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是不是有神仙

第108章


还是仅仅帮助我们这样的人调理,补气之类的?
    常月娓娓列举道来……为避免各种猜测,以及旁证不足的嫌疑,仅作私人聊天处理了,省略。
    二十分钟之后,我再一次精神气爽地出现在餐厅(之后三年,只要道长在北京,每逢我精疲力竭之际,总被立刻抓去“补气”,也都是大约半个小时左右,我就精神气爽,判若两人地又在红尘之中闪亮出现。呵呵,略有进步的表现是,我自觉练功的时间越来越长……)。
    餐厅晚饭正要展开。蒙蒙细雨中的灯光分外温暖明亮。对于我们辟谷的人来说,一天的晚饭相当于“舞台”的第四幕高潮戏。第五幕是八点的讲座。
    抄经、聊天的人们纷纷放下手中毛笔,嘴里话题,洗手围坐到桌前。
    我一一辩识他们。经过一个多星期的静心,修炼,听道,世俗的杂念已经不知不觉悄然隐退,每个人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眼神清明得像孩童。纯净是最美丽的,雨后的青山便是。
    菜陆续上桌了。一定要记录一下:辣子排骨,乌鸡汤,香菇鸡肉,麻辣豆角,炒青菜,辣肉炒大蒜,还有辣肉和土豆做成的“大肥白肉”……我天天都舍不下人间的饭菜。看着他们吃,听着盘碟的无意相碰、细碎的叮当声,尘世的美好就深藏在其中。
    之后我们辟谷的回房间练功吃饭。我们吃的不是人间烟火,是天地蕴藏的日月精华。
    今天练吃饭功有不同往日的感受。深吸一口气的时候,居然手指的皮肤有张开呼吸的感觉。也许是因为晚餐之前常月的又给我补充?我的精神越来越好,精力充沛。并不饿,练吃饭功是为了补充能量。七天不吃东西了,依然精力旺盛。
    然而今天胖子不是很好。他说他做吃饭功到十口的时候又有了想要呕吐的感觉。胃里满满地涨,然后他真的呕吐了。他开始有头昏无力的现象。
    晚餐之后,进入了第七天之中的第五幕:讲座。
    不到八点,练功房就坐满了人。道长朴素随意,天天都是圆头黑布鞋,和中国人传统的中式衣裤。唯一不同的是,无论衣裤,还是布鞋,都替换着黑、白两色。中式衣裤的随体,飘洒,舒服,让不少人动了“回去搞一套”的心思。
    道长在蒲团上坐定,开讲。
    道长:“我们中国道家文化又称‘黄老之学’,是以轩辕黄帝和老子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我们这个养生中心所处的缙云山,是因为轩辕皇帝在此炼丹而得名。轩辕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关于轩辕黄帝的经典很多,如中国医学的祖经‘黄帝内经’、道家堪舆风水经典‘黄帝宅经’,和今天晚上我们要提到的《黄帝阴符经》。
    “‘阴符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它主要讲了治国、修身、和医理。从《阴符经》里面随便拿出几个字,都能够解释我们现在大至国家,泛至社会的很多现象。”
    道长在他身旁写字板上,写下“阴符经”三个字。
    道长:“你们理解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其中符又是什么意思?”
    小男:“‘符’是符咒的意思吗?”
    道长微笑:“‘符’在中国的古代是信的意思,就是‘信息物’。比如说皇帝把兵符交给了你,你就是拿了皇帝的信物,你可以代天子而号令军队。我们道教的符也是这个意思。今天我们不旁及其他,就讲《阴符经》里面相关养生的知识。大家记得在餐厅的墙上,悬挂有阴符经的几行字,你们注意到没有?”
    大家的思绪,迅速溜窜到将将离开不久的餐厅,在脑海里面寻寻觅觅。
    是的,在一楼餐厅墙上悬挂有一溜细长的木条,每一块木条上面都刻写着几个字组成的句子,我上山的第一天就注意到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对这些悬挂在墙上的细长木牌忽略。但是,可能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像我,只关注木牌,而忘了木牌上面的字句。真是本末倒置……道长:“墙上悬挂的就是《阴符经》之中的经文。其中有几句是‘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你们想起来没有?”
