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大中华

第170章


“大人,现今西南坐拥川云两省,又从洋人手中夺去越南,其更是聚雄兵数十万。打不得啊…”
“混帐,我大清百万雄师,难道就真的这样惧怕那个乳臭未干的刘昊天?”似乎找到发泄口,荣禄对着袁世凯怒目相识。
“大人,我大清适逢国难,北有俄人和倭寇,南有乱党作祟,分身乏术啊…”
“唉…西南此番是借题发挥,吾皇登基空视西南节度使,又逢我新军无端接近。唉,荣大人,此番我等还是谨慎处理。”为这个国家奔波一生的李鸿章,无奈声之中又带有疲惫。
“慰亭,你电报过去后,西南如何回应?”
“大人…有…这也是我请二位来的目的。”袁世凯恭敬的对着李鸿章行礼后从袖袋中取出西南的回电。
《中华大西北自古民风彪悍,历朝历代不服中央朝廷管制而形成杂乱既为数庞大之独立政权,今我四川遭受大西北匪患入境作乱,霍乱民生。特此我川云节度使亲命大军扫荡大西北,还我朝之一方安宁。望中央朝廷谅解。……》一篇大义凛然的回电呈现在左右首辅眼前。
“混帐…乳儿此乃狼子野心…其心可诛,其罪可斩…”飞快看完回电的荣禄又发作了。
“二位大人,节度使在攻打西北部的同时,还在广元,重庆,昆明屯集重兵…”
“啪…啦啦…”
“混帐…是叛逆…叛逆…”不待袁世凯说完,荣禄一把抓起茶杯就砸在地上,对着袁世凯吹胡子蹬脚怒吼。
“是…是…叛逆…叛逆此举向我展现出一幅大军出击的样子。现在下官以调集黎元洪的新军第二十一镇、张彪的新军第八镇严阵以防节度…叛逆作乱。”袁世凯俯首慌忙改口。
“报…西南加急电报…”一位军机文书拿着一封由刘昊天口述而发的电报跌跌撞撞闯入军机大堂。
“混帐…!”“放肆…!”“滚出去…!”
心里本就堵得慌的李鸿章和荣禄二人见文书不成体统的样子就猛地喝斥道。而袁世凯一看自己人毫无规矩闯进了不说,仪态还不周正,也暴怒的大吼道。
“呀嘛碟…!”文书如遭雷击般惊恐叫道。
“哦…不是…西南…西南叛逆亲自给各位大人发来电报…”一看情况不对,文书赶紧扬起自己手中的电报辩解道。
本来还在疑惑‘呀嘛碟’是什么玩意儿的三人顿时站了起来,猛的急速围着再次被三人行为吓到的文书。(纯洁如斯的里杀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你们知道么?”
“呀…呀嘛喋…叛逆刘昊天的…电…”文书话未说完,袁世凯就一把抢过这贱人手里的电报。
《风云将至,然我中央朝廷军力虚弱,北方洋人、倭寇随意践踏我中华天朝之国颜!特此,我川云节度使原做中间人,转卖犀利之枪炮于中央朝廷,以重振上朝之国威。新皇文治大帝,左右两相,军机袁大人明见。我西南绝不多收一文!望中央朝廷明鉴。》随后便是密密麻麻的武器清单。
“嘶…”
三人心头巨震,骇然相识。
“此子如别无他求,其心可鉴…”李鸿章放下电报叹口气说道。
“可惜不为我朝御用啊…”荣禄也被庞大的武器清单吓一跳。
“二位大人,他这是在为大西北买单,同时也在变相的向我们示威…然而我们不得不认清的是,现今俄国和日本倭寇已经看上我大清,我们需要这批庞大的军械。”满是复杂的袁世凯低头对着二大臣轻声道。
“北方不同于叛逆小儿占领的西南贫瘠和化外之地,我大清龙骨还是在这北方中央,而满洲更是我大清兴龙之地。唉…还是上报万岁吧!"……
当日,在西南军队向外扩张时,年仅17的满清皇帝文治在御书房内平静的沉思着。
昏暗的御书房内,文治十指尖锐的指甲深深陷入腿肉之内,双眼内满是冲突怨气和怒火。
不应,他还是要强取大西北;应,龙颜何在?
