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塔号

第5章


  “你上个月借阅的那本书我已经替你还回图书馆了,有人需要它。”米卡说。
  “谁会需要一本□□?”
  “不知道。我去图书馆的时候,经过了那本书的空槽,上面的排队信号灯是亮着的。而且亮了两个星期了。”
  “谁也会对‘Y’感兴趣呢?一个生活在五百年前的人。”
  如果没有“Y”就不会有“巴别塔号”,据说现在的“巴别塔号”就是根据他/她的手绘图建造的,这幅手绘图被评选为“十大最优舰艇”之一。这里面的所有布局乃至任何一个细小的空间的用处还有每一颗螺丝的位置均出自他/她的构想。
  当时,有人发起并组建了一个秘密王国,成员来自世界各国,全是王公贵族。据说它叫“巴别塔国”。他们用雄厚的财富实力召集了一万名世界上各领域最顶尖的人才,建造了一个完全制度化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民总数为五万人,加上那一万名科学家,一共六万名。
  他们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建造了一座地下城市,极尽繁华,且一尘不染。典型的世外桃源。在那座地下之城里,除了青山绿水和干净整洁的街道外,还有遵纪守法各尽本分的居民以及为了未来而建的实验基地。那个实验基地比一个普通小国家的领土面积还大,在那里,各种各样的实验室像美食一条街那样有规律的排列分布,各种各样的实验在紧密锣鼓的进行着。有病毒实验室,也有基因改造室,还有宇宙飞船建造室等。
  为了拯救人类,最顶层人物们团结了起来。
  病毒肆虐,环境污染严重,人类的智商与日递减,变异物种层出不穷,世界处于崩溃的边沿。疯掉的动物和无法再食用的植物疯狂出现。
  科学家们日夜赶工,研发新药,但是成果微乎其微。五十年过去后,曾经的年轻贵族们已垂垂老,他们一天比一天绝望。直到某一天,有人提议,为什么不清洁地球呢?
  巴别塔国百分之九十的人赞同这一提议。把地球上所有的劣种人全部清除掉。既,将十分之九的人类杀光,用病毒,只留下血统高贵,知识渊博,勇敢坚强,尊重自然,品德高尚,财富雄厚的优等人种。
  那十分之九的人是长在地球身上的毒瘤,它们不停流着脓液,折磨着那颗原本无比美好的星球,让它臭气熏天,烟雾笼罩,伤痕累累,破败不堪。
  然后,当解药研发成功时,“Y”带着解药秘方背叛了巴别塔国。他/她不仅把解药秘方带走,还锁死了实验室的大门。至今无人能解。世界十大难解密码之一,被他/她所创造。
  他们派了二十辆摩托去追他/她,他/她摔断了一条腿,但是还是成功逃脱。骑摩托的时候,左腿没有右腿那么重要,而右腿没有双手重要,他/她摔断的正好是左腿。喜欢骑摩托的人,尤其是职业摩托车手,他们的手臂肌肉异常发达,就像科学家的大脑比一般人的大那样。
  “他/她为什么不带着病毒逃离而是解药呢?”米卡问。
  “没有解药,巴别塔国的人也都会死,所以,病毒不会被释放。”
  “为了救那十分之九的低劣人种,背叛自己的国家值得吗?”
  “他们有活下去的权利。哪怕是一只蝼蚁,也有苟且偷生的权利。没有人可以随便决定别人的生死。能够决定别人生死的,只有自然。”
  “巴别塔国,一个在地图上不存在的国家。”
  “一个在地图上并不存在却凌驾于在地图上能找到的所有国家之上的国家。国中之国。”
  “所以,Y就是王中之王了?”
