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第30章


果然铸出了一尊通体金黄的铜佛。
  佛像铸好后,疫情得到了控制,大家都说是高僧自己与佛像融为一体解救了百姓,大家就为铜佛设了香炉供拜。此后也有匪徒打铜佛的主意,但是一旦前来偷盗便头痛不止,有的当场晕倒被官府抓了起来。
  不久,日军侵略到了天津,为了扩充制造军械,他们不停地搜刮一切有用的金属。日军发现了这座大铜佛,一心想霸为己用,无奈一来日本也是个信奉佛教的国家,虽然是军事行动,多少他们对于佛坛圣地有所顾忌;二来他们也想使用亲民政策,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和当地的老百姓发生冲突。便想了一个计策,谎称要将大铜佛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修建宽敞的殿堂以供奉。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谁都知道他们不怀好意,但是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阻止他们,众人都期盼着大铜佛可以像传说那样抵挡匪徒。到了日军前来迁移大铜佛的日子,来了很多百姓围观,当日军利用绳索铁链牵拉的时侯,大铜佛不知从哪里溢出了鲜红的液体,恰似鲜血涌出,动手的日军各个倒地抱头,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这下百姓们欢呼起来,日军不得已才停止霸占大铜佛的念头。
  第二章 镜里乾坤 天力击鼓
  康熙年间,天津城里有一闲人姓赵,家中排行老二,故此大家都叫他赵二,年幼肘家境富足衣食无忧,从小饱读诗书,自视清高。壮年之时一场祸事,家道中落。其虽学富五车写得一手好字却游手好闲,没有了清高的资本却练就了一副厚脸皮。整天蹭吃蹭喝,但凡酒家商铺一见此人,便像驱赶瘟神一样四下哄散。每次被人驱赶他便放下狂言:“我终有一日可成锦缎玉封之人,到时候求我也不来。”
  这天官员们得知康熙皇帝南巡途经天津的消息,这下可让天津的官员们大费周章,绞尽脑汁,如何迎驾才可博康熙皇帝龙颜一悦?
  有一官员提议,北门外有一大鼓,是件古物,据说只有赋天力者方可鸣其真响,真响有万人齐贺之声。凡人只可鸣其原声。逢跨年之时才击此鼓庆贺,但从未听过其真响。何不在城内张贴告示,寻觅些力大之人来试一试。
  凡能比跨年击鼓时声响大的,赏银。如能击出惊人之声,不仅有机会面圣,而且还赏金赏地。告示一出,引来了十里八乡的壮汉们,无不膀大腰圆、虎背熊腰,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一鸣惊人。
  众人来到大鼓之前排起队伍,等待官员吩咐前去击鼓,赵二排在最后,大家看见他这等样貌都笑他不自量力,反正赵二平日里招人取笑已成习惯也不以为然。众人一个接一个地去击鼓都连连失败,到了最后一个就是赵二,官员们眉头紧锁,看他样貌又弱岂能击出惊人之声?已无人来,便死马当活马医了。
  赵二来到鼓前。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大鼓,偶然间发现在大鼓的边缘有一个“启”字,虽然已无颜色但字的样貌还是可以看得清楚,在字下面有一个拨动的机关,赵二随之拨动,鼓内传出了一声响动,随后赵二抡起鼓槌使出浑身力气敲击大鼓,果然大鼓声响似万人齐鸣,把前来的官员们都吓了一跳,谁曾想此人便是传说中赋天力之人啊!
  不久康熙皇帝途经天津,天津举办了一系列带有地方特色的欢迎仪式,待最后赵二击起大鼓,鼓声连连如万人齐贺,康熙也为鼓声之大震惊,侍知其缘由后便龙颜大悦,赏赐赵二黄马褂及黄金万两。此后赵二便在天津城里成了赫赫有名之人。谁曾想他哪里有什么天力,只是在击鼓之人里只有他识字而已。
  第二章 镜里乾坤 三打大脚裤
  李鸿章因成功调解天津教案,被任命为直隶总督。督职时期,在津为其效力的亲信皆为安徽子弟兵,包青头布、穿紫操衣,裤脚宽二尺有余,老百姓俗称“大裤脚”。
  这些来自安徽的子弟兵依仗着李鸿章的名声,欺压天津百姓,调戏良家妇女,老百姓们苦不堪言。但是混混儿却从不惧怕。市井之人都是地头蛇,所以这些大脚裤也不敢对他们怎么样。
  有一个守城的哨官名叫尤常胜,几年来东征西战,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兵熬到了哨官,也有了些积蓄,眼看到适婚年龄却无妻可寻,这次到了天津也算安顿下来,便萌生娶妻之意。
