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花瓶

第3章


急忙拽起了马绳,往后这么一噔,可算落得个人马都平安无恙。虽说如此,但自己也受了不小的惊吓。上面讲过,蒋劲的父亲无意间把蝴蝶花瓶给卖了,等老爷子回家后看到自己的父亲脸色难看,嘴唇苍白,就是跟这次事故有关。
  老爷子把马车赶下了大梁,想起刚刚这马儿救了自己一命,心里是说不出来的感激,一想到自己以前还常对它甩鞭子,心里更是懊悔不已。蒋老爷子眼含热泪的摸着红枣马的额头,说道:“老伙计啊,今天多亏了你,不然我这条命就没了。”这马倒也通人性,也用额头蹭了蹭老爷子的脸。
  再说说这马鞭子,自这事以后,老爷子就再没怎么用过了。除了回到家后得知自己的宝贝儿子把蝴蝶花瓶卖给了那帮收洋货的,弄丢了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加上自己也是刚从鬼门关回来,气不打一处来,甩了自己的儿子一顿后,就成了家里的摆设。
  老爷子跟红枣马走南闯北的大半辈子,挣的钱子儿养活了一家几口子人的命,直到最后老爷子金盆洗手不干了,也天天把这马给照料的膘肥。
  老爷子最后岁数大了,不再做赶马车的活计了,一天,村上来了一伙收马的生意人,这收马的看到老爷子家里的这匹红枣马,就打起了主意。给了平时两倍的价钱,要把这马儿给收走。老爷子听了,说:“这马对我有救命之恩,我万万不能卖,这事不成。”老爷子把这马当初怎么救自己的事给这帮人说了说,收马的人听完,直称奇,原来还有这么一事,也就打消了念头。
  人到了什么时候,话说都得讲个知恩图报。还有这么个故事,您且听我说说。
  话说有那么两口子养了一头黄牛,这黄牛为这两口子家里耕地农作,已有十多年的光景。最后这黄牛也老了,干不动了,老两口就打算把它卖给当地的屠户。这一天,这两口子在外面跟屠户谈价钱,价钱谈妥以后,就打算晚上把这牛给卖掉。都说牛有灵气,这些话,都被这老黄牛听去了,顿时心寒无比,两行眼泪就流了下来。
  这两口子一合计下午屠户才来牵牛,再拉着这牛去地里耕耕地,谁知道,两口子刚把牛给牵到地里,这黄牛就发了狂,一头一个把这两口子给撞死了。
  这怎么讲,人要是不知道感恩,就落不下好。甭管是对人还是对动物,但凡对您有恩的,你就得报答才对。
 
