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雪花轻轻飘飘,疏疏落落,却从深夜下到天明,始终未曾停歇。
“天气这般阴潮,于火攻不利啊……”杨廷麟看看帐外,又看看身披铠甲,全副武装的卢象升,一脸忧心忡忡。而卢象升却并不答话,只微微一笑,问杨陆凯道:
“将士们可准备好了?”
“都准备好了,就等大人的命令了。”杨陆凯答得干脆利落。
“好。传令,出发!”卢象升霍地站起身,铠甲片片,铮锵作响。正在这时,一名小校跑进帐中,单膝一跪,禀报道:“启禀大人,营外聚集了好多平民,自称是大名府的百姓,一定要见卢大人一面。”
“哦?”卢象升与杨陆凯一对眼神,“带我出去看看。”
“卢大人,那是卢大人!”“卢大人来了!”
卢象升刚一出帐,便听得一阵人声骚动。他抬起头,只见营外几丈远处,果然聚着一群百姓,翘首望向自己这方。他忙快步走出营外,对一众百姓高高拱起手。
“卢某出战在即,不知诸位父老此时来找卢某,有何贵干?”
“明公。”一灰白胡子的老者走出人群,对着卢象升躬身一拜,“小人名叫刘恒远,明公许是不记得小人了,十二年前,您在此任大名知府时,小人是府衙里的文书。”
“哦,原来如此。”卢象升亦礼貌地回拜,“不知先生此来,有何要事?”
“明公的境遇,小人们都听说了,小人与乡亲们此番冒昧前来,是想请明公不要出兵巨鹿,暂退广德、顺昌,以待时机。”刘恒远说着,一脸恳切。
“这……”卢象升闻言大为意外,也不敢确定这突然而至的请求究竟是何缘由,一时间不知如何回应。只听刘恒远接着说道:“当今天下战乱汹汹,十年未休。而明公这十年间不顾一己安危,平寇驱虏,舍身舍命,如今却遭奸臣嫉妒陷害,以至于不得不率伤兵残卒,与清军以命相拼,小人与众乡亲们,心中皆为明公不平啊!”刘恒远说着,眼眶一湿,声音微微发起颤来,“明公且听小人一言,暂时退军广德、顺昌,召集兵马,待来日重整旗鼓,再与清军决战。大名与广、顺二郡百姓昔日倍受明公之恩惠,心中感念图报,只要明公号召,必然一呼百应,携粮从军,与明公同心戮敌,届时兵力可增五万不止,何必定要在此独臂无援之时以卵击石,立而就死啊!”
“卢大人……”“恩公……”聚在营前的男男女女们,随着刘恒远的一番话语个个情切溢于言表,见卢象升沉默不语,竟相继跪在了地上。
“请明公退兵吧……”
“乡亲们……这是干什么,快起来,起来!”卢象升一惊,连忙搀扶起人群最前的几名老者,胸中澎湃难抑,感动不已,不经意间,眼泪便顺着脸庞的棱角滑落了下来。“卢某何德何能,竟劳各位父老这般为卢某打算……只是不瞒各位,卢某虽身负总督之名,但早已是今非昔比,如今粮饷不济,势孤力穷,事事遭人掣肘,卢某之生死尚在旦夕,又如何可连累各位父老乡亲……”
“正是因为如此,大家才……”刘恒远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卢象升伸手一阻。“先生,不必再说了。”卢象升打起精神,任凭冷风吹干了脸颊上的泪痕,朗声说道:“父老大义,卢某心领神受,感激不尽,但怎奈皇命如山,祖训谆谆,皆是万死不敢违逆。与其苟且偷生,不如舍身取义,卢某就此启程,还请各位成全卢某的忠孝之心!”说着,走到杨陆凯牵过的花白战马前飞身跨上,对众百姓最后拱了拱手,毫不犹豫地调转马头,带领着军队启程向北而去。
二
“大人,前面就是蒿水桥了。”天色依旧灰沉昧暗,看似与启程之时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卢象升军队却已是行了整整一夜了。杨陆凯骑马走在卢象升身边,向前指指道。
“嗯,且让将士们在蒿水桥歇息片刻,准备天黑后突袭贾庄。”卢象升说着,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天。
“天真是阴,也看不出时辰。”杨陆凯也抬头看去,随口说道,“这湿冷劲,倒是有几分像常州的冬天。”
“嗯……”卢象升笑笑,没有答话。
大人今日果然不同寻常,一路上一直沉默不语,不知是……哎,说什么不知,大人为何这般沉默压抑,我又岂会不知。杨陆凯眼神一暗,理理心情,又重新展开笑容道:“说到常州,大人也是有好多年没有回去了。待到此番清军退兵,小人陪大人一同回常州探亲可好?”
回常州……吗。卢象升的心骤然停跳了一拍,眉心微一抽动,而转头看向杨陆凯时,唇角却挂着淡然的笑。
“好。”
二人正说着,忽听道路前方蹄声笃笃,一骑快马从远处奔来,急停在卢象升面前。
“大人!”骑马的兵士神色紧张,腾地跃下马来,高声禀道,“前方蒿水桥发现清军主力部队正向我军这方赶来,粗略看来足足三万有余,怕是顷刻便至!”
