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诸葛亮不愿意这样,他觉得这样做不符合自己的志向。这一点以后我们还要详述。为了学有所成,诸葛亮要留在荆州;为了自己的志向,他又不愿入仕刘表政权。他想请庞德公给出个主意。一想到庞德公,他突然心头一亮,还用得着找他吗?像他那样躬耕隐居不是很好吗?!
在襄阳城西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这里山峦起伏,山谷幽深。众山峦之中,最高的主峰恰好居中,因此名为隆中山。山村也因山得名,称为隆中。隆中山起伏盘旋,势若蟠龙。另一座大旗山与之隔谷相望,它一头高昂,一头缓缓下垂,像只卧虎。这里林木茂密,修竹叠翠,泉水潺潺,池塘清澈,是修身养性、静心读书的好地方。在当时,隆中虽属南阳邓县管辖,但它远离战乱纷扰的南阳郡治,靠近安定富庶的襄阳,所以诸葛亮便带着弟弟诸葛均在这里隐居下来。
隆中不仅有清秀的山水,而且有适于耕种的良田。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
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柘美。
"万树桑柘美",正是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果。清幽的环境,给诸葛亮一个轻松、宁谧的心境,他除了平时参加田间的耕作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读书自然是一种学习。伴着草屋稻草的幽香,伴着跳动闪耀的烛火,诸葛亮常常苦读至深夜。诸葛亮在隆中期间都读了些什么书?历史上虽无明文记载,但我们从他日后的一些言行中,可以推想出一些大概情况。
他读过儒家著作。诸葛亮上表追尊甘夫人为昭烈皇后时说:"臣辄与太常臣赖恭等议:《礼记》曰:"立爱自亲始,教民孝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不忘其亲所由生也。《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又说:"《诗》曰:"榖则异室,死则同穴。"故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臣请太尉告宗庙,布露天下,具礼仪别奏。"他在《便宜十六策·治人》中说:"故经云:"陈之以德义而民与行,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在《便宜十六策·察疑》中说:"《书》曰:"三人占,必从二人之言。""《诗经》、《尚书》、《礼记》、《春秋》都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诸葛亮在许多处加以引用,可见他对儒家著作之熟。
第14节:第二章十年砥砺(8)
他读过法家著作。蜀汉建兴元年(223),刘备病危,临终遗诏给刘禅说:"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诏书中所说《申子》、《韩非子》、《管子》均为法家著作。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为他抄写法家著作,认为从这些书中可汲取治国方略。可见诸葛亮对法家著作是早有研究的。
他读过兵家著作。上述诸葛亮为刘禅所抄写的《六韬》,便是一部兵家著作,乃后人托名太公吕尚所撰。此外,诸葛亮在军事论述中,多次讲到孙武、孙膑之谋或其著作。诸葛亮于兵家书研习最深,在其军事论著中,有不少重要见解是从《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转化而来的。至于其著名的八阵图,更是从前代兵家阵图演化而生。对此,我们将在后面军事思想中详论。
他读过道家著作。诸葛亮《诫外生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老子曾说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是老子关于"静"的论述。关于"俭",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关于"淡泊",老子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当然,诸葛亮所说的"静"、"俭"、"淡泊"与老子学说尚有差异,但他熟读过道家著作则是毫无疑问的。
他读过史学著作。诸葛亮的很多论述中,都引用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其中最典型者是他的《论让夺》:
范蠡以去贵为高,虞卿以舍相为功,太伯以三让为仁,燕哙以辞国为祸,尧舜以禅位为圣,孝哀以授贤为愚,武王以取殷为义,王莽以夺汉为篡,桓公以管仲为伯,秦王以赵高丧国。此皆以趣同而事异也,明者以兴治,暗者以辱乱也。
