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南宋才在孝宗朝史官李焘所编录的国史《续资治通鉴长编》里简单地记录了一下,不过说法也是极为简单模糊,后人根本看不明白。野史倒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然而记载说法不一,不经推敲。赵光义即位,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在宋朝僧人文莹的《湘山野录》中曾经记载了关于宋太宗即位的“烛影斧声”的故事,宋代有个叫文莹的老僧写了一本书,名叫《湘山野录》,其中提到了赵匡胤之死。说赵匡胤听信了一个术士的话,知道自己气数已尽,便召赵光义入宫安排后事。当时赵匡胤患病已久,他把宦宫和宫女撤走,自己与赵光义对酌饮酒。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这种说法是最传统的观点,但是也是最受非议的观点。按照宋朝的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也许这是一场妻先策划的血腥谋杀,“烛影斧声”只不过是宋太宗登位的一种粉饰。
《烬余录》对“烛影斧声”的故事又进行了深化,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起身调戏花蕊夫人,但是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到了地上。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这一记载好似赵光义杀死其兄是迫不得已的,事实上掩盖了他蓄谋已久的篡位野心。
《涑水纪闻》里记载: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这一记录也存在疑点,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史学家们透过这些当时的野史记录,大致认为太宗与太祖积怨深久,太宗篡位夺权的事情是属实的。当时太祖在后周做武将,东征西战,功绩极大,受到了将士们的广泛拥护,所以太祖做皇帝,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只是在太祖“龙袍加身”的事件中,宋太宗与赵普是主谋,功劳确实很大。当太祖临终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时,野心很大的宋太宗一想到自己跟着太祖南征北战,对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心里便有一万个不愿意和不甘心。尽管传说杜太后临终有遗言命太祖先传位太宗,再传位弟廷美,子德昭,并立下“金匮之盟”,在正史中也记载着太祖说赵光义“龙行虎步,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非吾所及”。不管这些说法是真是假,史学家们分析当时的情况可能是太祖不愿从母愿立弟,但是没有果断立子,并且就在这种矛盾心理的支配下单独召见太宗赵光义,于是使得赵光义夺权称帝,也给后人留下了“烛影斧声”的疑案。
宋太宗弑兄悬案(2)
宋太宗在即位做了皇帝之后,马上就施展伎俩逼死了弟弟廷美,侄子德昭、德芳(太祖第四子),为自己皇位的稳固免除了后顾之忧。另外宋太宗为了防止前朝大臣怨恨激愤,就下令让他们去修《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书,让他们天天沉没在纸堆中,不让他们有时间发牢骚;对于范质、王溥等朝廷重臣,太宗采取了威逼利诱的策略,牵着这些老臣的鼻子走。另外他还发动了两次对辽战争,将朝野内外的注意力转移到边防上去,同时乘机巩固了兵权。宋太宗在不用旧臣的情况下,不断地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他在位二十余年,常常几天几夜地亲自阅卷选拔官吏,先后选士达到数万人之多。另外在选拔的这些士人之中,宋太宗还比较喜欢重用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人,苏轼就曾在《东坡志林》卷三中尖锐地指出“西汉风俗谄媚,太宗朝也有谄媚之风”。在旧臣修书,新臣谄媚的情况之下,那些五代遗臣入宋任史官的沈伦、李穆、扈蒙等人时时刻刻谨慎言行,平日里那些著述的文章也大都销毁,连腹诽都不敢,哪里又敢提到太宗的不是。所以太宗的“烛影斧声”的原委在朝野没有人敢议论半句,正史中也没有记载。
