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没有能力过我不想过的生活

第38章


很惊讶的是,常常一打开便是几万字,那一种信任让人很快乐。原来我不仅仅是写作剖析自己,也让读文章的人愿意写下他们自己。
曾经公开过几封,但被攻击,小小年纪做什么“知心姐姐”。但收到回信的人都知道,我几乎不给什么建议,只是讲一讲自己或者身边的故事。
有时候,不过是想有个人分享一下,但可惜与身边的人不知从何说起。这也是当初我开设倾诉邮箱的原因。大学第一年在外求学,孤身一人,遇到诸多困难,也没有什么朋友,更根本不能和父母说,因为说了又如何?只会让他们更焦急,却什么也帮不了。那段时光,我很希望有那么一个人可以和我说说话。
并且,产生“交换梦想”的念头,是在2012年的年初。第一次带着纸稿去出版社,结果没有成功,梦想失败。给我写信的人纷纷安慰我,说可以自己印刷自己卖,大家会支持。可梦想不是用来卖的,于是,我就发起了“交换梦想”,和大家同样在努力完成的半成品交换。我又收到了几百封的信件,有人换当医生的第一件白大褂,有人换支教时孩子们的画……
出乎意料,我们这一代的人,有不同于媒体所渲染的标签,更有不一样的梦想,也让我见到了中国新一代的希望。我们现在讨厌什么,就有人的梦想是想改变什么。有人想做一个主持正义的警察,有人想做一个有良心的记者,有人想做会对病人微笑的医生,有人想做亲切的小学老师,有人想改革教育带来更公平宽容的制度……
联系到社会问题,还记得那些耸人听闻的新闻吗?那些“不相信”,那些“想移民”,你真的看到过镁光灯没有照射到的身边人的故事吗?
如果我们可以给这些梦想多一些鼓励,或许真的可以带来巨大的改变;如果我们可以把这群普通的同龄人的热情记录下,或许可以感染到更多人,让没有梦想而迷路的人知道人生的许多可能性;如果父母辈可以读懂我们,或许可以有一个更坚实的支持。
也许最后,真正实现的梦想寥寥无几,可现在为了它而努力的过程,这些故事其实最为珍贵。无论你给85后、90后一代贴什么标签,我想把它们撕去,因为故事从来贴不上任何标签,它们都是有血有肉立体可爱的青春。
人心是最美的世界
为杂志的城市专栏写稿,每个月写两座不同国家的城市,写到现在,我常在想,其实无论写什么,最后写的都是人心。
电视、杂志里的故事,不是大明星就是成功的人,镁光灯下格外耀眼。但我常在想,那些上不了达人秀舞台,但照样有自己的梦,或许做得不够出色,运气不到,不尴不尬的普通人,怎么就没有故事呢?我们也有大起大落的情感,也会半夜为人生痛哭啊!
当我们把周游世界旅行认为是出路,当我们看到电视里有人因为唱歌而走红,会不会不自觉地被这个消费时代的媒体所影响,认为旅行、唱歌、出名才是梦想呢?
人生有许多的可能,我想知道那些譬如当医生的,医学院苦读七年,他们是怎么认定最初梦想的?又或者,那些为了考研、为了公务员拼命的,是什么让他们可以为了坐在办公室这么一份许多人觉得苦闷的工作挤破了头呢?
所以,在分享故事的申请者中,我有自己偏向于采访的一类人,或许也是最难写的。
前段时间读了晏礼中的《别处生活》,他书里采访和描写的,不是名人,而是一个一个“不为常人视角所及的平民,包括快递员、卖唱者、乡村医生、矿工、艾滋病人管理者、话剧演员……”读过后,每当我见到快递小弟,我总会想起晏礼中书里写的故事。那个快递小弟不仅仅是与我萍水相逢的人了,他一定有自己的故事,过去的,现在的,还有对将来的梦想。
就像爸爸和我说的故事一样,哪怕这一段夜里的路太长太枯燥,但只要有人心在的地方,总能见到最美的风景。
我还不能确定具体的线路、采访以及最后成书的选题,现在这个阶段只是:这窝囊的家伙终于下定决心要开展她的第二人生了!