第4章 玛瑙石大烟杆
更新时间2015-8-18 21:02:53  字数:2309
 蒋老爷子二十有五那年,媳妇刚刚过门,但这赶马车的活计已经干了好几年了。两年后,自己的孩子呱呱坠地,老爷子一看到蒋家有后了,心里那个美啊。这孩子满月,就得请十里八村的亲戚好友来吃满月酒。只是这时候没有电话,传递消息也不方便,老爷子就套上了马车,挨家挨户的传喜信。
  别看十里八村离的都挺近的,但你也得去上门一家一家的传这喜信,你总不能一到村口就敲锣打鼓的把大家伙全都喊出来,说完后你就走了,也没个客气话,这也不行。要是因为这事让人家戳了脊梁骨,传出去都能让人家笑掉大牙。
  老爷子是毕恭毕敬的,挨家挨户的上门传喜信。等全都告诉的差不多了,天也擦黑了,这时候天上突然飘落下了鹅毛大雪。老爷子也不耽搁,赶起马车就往家走,走到半路,看到地上趴着一个身穿黑大衣的人,这人身上背着一个大包裹,也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老爷子来到这人身边,往脸上瞅了半天也没认出来是谁,心想八成是外地的,再看此人面色发白,苟延残喘的,看来也有好几天没吃没喝了。
  老爷子想也没想,把这人背上了自己的马车上,急忙往家里赶。都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蒋老爷子其实也是一个善心人,自己也知道多做善事能为自己的子孙积德。回到家后,老爷子就给这人生火熬了些米粥,一口接一口的往嘴里送。
  第二天中午,这黑衣人就醒了过来,了解完昨天发生的事情后,这人痛哭流涕的跟蒋老爷子道起谢来。原来此人姓孙,全名孙万福,专门以倒卖玉器,玛瑙为生,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是一个行脚商人。途经这里,一时间迷了方向,几天几夜没吃饭,就此昏死了过去,恰巧被送完喜信回家的老爷子半路上看到了,把他从鬼门关给救了回来。
  老爷子看此人已脱离了危险,心中也放心了大半,缓缓说道:“孙先生,今天是我家孩子满月的日子,你刚醒,身子骨还虚,就先别急着赶路了,不如就留在这里,把身子骨养好再走也不迟,今天在这里吃顿酒罢。”孙先生一听,想到自己刚被这老爷子给救回来,这恩情难以报答,爽快的就答应了。
  酒席之上,宾朋满座,别提多热闹了。这人气一下子就显出来了,蒋老爷子此时虽然年轻,但是这么多人能来捧场,跟蒋老爷子平日里为人厚道和善也有着极大的关系。但凡你要是一个穷凶极恶之徒,谁还敢来给你贺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孙万福也是喝的有点多了,站起身来,对身旁的人说:“今天蒋兄弟家里的娃娃满月,昨天我的命就是被蒋兄弟救回来的,我虽然是一个行脚商人,但不能忘了这份恩情。”说完后,孙万福就从自己的包裹里取出来一个大烟杆,这烟杆通体乌黑,四周光滑,与其他烟杆不同的是,这大烟杆盛烟的烟斗,却好似碗口一般大小。
  烟杆这我们都知道,早些年还挺盛行的,但今时今日就没多少了,现在还能看见,大多数都是从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手里见到,大多是木制的,烟斗也都不算大,刚够抽上那么一阵过过烟瘾的,跟孙万福这大烟杆比起来,那简直就是一破烂。
  孙万福二话没说,又从兜里拿出来一根红麻绳,绑在了大烟杆上,就给了蒋老爷子。老爷子接过烟杆,自己自然也被这孙万福的豪爽给折服了。收下烟杆后,二人又坐在一起喝起酒来。
  第二日,孙万福就动身告辞了。老话说的好,好东西就总有人盯着。昨天酒席上,有一李姓的汉子,名叫李三元。这李三元一眼就瞅出这大烟杆价值不菲,动了歪心思。这晚月挂空中,李三元趁着月色偷偷的潜进了老爷子家里,神不知鬼不觉的就把这玛瑙石制成的大烟杆给顺走了。
  回到家后,李三元是乐的屁颠屁颠的,嘴都合不上了,一口大黄牙更是暴露无遗。话说这大烟杆今天入的手,还算无事,但是第二天,事就不对了。
  这天晚上,李三元半夜起来解手,朦胧间就看到自己屋里的凳子上坐着一个老头,这老头正拿着这个大烟杆吧嗒,吧嗒的抽着烟。李三元可看的真真的,险些没尿了裤子。正在自己吓的魂不守舍的时候,老头一下就消失了。
  这一宿李三元愣是没敢再合眼,连夜把这玛瑙石大烟杆给送了回去。自那以后,李三元就再没见过那老头,但是自己身子骨是一天比一天虚,不久就一命呜呼了。自从这大烟杆又回到了蒋老爷子手上,就再没闹过鬼,看来这物件自己也寻主。
  蒋老爷子也知道这大烟杆价值不菲,不是常物,自然是保存的十分完好。这一年,全国都闹起了饥荒,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赶马车的活计也不算好,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说到饥荒,遭殃的大多是老百姓,虽是这年月,但是对富人家来讲,饭菜还有不少吃不了倒掉的。这一比较,真是心寒,那边人都饿死了,这边却把饭菜随便一扔喂了野狗。
  眼瞅着家里就快吃不上饭了,老爷子狠了狠心,就拿出了这玛瑙石大烟杆,心里盘算去当铺当掉这物件,换些钱财,买米买面用。这天早上,老爷子赶马车来到城里,寻了一家当铺。进门后,老爷子拿出这玛瑙石大烟杆给掌柜的瞧了瞧,这掌柜的看的也仔细,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掌柜的说话了:“给你三十块大洋,不杀价。”老爷子一听,三十块大洋可够这家里吃上一年的了,看来这饥荒是能挺过去了。
  拿着这三十块大洋出了当铺,老爷子去集上买了米和面,整整的一大车。要说这老爷子也真是一个心善的人,自己这饭是不用愁了,但乡里乡亲们都还饿着肚子呢。回到家进了屋,老爷子就把这一大车米卸在了地上,拿出了自己家里的小盘称,一份一份的称起米来。等都称好了,又挨家挨户的送上了门。街坊四邻被老爷子这一举动感动的不行,直念老爷子的好。
  其实在老爷子心里,这些“好物件”,“好东西”虽然稀少,但要是派不上用场,还不如地上的一摊牛粪儿,再值钱的东西也没有家人和乡亲们的命重要。
 
第5章 兔仙儿
更新时间2015-8-19 2:57:40  字数:1987
 民间有四大仙,分别是“蛇仙”,“狐仙”,“黄大仙”,“刺猬仙”这四个。蛇仙跟狐仙我都有听说过,故事的类型大致相同,一般就是附在某某人身上,使这人成了半仙,然后替别人驱邪看病,赚些钱财度日。而关于“黄大仙”的就太邪行了,也够吓人,以后的文章里我会单拿出一篇来写这黄大仙。
  “刺猬仙”我就少有耳闻了,只记得在宠物市场看过这东西,浑身都是硬刺,用手一碰它就缩成一团,人家这叫“自我保护”。
  但是今天这篇,这四个我一个都不讲,讲就讲一个你不知道的,就是“兔仙儿”。有人看到这可能就会问了,这兔子还能成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