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汹涌

第100章


焦同跟着他爬上舰桥。
“江白,有烟吗?”他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让江白一惊。
政委知道自己从来就不抽烟。
茫茫夜色下,政委背向着他,眼含热泪。
蓦然,江白脸颊发热,鼻孔发酸,泪水悄然涌出。
“赵亮,给政委拿烟来!”他冲着艇舱内喊了一声。
不过不是痛苦的泪。只此一天,生命中突然没有了痛苦。
生命变得轻松和豪迈。
我经历过了。我承受住了。我成功了。
即使与东方瀚海艇长相比,我也是个幸运者。
猛地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身躯和内心都长成了巨人。
大海辽阔。人的心胸更辽阔。
淝水之战,晋军以数万之众破秦军八十万。捷报传来,谢安继续下棋,如同无事一般。人问发生了何事,他只轻描淡写地言道:“小儿辈大破贼。”谢安终于没有能够完全掩饰住自己的惊喜,走回屋中时,不觉“屐齿已折”。
但也仅仅是不知屐齿已折而已。
没有什么样的海洋和人生会让自己胆怯了。
但是最重要的还不是它们--
东方瀚海的猜测是对的,郑和水道可以让潜艇秘密通航,要做的事情仅仅是稍加疏通而已。还有,所有秘密经过此水道的潜艇,都必须装备自动测密和加排水装置。
有了郑和水道,中国潜艇兵出航郑和群礁之外就不用再走T水道或K水道,她在郑和海域的战略地位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国潜艇兵史将因此而改写。
4809艇不是触礁沉没。过去让它和它的英雄艇长东方瀚海蒙羞的旧结论应当推倒。4809艇应当被打捞出水。东方瀚海应当恢复名誉,其光彩夺目的一生将得到重新评价。
东方白雪将从心灵的意义找回自己失散十九年的父亲。中国潜艇兵将找回自己失散十九年的、具有典范意义的潜艇英雄。
中国的海域辽阔无垠。地球上拥有的海域无限宽广。中国海军应当是一支不仅在装备和技术、同样在精神上无比强大的远洋海军,这样一支海军应当有自己的一位足以成为后人的楷模和勇气的源泉的潜艇英雄。
……
一个无比紧迫的意念涌上脑际:不能在这里久留。9009艇必须迅速返回基地。中国海军必须迅速完成对郑和水道的控制!
9009艇胜利穿越郑和水道,大大缩短了返航的路程。两天后,它已经胜利回到L城基地。
只过了一天一夜,9009艇再次受命出航,引导一支小规模的海军编队前住郑和海域。出航前,江白被正式任命为该艇艇长。
过了一些日子,两座高脚屋分别出现在郑和水道出入口处的礁盘上。高脚屋顶上,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
外电对它的出现做了许多报道。最后一般认为,中国人肯定在那条不能通航的水道地区发现了海底油田。
7
还是在那幢半被荒弃的小楼的客厅里,司令员第二次等待着他的客人。
9009艇探测郑和水道成功后的一个月内,将军以极高的效率处理了与此有关的所有重大事情。
潜艇胜利返航的当天,听完焦同和江白的报告,他即在极短的时间内接通了总部的电话,随后遵照首长之令迅速做出部署,派出兵力,由9009艇引导,前往疏通并控制这条水道。
其后的一个月间,他又用几乎全部精力日以继夜地组织实施了这项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隐秘工程。
有一件事他没有做:打捞4809艇。原因是基地有关部门对此事有争论。司令员的内心是渴望将这条英雄潜艇打捞出来的,但反对一方的理由也很充分:打捞4809艇不像秘密疏通郑和水道,势必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郑和水道可以通航的秘密将不再可能保持。
他理智地同意了后一种意见。可在遇难十九年后,仍让那条英雄潜艇特别是它的英雄艇长沉埋海底,却给他的一颗因郑和水道被征服和控制而十分亢奋的心,留下了一份难言的遗憾与苦痛。
可是为了中国海疆的安宁,4809艇和它的英雄艇长仍然要继续长久地留在那里。
东方会理解的。他宽慰自己。东方不会计较继续留在郑和水道为祖国服务。他想。真正感到不安和羞愧的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我们总是不能在应当为英雄做些事情的时候做成这些事。
东方,只要我活一天,我就不会忘记你。你栖身在郑和水道,就如同我栖身在那里一样……
