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花异草故事

第11章


日本叫它姬百合。在河北、陕西等地山区有野生。此种百合茎短叶狭、不生珠芽,花有黄、红二色。
  百合的地下茎形态特殊,呈鳞状、层层鳞片互相叠合,所以人们称为"百合"。此外,也有人说,百合之名是指百子团结之意,其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说是早年间四川一带有个国家叫蜀国。国君与皇后恩爱有加,他们生有一百个王子。在国君与皇后年事渐高以后,国君又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妃子。这妃子入宫第二年就给老国君生了一个小王子。国君老年得子,十分高兴,倍加宠爱。王妃的想法可不一样,她想到的是自己生的这个小王子若想继承王位,是怎么也斗不过皇后生的那一百个王于的。于是她就向国君进谗言,说皇后教唆着那一百个王子要造反。国君年纪大了,不免昏庸、不辨是非。就下令将皇后和一百个王于都驱赶出境。蜀国的邻国叫滇国。滇国本来就对蜀国虎视眈眈,想侵占蜀国的土地。现在见蜀国国君如此昏庸无道,居然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赶出国境,认为时机已到,便马上发兵攻打蜀国。蜀国本来国力是强盛的,但文武大臣们自从见到国君宠幸王妃,听信谗言、赶走皇后和王子,也都人心涣散,都不愿为国君效力了。所以滇国的军队攻城夺池,很快就逼近蜀国国都了。形势万分危急。
  国君在束手无策之际,只好亲自督阵。可是他年岁大了,体力不济;加上威信丧失,军队中人人只顾自保性命,无人肯冲锋陷阵。正在这时候,国君忽然看见远远来了一队人马,人数不多,却英勇异常,直奔入敌人阵营,一阵猛冲猛杀,竟然把敌军杀得人仰马翻,剩下的少数几个也狼狈逃窜而去。待到国君带领着军队迎上前去,才看清楚原来这一支仿佛从天而降的援军,竟然是被自己驱逐出宫的一百个王子,以及他们带领的家臣们。
  当时,国君又高兴又惭愧,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这时一位老臣赶上前来,对国君说:"皇上,家和万事兴呀。你该把皇后和王子们都接回宫来,一家人团团圆圆才能安家兴国。"大王子说:"父王,请您放心,母后一贯教导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同扶佐父王,更要我们善待王妃与小弟。我们一百个兄弟永不分离,一定要帮助父王共同治理国家。"国君老泪纵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以后当然是接回了皇后和一百个王子,王妃也知错认错了。蜀国从此更强盛发达了。
  以后不久,奇怪的事发生了。那就是在王子们当年与敌军作战的高山林下,不知不觉地长出了一种奇异的植物。后来,人们根据它的地下茎层层叠合的特点,并联想到百子合力救蜀王的故事,便给它取了一个象征兄弟团结意义的名字--"百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 作者:刘桂莉、余绮 
 