人心既然是最美的世界,我只带着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去采访,其他不预期的故事和感悟就是我的选题。
我没有多大的出息,我只想做一个有故事的人。用笔写下自己的故事,去听别人讲故事,也写下别人的故事。
后记/合上这本书,然后……
当书稿完结、交付编辑的那一刻,这些文字就与作者无关了。心情吊诡,大功告捷带来了喜悦;同时,告别朝夕共处的伙伴,眼看着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自立门户,你伸出手,她却越走越远,最后,你也学会咬咬牙,一狠心,同样往前走,不回头。
还有,作为一个阅读者,合上一本书,我的下一个动作,通常是去觅食。而在此时,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止不住幻想,抚摸轻柔纸张的你,当右手边的张数越来越薄,下一个动作又是什么呢?关灯,“呼”的一下倒头就睡?捧起别人的书,理所当然地移情别恋?将圈圈画画的内容,字字工整地写进摘抄本里?思绪澎湃,敲打键盘,读后感是写给作者的情书,所以我会收到一封来自你的情书?当然,如果是上洗手间,也祝你痛快!
其实,写作者和阅读者的关系干脆得很。
我只是个造房子的。选一块土地,根据土壤、气候、四周环境设计制图。然后,工地里灌下钢筋水泥,敲敲打打,层层叠叠,一砖一瓦。房子造完了,我就跑去另外一个地方,开始建造新楼,你哪里见过建筑工人对他造的房恋恋不舍,完工后还死命不肯走的?接下去,这一切就看你的了,对,你,这房子的住户。
你搬到里面,在墙壁上刷上你最喜欢的颜色,也许涂鸦一只兔子,或几只大象;添置家具,可能是瑞典的沙发、土耳其的地毯;冰箱电源接通,发出幸福而贪婪的低吼,打开,里面是你不久前在超市搜罗的牛奶,也许产地是新疆,也许是北海道,也许是荷兰;你不爱与人来往,于是挂上最深色的厚重窗帘,点上印度檀香,隔绝外面的世界;养几条小丑鱼,和一整柜子的书作伴。
过了些年岁,这陌生城市的街道被你一遍遍走通,你有了朋友,换上薄纱窗帘,让阳光透进来。你渐渐喜欢让这间屋子挤满了人,你幻想自己是十八世纪沙龙的主人。最后,当你搬出去,提着行李,回望这栋房子,你记起的,是无数具体的故事。房子承载了它们,房子本身没有意义。
这些文字,集合在一起,成为一本书,也就是我给你建造的房子。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不止一次产生疑惑,写作的意义是什么?尤其写杂文随笔,无法如小说作者那般,简单一句“我就是来说个故事就走人的”。纵观过去,在我经历了一些事,内心彭拜,夜半无法入睡时,一定要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打完一通,才感觉平缓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作救了我,让那些多余的能量得到宣泄,不然,我可能是一个拳击手,或者街头女阿飞。积年累月,以至于我无法在一杯茶的悠闲午后,神情自若地在纸上写一些“安静的文字”。说话和写作不同,写作更为复杂,它是经过了一系列的运作,最终表达落于一个个字,字又整合,拼成表意的句,句集合在一起,为了表述某一观点成为段落。这也是为何我说“写作救命”的原因吧,好过任意一种稳定药物,写过后,脑袋累了,情绪挖空了,也就能安然入睡了。
我从来都理所当然地以为人生来如此,直到朋友苦恼地和我说,有时经历了些事,想写点东西出来纪念,可是坐在电脑前,抓耳挠腮半日,愣是表达不出。那一刻,我意识到,能如此写作,是一份上天带给我的礼物。更欣喜的是,我也不再苦于找不到写随笔的意义了,那即是,一种共鸣。
最近看一部剧集,十七岁的女主人公烦恼生活,闺蜜虽也是个未经世事的甜心,却道出句话来:“Look around.Everybody is going through things.”——你看看周围,每个人都在经历些什么。我们每天都有新的小烦恼,不断被一个大困难击中,更偶尔倒霉得一团乱,情绪崩溃。虽然经历的具体事情不同,可是,于细微处,心情却是常有类似的。
村上春树说,写小说就是避免表态度,把一件事情说得细节具体。那么,作为散文写作,那即是一件事概括以言,将情绪和态度写得丝丝入扣。能够心有所得,并表述出来,是我现在喜欢做的,并且能够胜任的事,兴许未来无法再如此坦诚,将内心的爱与惧慷慨剖析,只是此时,偶尔听到读者对我说“我就是这样的心情,谢谢你将它们写了出来,我觉得自己不是孤独的,这种共鸣的感觉真好,谢谢你”,我已然有了成就感。
艺术是一种表达,写故事是一种,写心情是另一种。表达不似体育比赛,能以具体到秒的数字来分出个优胜劣汰。我建造了一栋房子,只看住在这里的人,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活。
人生是场表达,管他有没有掌声。
【由www.sjwx.info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