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孩子走进世界名校

第30章


在为别人补习数学的过程中,他结交了很多新朋友,也通过交流,学习到了很多专业以外的知识。邢振铎说:“看到朋友的成绩有所提高,考试的时候取得他们满意的成绩,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件既高兴又有成就感的事情。”   
  投资教育,花多少钱都值(6)   
  真心的奉献往往会换取由衷的快乐。邢彬一直非常支持儿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每逢自己的单位或者孩子的学校组织此类的活动,他都鼓励儿子参加。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能够从多方面思考社会,而不会仅仅囿于自己的狭小圈子里,并且亲身体验到奉献的快乐。 
  在英国高中,邢振铎也是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据他介绍,“当时,我的班主任是一个很喜欢组织义务工作的人,在他的号召和影响下,为乌干达的一位老师来英国筹集学费的活动开始了。”作为参加那次活动的十几名师生中的一员,邢振铎和志愿者们一起在曼城体育村的自行车馆里骑单车,完成了总公里数等于尼罗河在乌干达境内总公里数的目标。 
  在学校大会上,班主任对全校师生做了报告,通过类似的方式,他们筹集到了大量的捐款。回忆那段经历,邢振铎说:“虽然这次活动已经过去四年多了,我也忘记了我们的总公里和筹款的具体数值,但是我在自行车馆内骑单车的记忆是深刻的。使我难忘的不仅仅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环行斜面跑道上骑车,更重要的是体育场内大家互相加油鼓劲时的叫喊声和你追我赶时撒下的汗水。” 
  剑桥还是牛津?采矿还是数学? 
  邢振铎就读的“曼彻斯特语法学校”设七个年级,四年级到五年级是GCSE课程,相当于中国国内的初中毕业水平;六年级到七年级是A-Level课程,叫做英国中学高级水平考试课程,与中国的高考体系对照,相当于英国的“高考”,邢振铎正是学习A-Level课程的学生。A-Level课程主要是针对申请大学所学习的课程,在学习开始之前,学生必须已经决定将来申请大学所要报考的相关专业,并在众多的A-Level课程中选出四科作为所学科目, 
  邢振铎选择的是数学、高等数学、物理和化学。每一科学生都要参加六张卷纸的考试,学科成绩是这六科成绩的总分,而对于有些科目,这六张卷纸是有选择性的,据邢振铎介绍,“我在数学和高等数学方面一共学习了18张卷纸的内容,所以最后我有三个数学类A-Level的成绩,分别是数学(Mathematics),高等数学(Further Mathematics),额外高等数学(Additional Further Mathematics)。”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A-Level课程学习,邢振铎决定申请大学,但是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他跟父母产生了分歧。因为邢振铎物理、数学非常好,邢彬和宁晓辰希望儿子报考剑桥大学,工科出身的父亲更是钟情于机械设计专业,但儿子的想法是申请牛津大学,选择采矿和材料相关专业。 
  在国外学习、生活多年的邢振铎此时有了自己的想法,“虽然都是英国的顶级学校,但是‘牛津’和‘剑桥’的录取方式有很大区别。‘剑桥’基本采用一轮面试加上Step Paper的方式考核学生,而‘牛津’则是先考试,接着三轮面试的方法来考察。我认为‘牛津’的制度更有利于我,相应的我也会更自信一些。另外我在报考前对两个学校的学院做了很多的调查研究,从个人角度讲,我更喜欢‘牛津’。” 
  在专业的选择上,邢振铎更强调个人爱好和长远发展的结合。“当时我比较看好采矿和材料相关专业,这里有很多原因,课程安排上,综合训练上,还有这方面的人才比较匮乏,而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将越来越大等等。” 
  全家人讨论的结果是,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自己来决定今后的发展方向。但是邢彬跟儿子讲了自己的看法:“儿子,你愿意选择采矿,我也同意,但是爸给你个建议,我觉得你数学这么好,将来从事金融行业非常合适。如果将来你在大学里选择数学专业,最后可以做一名精算师,在2000年的时候,根据报道中国才有10个精算师,而且中国目前还没有精算专业。你到英国以后学数学专业,将来往精算方面发展,现在中国的股票、证券、银行都在发展,你将来回国会有用武之地,这个可能比单纯的采矿要好。”   
  投资教育,花多少钱都值(7)   