为什么太祖时期的起居注没有提到“烛影斧声”的事件呢?按理说从周代产生史官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的起居注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遵守着天子不看起居注的规定。当年宋太祖在世时,与其弟赵光义的斗争十分激烈,怕有些内容泄露出去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对宋朝的统治不利,于是议事常常回避史官,史官也就不能记录到什么实际的内容,只记一些君臣见面辞谢等无关痛痒的事情。到太宗朝时恢复了正常的起居注和时政记制(它是唐高宗时设下的由宰相记录的皇帝与君臣的奏对即时政记),可是偏偏在宋太宗朝时,太宗一反皇帝不看起居注的规定,命令参知政事记下的时政记必须先送太宗审阅,然后再送史馆。还有当时的起居注院所编著的起居注也必须先送太宗审阅后再交给史馆,如此一来,在太宗与大臣的对话中,凡是不利于太宗的,宰相和史官都必须回避粉饰,以免惹来杀身之祸。太宗后,宋朝历代所修的时政记、起居注都要先拿给皇帝看再送交史馆,这样皇帝的言行就无法保证全部如实记录,所以宋代的正史是有很多疑点的。
太宗还亲自挑选了一批官员来修《太祖实录》(皇帝实录是撰修一代国史的基础材料),虽然《太祖实录》今天已经不存在了,不过从后代所撰修的《宋史》来看,《太祖实录》并没有提供充足的事实,不是一部信史的素材。
所以说宋太宗是用权势来治史,虽然这样使得宋朝正史对太宗夺权一事记载不多且多有隐讳,使我们不可尽知太宗的篡位之事,但是太宗皇帝毕竟有他鞭长莫及的地方,当时辽国的史官就在《辽史》中记载了宋太宗篡位的事。而在北宋的正史中也做过曲折的表述,太宗晚年想传皇位给他所钟爱的长子楚王元佐,可是元佐却要父王遵守那个“金匮之盟”来成全叔父,以免陷君父于不义,可是太宗不听,元佐一气之下假装发疯,来表明自己不做皇帝的决心,这实际上也在暗示着宫中的昔日往事。而宋高宗赵构由于无子,传位给太祖的七世孙,即宋孝宗,之后,孝宗朝的史家李焘马上就在他所编著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提到了“烛影斧声”这件事,孝宗还赞扬他记事真实可靠。不过这些记史由于缺乏当时的史料,所以都终究只是含含糊糊,因此后人对太宗篡位的事情无法完全明了。
赵匡胤之死和赵光义上台,二者之间太多的巧合和离奇,史学家只能根据已有记载进行推理,但是尚无确凿史料推翻以前观点。赵光义登基至今是个谜,以后也很难说情楚。人们之间即使亲如兄弟,亦多可共患难、不易共富贵,一遇权位、金钱之争往往演出一幕幕宫廷政变或残酷竞争。
“金匮之盟”是否是骗局(1)
宋太祖赵匡胤死时“烛影斧声”存在种种疑迹,在臣民眼中,赵光义即位是颇不光彩的。为了寻求一个法律依据,取得天下人民的信任。赵光义即位不久,就出现了“金匮之盟”的说法。
“金匮之盟”指的是宋太祖、太宗的母亲杜太后临终时要求儿子太祖赵匡胤传位给赵匡胤之弟赵光义的一份遗嘱。据传当日杜太后病危,急召赵匡胤等人受顾命。太后问赵匡胤:“你知道自己是如何做了天子的?”赵匡胤十分悲伤,伤心地不能回答。杜太后又说:“我已经行将就木,你哭管什么用呢?我时日已不多,你怎么只哭呢?我还要告诉你一件大事。”赵匡胤见状,只好回答母亲:“我能做天子,全是先祖与太后积功积德的结果。”杜太后听后,有些生气,严厉地说:“根本不是这样!你能当天子是因为周室国君年幼,群心不附的原因。倘若周室有长君,你能当上皇帝吗?”继而又说:“你与光义都是我的儿子,将来你应当传位给你的弟弟光义,这才是确保社稷的根本啊!”赵匡胤于是叩头回答:“一定照您的吩咐办。”杜太后又指着宰相赵普说:“你把它记下来,不能违背我的话。”赵普于是当场记下了太后遗
嘱,并在末尾署名“臣普记”三字,赵匡胤将遗嘱藏到金匮中,并命令那些细心谨慎的人掌
管,这就是赵光义即位所依据的“金匮之盟”。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金匮之盟”的重重迷雾也未能揭开,后人推测是太宗和赵普杜撰出来以掩人耳目的。那么,到底太祖是否有传位光义之意呢?
