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夫郎威武

第276章


    骆晋源讶异道:“这熊居然喝酒了,哪里找来的酒?而且它这么丁点大能喝酒吗?”
    常郎中拍着桌子哈哈大笑:“这只熊真是成精了,居然会偷酒喝了,晨哥儿,你家的酒以后要藏好,否则说不定就被这熊给找出来偷喝掉了,你看看那两只,肯定也喝了。”
    往边上一看,可不是,小白和黑子也有些不对劲,不过比晕乎乎的小熊好一些。
    众人看得哈哈大笑。
    晚上,愿意守夜的人去守夜,如骆晋源是要陪着俞晨回房休息的。去年还是粗制烂造的麻将今年就换成了玉石,就在外院开了桌吆喝起来,看他们兴致那么好高,俞晨羡慕了一下,他是想参加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到这时候就忍不住打哈欠要睡觉了,挥挥手跟骆晋源一起回内院。
    舒服地咆了个热水澡,俞晨觉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还是骆晋源帮他擦干净身体穿好亵衣抱进房里,转身离去冲澡时满头大汗,当然不是累的热的,而是忍了几个月他比那饿了几个月的狼好不了多少。
    等他回房时俞晨还努力睁着眼等他,骆晋源钻进被窝小心将他抱进怀里,两人说了会儿去年过年时的情景,俞晨琮笑嘻嘻地问他几时喜欢上自己的,现在回想那天的情景,分明是早存了不良之心。
    听晨哥儿的形容,骆晋源忍不住笑,如果说喜欢上晨哥儿杨将他娶回来做夫郎就是存了不良之心,那好吧,他承认他早就存心不良了,或许更早的在第一眼看到时就将晨哥儿印在了心里,等第二次再见面,一切便大不一样了。
    笑闹了会儿,骆晋源的身上又滚烫起来,呼吸粗重,连目光也变得灼热,俞晨正嫌热想让他松开一些透透气,却被他抱得更紧了。
    骆晋源咬着他的耳朵喷热气说:“晨哥儿,王院正说三个月后就可以行房,现在早过了三个月了,我们……要不试试?”
    有些东西不说还好,一说出来是会传染的,俞晨的耳朵又非常敏感,加之抵在腿根上的那根滚烫的东西,俞晨脑子里浮现出那段可以称得上荒唐的日子。
    素了这么长时间,要说没丁点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一直没开荤还另说,可一旦那道闸门被打开后,有些方面的自控力便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两个人那方面的事又可以称得上极其和谐,于是便立竿见影了。
    俞晨忍不住喘了口气说:“你慢点儿来。”
    骆晋源狂喜,两眼在灯下闪亮,不过手上的动作却极尽轻柔,生怕伤了晨哥儿和他肚里的孩子。
    这一夜,是极尽温柔,窗外那棵高大的樟树,仿佛见证了两人一看多来走过的路。
    第二日,雪居然停了,天空晴朗,不管谁见了都道声新年好,姜嬷嬷穿上喜庆的衣裳满面喜气地说:“你啊,赶紧把孩子生出来,不知道大家都准备好了红包没办法送出去,谁让园子里没个小孩的。”
    听到的人无不附和,说明年就好了,明年要准备一个大大的红包。
    骆晋源与俞晨用好了早膳后一起在村里走了圈,鉴于他们是属于被围观对象,所以并没有停留多长时间,跟熟悉的人家打声招呼,道声新年好。
    正好碰上里正在村里敲铜锣,告诉村民新年两件喜事,一件就是经大家商量,年后这学堂就要提上日程了,往后大家的孩子不用送到别村的学堂去,第二件就是侯爷和县主要替大家修路了,不用村民们掏腰包,全由侯爷和县主承担了,到时大家有空的都去帮帮忙。
    显然,这两件喜事让村民们听了都非常开心,于是骆晋源和俞晨身边围绕的人更多了。
    