    大家纷纷点头回应。
    道长:“就这几句话,智慧非常。我们古人写的字,是一字不多的,三个字,就写出了我们现在需要用很多的字、很多的话去解释的东西。这几个看似不动声色的字,甚至对我们现在癌症的看法,都包含在里面。事实上我们每天晚上、白天都在滔滔不绝的话语,也都包含在这几个字的意思里面了。
    “我们中国人向来是讲究养生的。古远的时候就不说了,哪怕是在经历文革之后,在破除了种种被称为封、资、修的传统文化之后,我们的天性里面还是讲究养生的。大家还记得打鸡血的事情吗?把动物的血打到我们的身上来。那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是医院给病人打。那时候太热闹了,很多医院都养了公鸡,医院住院部的床下都放着盆,护士还要每天去喂鸡。把公鸡身上的血抽出来,打到人的身上去。那个时候全国的许多城乡医院都这样干过。”
    大家笑,有的惊诧,有的补述,有的解释。
    道长笑:“可能年龄小一些的都不知道。那段时间公鸡都遭殃了!叫鸡血疗法。”
    大家安静。
    道长:“后来又流行养生的甩手疗法,全国都在甩手。后来又进步了一些,发明出来一个又似动物、又似植物的东西,泡到水里,放上糖,大家都守着它,每天弄来喝,是家里的健康医师。叫红茶菌,你们都吃过吗?”
    大部分人吃过。那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我的印象里面是比汽水更好喝的饮料,又酸又甜。我对红茶菌有很深的印象。
    道长:“回顾一下,关于养生,关于如何对待我们的身体,从来就是众说纷纭,从来我们就没有离开这个话题过。无论社会怎样的动荡,我们中国人都是讲究养生的,无非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认为,不同的方式。从医学观点支持的角度,以前我们说人体的胆固醇多了不好,但是又有学者说人体的胆固醇多了可能有抗癌的作用;有说糖尿病不能吃太多水果,尤其是香蕉,但是一个月前我们在电视里面看到说糖尿病人要多吃水果,尤其是香蕉。这怎么办才对呢?前一个消息没有骗人,因为确实是香蕉吃了对人体的血糖不好;但是后一个也没有骗人啊,它说是最新的科学依据,确实是香蕉吃了可以帮助降血糖。怎么说都有怎么说的道理,这不就乱了吗?”
    生的伟大嘿嘿笑起来:“是啊,像无话不说这样尊重科学也尊重知识的糖尿病人,听谁的呢?那根香蕉到底是吃,还是不吃?到底是活着,还是‘史去’?”
    笑……道长:“如果我们愿意花时间查看近十年来的医学杂志,往往会哭笑不得,那里自相矛盾的医学观点,南辕北辙的科学依据比比皆是,让人无所适从。我们可以说是因为科学在不断进步,当然会有不断的新观点,但是我们对现在流行的保健理念的正确性又有多大的把握呢?”
    无话不说:“也难怪生的伟大挤兑我。确实我可以举个香蕉走十公里都拿不定主意。吃还是不吃,确实是个问题。”
    笑……道长:“所以又回到我们这些天的老话了:科学远没有到达尽头。人类认识生命的能力还很浅显。最近联合国的卫生组织宣布,基因科学的进步将在一百年之内有可能揭示生命的奥秘。你们看,到现在为止,大家都这么相信科学了,科学的言论者还是谦虚的说,‘我们有可能在未来的一百年之内揭示生命的奥秘’,科学还没有搞懂生命到底需要什么东西。你说你相信科学,你也最关心你的糖尿病,但是糖尿病的病因科学无法解答,它至今不明白。大多数人都是凭猜测,医学界自己都有很多种的说法,有六个流派,说糖尿病有可能是因为这样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因为那样引起的。究竟是什么引起的呢?也是众说纷纭。大家如果对科学有足够的热情和关注,回去可以收集一下三十年来的医学简报,关于医学健康知识的报道,看过之后你们就会一片的茫然。
    “这三十年的医学健康指导,一会儿让大家多吃这个,一会儿又说多吃了这个会出问题,要引发什么样的一个病。你们的记忆也有很多这样的‘健康提示’。我们身边的医学知识就像爆炸了一样。前一阵说要吃脑白金,后一阵又说脑白金出问题了;先说要吃深海鱼油,再后来又说深海鱼油也出问题了。我们到底该吃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真正是我们需要的、也是养生的?这个问题随着人类不断地认识生命,它还在不断地变过去变过来。”
    生的伟大坏笑:“我一直以为,‘变过去变过来’是人类很大的一个财富依据,人类的不少财富是必须要靠这样变过来变过去地集聚的,老是不变,经济怎么增长?要考虑到这一小群人,与那一小群人的不同需求。如果没有病人,医生怎么活呢?如果没有医生,病人不就……相互依存,呵呵……”
    人马座笑声中拍打他:“别打岔,听道长说!你&%&要不自己下山开班去……”
    道长:“那么远离生活的另外的一群人是怎么生活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