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这样的错误战略,战术细化又有何用?又岂有不败之理?
创意未必挽救命运(1)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很有创意的人,比如“草船借箭”、“空城计”、“离间计”、“八卦阵”等。他在战争中使用的计策可谓花样繁多,推陈出新。这些富有创意的计策也拥有一定的杀伤力,比如诛王双、射张颌、退仲达等。但是孔明的创意最终还是没能挽救他自己失败的命运。因为他的战略大方向是错误的,战术上的局部胜利并不能挽救战略上的失败。
中国人向来崇拜那些足智多谋的人,同时也虚构了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除了诸葛亮这个人物以外,人们还塑造了徐茂公、吴用、刘伯温这样的智慧形象。据说这些人都是军事上的点子大王,往往能在战争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我们所塑造的这些人物,有着很大得夸张成分。徐茂公在军事上的成就远不如唐朝大将李靖,刘伯温则更是徒有虚名。据考证,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开始对付那些功高盖主的将领,真正能征善战、能谋善断的人才都给他除掉了。后来在竖立英雄典型的时候,实在找不到能说得过去的将领了,便只好让刘伯温这个从没有上过战场的普通文官来充数。
至于《水浒》中吴用这个形象,无论他再怎么聪明,再怎么有点子,都不能改变他成为宋江陪葬品的事实。按说吴用与宋江关系密切,对宋江欲投靠朝廷的想法早该清楚,可他却没有认识到接受诏安就是去送死。吴用在战争中为宋江出了不少主意,但他这个“点子大王”却不能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去思考问题。到头来不得不面对失败而悬梁自尽。
总而言之,战争绝对不是靠点子大王赢得的。拿朱元璋来说,若不是采纳了朱升的韬晦战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是绝对不会夺取天下的。民间评书中塑造了一个“点子大王”刘伯温的形象,也正说明中国人缺乏战略性思考。
前些年中国出过一个叫何阳的“点子大王”,以及很多拍脑门帮企业想点子的人,但他们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却不闻不问,实际上他们也不懂得企业发展战略。他们出的点子其实都很简单,比如,在卖不出去的手帕上印交通图,提高手帕的附加值;方便面调料包难撕开,就用糯米做调料包,好处是不用撕,一冲就化而且还能食用。企业刚开始还觉着新鲜,不断有人请他们做报告,向他们问点子。到后来企业回过味来,感觉这些点子也没什么了不起,比如手帕上印交通图,那该用多大一块布才能看清呀?再比如方便面调料包难撕开的问题,留个锯齿状的小口子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何必要用糯米去增加产品的成本。与此同时,企业家们还发现,当经营战略有问题的时候,再好的点子也白搭。所以点子大王们越来越受人冷落了。后来,何阳因涉嫌诈骗宁夏酸妞饮料公司的广告款,被宁夏公安局抓捕了。据说宁夏的公安人员也很有点子,他们冒充客户约何阳在西安见面,何阳一下飞机就被戴上了手铐。
点子大王何阳的被捕,并不说明中国人从此就改掉了拍脑门决策的毛病。点子大王们依然存在,只不过他们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把点子改称为创意。他们的缺点依然是不懂得企业发展战略。
在某些企业培训的教材中,曾经把“将梳子卖给和尚”的能力,视为考核销售人员的主要指标之一。有些企业家天真地认为,只要聘请一些善于花言巧语的销售天才,就能将自家的劣质产品销售出去。
若想把梳子卖给和尚,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很多营销人员便发扬“点子大王”的才能,有的建议和尚把梳子当作礼品赠送给香客;有的建议和尚用梳子按摩头皮;还有的建议用梳子挠痒痒。看起来,这些人似乎真的很有点子,简直可以把黑的说白了,把死的说活了。
然而真正有才华的营销人员是不屑于解答这样的问题的,因为他们不会把自己的能力施展在没有前途的产品上。他们甚至认为,“将梳子卖给和尚”是对营销高手的侮辱。
笔者曾经在58位不同企业的销售人员中做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题的内容是:你怎样看待“将梳子卖给和尚”的销售理念?以下是笔者给出的选择:
创意未必挽救命运(2)
(1)绝对信奉这一理念,而且全力摸索如何“将梳子卖给和尚”的技巧。
(2)努力做到“将梳子卖给和尚”,也要留意更需要梳子的有头发的消费者。
(3)最好是把梳子卖给有头发的客户,万不得已才尝试“把梳子卖给和尚”。
(4)决不把心思放在“将梳子卖给和尚”,全力以赴寻找最需要梳子的客户。
在填写问卷的调查对象之中,有4人选择了第(1)项,有8人选择了第(2)项,有19人选择了第(3)项,17人选择了第(4)项。
