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天下-南明痛史

第58章


 
  丁大学士大喜过望,急速命船夫加紧赶路,往梧州进发。 
  目的地刚至,李成栋立刻骑马赶至岸边迎候,设大宴款待丁魁楚父子(丁魁楚本有三子,因战乱病亡死掉两个,现只剩一子)。 
  欢饮之间,李成栋楼着丁大学士肩膀,亲热地说:“东南半壁江山,就靠老先生您与我两人支撑啊。”他还表示,转天早晨,清军要择一吉时举行封授仪式,向丁魁楚正式称交两广总督的印信。   
  将军奋剑南天起(4)   
  丁魁楚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宴饮临别时老泪纵横。 
  当夜,丁魁楚正做统管两广的美梦,忽然被兵士叫醒,让他下船入李成栋营帐议事。 
  老东西匆忙赶入师帐。挑起帐帘,看见李成栋端坐居正,两旁士兵个个立目横眉,刀剑出鞘。 
  这位明朝大学士知道事情有变,忙双膝下跪,叩头不止:“望大帅只杀我一人,饶过我妻儿。” 
  李成栋一笑,问:“您想我饶你儿子一死吗?”他一挥手,身边卫士上前一刀,就把丁魁楚身边他仅有的一子脑袋砍下,血淋淋放置于老混蛋的面前。 
  哀嚎未得一两声,兵士拎起这位老谋深算的“老知识分子”,当地一刀,结果性命。 
  接着,李成栋尽杀丁魁楚一家男丁,并把他一妻四妾三媳二女均脱光剥净,押入自己帐中待来日慢慢享用。同时,老匹夫四十船大船所载的八十四万两黄金和珍宝奇物,尽归李成栋所有。仅这黄金一项,如果老贼拿此饷军招买人马,就足以为南明永历政权抵挡个清军两年三载。 
  晚明时代,商品经济发达,政治高压,人欲横流。士大夫一方面诗词歌赋往来,看以萧散、疏远、清远、淡放,其实一肚子的势利、浮躁、竞取和焦虑。数十年仕宦浮沉,这些人变得十分事故,而纵欲享乐的积习又使得原本清晰的道德感和君臣大义在生死面前变得苍白甚至可笑。 
  文人士大夫危急关头的卑俗和狡诈,真的让人瞠目结舌,就连贩夫走卒在某些时刻都会比他们高尚得多。高尚庄严变成佻薄无耻,豪气凌人变成臣妾意态,悲怆豪放变成奴颜婢膝,壮士情怀变成鹰犬效力。 
  “岁寒,乃知松柏之后雕!”朝代更迭、出生入死之际,虽不乏抛掷头颅为一笑的书生豪气,但我们更多见到的,是明代士人的“中年世故”和混乱年代的诡谲奸诈。观其结果,一场空忙! 
  且战且行 抵抗重重——李成栋在两广战场连遇挫折 
  逃至桂林的永历帝一直坐卧不安。在太监王坤等人窜掇下,他想往湖南方向逃跑。瞿式耜极力谏阻,指出广西乃战略要地,一旦轻易委弃,就会进退失据,后患无穷。永历帝倒没有架子,亲写御书给瞿式耜 ,辩解说自己去湖南,完全是为了长久的恢复大计,并命瞿式耜以兵部尚书、太子太傅身份总管兵马,留守广西待变。 
  无奈之下,君命难违。瞿式耜只得上书乞求永历帝先驻跸全州,不要闻警即逃。因为,皇帝逃跑一次,臣民之心就焕散一圈,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永历帝跑到全州,何腾蛟属下的定蛮伯刘永胤迎驾。此人貌似精忠,实际上是个挟主自重、骄横跋扈的武将。见到永历帝,他马上肆口大骂太监王坤误国奸逆,逼得永历把王坤贬放。王坤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可这手中握兵的刘永胤更坏,他和永历身体佞臣马吉翔等人一拍即合,获封安国公,由伯爵成公爵,立刻窜升一级。 
  桂林方面,自永历帝一行离开,上至总督侍部朱盛浓,下至桂林知府王惠卿,个个“三十六计走为上”,大小官员一转眼都逃个精光,惟有瞿式耜和县丞李世荣等几个当地下级官员连同兵民一起困守孤城。 
  李成栋部下清兵猛烈进攻,桂林军民拼死抵抗。清军倚恃兵精器良,一时间竟登上西门城墙。危急时刻,刚刚护驾永历帝至全州又急忙赶回的平蛮将军焦琏从阳朔急急杀回,他率军入文昌门,与冲入城的清兵竭死巷战,苦斗两日,杀敌数百,终使进攻清兵落败而逃。此战,明军缴获了战马、甲胄以及许多武器,取得了振奋军心的“桂林大捷”。 
  艰难困境之中,取得如此殊功,永历帝竟发旨:“俟平、梧克夏,即与伯爵”,只给焦琏将军一支红萝卜,告知他日后取下平州、梧州,再赐伯爵。与此同时,永历帝对身边无尺寸之功的马文翔等三人却立赏伯爵,借口是他们有“扈驾之功”,其实,可称是“一起逃跑之功”。 