将所有那些最重要的事情处理完,他才有时间将率9009艇二次出航归来的焦同和江白后约到自己的住处,他有事情要交代给他们去做。
已经是六月了。窗外紫荆花怒放。一片绯红散布在翠绿的叶片之中,明艳夺目。 刚下过一场雨,窗外目光所及的一切,全是那么清新、鲜亮,如同他这一刻的心境。
司令员让自己在沙发上坐下来。自9009艇出航之日起,他的心就为它高悬着。虽然他一次再次地、秘密地命令它坚信出航的江白和焦同能够逢凶化吉,完成使命,但那种与信任同样巨大的担忧却从没有消失过。
担心失败。担心江白和焦同重蹈东方瀚海的复辙,甚至担心他们会犯初次出航者经常会犯的最普通的错误,譬如触礁……
真正令他担忧的是江白这一代新人。他们的力量和智慧。9009艇出航前他所以信任了江白和高梁,是因为他不能不信任。无论他们能否经受住当年他和东方瀚海经受过的考验,他和他这一代人、甚至焦同这一代人,都命定了要很快退出远航的阵列。
只能由江白这一代人去远航。说是一种绝大的信任也可,说他别无选择也可。
别无选择。因此这种信任不论对他还是对于江白和高梁,都成了一种宿命。
一支海军部队的宿命。也是一个民族的宿命。
但是他们成功了。江白、焦同、高梁他们成功了。9009艇胜利地穿越了险像环生的郑和水道,并真的在那里发现了海中断崖!这一结果虽然并没有完全出超出他的意料,但是一种新的、与过去那巨大的担忧成正比的狂喜还是立即在他的生命中汹涌起来。
他是一个有经验和成就的老潜艇艇长,不应为一次远航的成功如此欢欣,可他还是被它深深地、长久地激动了。
不是控制了那条水道将使我国潜艇在郑和海域战略地位大大改善,不是十九年前4809艇失事的真正原因被查明,甚至也不是9009艇经历并战胜了海中断崖应被视为一个奇迹(虽然行前帮助该艇做了充分准备,但当它真地成功地穿越了海中断崖后,他仍然不能不将此视为一个奇迹),更深刻的原因是:完成这一艰难远征的不是他和十九年牺牲的东方瀚海,而是焦同、江白、高梁等一批名不见经传的新人。
此次出航的艰险程度不亚于自己和东方瀚海当年的每一次出航。困难和牺牲的沉重压力始终伴随着9009艇,可是江白、焦同、高梁等人承受住了,有极大的牺牲可能却没有牺牲,反而还好像十分轻松地赢得了胜利。这只说明一件事:他们比自己的前辈在心理和军事素养两方面都更强大,更早熟。
在这种新的意义上,他开初对他们的信任不再是一种无可选择的选择。它成了一种所有选择中(毕竟他还可以有别的选择)最正确最明智的选择,一个还不算昏庸的领导者必然要做出的选择。
后人的成功和成就令前辈们显得英明。
夜不成寐……
对9009艇此次出航的经历考察得越细致,他对近年来自己内心里深藏的焦灼就看得越清楚。它来自那种垂垂将老却后继乏人的感觉,来自对海疆斗争形势日益严峻的忧郁,归根到底,它来自伴随了自己一生的责任感。
这种焦灼属于身为一名老潜艇兵的自己,也属于自己走进的Y城的那个海军世家已经延续到第三代的传统。
后继有人。
他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心潮翻涌。他已经从心眼里喜欢江白了。这样的青年军官是国家的珍宝,中国潜艇兵的未来,中国海军走向远海的希望。如果他的女儿真能够与之结婚,他不但一点都不会反对,还要支持甚至怂恿女儿。
遗憾的是女儿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虽然他觉得女儿心中正涌动着那种与江白结婚的强烈愿望……
司令员又站起来了。今天他让焦同和江白来见他却与上面的思想无关。十九年前4809艇遇难的原因已被查明,他就要亲自打报告给总部,为英雄恢复名誉。与此同时,他想到了另一件要由焦同和江白代替他去做的事:到湾尾街去找回东方的女儿,帮助她重新认识自己的父亲,将她从目前的生活境况里解脱出来,回到Y城去。
决定让东方瀚海继续长眠于郑和水道之后,他目前能为这位潜艇英雄做的事也只有这些了。
不是为了告慰东方的英灵。他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英雄已死,他什么也不需要了。以此告慰的是后人之心,包括因近期不能打捞4809艇而又增添了痛苦和愧疚的自己的心。
甚至推翻过去Y城基地的旧结论也不是为了东方瀚海,而是为了让整个L城潜艇基地、甚至让今天和未来的中国潜艇部队重新拥有东方瀚海。或者说是让东方瀚海的精神和灵魂重新拥有它们,拥有中国潜艇兵的今天和未来。
……
“司令员,他们来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