笔者发现,选择第(1)项的4人都是刚进公司不到半年的新员工,他们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而且都刚刚接受过一次洗脑式的销售培训,显然对市场的艰难程度还没有做好准备。选择了(3)、(4)项的大都是拥有三年以上销售经验的员工,他们深知:‘将梳子卖给和尚’只是一种投机取巧,即使成功了,也只不过是一种巧合。
在一次销售经验交流会上,大部分销售经理都认为:最好的销售人员应该把最合适的产品卖给最合适的人,“将梳子卖给和尚”是对优秀销售人员的极大浪费。还有人指出:“如果连女性都不认同这种梳子了,说明这样的梳子不值得去卖。聪明的销售人员应该立刻跳槽,去卖那些更有市场前景的梳子。”
“将梳子卖给和尚”是一种“重技巧,重点子,重创意,而忽视发展战略”的营销理念,也是普遍存在于企业界的认识误区。长期坚持这样的观点,必然会“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诸葛亮就是这样,明知道自己的梳子不行,还偏要挖空心思把梳子卖给和尚,却不在改进产品上下功夫。也许有些和尚买了诸葛亮的几把梳子,但这丝毫不能阻挡诸葛亮的梳子厂关门倒闭的命运。
中国文化的战略固执
诸葛亮的战略固执,有着其文化背景的因素。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原本就是运行在一个固执的方向上。好比一条直线,刚开始时还基本处于跑道上,但越向前延伸就越偏离正道。
诸葛亮在起跑的时候,也帮助刘备“三分天下而有其一”。但由于他固执地坚持“隆中对”时制定的战略,结果越到后来,就越走向失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确值得我们骄傲。但中国文化也存在着严重的战略固执。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文化牢牢占据了主流思想阵地,“百家争鸣”的景象从此未再出现。
在中国文化的战略固执之下,文化人只能在细节上小功夫,于是便有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出现,文人墨客们流连于风花雪月之中,他们咏山、咏水、咏妓女,就连许多著名的官吏,也醉心于儿女情长的文字之中。难怪自汉朝以后,中国没再出现说得过去的政论文章,也没再出现说得过去的哲学思想。
长期的文化固执,塑造了中国人固执的思维模式。身处这样一个文化背境之下,诸葛亮身上的军事战略固执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三篇急功近利酿恶果
诸葛亮的急功近利(1)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寻访诸葛亮,正巧遇到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崔州平认为诸葛亮出山不合时宜,于是对刘备说了下面一段话:“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可以看出,崔州平是一个非常清醒的人,他认为世道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当时正值由治世进入乱世,再次进入治世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凭刘备的实力,做乱世英雄还行,但要一统江山则操之过急。即使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也不可能“斡旋天地,补缀乾坤”,若要强行出击,则必将受到世道规律的惩罚。
然而,孔明毕竟自视甚高,岂能把“天道”放在眼里。他甚至认为“人谋”可以胜过“天时”。在诸葛亮的军事生涯中,他总是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强行用兵,强行用计。结果他的努力只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诸葛亮的急功近利,最主要表现在北伐中原上。蜀军在夷陵之战惨败给东吴后,实力已经大大削弱,原本应该好好休养生息,但诸葛亮却在刚刚平定完南蛮人叛乱不久就选择了北伐,这无疑是一种危险的冒进。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前,曾有太史谯周反对,谯周认为北方旺气正盛,难以攻克。但诸葛亮认为天道变易无常,所以人不应该拘泥于天道。后来诸葛亮的六次北伐均告失败,而且自己还丢掉了性命。这不能不说是急功近利之下违背天道所酿成的恶果。
对于诸葛亮的失败,陈寿在《三国之》中有很深刻的评价: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境,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韬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小说推荐
- 从诸葛亮到潘金莲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祖先留下来的一份丰富精神遗产,要使现代国民再度亲近它们,应该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多样的角度来赋予它们以新意,为它们争取更多的读者,并赋予这些文学作品以新义。本书作者用了大量的社会生物学、意识进化论、性医学、超心理学、人类学甚至脑神经生理学来解这些文学,事实上,作者以比较熟悉的知识体系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章