  此种做法,真正混帐。如说扈驾之功,焦琏鞍马劳累,从桂林一直护送永历帝至全州。焦将军未解征衣,马上星夜兼程赶往桂林浴血死战,获得大捷,兼有扈驾以及战胜之功,而马吉翔等人不过是跟从永历左右逃跑,也就如同几个随行太监一样跟身跟着,竟能轻易获此高爵,不能不让南明臣下失望。 
  马吉翔等人的封爵,完全是刘承胤的意思,他借以笼络这几个近臣和他站在一条船上。果然,几个人一齐劝谏,让永历帝移跸武冈——刘承胤的老根据地。如此,刘承胤就完全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武冈位于群山之间,地势逼狭,根本就是不什么战略要地。刘承胤、马吉翔等人硬是挟迫永历帝下旨,与众臣一起转移到武冈。这样,永历帝完全落入刘、马的掌握之中。 
  刘承胤进入自家地盘后,为所欲为,接连杀害了几个与他意见相左的大臣,又随意斩杀南明其他友军的来使,并想废掉永历帝,另立岷王为帝。 
  “屋漏偏遭连夜雨”。湖南各地的南明军纷纷落败。孔有德清军直向武冈杀来。 
  刘承胤一面骗永历帝他已大败清军,一面向孔有德暗中约降,准备献上永历帝为“见面礼”。 
  从近处逃回的一个明朝宗室慌忙拜见永历帝,告诉他清军已在三十里开外的地方。   
  将军奋剑南天起(5)   
  此话晴天霹雳,吓得永历帝惊骇不知所为。 
  幸亏清朝的汉奸王爷孔有德怕刘承胤诈降,使得这个卖国贼不得不又再次返回武冈城剃掉头发“表决心”——恰恰这一来一往,给了永历帝及其左右群臣一个机会。 
  刘承胤的老母和兄弟还算有良心,他们向明军交出城门钥匙,永历帝才得逃出生天。 
  清军与刘承胤急忙随后追杀。明朝参将谢复荣等五百多明兵拼死断后,最后全部战死,才保得永历帝一行未被清军追及。 
  逃到半路,永历帝遇到总兵候性带领的五千多明军,一行人踅回广西,到达柳州。 
  至于那位降清的刘承胤,有必要交待一下。他投降孔有德后,天天和这位清朝王爷一起饮酒赌博,每次都搬出无数珍宝奇玩显摆,终于让孔王爷贪婪性起,大动杀心。于是,一天夜间宴饮,孔有德在帐中忽然跃起,用刀砍掉刘承胤脑袋。然后,他上报清廷,以刘承胤手下副总兵陈友龙向南明反正为借口,说刘承胤反复多端,想重新想投明朝。这样一来,刘承胤军中的无数珍惜宝贝和银两,皆为孔有德所有。更可叹的是,刘承胤一军五万多人,不久皆被清廷下令,全部处决。五万多人,敛手就戮,何如当初为国决死? 
  桂林方面,由于刘承胤派出的军士与焦琏军士发生内哄,使得李成栋派出的平乐和阳朔清兵趁机对他们发动忽然进攻时,这些人还没有醒过味来,就乱哄哄败亡。 
  瞿式耜等人指挥有方,准备充分,他冒大雨率军与清兵殊死拼斗,再一次大败清兵,取得第二次“桂林大捷”。 
  数月之间,永历帝之所以能苟延残喘,在广西和湖南之间来回窜逃,主要是因为李成栋大军在广东遇到了大麻烦,一时间脱不开身。 
  在广东,陈子壮、陈邦彦与先前在道滘大败李成栋的张家玉一直纠集当地民众,袭扰李成栋军队。义军与清军多次在广州附近周旋、战斗,极大地牵制了李成栋军队的主力。特别是陈邦彦,他率两、三万民军由海路入珠江,声言攻打广州城,使得当时的清广东巡抚佟养甲连发急书,命李成栋回援。这样,在广西四处窜逃的永历帝才有机会摆脱李成栋部下的穷追不舍。 
  张家玉方面,率民军攻陷顺德县城,与回援的李成栋清军打起了游击战。 
  陈子壮在南海起兵,本来已经约定花山义军一起里应外合攻入广州,不料消息外泄,佟养甲和李成栋两人联兵,把三千多花山义军全部活埋,并大败陈子壮水军。 
  李成栋趁势引军猛功陈邦彦,一路追击,一直打到清远,最终俘获了这位对明朝耿耿忠心的书生,并把他凌迟处死。 
  临刑前,这位顺德义士赋绝命诗:“厓山多忠魂,前后照千古。” 
  数天之后,李成栋在增城大败张家玉义军。身中九箭的张家玉见势不可挽,放弃了逃跑的机会,慷慨言道:“大丈夫立身天下,事已至此,焉用徘徊!”言毕,遍拜共同作战的义军将领,转身投水而死。 
  又隔数日,陈子壮在南海被俘,拒不投降,也被清军于广州凌迟杀害。 
  在广东剿杀“三忠”(陈子壮、陈邦彦、张家玉)的过程中,虽然最终杀掉这三人以及数万明朝义军,但李成栋内心深处想必也不会不为所动:同是汉族血脉,同受昔日明朝食禄,二陈一张能够以书生残弱之躯作绝望无援之斗,屡战屡北,屡北屡战,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视死如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