不应,北大两大强敌眼看就要挖自己祖坟,自己却无力抵抗;应,得到大批量先进军械,能够有保住祖坟的机会。
“咚咚…”御书房外响起敲门声音。
“嘎吱…”红木大门被推开。
“老祖宗?”文治抬头一看,却是一直在幕后的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
爱新觉罗·奕訢,满清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三朝和硕恭亲王。本该在在官场明争暗斗而枯心力结的他也因为刘昊天的出现,让他无暇与慈禧争斗而是全力发展洋务。
如果说李鸿章是满清改革的总工程师,那他就是是真正的改革人,曾、左、李不过是桨手而已。是他拉开了满清由封建走向改革的序幕。而他本人也励志要从内忧外患的荆棘丛中辟开强国之路…为此他甘愿放弃触手可得的皇位来避开顽固派的锋芒。他将自己隐藏在慈禧巨大的阴影之下大刀阔斧,推进满清的改革。
有人称他为“鬼子六”,其实他是一位宽厚、坦诚的当家人,起码在现今大清最为艰难的时候他维系了大清罕见的向心力,无论改革派、保守派、骑墙派乃至“洋干部”,都乐于团结在他的周围。
“哈哈,知道么,看到亦云如此,本王甚慰…”看着文治龙袍膝盖处的血迹,奕訢异常的哈哈大笑。
“亦云呐,皇极老祖传下偌大个家业被我们这些只顾争权夺利的不肖子孙败得差不多了。如今能有一位忧国忧民、甘愿流血的皇帝。不说其他,就从亦云这份心,本王看到了大清再次兴起的曙光。”奕訢走到文治身边感慨与激励着。
“老祖宗,可是朕实在为难,如今北方猛虎豺狼,南方宵小不断,西北叛逆更是直接吞我大清基业。请老祖宗明示…”自登基以来,文治可以说是痛苦不堪,一切都是那么的糟糕和让人狂抓。
来回在御书房走动的老王爷停了下来,背对着文治说道:“亦云可知有人这么说过,知耻而后勇,达者为尊?”
闻言,弯腰求助的文治惊的抬起头望着老王爷惊呼道:“老祖宗…”
“实力,永远是生存法则最重要的一条!亦云,我朝对西北从未有过实际控制权,而西北也既是贫瘠之地…亦云可明了?”老王爷转身沉重道。
“老祖宗…是…朕明白了…舍车(ju)保帅!”
老王爷拉着文治坐在冰冷的地砖上,拍拍文治肩膀说道:“这是耻,是我们安逸太久了,让人趁危而入。用这耻换取时间和军械,阻去北方豺狼虎豹,兴办洋务,顺应时代大潮,这是勇。他刘昊天既然也顾及天下人眼色,那么我们就堵住他…让他无颜下口。”
“我大清倾极中央之力,还怕比不过他?届时还能任由他称霸一方?”
在老王爷走后,文治再次陷入沉思。随后亲笔书写一道圣旨。
“既然你要吃,那朕就要你吃个够…”写完圣旨,文治浑身颤抖着,年少的他,双眼内燃烧满怒火和杀机。
25日,满清皇帝文治向西南发来一道圣旨在西南军政内掀起一片风雨。
“奶奶的,先是给川云节度使,现在又是西部六省节度使,乱了,乱了…满清这是闹那一出啊?”面对满清皇帝的圣旨,就连平时稳重的李世杰也接驾不住了。
原来文治的圣旨不是别的,是给了刘昊天一个封号,西部节度使封号。外加川、云、青、甘、西藏、新疆六省划为蜀王封地。
“呵呵,小皇帝眼见国难,以一个空衔横制总裁啊,又要我们的武器…能屈能伸,比光绪强多了!”外交部长袁文褚呵呵笑道。
袁文褚说的不错,文治看到西北陷落以成定局,便继续升刘昊天的官,再以中央朝庭大义压着,让刘昊天在短时间内没有起兵造反的打算。然而几省本就是刘昊天现占领地盘,加之刘昊天现在是川云节度使,财、政、军、任免、生杀大权样样都有,文治却又在这之上空加一个头衔,让刘昊天在天下大义面前不敢乱动。
“好狠的心,竟然不怕总裁裂土称王,也不怕总裁趁势而进,将他的军。”张兴华也对皇帝此举佩服无比。
就在刘昊天不顾众人沉思时,一众军政要人相识一笑,随后相继跪地…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www.zongheng.com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十三章 西北首战
“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势浩大的千岁声中,刘昊天抬起眼皮看着跪了一地的军政要人。
“你们做何?”此时的刘昊天心里风平浪静,没有因为一个王而起一丝波澜的声音问道:“你们做何?"
“回禀大王,既然满清给我们裂土称王,我等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伏地的李世杰回答道。
“现中央朝廷自顾不暇,天下一片水深火热。而他满清奴役我民族数百年…大王…也该够了。”
“战国烽烟四起,内忧外患,国不为国…该有大王举起民族大旗。”
“民族千年传承,异族当道,我王天命所归,当担起民族重任。”
……李世杰带动出大片复合声,众人纷纷呼吁刘昊天称王。
在中国,在这个数千年来都习惯至高统治的存在,而帝王也是数千年来中华的依赖所在,无帝王,则无中华安泰,这是中华自古以来的中心概念。
看着众人,刘昊天心底涌起一股豪情,但他还是婉言道:“称王和现在又有什么不同么?”
“这…”
“现在我们要的是北方不被日、俄侵略,保证中华自有领土的完整。一旦我称王,怕是小皇帝脑子再清醒也要与我们拼个你死我活。所以,此事暂且带过…”
裂土称雄,割据一方,看似可行,可是刘昊天知道,哪怕西南成立du立政府也并没有捅破与满清之间那层纱帐,慈禧在世时也努力维持这层薄如蝉翼的窗户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