“什么!”卢象升一口气提起,顿时抓紧了缰绳。难道是已教清军发现了行踪,抢先攻过来了!入夜偷袭怕还有几分胜算,若是在此时正面相逢……杨陆凯一下子变了脸色,身后列队而行的兵士们也都停下了脚步,左右面面相觑,个个瞠目结舌。此番出征,生的希望本就微渺如萤火之光,对此人人皆是心知肚明的,而如今看来,大概是……
吱喳喳,扑棱棱。不远处,有受惊的鸟儿飞过。而直到鸟儿只只飞远不见,谁都没有再开口说一句话,一条大路上排满了浩浩荡荡的军队,却静得仿佛连雪花落下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晰真切。
“大人……我们是否还继续进军?”
“唔……嗯。”卢象升朝报信兵士挥挥手,示意他退下,自己跳下马,走到杨廷麟马前。
“卢大人有何吩咐?”杨廷麟也下马道。
“刚才的急报,想必杨大人也听到了,卢某有一事相托,不知杨大人可愿再为卢某劳碌一遭。”卢象升面色既不轻松,却也不凝重,令人探不清他的心中究竟如何作想。
“卢大人何必客气。卢大人托付之事,只要是下官力所能及,就算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杨廷麟攥起拳头,语气坚定决然。
“好。”卢象升用力一点头,扬起手臂向远方指去,“从此往西南,五十里便是鸡泽。卢某恳请杨大人即刻赶往鸡泽报信,就说卢象升在蒿水桥遭遇清军,孤军难敌,请高起潜拨援兵来救。”
“这……”杨廷麟一愣,略略有些迟疑。
“怎么?杨大人不愿去?”卢象升话语间微微有几分急切。
“哎……”杨廷麟叹了口气,握起卢象升的手道,“卢大人之托,杨某怎会不愿,只是那高起潜与大人素来政见不合,又心胸狭窄,本就处处与大人作对,大人此时求助于他,他可愿真拨救兵前来?”
“杨大人之意卢某明白。”卢象升浅淡一笑,缓下了语气,“但如今能救得了急的,也只有他那一处兵马,无论如何都要去尝试一番,否则卢某此番,便当真是凶多吉少了。”
“哎,也罢!既然卢大人如此说,那么事不宜迟,下官这就前往鸡泽,无论如何定当尽力一试。”杨廷麟说着,用力握紧卢象升的手,顿了一顿,脸上又泛起一丝忧色,“此一去时辰不短,在下官回来之前,卢大人千万保重啊!”
“杨大人放心。”
“好。那下官去去就回。”杨廷麟道了别,便在卢象升和一众将士的目送之下拉缰上马,挥鞭向西南而去,一边还不住地回头喊着:“大人保重,下官去去就回!”
“大人,杨大人走远了。”
杨廷麟走了许久,卢象升仍是呆呆望着西南出神,杨陆凯走到卢象升身边,轻声唤道。
“哦……”卢象升回过神,看了看杨陆凯,呼了口气,缓步向自己的坐骑走去。
“大人,我们是否要等杨大人回来?”杨陆凯又问。
“不必了。”卢象升一蹬马蹬,翻身上马,“传令,继续向蒿水桥进军。”
“可是……”
“援兵不会来的。”卢象升淡淡一语,截断了杨陆凯的话音。
“不会来?!”杨陆凯闻言心中一惊,“大人是说高起潜不会调兵来救大人?那大人为何……”
“杨大人本非沙场中人,又见识高远,报国志坚,乃是大明之栋梁,怎可就此教他为我们陪葬。”
卢象升话语说得从容坦然,但那陪葬二字却像一柄大锤,重重击在了杨陆凯的心上。“大人……”他牵着缰绳的手忽地攥紧,喉咙沙哑凝塞着,两片干薄的嘴唇微微颤抖,半晌也说不出一句话。只见卢象升马头一转,面对着那五千士兵排成的长队,猛提一口气,高声说道:
“诸位将士!如今清军已是迫在眼前,不容不战!此番敌我战力悬殊,迎头而上,必然生望渺茫。诸位将士多年来与卢某一同平寇驱虏,出生入死,对卢某,对大明,皆可谓忠义已尽。若此时仍愿与我共抗金虏,卢某心中感激不尽;若希望就此离军而去,卢某也无半点怨言,绝不阻拦!”
“大人何出此言!”“死便死了!”“小的绝不弃大人而去……!”
……
卢象升一席话余音未落,全军将士却像是早已做好必死觉悟一般,竟不见谁有片刻的犹豫。争先恐后的决心最后汇成了一句坚定话语,人人齐声高喊着,一如雷鸣响彻云霄。
“愿与大人同生共死!”