  听了父亲的说法,邢振铎开始有所动摇,“由于当时还小,虽然嘴上不答应,但是心里至少会琢磨,应该尽可能地借鉴父母的生活经验。当然后来我也想,申请这个专业可能和我的A-level学科并不对口,成功率会降低。而且数学和统计属于‘全能型’学科,在国外可以申请多数工作。”这样经过多方面的调查,邢振铎最终决定报考数学和统计专业,但申请学校仍然坚持他自己的想法:牛津大学。 
  “牛津”面试 
  如果在英国读A-Level课程的话,申请大学的时间是在第二年开学初,“牛津”和其他学校不同的是,需要在十月中旬之前完成申请。在申请过程中,首先要填写UCAS表格,包括个人资料、过去的初中或者高中成绩;还有为期两年的A-Level课程这时只进行了一部分,那么当时考了多少就填写多少;申报的六所大学(‘牛津’、‘剑桥’只能选其一);一篇个人介绍;还有老师的推荐信。在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优异的A-Level成绩,大学会以这个为依据估算学生最终的A-Level成绩,当然,精心撰写的个人介绍和老师的推荐信也是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 
  成功地通过申请步骤之后,接下来就是面试了。 
  作为英国乃至整个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学府,‘牛津’有着极为严格的面试制度。在2007年3月出版的《大学生》杂志上有一篇名为“英伦大学印象:沉醉是那天的剑桥”的文章,记者王肇辉谈到了这样一件曾经引起广泛关注的事:在苏格兰北部一个教育相对不发达的郡,一位女生的考试成绩达到了全A,符合牛津大学的录取标准。这是当地百年来第一个达到牛津录取线的毕业生,当地政府极为重视。但牛津教授面试后认为该学生不具备牛津大学要求的潜质,拒绝了她的入学申请。当地议会立刻将此事反映给中央议会,议员们就找到教育大臣,请他出面说情。在被牛津大学婉言拒绝后,教育大臣又找到副首相,还是遭到学校拒绝。无奈之下,副首相只得请布莱尔亲自出面疏通。虽然首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牛津大学仍然表示不能接收,理由就是一个——在招生问题上,任何人无权更改学院教授的面试结论,这是牛津几百年的传统。 
  面对这样严格的考核制度,学生的实力是唯一能够打开通往‘牛津’大门的钥匙。而对于笔答能力较强的中国学生来说,要与成绩同样优秀的英美国家学生一起参加面试,难度无疑是很大的。不过,这似乎吓不倒在国外生活、学习多年的邢振铎。 
  牛津大学的面试是由一次书面考试和三轮面试组成的,共计四天时间。第一天是书面考试,第二天和第三天由学生报考的第一志愿学院组织两次面试,最后一天会随机抽取一个学院面试考生,如果学生没有被第一志愿学院录取,就有可能被第二个学院录取。 
  首先是书面考试――学校统一的试卷。“当时我的第一志愿是Worcester学院,根据申请学院的不同,面试的细节也会不同。我们学院在第一次面试前给了我一张卷纸,大概十几道题目,上面写着学生可以自己做一些上面的题目。” 
  到第二天,第一轮面试才真正开始。“我记得面试的时候教授问我做过哪些题目,之后同我讨论了两道我做的题目,在他给的一些暗示下,我又做出了一道我没有做出来的题目。由于我报的是数学和统计,教授在最后还问了我一道关于概率的题目,其实是给我展示了一个关于概率方面的小游戏。”第一轮面试顺利通过。 
  第二轮面试让邢振铎感觉到了难度。“没有之前的卷纸,而且是不同的教授面试。首先他们问我认为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擅长,我说我比较喜欢几何和微积分,于是他们就问了我两道几何和微积分结合起来的题目。”在这种让人精神高度紧张的重要考试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思维短路”的情况,在做第一道题目的时候,邢振铎被教授更正了三四次,虽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幸运的是,他终于想通了教授所给的暗示,顺利地做出了题目。“第二道题目也很顺利就做出来了,我估计教授同时也是在测试我的接受能力。”   
  投资教育,花多少钱都值(8)   
  最后一轮面试,也就是他院面试,意思是在牛津大学的众多学院中随机抽取的一个学院对学生进行面试。“和第二轮面试类似,教授问我对数学的喜爱程度,我说我很喜欢数学,而且在英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进入了第二轮,也就是英国前50名的成绩。于是他就问我遇到了什么题目,我讲了两道我做出的题目,他并没有什么感觉,并一一给出了更好的方法。尤其是一道我考试时候做了一个多小时的题,他就用三、两步就得出了答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