第十三章 金银花与鸳鸯藤
  金银花是忍冬科忍冬属的半常绿攀援灌木。它的叶儿是单片叶对生,叶片多为椭圆形,叶子的茎部却极像个心形。它的花儿是成对地生长在叶腋间,就像是开在叶儿的心上,每年五、六、七月间花儿开放,初开时是白色,后来变成黄色。
  金银花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辽宁,西至陕西,南达湖南,西南到达云南、贵州任东哥特王国大臣,著有《哲学的安慰》,亚里士多德《工具,都可发现它的踪影。金银花适应环境的能力还特别强。它耐寒也耐热,喜阳也耐阴,耐干旱又不怕水湿,土质无论是酸性还是碱性,它都能适应。生命力可谓强矣。
  金银花还有几个别名。关于这些别名的起因,至今还众说纷纭呢。
  植物学家说,金银花夏季开花,到了秋未虽然老叶枯落了,但在其叶腋间又会簇生新叶,新叶是紫红色的,凌冬不调,所以有人便叫它"忍冬"。又说,金银花春末夏初开花不绝,花的颜色是先白后黄,黄白相映,故此才称为"金银花"。因它是有色有香的藤本植物,所以又叫"金银藤"。金银花的叶是对生的,花儿也是成对地生于叶腋间,像一对永不分离的恋人,所以又给它起了个有浪漫色彩的名字叫"鸳鸯藤"。
  老百姓的说法跟植物学家说的可就不一样了。他们是这样说的:
  很久以前,在今河南省巩县、密县、登封三县交界的五指岭山腰里,住着一个姓金的采药老汉。他和山下一位姓任的老中医合伙,在山下开了一家中药铺。
  金老汉老伴早已去世,跟前只剩一个女儿,叫银花,生得聪明秀丽,从小就跟着爹爹上山采药,再由她每天把采到的中草药送到山下的药铺里去卖。任老医生也是个淳厚善良之人,又有一手高明的医术。他一面操持药铺,一面给人看病,还经常兔费又舍药地给村里穷苦人看病,故深受大伙儿的尊敬。
  任老医生跟前也只有一个儿子,因是冬天生的,故名叫任冬。小伙子勤劳勇敢又纯朴聪明,从小跟着父亲学了医术,15岁时又去登封少林寺习过武。可以说,是个文武双全的好后生。由于两家交往密切,任冬和银花从小就非常要好,长大后由两小无猜变成了一对恋人。两家的老人也看出了两个年轻人的心事,就给他们订了终身。从此两家关系更密切了。
  却说,在他们居住的这个五指岭上,有一种叫金藤花的名贵草药,能解邪热、除瘟病。一天,金老汉和女儿银花正在山上采药,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吹得五指岭上飞沙走石,叫人睁不开眼睛。接着,黑云中出现一个怪物,伸出魔爪将银花一把抢走,一时间就不知去向了。
  原来,这是一个名叫瘟神的妖怪,它本是北海边的黑熊精所变。这瘟神不知从哪儿听到,说是从五指岭上的一百株金藤花上采摘一百斤花苞,用一百斤天河水,煎熬一百个日夜,就可以熬成膏丹,服了这些膏丹就可以长生不老。所以这瘟神就跑到五指岭来,想采花制药。这天,瘟神听小喽罗禀报说山下有两个人来采摘金藤花,瘟神便发怒了,他想占山为王,不许任何人来采摘金藤花。可等他出洞来到山上一察看,却看见一个老汉带着一位美丽的姑娘。瘟神顿起歹意,便祭起狂风,喷出黑雾,掀起飞沙走石,乘金老汉和银花不备,一下将银花抢走。
  金老汉忽然不见了女儿,只看见一股妖风盘旋而去,心里猜想女儿定是被妖风卷走,就拼了老命地在妖风后面追赶。追啊追啊,一直追到一条黑黝黝的深谷,也没找到女儿,却只见一阵瘴气迎面扑来,老汉顿觉头晕目眩,胸闷想吐,不觉昏倒在地。待他醒来,已是薄暮时分。金老汉见深谷之中根本没有女儿踪影,只好摸索着回家,并寄希望于女儿也许没事早已回家等他去了。
  瘟神把银花抢到洞中,就威逼她成亲,但银花宁死不从。后来,瘟神用尽了各种手段,见实在无法制服银花,就令小喽罗给银花戴上铁锁链,囚进一个石牢里。
  这瘟神还有个恶习,就是每日里吞云吐雾,散放瘴气,传播瘟疫。自打它来到五指岭后,五指岭一带的老百姓染上疫病的便越来越多。
  再说在山下开药铺兼治病的任老医生,发现近来病人陡然增多,并且害的都是很厉害的瘟疫,就觉得情况有点不妙。加上一连好几天不见金家父女下山来送药,不知是怎么回事,实在放心不下,就嘱咐儿子说:"冬儿,咱们这儿患瘟疫病的人越来越多了,要给乡亲们治好瘟疫,必得用金藤花。你即刻上山去找你金大伯和银花妹妹,一是看看他们父女可好,我怪不放心的;二是帮着多采些金藤花回来。"
  任冬听了此活,马上挎上朴刀直奔五指岭来。任冬来到金大伯家,只见那匹白玉飞龙马拴在后院里吃草,却不见银花和金大伯。原来,这几天金老汉每天都是一大早就起来赶上五指岭去寻找女儿。任冬猜想父女俩一定上山去了,便也马上进山寻找。可奇怪的是,在平日父女俩常去采药的地方,怎么也找不到金家父女。任冬不死心,他翻过一架又一架的山梁,螳过一条又一条的溪流,穿过一条又一条的深谷,终于找到了金大伯,不过,金大伯这时正躺在草地上,人已昏迷不醒。任冬急忙上前呼唤,过了好一会,金老汉才睁开眼睛,清醒过来了。他见是任冬找来了,忙拉着他的手急切他说:"冬儿,五指岭来了个瘟神,抢走了你的银花妹妹,你一定要设法除掉瘟神,救出银花啊。"
  任冬急忙把金大伯背回家中,请父亲照看,自己马上返身回到五指岭。他心中发誓一定要除掉瘟神,救出银花妹妹。
  任冬来到黑黝黝的深谷,只见路越走越陡,山谷越来越深。突然,他看见峭壁上出现一个黑雾笼罩的洞口,里面隐隐约约传来女子的哭声。仔细一听,正是银花的声音。任冬抓住崖壁上的藤条,攀上了洞口,到洞里找到了被囚禁的银花。他砸开石牢门,只见银花妹妹满脸泪痕,面容憔猝地躺在潮湿肮脏的石板上,便立即跑过去,抱住银花说:"银花妹妹,我救你来了。"同时,他为银花砸开锁链,抹去泪痕,并还要说什么。银花急忙摆手不让他多说,拉上任冬就赶忙往洞外跑。两人出了洞口,顺着青藤溜下谷底,涉过山涧,爬过了座座山梁,终于回到了银花家。
  这时,银花才喘了口气,急忙对任冬说:"冬哥,我爹呢?"任冬告诉他金大伯已在他家治病,银花放了心。银花又着急地说:"冬哥,我在洞中听瘟神说,他要散布瘟疫,让千家万户都染上瘟病,这样他就可以长期霸占一方,胡作非为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