一种观点认为“金匮之盟”是存在的。在“金匮之盟”之说传出后,宋、元、明、清朝很少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并且这件事也经常被用来赞颂宋太祖没有私心。还有人指出,宋太祖赵匡胤在世时,早就有心传位给弟弟赵光义。《玉壶清话》卷七记载:“开宝初,太宗居晋邸,殿前都虞候奏太祖说‘晋王天日资表,恐物情附之,为京尹,多肆意,下戗吏仆,纵法以结豪俊,陛下当图之。
小说推荐
- 美元的爱情密码(原名请输入密码)
- 【文案】冷静的银行职场,繁琐的婆媳关系,真实无奈的恋情,小心翼翼的暧昧,这是一篇女人在职场和生活中拼搏的励志文,生活除了爱情还有许多值得女人去追求的东西 特别声明,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女主历经辛苦是会获得幸福的,本文不是悲剧 花菜的群,喜欢密码的朋友们请加:84384894,敲门砖:文中人名
- 都市言情花菜叮咚完本
- 最新章:77 第 78 章
- 史密斯夫妇:史密斯行动
- 卡特里娜磁带放好了吗 好的,嗯。把麦克风递给我。我是马克。威克斯勒博士,这些是我与史密斯夫妇上个月首次来访时的录音抄本。这些资料是我的助手卡特里娜编辑并打字处理的。其中,也包括我观察患者夫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后所做的一些注释等等,这些通常也是我的工作内容 当史密斯夫妇走进我的办公室时,我感到有点吃惊
- 网游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4章
- 达文西密码
- 美籍作家丹布朗所著的《达文西密码》自2003年发行以来,已销售逾1千7百万本,翻译成数十种文字。这本书掳获大众的想象力,吸引大家心中的推理大师。本书兼有紧凑的悬疑小说和阴谋论故事的要素,引发连连争议并造成全球轰动《达文西密码》的主人翁是哈佛大学一位备受敬重的教授罗柏兰登。他到巴黎发表其宗教符号学的研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0章
- 神的密码 那多
- 2004年年末的印度洋大海啸余波未息。在印度的马哈巴利普兰,曾经汹涌的海水缓缓退去,露出原本深藏在沙下的大片遗迹。两千多年前的遗迹石刻重见天日后石破天惊,被海水侵蚀却依稀可辨的古老梵文却令人毛骨悚然,莫非这场防不胜防的大海啸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被预言 作者:所写的《神的密码 那多》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章
- 卫斯理-密码
- 给喜欢卫斯理的书友们 作者:所写的《卫斯理-密码》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达·芬奇密码
- 《达芬奇密码》是美国作家丹布朗揉合历史与臆想,写出的一部全球畅销的惊险小说和智力解迷结合的典范之作。其行文节奏明快,语言富有智慧,情节错落有致,作者在密码学、数学、宗教、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可以说展露得淋漓尽致,并将大量的时下人们关注的信息有机地引入作品之中,巧妙地运用到高潮迭起的情节里面,从
- 恐怖灵异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0章
- 金融黑幕 数字密码
- 金融黑幕:数字密码作者:蒋佳临 这是一本非常棒的长篇金融悬念推理小说。警惕金融腐败犯罪,一起坠楼自杀案,引出犯罪分子利用职权内外勾结窃取银行大量资金的特大金融犯罪案。悬念、隐密、蹊跷的数字密码使得案件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侦破自杀真相!探寻—数字密码!追踪幕后凶手…肖永声提高了嗓音开玩笑地说“听说,那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8章
- 莎士比亚密码
- 莎士比亚密码作者:张放 剧本集《第一对开本》有望成为最贵书 有望成为最贵书籍 新华社2006年4月1日讯 据新华社4月1日电在英国最为隐秘的私人图书馆藏身300多年后,一本文豪莎士比亚最早的剧本集《第一对开本》即将于7月份在伦敦公开竞拍,并有望成为有史以来拍出最高价格的书籍 待价而沽 负责此次竞拍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4章
- 密码王朝
- 773恐怖系列丛书:密码王朝作者:成刚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一部分 序幕 他趴在路中央,感到一些冰冷的液体正顺着触地的额头流出来。他的鼻子很敏锐,他闻到了血腥的味道。这样,他才明白一个残酷的事实—他在流血。更要命的是,他还发现他根本就动弹不了,哪怕是换一个姿势都不行 他的半边脸紧贴着沥青路面。昨夜可
- 恐怖灵异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