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

第15章


你越是一个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老兵,
你的仗就越会打得漂亮,打得从容。当然,既然是战斗,自然会有流血、牺
牲,也会有打败仗的日子,尽管你身经百战,但你不可能永远是常胜将军。
总之,你在进行一个有意义、有生命的战斗,你当然也就一直不能忘记自己
是个战士。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竭尽全力想做一名好兵。
电视在中国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而且我们国家的电视刚起步那会儿.
全是现场直播;可时至今日,仍还有人不断地问我:“你的节目真是现场直
播?”我无言以对。也许,我们现场直播节目做得太有边有角,太无漏洞了。
现场直播和录播其实区别很大的。做惯了现场直播,偶尔有一次让我去
做录相节目,就觉得是一锅温吞水,永远烧不开,即使节目后期可以编得细
致一点、技术上完善一点,也全然没有了电视的特点。录相的时效性、现场
性和直播节目不可同日而语,比如直播那天,刚好下大雪,我在节目中随口
就会说出:今天北京下了今冬以来头一场雪..对于观众来说,马上就有了
此时此刻的感觉。录相则不然,录相总要提前一段时间,你哪能预测以后会
怎么样?它几乎剥夺了你即兴发挥的才能,录相节目最不舒服的就是主持
人,一遍往往不能成功,再来第二遍、第三遍,所有工作人员都不会达到实
战状态,总觉得还有可以重来的余地。传播中的艺术节目和纯艺术的不同点
很微妙,它本质上不是艺术,而形式上又要有艺术的欣赏性,同时也要有广
阔的可视性,电视文艺没有太大的保留价值,但是它的时效性、广泛性、时
代感又是其它艺术所不能比拟的,电视的某种粗糙是观众能原谅和接受的,
但是电视的虚拟却是观众不能认同的。
这些年,我主持的节目百分之九十都是现场直播。直播锻炼了我,也培
养了我,最初上电视因为不懂什么是现场直播,因而也就不紧张,后来因为
熟悉了直播,一段时间在直播中总是很紧张。
就其人的本性来说,在众人面前说话最容易词不达意,也最容易说错话
了,除非他是个天生的演说家,然而能做演说家的天才大概只有万分之一吧。
言多必失,这是中国的一句老话了,如今我对这句话体会最深了,感叹也是
最重的。是啊,我的工作就是在众人面前说话,虽然说的话有所准备,有所
设计,有一个大的轮廓,但毕竟还是要通过你的嘴说出来,而且节目常常要
发生变化,需要你临场发挥,驾驭全局。这时,你才能懂得为什么说世界上
最难的事就是把话说对了,说好了。说得天衣无缝是多么辛苦!
回头看我这些年的现场直播节目,许多时候的即兴发挥都留下了遗憾。
这是我的水平、我的文化和我的学识所限,尽管这样,我喜欢直播节目依然
远远超过了录相节目,更喜欢直播节目中的即兴发挥,发挥好了,它一定会
成为那场节目的华彩乐章。
现场直播中,最大的困难是很多事情是你无法预料的。不记得有多少回
了,直播时,我在有惊无险中,悄悄地躲过了观众的眼睛。
1990年春节晚会,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重要的节目。晚会中的许多电
报、电话都是临时交给主持人的。你基本上连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就上场了。
我记得,接近零点时,我刚下场又被导演推上了台:“快,这是四封电报,
马上宣读,时间要占满
1分
20秒”。我接过电报一扭头就神采飞扬地走向了
主持台,为了把即将到来的零点高潮推上去,我边走边用激昂的语调说:“亲
爱的朋友们,我手里拿的是刚刚收到的四封电报,第一封是侨居马尼拉的..