- 诸葛亮大传
- 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形象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湖北古隆中,奉节白帝城,成都武侯祠,岐山五丈原,勉县定军山-诸多历史遗迹以自己的存在,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诸葛亮一生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一部《三国演义,使诸葛亮的大名传遍了祖国的神州大地。本书,将带你走近走下神坛的,真实的诸葛孔明 作者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1章
-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 本书是作者十余年来对三国史潜心研究的成果,其研究方法、路数不仅与当下流行的通俗性讲史大相径庭,甚至与传统的三国史学术研究也迵异其趣 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其是否真的鞠躬尽瘁、忠于汉室?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魏廷脑后有反骨吗?吕布是英雄还是小人?司马昭之心究竟如何?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关键何在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1章
- 诸葛亮
- 一个生活在伏龙山下的青年人,靠着几亩薄地生活,他祈盼自己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为了得到名声,他把自己姐姐嫁给了名门望族;为了获得地位,他娶了个很丑的妻子。三顾茅庐出山,随刘备南征北战。在那个强手如林的年代,他时时感到危机四伏。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巧妙地将竞争对手庞统置于死地。面对周瑜之类的军事奇才,他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
- 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
- 江宁穿越到三国时代,成为了诸葛亮师弟。本以为自己先知先觉加上曹操的雄才大略、任人唯贤,江山美人那还不是予取予求 谁承想水镜先生给自己的“朽木”称号,不仅没有让自己得到重用,反而因为曹操手下谋士的龃龉,差点让自己丧命,阴差阳错,命运的齿轮把江宁推向了刘备 虽然对假仁假义的刘大耳很不感冒,不过现在的江宁
- 穿越架空潜水的老猫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零三章 这是试探
- 冰神诸葛亮
- 这是一个三国乱世,但又是一个奇幻的世界。历史上各大名人的纵横沙场、决策万里,都将在这里一决雌雄 还可以修仙悟道,提升自己的实力。一个少年,因车祸穿越到三国时代,成为了智多而近妖的诸葛亮,在这里,他会遇上一生的战友 作者:冰神张良所写的《冰神诸葛亮》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冰神张良连载中
- 最新章:第九十八章 水镜渡劫,阴阳煌神雷
- 三国:开局截胡诸葛亮
- 建安十二年。刘琦一梦醒来,发现自己成为刘表之子。此时曹操已经一统中原 而刘琦既不得刘表喜爱,更有后母图谋算计,自身已然难保,处境艰难 幸有神级选择系统相助,刘琦决心奋起。一切从截胡诸葛亮开始 作者:花落未央时所写的《三国:开局截胡诸葛亮》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花落未央时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曹操的选择
- 舍弟诸葛亮
- 这是一个关于“万世师表诸葛氏”的故事。建安元年的徐州,吕布偷下邳、袁术袭淮阴 穿越者诸葛瑾被袁军意外围困于淮阴城中,不得不出手帮助绝境中的刘备反杀敌人 既然那些篡汉之贼得罪了咱,那就别怪咱提前十年把二弟诸葛亮拉出来、把他们一个个收拾了 一份升级版的《隆中对,一个才智更超史实的诸葛亮,又会塑造出一个什
- 穿越架空浙东匹夫连载中
- 最新章:第164章 刘景升年老志短,不足虑矣!
- 如来必须败
- 祖师慈眉善目的看着石猴“悟空,你想从我这里学些什么“但凭师傅教诲 石猴恭敬的回答“只要能揍扁如来就行了 一百年后,石猴打败如来,登基成了玉帝 恶搞轻松向,考究党、卫道士请右上角点x,谢谢 作者:鸟云所写的《如来必须败》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鸟云连载中
- 最新章:开新书,宣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