范蠡是春秋越国人,他在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辞去高位独自经商。虞卿是战国时人,受赵王重用,被拜为卿相,后辞相离开赵国,著书立说。太伯是周古公的长子,但将继承权让给弟弟季历。燕哙是战国燕王,因信用子之,将王位让他,自己为臣,结果酿成燕国大乱。尧、舜是远古时代的氏族领袖,他们禅让王位之事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孝哀即西汉哀帝,他宠爱佞臣董贤,封他为大司马,还要把帝位让他,遭到群臣反对。武王即周武王,他率军攻进殷商首都,推翻商朝。王莽是西汉末人,他曾代汉建立新莽王朝。桓公即春秋时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王即秦二世,他信任赵高,最后终被赵高杀死。诸葛亮对于让夺的论述,涉及到了远古、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相对诸葛亮所处的时代,简直是一部古代、近代的历史。不阅读大量的史书,是不会有这么丰富的历史知识的。
读书固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然而对于像诸葛亮这样的心怀远志之人,决不会仅仅满足于读书一种方式。从兴平二年(195)到建安十二年(207),诸葛亮在隆中生活了整整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中,他始终活动于襄阳、隆中地区,向师友们学习活的知识。
在诸葛亮的师长辈中,对他帮助最大的要属庞德公和司马徽了。
庞德公是襄阳地区在野士人的领袖,是德高望重的名士。他多次拒绝刘表让他出来当官的邀请,认为在乱世当中确保自身与子孙安全的方法不是出仕,而是退隐。这种思想对诸葛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诸葛亮和他在一起,思想日益成熟,学问日益精进,久而久之,便从庞德公那里获得了"卧龙"的雅号。
司马徽也并非像刘表所说是个"小书生",而是一个大学者。庞德公对司马徽的认识与刘表绝然不同,他送司马徽一个雅号"水镜先生",夸他学问渊博,有知人之鉴。事实上确是如此。
据说庞统第一次去颍川见司马徽时,正遇上他身背箩筐,准备去采桑。庞统想试试司马徽的学问,便从车中探出头来,问道:"来者可是司马先生?""正是。"司马徽答道。庞统说:"我有一个问题想向先生请教。我听说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怎能够屈洪流之量,却干些织妇之事?"司马徽见问,知道对方也不是凡庸之辈,便说:"你先从车上下来。"待庞统下车之后,司马徽便开始给他上课:"你只知道小路近捷,却不想会有迷路的危险。想当初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所以忼慨,夷、齐所以长叹,虽有窃秦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
司马徽这番话,不但阐明了自己关于富贵的观点,而且句句都有历史典故。他说的伯成,是尧舜时的伯成子高,后来禹坐天下,他便辞官回家种田。他说的原宪,是春秋时宋人,孔子的弟子。此人生活十分贫困,但始终学而不辍。他说的许、父、夷、齐,即许由、巢父、伯夷、叔齐,都是古代不求富贵的隐士。他说的"窃秦之爵",指的是吕不韦。此人曾利用手中的财富,帮助秦太子子楚回国登位,被封官赐爵。他说的"千驷之富",指的是春秋时的齐景公,据说他有马千匹,但无使民称颂的德政。庞统听了司马徽这番话,对他的学问和见识都佩服得五体投地,说道:"我生在边野之地,少见大义之人。如果今天不来叩洪钟、擂响鼓,便不能领教其声音的洪亮。"说完,便步行随司马徽来到郊外采桑,二人一个在树上采,一个在树下装,边采边谈,一直聊到深夜。
第15节:第二章十年砥砺(9)
司马徽不但有学问,而且还是荆州地区古文经学的领袖人物。司马徽到荆州以后,和刘表的五业从事宋忠一起授经讲学。宋忠是当时与古文经学大师郑玄齐名的学者,他与郑玄虽同是古文经学的宗师,但两人的治学方法和特点又有所差异。宋忠和司马徽教出的学生李仁、尹默、王肃等都"依准贾、马,异于郑玄"。这就反映了宋忠、司马徽的学问与郑玄确有区别,这种区别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宋忠、司马徽的学问约简,而郑玄的学问深芜。总的说来,东汉时的古文经学要比今文经学约简得多,正因为如此,郑玄的古文经学在东汉末期占了上风。但郑玄学通今、古各经,他的古文经学中吸取了一些今文经的内容及观点。而宋忠等所撰写的《五经章句》,在当时被称为"后定"之学,鲜受今文经学影响,因而与郑玄是不同的。在南北朝时,宋忠、司马徽的学生王肃所注的《周易》在南方流行,郑玄注的《周易》在北方流行,而《隋书·儒林传》所说"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正概括出宋忠、司马徽所代表的荆州学派与郑玄的古文经学各自的特点和优劣。第二,宋忠、司马徽的学问主张学以致用,与现实结合得比较紧密。前面我们说过,进入荆州的人士有的是为了避难图存,有的是为了待机择主,有的是为了发展学术,不论何种动机,其现实性都是很突出的。
小说推荐
- 反面诸葛亮 诸葛亮必败
- 中国伪智慧的宿命:诸葛亮必败作者:剑歌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诸葛亮必败》编辑推荐 我们总盼望能遇到一个“三顾茅庐”的主子,结果等到老,也没有“刘备”光临《三国演义》使我们成了幻想主义者,我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却在等待中逐渐丧失了 我们总想做只动口而不动手的点子大王,所以特别羡慕那个“运筹帷幄”的军师,实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章
