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第35章


温体仁就是一位拍马屁的专家高手。袁崇焕的全线获胜,本来满朝文武,连同崇祯自己也没有想到跟自身有关,可经温体仁这恰逢其时地一点拨,加上群臣的一番齐声赞颂,崇祯果真变得飘飘然,仿佛胜利真的是他"圣明"所至了,所以他高兴地敕旨:"皇极殿赐宴群臣!"
  而与此同时的南海子野外,同样贵为汗王的皇太极却是身心疲惫,他骑在马上,神情沮丧地叨念:"连野战也败在袁崇焕手下!袁崇焕是我后金无法逾越的一座大山啊!"他转脸对范文程,"唉!范先生,怎么办呢?"
  范文程任由坐下的马匹信步走着,踏水过河,只见水花溅起,而他依然思索地低头不语……
  多尔衮是位年轻的将帅,有勇有谋,是皇太极弟兄中最有头脑、最有出息的一个。他见范文程没有言语,便慨然叹道:"今日总算领教了袁崇焕,自己身先士卒,手下勇猛如虎,就那两个太监是怕死鬼,被我提溜小鸡般地抓了回来。还没挨揍,就把身上值钱的玩意全部献上了。汗王,把这两个可恶的太监宰了吧!"
  多尔衮说着,用马鞭一指远处,马鞍上横放着背手捆绑的曹化淳和杜勋。
  皇太极随着马鞭望去:"两个太监呢?"
  多尔衮:"听说还是崇祯派出的监军呢!"
  范文程闻言猛地抬起头来,注视着曹化淳和杜勋……
  多尔衮说着,用马鞭一指:"这种软骨头脓包,留着无用,那就杀掉!"
  一直不曾开口的范文程,这时连忙转向皇太极,出言制止:"汗王,不忙杀,或许另有别用。"
  "另有别用?"皇太极思索地盯视着范丈程。
  范文程凝视着这两名太监献上的皇室宝物,大有深意地点点头:"他们是崇祯皇帝身边的人啊!"
  大明京都的皇极殿内,灯火辉煌,宫廷乐师齐奏庆乐,宫女翩翩起舞,一派欢庆气氛。
  群臣们兴高采烈,一面饮酒庆贺,一面观赏歌舞,殿内充满了喜庆欢乐和暖暖春意。
  然而宫殿之外,这些为援救京师而千里奔袭,冒死血战赢来胜利的将士营帐内,只见在暗淡的烛光下,东倒西歪地躺着受伤的士卒,并不时发出阵阵呻吟。
  北风呼啸,营帐内无法生火取暖,加之门窗不严,只好听任卷起的飞雪灌入帐篷。
  负伤的袁崇焕端着左肩走进营帐,心疼地看着受伤受冻的士卒。这些士兵瑟缩地依偎在一起,只能互相靠着体温来御寒。袁崇焕因来得匆促,日夜兼程,急于赶来救援京都,没让带御寒的衣物。本想救下京都,可以进城休息,可以从百姓处得到饮食、取暖。可如今,不仅害得弟兄们忍饥受冻,竟然连口热水都喝不上!真是苦了、害了这些弟兄。
  袁崇焕看着这些,心里如同刀绞一般,正不知如何安慰关爱这些兵卒时,茅元仪匆匆跑进帐篷:"崇焕兄,特使在催着呢,皇上平台召见。"
  袁崇焕等奉命来到皇极殿平台时,皇极殿内的歌舞乐声依然隐约可闻。
                  
第64节:当朝蒋干(5)
  崇祯亲率阁臣已先行在平台等候,袁崇焕、祖象升、范景文和满桂步上台阶,走向平台,他们人人负伤,血染官服。
  袁崇焕左肩官袍上渗出鲜红的血迹,满桂多处受伤,上身和大腿处血迹斑斑,祖象升和范景文也都是带伤前来。
  四人步上平台,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崇祯迎接上前,见四人皆带伤前来,不由内心一阵激动,喉头发咽,眼含泪水,"众爱卿血战满夷,退敌有功,朕……心中不忍目睹你们负伤累累啊!"
  众人见崇祯动了真情,均感动得不知如何应答:"皇上……"
  周延儒目视皇上,一一介绍:"这就是血战德胜门的大同总兵满桂,这是千里进京勤王的巡抚范景文。"
  崇祯慰勉一番之后,立即加封:"朕要赏赐你们!满桂、范景文加官兵部侍郎!"
  二人跪地:"谢皇上隆恩!"
  轮到袁崇焕了,崇祯无须介绍,便迎了过去。他对袁崇焕太熟悉了,这些天"袁崇焕"这三个字一直轰鸣贯耳,前次就在这里的平台召对,袁崇焕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其豪言壮语,也音犹在耳,如今血战胜利,袁崇焕果然言行一致,不同凡响!只两天两夜便从关外赶来京师,并一举获胜,袁崇焕的确不是一般角色!崇祯目视着袁崇焕,见他黑瘦的面庞,经此风霜血战已变得更加黧黑清瘦了。他上前抚摸了一下袁崇焕受伤的左肩,又看了看犹如铁打铜铸的祖象升,然后大声说:"崇焕、象升血战沙场,是朕的肱股之臣,忠勇良将!赐蟒玉、貂裘、白金!"