第二封是..第三封是..第..”当我要读第四封电报时,才发现我的手
里已经空了。坏了,少了一封电报。我这时已经用余光看见了导演在台下拿
着这封电报向我示意。此时的我既不能下台拿,导演也没这个胆量给我送上
来,但观众已经听得清清楚楚我说的是四封电报,瞬间,大概也就是两秒钟
吧,我就作出了决定,我合起手中的电报说:“今天晚上,打到直播现场的
电报不计其数,特别是海外华人,他们都想在这个阖家团聚的夜晚为祖国亲
人送上他们的祝福,由于时间的关系,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宣读了。海外侨胞
们,你们的问候,祖国人们都接受了,也请允许我代表祖国人民,向远离亲
人的海外侨胞祝福,祝全世界的中华儿女万事如意!”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
声,观众没有看出我的破绽。我走下舞台,看了一眼墙上的倒计时钟,一秒
不差。台下的导演拥抱了我,她手里还举着那封忘了交给我的电报。
当然,直播中我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那种尴尬、那种无奈真是难堪,
我记得
1993年我们曾专为几对金婚的老朋友举办过一期“综艺大观”,他们
都是我们国家各行各业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其中有一位是我国第一代气象专
家,曾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她年轻时曾留苏、法、日等国
学习,是一腔爱国之心让她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又回到中央气象台工作。
当我把话筒递给她的时候,她顺势就接过去了,对于直播中的主持人来说,
如果把话筒交给采访对象,就意味着你工作的失职,因为你手中没有了话筒,
现场的局面你就无法掌握了,更严重的是,对方如果说了不应该说的话,你
更被动!但那时众目睽睽,我又不能再把话简要回来。
“我首先感谢今天我能来到你们中央气象台。”这位阿姨第一句话就说
错了,全场观众大笑。
我想,这正是我把话筒接过来的好时机,可我伸手,她却躲开了我,我
只好追上话筒伸长了脖子:”阿姨,这里是中央电视台。”
“是啊,我感谢你们中央气象台。”全场观众更乐了,我也乐了,我想
替她解释,可我手中没有话筒,我只好又伸手,那位阿姨推开我的手,我只
好再次伸长脖子:“今天阿姨金婚,在这幸福的日子里她太激动了,对气象
台太有感情了。”
她并没有理睬我,她继续说:“我当年在苏联、日本留学,都比中国..”
我强行抢下了话筒,我担心她说错,她一定是想说,都不如中国好,因为她
是一个爱国的科学家。现场直播时的气氛是很容易让人紧张的,特别是面对
镜头时,就很容易说错话。这位阿姨个性太强,愣是第三次从我手中夺去话
筒,舞台上的我们来回夺着话筒。原规定她只讲三十秒种,结果她讲了将近
五分钟。台下的导演急得向我做停的手势,领导也向我挥手,我更是浑身出
汗、七窍生烟。面对上亿观众,我绝对不应该再抢话筒,再说咱们中国人最
讲礼貌,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更何况年轻人对长者。但没有人知道我
们的直播时间一分一秒都是事先周密安排的,她要占了五分钟,就意味着后
面要有一首歌今天唱不了。
现场直播给主持人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发挥现场,这种发挥绝不是瞎闹
哄,一定要与节目的主题相关联,这需要你平时的生活积累,有较宽的知识
面和一定的文化功底,同时还要有驾驭语言的能力和现场的应变能力。
记得, 1995年初我们曾做过一次以母亲为主题的“综艺大观”,导演
是刘铁民。我非常喜欢这类有人情味的主题节目,当节目快结束时,导演急
勿匆地告诉我还剩余三分多钟时间,可是已经没有节目了,让我即兴发挥,
把这三分钟的时间填补上。三分多钟,生活中就一眨眼儿的功夫,可在电视
上,在直播现场,三分钟,太长了,说什么,多少话才能填满这三分钟呀。
直播就是战场,你来不及周密策划,在场上你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商量的人,
最重要的是观众并不知道你是临场发挥,他依然要你准确得体,职业要求你
必须具备这种能力。而现场你不能有片刻的停顿,我一边往台上走,心里一
边激烈地盘算,说什么?对,说观众,我走向了观众席。
“我想知道,今天在场的观众朋友们,有哪位是陪同母亲一起来看‘综
艺大观’的?”此时,我脑子里迅速在做着下一步的打算,如果一个也没有,
我会如何?如果有,我该说什么?
观众席上一位清秀的小伙子站起来,“我!”。
我惊奇地,“是吗?可不可以把你的母亲介绍给大家?”
小伙子看了看母亲,说:“可以。”
“请这位母亲站起来好吗?”那位母亲笑盈盈地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站
起来。
“这位妈妈,我们都为你自豪,有这么好的儿子真幸福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