- 从诸葛亮到潘金莲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祖先留下来的一份丰富精神遗产,要使现代国民再度亲近它们,应该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多样的角度来赋予它们以新意,为它们争取更多的读者,并赋予这些文学作品以新义。本书作者用了大量的社会生物学、意识进化论、性医学、超心理学、人类学甚至脑神经生理学来解这些文学,事实上,作者以比较熟悉的知识体系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章
-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 本书是作者十余年来对三国史潜心研究的成果,其研究方法、路数不仅与当下流行的通俗性讲史大相径庭,甚至与传统的三国史学术研究也迵异其趣 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其是否真的鞠躬尽瘁、忠于汉室?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魏廷脑后有反骨吗?吕布是英雄还是小人?司马昭之心究竟如何?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关键何在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1章
- 诸葛亮
- 一个生活在伏龙山下的青年人,靠着几亩薄地生活,他祈盼自己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为了得到名声,他把自己姐姐嫁给了名门望族;为了获得地位,他娶了个很丑的妻子。三顾茅庐出山,随刘备南征北战。在那个强手如林的年代,他时时感到危机四伏。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巧妙地将竞争对手庞统置于死地。面对周瑜之类的军事奇才,他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
- 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
- 江宁穿越到三国时代,成为了诸葛亮师弟。本以为自己先知先觉加上曹操的雄才大略、任人唯贤,江山美人那还不是予取予求 谁承想水镜先生给自己的“朽木”称号,不仅没有让自己得到重用,反而因为曹操手下谋士的龃龉,差点让自己丧命,阴差阳错,命运的齿轮把江宁推向了刘备 虽然对假仁假义的刘大耳很不感冒,不过现在的江宁
- 穿越架空潜水的老猫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零三章 这是试探
- 冰神诸葛亮
- 这是一个三国乱世,但又是一个奇幻的世界。历史上各大名人的纵横沙场、决策万里,都将在这里一决雌雄 还可以修仙悟道,提升自己的实力。一个少年,因车祸穿越到三国时代,成为了智多而近妖的诸葛亮,在这里,他会遇上一生的战友 作者:冰神张良所写的《冰神诸葛亮》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冰神张良连载中
- 最新章:第九十八章 水镜渡劫,阴阳煌神雷
- 三国:开局截胡诸葛亮
- 建安十二年。刘琦一梦醒来,发现自己成为刘表之子。此时曹操已经一统中原 而刘琦既不得刘表喜爱,更有后母图谋算计,自身已然难保,处境艰难 幸有神级选择系统相助,刘琦决心奋起。一切从截胡诸葛亮开始 作者:花落未央时所写的《三国:开局截胡诸葛亮》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花落未央时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曹操的选择
- 舍弟诸葛亮
- 这是一个关于“万世师表诸葛氏”的故事。建安元年的徐州,吕布偷下邳、袁术袭淮阴 穿越者诸葛瑾被袁军意外围困于淮阴城中,不得不出手帮助绝境中的刘备反杀敌人 既然那些篡汉之贼得罪了咱,那就别怪咱提前十年把二弟诸葛亮拉出来、把他们一个个收拾了 一份升级版的《隆中对,一个才智更超史实的诸葛亮,又会塑造出一个什
- 穿越架空浙东匹夫连载中
- 最新章:第164章 刘景升年老志短,不足虑矣!
- 诸葛后传
- 十几年前的阴谋,一个难以逃脱的命运,让一个本迷失在乱世的年轻人明白了生存的意义,为了伟大的梦想,三国之后真正的乱世才刚刚开始 君主们心中的小算盘,征服与背叛,奇攻妙计,强横的军队并不一定可以战胜少数人的智慧,和平的愿望是否可以实现呢…一个不为人知的时代,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一个不为人知的人;终将改变
- 历史军事醒尘完本
- 最新章:第七章 最终章 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