么现在我已被她深深的吸引了。她不害怕我,而且是一个非常好的谈话对象,不但妙语连珠而且见解独到。她的嘴简直就像魔术师的百宝箱,你永远无法预料到里面会冒出什么妙不可言的东西来,惊奇的同时也会被它深深吸引住。不仅如此,她的自由与欢乐感染了我,和她在一起我的身心都能得到彻底放松。没错!和她在一起我感到轻松快乐、无忧无虑,即使当年的治疗医生也不曾做得这么好。 
  “我朋友说,平时看见你的时候,除了上学和放学路上你总是在背书挥笔。”一天她忽然告诉我。“你知道我的同学背地里叫你什么吗?他们说你简直是个聋哑人,整天一声不吭只会念书。这话我可不相信。像你这样的人除了学习外难道一点儿也不想干点别的什么吗?” 
  “我还能干什么呢?”对我来讲这样的生活我已经很满足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