  袁崇焕、祖象升立即跪拜:"谢皇上!"
  这时,大同总兵满桂上前一步,拱手致礼:"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崇祯面带笑容,亲切尤加:"爱卿有何所求,但讲无妨。"
  满桂整整衣冠,鼓足勇气,说道:"臣五千士卒,伤亡过半,请皇上恩准进入城内休息整顿,以利再战!"
  崇祯不假思索地便点点头:"依卿所求,满桂所部进入城内休息整顿。"
  袁崇焕见势也上前拱手相求:"陛下,臣率关宁铁骑昼夜无休,奔命京师,乞请皇上依照满桂之例,恩准臣部进城休息整顿,恢复体力,再战满虏!"
  崇祯脱口而出:"怎么你也要进城?"
  袁崇焕恳求地说:"千里行军,士卒人人疲累;又遇恶战,伤兵嗷嗷,缺医无治;城外安营扎寨,将士寒冷,无遮无掩……"
  袁崇焕的恳求,没能打动崇祯的仁慈之心。因为崇祯对于袁崇焕的陈述,根本没有听入耳,他此时此刻脑海里霎时间涌现和萦绕的是:"袁崇焕拥兵过重,千万要警惕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后金兵是袁崇焕引进来的!"这种内心的怀疑,使他同情的泪水化为满脸的严肃,"爱卿所部不是把满夷皇太极击败至南海子了吗?为何不一鼓作气,将他们斩尽杀绝?"
  袁崇焕抬眼看看崇祯,并未多想,只以为这是年轻皇帝的无知:"陛下,满夷有八万骑兵,我方只有两万骑卒,广渠门外恶战,满夷轻敌,我方侥幸取胜,待各路援军聚集之后,对敌分割包围,目前乘此间歇,我部进城休整,精心部署,再予全歼,满夷必成瓮中之鳖!"
  已经心存疑虑的崇祯,对袁崇焕的话无心再听下去:"满夷已成瓮中之鳖!崇焕所部当应驻扎城外,乘夷贼立足未稳,乘胜追击,再接再厉,叫他们彻底覆灭!"
  袁崇焕的心陡地一阵紧缩:"陛下!……"
  "爱卿速作调整,万不可等待!"崇祯不想再听袁崇焕的分辩,他摆手吩咐后,便扭头向皇极殿走去。
  皇极殿内一阵歌舞乐声传来……
  一直站立的祖象升,目视着脸色铁青的袁崇焕,诧异道:"皇上怎么如此决断?"
  满桂原来是袁崇焕的部下、同僚,私下一直与袁崇焕、祖象升交好,这时,走上前来,同情地说:"督师大人,生为人臣,只得效命尽忠啊!"
  袁崇焕咬着嘴唇使劲点了点头,仿佛把所有的屈辱、误解和委屈,通通都咽进了肚子里。
  后金,皇太极帐内,此刻是通宵未眠。后金的几位贝勒和元老重臣聚在这里,不过不是像大明朝一样的歌舞欢庆,而是如同遭霜打过一样,一个个低垂着头,充满了沉闷和丧气。
  "退兵!退兵吧!"大贝勒代善因是努尔哈赤的长子,汗王皇太极的长兄,地位最高,所以他首先开口打破了可怕的沉默,"此次进关俘获甚多,咱们也赚够老本了!"
  "退兵无疑为临阵脱逃!"皇太极一向瞧不起代善,因此不待他的话音落地,便冷峻地打断,"再说,袁崇焕能让我们轻易退兵吗?我看是叫袁崇焕打怕了!"
  代善向来没有主见,他见皇太极反对,无奈地摇了摇头:"那怎么办?"
  范文程唯恐贝勒之间因此而产生口角,便未待其他贝勒开口,抢先进言:"汗王,微臣在想:自古兵不厌诈。当初三国争雄,曹操派蒋干去周营,周瑜装作醉酒,吐出所谓真言,结果曹操中计,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第65节:当朝蒋干(6)
  "你是想用孙子兵法中的离间计?"皇太极疑虑地问道。
  范文程显然已思虑很久,他胸有成竹地陈述道:"现在崇祯只允许满桂之兵进驻城内,而袁崇焕两次请求均遭拒绝,可见崇祯已听信了"引夷入京"的谣传。臣以为只要我们再妥善策划,当可借崇祯之手除掉我们的劲敌袁崇焕,让崇祯小儿自毁长城!"
  "扯淡!"大贝勒代善自己昏聩无能,却又总是嫉恨别人,尤其是范文程这个汉人。他认为在皇太极眼里,范文程远比他这个大贝勒更为走红。因此对范文程的建议总要冷眼相对、冷嘲热讽,"叫崇祯皇帝除掉袁崇焕,这不是痴人说梦话吗?袁崇焕千里进京勤王,又把我们赶到了南海子,战功赫赫,宛如一尊战无不胜的战神,崇祯怎么可能除掉自己的忠臣良将!"
  范文程没有计较代善的挖苦,而是淡淡一笑:"只要我们设好妙计,就有可能。"
  "能个屁!"代善激动地站起来,范文程的漠视,使他气得面红耳赤,"我就不信,以我八旗六万精兵,加上蒙古两万兵卒,跟袁崇焕决一死战,不把他斩尽杀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