  我点点头。
  “Y”是实验室里的领头人物,他/她参与并指导了当时在地下城的实验室里所进行的百分之三十的实验。这意味着他/她在地下城拥有至高无上的身份和地位。在投票选举中,他/她获得了百分之七十的选票,被推举上最高位置。
  人们都习惯性将自己的命运交到最聪明最有才能的人手上。
  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制度,并组建了自己的国家,开始了漫长的远征的前期准备。但他们对远征的期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比一天减少,最后企图通过大屠杀来净化地球。
  米卡抬头看了看天花板,“十大最优舰艇?天文学家们不会同意的。”
  “就算天文学家们同意,建筑学家也不会同意。”老李说。
  我和米卡同时看向他/她。
  “那本书为什么被列为‘□□’?”米卡问。
  “因为它宣扬仁慈,而这恰好是我们所不需要也不提倡的。”我说。我们要像冷血动物般活着,日复一日。
  “佐伊,你该回去了。”老李说。
  我拿起米卡手里的那颗白色助眠药,离开了花园。
  那是一本残缺不全的□□,是谁将它带到“巴别塔号”上来的,无从知晓,只知道它就那么静静的躺在“□□区”的某个角落。所谓的“□□”指的是少看而不是不被允许看。
  回到住处,我把助眠药扔进马桶中,等待下一次方便时跟随排泄物一起被冲走,我不会专门为了一颗药而浪费水资源。
  那晚在入睡前我没再离开自己的房间。第二天有非常重要的事要做。又有一批新生毕业。我将驾驶小型战舰带领他们穿越小行星带,还有漩涡区。前十名将晋升为准战士。为了这一天,毕业生们在模拟实验室进行了十几年的艰苦练习。
  小行星带的方向和形状一直不固定,有时候像一张正面撒向我们的网,有时候像一张平躺的纸,我们所面对的仅仅是一条直线而已,有时候像侧面挥来的砍刀,有时候是一个由许多碎石组成的球,有时候是柱子,那些散落在宇宙空间并莫名聚集到一起的流浪石拥有千变万化的造型。它们是太空中无人操作的武器,危险而随处可见。它们唯一的优点是肉眼可见,不像漩涡,无形无状,默默潜伏,等到有事物从身边经过,将它们吞进肚子里碾碎,像绞肉机那样,或者将它们撕裂,像剪刀以及别的什么。
  在茫茫宇宙中的大部分星球上,并不存在体型较大的生命,有的只是小个体生物,它们的原始让它们适存于一切令人意想不到的环境。体型越小的生命,身上越没有血液,但凡没有血液的生物,都是处于低级状态的生物,低等生物是没有智力的,只有条件反射般的惯性,惯性让它们下意识的觅食并存活下去。
  就像人身上的细胞,它们没有智力,不能独立思考,但是它们各自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充满了令人肃然起敬的规律与原则性。
  三百二十五年来,我们从没遇到过体型较大的生物,我们所遇到的最大的外星生命还不如一条鱼大。战舰毫无用武之地。我们就像一群地质学家,一群考古学家,一群地理学家,什么都像,唯独不像出征的战士。唯一的战斗对象就是恶劣的环境,当然,还有无边无尽的寂寞。
  这一次,我们所面对的小行星带将会以一根圆柱形的方式正面迎来。这是最理想也是最不理想的情况。因为它最安全同时也过分安全。演习需要安全,但是也最不需要安全。能够保证学员们不会陷入危险之中,这是好事,但是如果情况太乐观,演习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完全得不到锻炼也累积不了经验。
  为了增加难度,遇到这样的简单试题时,我经常会带领他们围绕圆柱形行星带进行缠绕式飞行。看谁既不会被卷入其中又能快速飞完。有时候我们会把每一位学员的飞行路线标出来供人一乐。有的学员飞行轨迹形成完美的线性图案,有的则凌乱不堪。飞行轨迹代表一个人的定力、智力、毅力与判断力是优还是良乃至差。
  遇到迎面而来的网状小行星带时,能够毫发无损的从四颗(乃至更多颗)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距离不等并紧密挨着的小碎石中毫发无损的穿越过去,既可得优。战舰表面擦伤的面积越大成绩越低。战舰有损伤,比如缺了一块或者掉落一部分,得差,将重回模拟实验室继续训练三年才有资格再次申请参加演习。
  遇到平躺的纸张,直接平行着飞越即可。但是遇到平躺的纸张时,我一般带领他们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垂直穿越。考试太简单,会在将来害了他们。没有人会在演习中死去,救援队和医疗队随时准备着。
  遇到球形小行星带,会带领他们绕着小行星带像缠毛线球那样缠绕八圈,完美等分,仿佛一个苹果被人用刀均等的切成了16块。有的学员会绕成乱糟糟的线团,有的会绕出完美等分。越均衡,得分越高,反之则需回模拟实验室呆三年。
  遇到单个漩涡是我最喜欢的情况。学员们绕着漩涡像个圆圈排开,我会处于漩涡的开口处——一般来说,漩涡就是一个圆锥体,头部是尖的尾部是圆形开口,不能离开口处太近,会被卷入其中撕成碎渣——朝漩涡注入三种物质,第一种是碎石,第二种是水,第三种是空气,然后让学员们观看反应。碎石进入漩涡后总是会灰飞烟灭,无论倒入多少碎石,都变成粉末并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个无底洞;水进入漩涡后会被旋转成一粒一粒的小水珠不停在里面颠簸,当注入的水达到一定量,漩涡会散架,水珠会从里面散射开来变成锋利的子弹;少量空气进入漩涡后立刻将漩涡击散。
  所以,我们在“巴别塔号”和小型战舰还有探测号和试验号的机头部位都安装了空气对流器,用于击散宇宙中的漩涡。几百年前的科学家们将它们称之为“黑洞”,并预言“黑洞”大得不可测,能够吞噬一切靠近它的物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