  城边有一农家,住着一个寡妇田氏,因离城门较近,一来二去也算熟悉了,攀谈之中得知其有一女,现在亲戚家,恰巧也到了出嫁之龄,这下可把尤常胜高兴坏了,随之讨好便下了礼金,就等着姑娘回来择日完婚了。
  到了娶妻之日,尤常胜高兴得手舞足蹈,以为自己抱得美人归,草草地打发了宾客便一睹娘子之貌。哪成想其妻样貌丑陋、体型肥硕。尤常胜非常生气,便诬陷此女并不是贞节之身想休了她。
  此女有一族兄田如豹,从小练得一身武功,也是横霸一方的混混儿,听说此事后,便来到他家将尤常胜痛打一顿。虽然尤常胜也是武行但毕竟不是他的对手,被打得鼻青脸肿。此后同僚安占得知此事恼火不已,觉得丢了面子,找来了同营的武显准备一起教训田如豹。
  他们和尤常胜设下圈套,让他对妻子说:“如果你兄来此探视我,我便不计前嫌;如若不然,待我伤愈一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妻子听后就跑去向她母亲哭诉此事,田氏寡妇觉得不妙,就哀求田如豹使其前往探望,希望能化解此事。
  田如豹应约而来,安占藏在屋门后,武显藏在外面的草垛之中。刚一进门,安占便用棍子朝着田如豹的脑袋打去,田如豹身手敏捷一个转身将棍子握在自己手中,用力一棒将安占打晕在地。得胜后大笑一声转身出门,他哪曾知道还有武显埋伏在周围。刚出门时有些内急,便向房后的茅厕处方便,忽然见草垛里探出头来,武显由于害怕撒腿就跑,还没跑出去就让田如豹抓了回来,将他按在粪坑里,搞得狼狈不堪。
  大脚裤三次都被田如豹暴打,断了寻仇的念头了。老百姓听后都大声称快。后来他们便得出一句话“发匪易平,天津混混儿难办”。
  第二章 镜里乾坤 案中案
  清朝光绪年初期,天津南城一带多为水沟荒地,空地分文不值,从外地来到天津谋生的、逃难的都聚集在此地,盖起房子随便占用,也无人过问。
  有一个姓董的山东人,带着七个人来到了此地,其自称七人都是家中族兄,家中发了饥荒来到这里逃难。到后不久便找了一块荒地盖起间茅草屋子,这些人在此居住,每个人都是三十岁左右相貌,按理说应该已婚有子,既为逃难却不见他们携妻幼老小一同而来,几个男人相依为命,而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有到了该吃饭的时候,才轮换着到东城去买饭、买酒,让人觉得十分可疑,不过这几个人相貌和善,傻头傻脑,浑身黑黝黝的,毫无歹相,一看就是种地干活的。居民们也就没人怀疑了。
  一日下午,董大汉提壶外出,打算去买些热水泡茶,来到田家开的杂货店,拿出一文钱对田掌柜的说:“来一包叶子。”当时买茶叶需要在很远的城外才有,所以杂货店才代为零售,茶叶末一文钱一包,名为“满天飞”。不过天津可不管茶叶叫“叶子”,抽烟的烟叶才叫“叶子”,烟叶也分四种叶子、锭子、杂洋、兰花,碾成碎末也弄成一包。田掌柜按照天津的说法把烟叶卖给了董大汉。他哪知这是烟叶,接过叶子放在壶中,喝了起来。周围的人笑成了一团,水的味道也不一样,这时董大汉才察觉不对,便以为田掌柜欺负外地人,转身走进店里,挥拳将田掌柜痛打一顿扬长而去。
  店后不足五十步有一家打铁的铺子,打铁汉姓何,身大力足,从小练就一身功夫,大家都叫他何如牛。他不喜欢外地人,自从姓董的占了荒地还盖了房子一直都心里不快,听说他们打了田掌柜后大怒,来到董大汉的住处叫骂,哪成想其八人飞身外出,身着夜行衣手持刃器,没说话上前就厮打起来。何大牛功夫了得,八人都不是他对手,反而让他一一擒住,身受重伤。何大牛实在觉得这八人有些蹊跷,就扭送至衙门。这一送不要紧,在严厉审讯下他们招了实话,原来他们在山东是帮悍匪,打家劫舍,此次出逃是因为截船杀人后暴露了身份,才潜逃于此,为了这一桩小事竟落得官府手中。何如牛也因擒贼有功得到了衙门的奖赏,原本是一桩斗殴,误打误撞地掀出了案中案。
  第二章 镜里乾坤 顶罪
  替人顶罪蹲苦窑的事情,我们经常能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看到,黑道中人,大哥犯事需要小弟来顶罪,每次大哥都会说:“出狱之日就是你当大哥之时。”何曾有几人成了大哥?其实不全是黑道中人喜欢用这种手法,晚清时期,外国人在中国遭到杀害,晚清政府为了平息外国人的愤怒,找不到凶手,常常就会愚使百姓顶罪。
  在天津的三岔河口处有一所教堂,老百姓都称其为望海楼教堂。这所教堂早年间是法国传教士所建,传教所用,还会收留被遗弃的孩子成立孤儿院,为眼睛失明的孩子成立盲人学校,做了不少好事。那个时候,老百姓思想封闭,认为只要是反对外国人就算是爱国,总觉得外国人没有好心眼。
  传教士中有两名女教士,懂些医术,经常会到穷苦人家去给他们看病,愚昧的人们就以为他们去从病人身上取东西来配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