    第247章 来信
    
    里正宣布过两件喜事后,也笑嘻嘻地来到骆晋源与俞晨身边说话。
    人逢喜事精神爽,而且旧年一年杨家从整体来说都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里正觉得年长了一岁却有种更加年轻的感觉,浑身使不完的劲。
    有村民看他那股不输于小年轻的劲头,笑话他是不是还准备今年再添一个小五,被里正拿着铜锣追出了老远,跑出来跟村民一起说笑的杨夫郎捉到这打趣的话都臊得慌。
    非要跟着俞晨出来的小熊今日也备受瞩目,园子里有只幼熊村里都知道,可不是所有人都见过它穿衣服的模样。
    姜嬷嬷他们几个见小熊穿得好玩,新年前又做了两身大红色的对襟比甲,出来之前陈嬷嬷还给它胸前挂了个围兜,中间缝了个不浅的口袋,还往里面放了两把小熊喜爱吃的零食。
    于是,一路见到的大人小孩都为这个围兜作了不少贡献,而小熊谄媚的模样简直让俞晨不忍直视。
    俞晨给园子里的人放了假,包括守园子的人,让他们排班轮流守着就行,趁着年节去镇上县里玩玩,他倒也想出去转转,无奈大年初一这日雪才停,外面路面上被积雪覆盖,看不清路况马车一不小心就会出事,骆晋源哪敢带他出去。
    不过到了元宵节这日天晴地上又无雪,骆晋源带上俞晨早早去了县里,准备晚上赏完灯再在客栈里住一夜,第二日再返回村里。
    因提前几日与尚家的茶楼掌柜递了信,所以对方预先给夫夫俩留了个沿街靠窗的好位置,在楼上赏灯看夜景对俞晨这样的情况最为合适。
    骆晋源将陈嬷嬷与杨柳都带上照顾晨哥儿,又调了一半的护卫守在四周,元宵节这夜是街上人数也可能最乱的时候,安全上他从不敢掉以轻心。
    晚上整一条街上都挂满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灯,果然十分精彩,俞晨的目力又好,在楼上看得惊叹连连。
    “县主,快看,咱们这茶楼也将灯挂出来了,竟然都是琉璃灯。”杨柳惊喜道。
    俞晨探头一看,茶楼是刚将灯挂出来,这一挂顿时将附近的人都吸引了过来,茶楼的掌柜正在下方维持秩序并宣布猜灯谜游戏的规则。
    俞晨挑了眉对骆晋源说:“肯定是尚亦澜弄出来的大手笔,估计京城那边的灯更加精彩,也不知他下面的人花了多少心思设计出这些琉璃灯。”
    骆晋源笑道:“有投入就有回报,这一下尚家的名声更加响亮了。”
    包厢的门敲响,陈嬷嬷过去开门,是茶楼里的小二,替掌柜给包厢里的客人送来一盏八角琉璃宫灯,只一眼就知道,这盏灯比楼下挂出来的更加精致。
    陈嬷嬷看了是极喜爱,向俞晨看了一眼,后者意思他收下,这肯定是尚亦澜的授意。
    这一晚玩得很尽兴,骆晋源还通过猜灯谜得到好几盏灯,他人未下去,而是通过杨柳下去将灯谜抄上来,写出谜底后再让杨柳送下去,而俞晨本人,则非常不擅长,只有干瞪眼的份。
    好吧,自从骆晋源搬出一堆书准备给他们的儿子胎教时,俞晨就知道他这个男人肚子坦克还装了不少墨水。这样也好,以后儿子的教育他就不用担心了,他自己在这个年代充其量算个半文盲。
    元宵过后,不论是东面的房子还是村口通向外面的路,都开始动工了。
    房子还是交给了之前替俞晨盖房子的江师傅,江师傅闲时也会过来转转,与常郎中也说得上话,对于俞晨这边的事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当天就带着得力的徒弟住过来。
    关于修路,骆晋源跟县衙那边借了几个精通此项的人才,由他们牵线,买材料,雇人,村子外面也很快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
    修路雇的人都是村里和附近几个村子的汉子,又请了几位中年夫郎在地头上做饭烧水,骆晋源开的工钱相当高,所以根本不愁没人来帮工,而且选的时间又不会耽搁春忙。
    里正在第一天看到外面的架式后才明白,骆晋源夫夫为何独自承担修路的费用,他抹了把汗,好在他没有非要坚持村里人一起凑份子,这样大的场面就算把全村村民的家当都拿出来,都支撑不起这笔费用。
    不过等这条路修好,可以想见以后去镇上去县里会有多方便,这相当于修到家门口的官道了,别村的人一边在工地上干活一边羡慕平阳村的人,心说这县主怎就没落到他们村里。
    平阳村也有一些村民在自家活干完后到工地上义务劳动的,就如里正之前宣传的,路是修给整个村里的,有空的都去搭把手,有时还能看到半大小子在工地上出没。
    骆晋源把监工的任务交给里正后就当甩手掌柜了,开玩笑,那几个从县衙里过来的人,谁敢不要命了去糊弄英武侯和县主?那绝对是自己想不开自寻死路呢。
    人多力量大,每日敲敲打打,一条宽阔平坦的道路渐渐成形,天气也渐渐暖和起来。
    俞晨坐在房间书桌旁,提笔在纸上写着什么,放下笔又叹了口气,他在纸上写的是水泥的烧制方法,在提出修路的时候他就想到这样一个神物,虽然更加具体的配方步骤他搞不清楚,毕竟他又不是专门学过这东西的,但总归了不开那几样到处可见的寻常之物,让琉璃作坊里的几位老师傅琢磨试验几次,他敢说这东西比烧制琉璃要简单得多,肯定能弄出来。
    纸在他面前消失,转进了空间里,再等等吧,才弄出与民生有关的两样高产作物,水泥同样与民生关系密切,真弄出来太过打眼了,如果佑德帝是个心眼再大些疑心不要那么重的皇帝的话,他也许就不会考虑这么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