“好!”一抹潮红泛起在卢象升的眼眶,而下一刻,却又被双眸中那坚毅如铁的颜色瞬间冲散。他遥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旌旗,紧紧握住了手上的大刀。
“大人……”杨陆凯也跨上马,满心的不忍不舍与不甘,却是再找不出言语相劝或是阻拦。卢象升看看杨陆凯,眼中露出了最后一丝温软,恰似那江南春雨初歇时,一缕悄悄拨开云隙的轻浅日光。
“此生人事已尽,这就是我的天命。”
——从此故园松竹,相见再无期。
啪!缰绳一抖,白马扬蹄向北奔去。
“向蒿水桥进军!”
三
这一场战斗激烈而短暂。待到杨廷麟从鸡泽只身一人回到蒿水桥时,战火已熄,厮杀声散,只余满地狼藉。明军的尸体覆着薄薄的白雪,横七竖八地铺满了这一片荒野,四周感觉不到半点鲜活气息,一切都深深浸没在那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想尽办法,倾尽全力,最终还是难逃这样的结果吗……杨廷麟跌跌撞撞地下了马,紧咬着牙根,强忍着胸口的剧痛,一步一步向那早已尘埃落定的战场中走去。尽管那希望细若游丝,但他仍然一具一具仔细辨认着尸体的面目,祈祷着在这不大的一片荒地上,不要有任何迹象来印证自己最坏的想象。具具遗骸沾满了泥浆与血污,保留着生命结束前最后的样子,无声地描述着他们在那一刻间,是怎样的英勇与壮烈。杨廷麟每走一步,心便像被利器割去了一分,血流汨汨,痛彻骨髓,而未等他走出多远,那游丝般的希望终于被眼前的景象轻轻易易地,碾成了齑粉。面容熟悉的男子合着双眼,静静躺在地上,肮脏的泥渍狰狞攀附在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上,染污了青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的皮肤。身畔一大片血迹渗入了土壤,点点雪花落下,瞬间便被那方殷红的泥土融化吞噬。而身材瘦小的年轻侍从背上刺着数十支羽箭,趴在地上紧紧护住了白面男子的尸体,就这样冰冷僵硬下来,如何也移不开。杨廷麟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心房顷刻间被剜成了空,几欲决堤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蓦地涌出了眼眶。天光分分暗淡,寒意愈渐深浓,北风卷起他孤独的悲泣,在这片荒野上方不停地游荡徘徊着,呜呜咽咽,凄凄冷冷,久久也不散去。
小说推荐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崇祯在位期间,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他本身的素质在明代的帝王中也属上智之人,与他那个二十多年不上朝不与大臣见面的祖父和他那个纵情酒色,不会治理天下,却做得一手好木工活的哥哥相比,崇祯之敬业,简直可以评为帝王中的劳模 但是,正是这么一位希望能够中兴帝国-并且为了这一希望而
- 历史军事鲟鱼完本
- 最新章:结束章 【定鼎】
- 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 这是一个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王朝的覆灭的悲剧故事。之前的明朝就因为灾荒频繁、宦官专权和外敌频繁入侵而摇摇欲坠,待崇祯继位之后,他接受父兄们“女色亡国”的教训,勤于政务,戴星励治,立志中兴。可惜他不辨忠奸,胆小多疑,最终使本来就风雨中飘摇中的明王朝彻底崩塌。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以大明、大清、大顺的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作者所写的《百度宅男当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结局【全书完】
- 崇祯封神
- 喜欢黑山老妖的读者将就一下吧 作者:屠神龙所写的《崇祯封神》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屠神龙完本
- 最新章:新书
- 崇祯盛世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 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 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粉丝群 414450807欢迎来玩,永远有效 作者:轩樟所写的《崇祯盛世》无弹窗
- 历史军事轩樟完本
- 最新章:1136 大结局(下)
- 崇祯十七年秋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 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 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 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穿越架空话凄凉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改名了
- 崇祯聊天群
- 崇祯二年末,只能和当下人聊天的系统,向魂穿崇祯皇帝的胡广下达了第一个任务:给京师城外十万建虏大军一个教训 胡广:你这垃圾系统,只能聊天,就让朕给城外的十万建虏大军一个教训,完不成还要抹杀,疯了么 群号306779547,欢迎进群聊天跑龙套 作者:叫天所写的《崇祯聊天群》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穿越架空叫天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发布,请支持,谢谢!
- 崇祯本纪
- 朕就是崇祯,拥有海军辅助系统的朕绝非亡国之君。有朕在,大明将江山永固,天下一统 魏忠贤,你是把好刀 东林党,还是去当在野党吧 李自成,继续给朕打工吧 皇太极、多尔衮你们放心,满族作为少数民族,会圆满融入我大明的 朕的目标:天下日月所照,皆是大明臣妾 英语是什么鬼?一边玩去吧 番邦外族,欢迎参加汉语的
- 穿越架空喜马拉雅听风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一八章:莽古尔泰的怨气
- 大明之崇祯大帝
- 【历史新纪元脑洞风暴征文】参赛作品(免费火热历史爽文)崇祯十七年二月,关外建奴虎视眈眈,李自成大兵压境,文武百官争相卖国求荣 正是内忧外患,亡国灭种之时,且看身为穿越者的崇祯大帝朱由检如何重振大明河山 作者:檀芸所写的《大明之崇祯大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檀芸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