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

第174章


    也许是伯颜的诚心感动了上天,一阵强劲的北风吹来,将那立于身后的大旗吹的猎猎而起,同时也将江面上聚集着的雾气吹散开。
    当大雾最后完全散开的时候,江面上的景象清晰地展现在了伯颜的面前。
    在江面上来往游弋的舰只并不太多,这有些出乎伯颜的预料,而且江那面也并不象他想象的那样军营密布,如临大敌。
    一切都显得很平静,很平常,这更让伯颜有些迷惑。
    “难道许汉青竟有如此自信,只凭着水师便能把我蒙古大军挡在江北,还是另有布置,将陆军精锐都藏起来了,想让我大意轻敌不成。”伯颜心里想道。
    “丞相大人,他们好象发现我们了,正在向北岸*近呢。”格日勒在旁提醒道。
    “我看到了,看也看过了,上马,回去吧!”伯颜话音未落,“轰”的一声巨响,一颗炮弹飞了过来,砸在了离他们不远的地方,炸起了一片泥土石块。
    伯颜带着随从催马急速离开了北岸,跑了一段距离才放慢了速度。
    “都说光复军火炮厉害,今日只此一炮,便把咱们吓得落荒而逃,许汉青要是知道了,也足以自慰了。”伯颜笑着对手下说道。
    “丞相大人,待末将把咱们新造的大炮拉上来,轰他们个落花流水,看光复军还嚣张不嚣张。”格日勒愤愤不平地说道。
    “呵呵,我只是说笑而已,难道咱们还真怕了光复军不成。”伯颜宽慰道,“明日攻打光复军在江北的据点,便把大炮都拉上去,也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
    ……………………………………………
    “北方的乃颜可能要有所行动了。”许汉青放下手中的情报,淡淡地说道。
    “好啊!”郑晔喜形于色,“这下子北元两面作战,可要疲于应付了。”
    “虽然如此,可主要还是要*自己,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许汉青笑着说道,“乃颜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早不动手,晚不动手,非要等到咱们江南大胜之后,伯颜率蒙古大军南下之后才敢有所动作,这个老狐狸。”
    “如今北方多数为汉军镇守,乃颜选择这个时机,也算正确。”郑晔想了想,“只是不知道汉军能否挡住乃颜的军队。”
    “狗咬狗而已,打生打死,关咱们什么事?”李芳凝在旁插嘴道。
    “错,虽然是狗咬狗,可咱们还希望他们咬得时间长一些,咬得更狠一些才好。”许汉青摆了摆手,“哪一方迅速得胜,从长远来看,都不符合咱们的利益,只有两家打得势均力敌,两败俱伤,咱们才更有利。而从实力对比来看,忽必烈还占着上风,这就需要咱们在中间稍微帮一下忙,让乃颜能和忽必烈拼得更长久一些了。”
    “国公说得对,时间一长,北元支撑战争的物资必然匮乏,只*劫掠压迫,内乱定然不断,咱们只要和伯颜对峙下去,把这场战争打成消耗战,忽必烈也定然会受不了。”
    “再加上咱们的沿海劫掠,内部破坏,我看北元经济崩溃的时候也不远了。只是……”许汉青欲言又止。
    “国公是忧心北方的百姓吧?”郑晔试探地问道。
    许汉青皱着眉,点了点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想到这些,也确实有些难受。“
    “不破不立,先破后立,国公不必如此,经过此变,那些北方的汉人也该清醒清醒了,他们应该明白自己到底不是蒙古人,只是蒙古人的马牛而已,只有自己奋起,才有出路,逆来顺受只能永远被人骑在头上。”郑晔不在乎地说道。
    “是啊!”李芳凝在旁附和道,“我在北方呆了这么多年,很多事情都看在眼里,北方的汉人多数已经忘了自己的血脉,甘心做北元的臣民,那些汉军有时候比蒙古人还坏呢!”
    “朝廷不能护境保民,却让那些小民百姓忠贞大义,这未免太过!北方汉人百姓何辜,受尽欺凌苦楚,兵凶战危,百姓最苦,等到咱们顶住伯颜的进攻,定要尽吾所能,尽量让北方汉家百姓少受些苦,过上安生日子。”许汉青无奈地叹息道。
    &&&&&&&&&&&&&&&&&&&&&&&&&&&&&&&&&&&&&&&&&&&&&&&&&&加班,加班,年底是无穷无尽地加班。现在我就想睡觉,真是太累了,今天写得少了点,等有时间就加快速度,预计这本书快写完了,那些拖拖拉拉、没意思的事情就一笔略过。
第二十五章 堡垒绞肉机
       
    经过休息与观察之后,伯颜的蒙古大军开始了行动,首先选择的便是光复军在江北设立的八个据点。
    光复军在江北的据点采用了棱形堡的模式,修得都是小而坚固,每个据点内三千、五千人不等,而且都*近长江,便于水师支援,这样也就免除了被蒙古军包围的危险。
    “轰,轰,轰。”元军的大炮开始轰鸣。
    由北元百工作坊照葫芦画瓢造出来的大炮全为铜质,不仅笨重,而且由于火药配方的缘故,射程也并不太远,威力也不甚大。火药没有颗粒化,长时间运输颠簸之后,必须重新搅拌之后才能使用。这些大炮用于战场,震慑与壮胆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实战效果。
    “这便是北元的大炮了。”谷平据点的指挥张大勇从墙后伸出头来,用望远镜观察着。
    “没错了,不过这大炮看起来个头不小,怎么打出来这么没劲呢?”一个亲卫在旁笑道。
    “画虎不成反类犬,造炮是那么好学的吗?开炮那更有学问,没学到家就敢到这来现眼。”张大勇不屑地说道,“你看看,连个保护的土垒都没有,这不是找挨打吗!来,把火炮集中过来,先把这些笨家伙都给我轰掉。”
    “轰,轰。”巨响在堡垒上突然响起,炮弹虽然不多,但准确率很高,纷纷砸向元军的火炮阵地。
    火炮对射的场面终于出现在了战场上,硝烟弥漫,一道道火焰在空中来回飞舞,爆炸声此起彼伏。
    “北元在使用火炮方面,还是刚刚起步,无论从火炮制造、还是炮兵素质上来看,他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啊!只是他们好象没有这个时间了。”许汉青站在甲板上,远远地望着硝烟弥漫的战场。
    “伯颜乃是蒙古人中之佼佼者,镇国公更是大宋擎天之柱,如今两雄相遇,确要有一番鏖战啦。”张世杰在一旁说道。
    “虽然伯颜来势汹汹,却难有有武之地。战争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军守江人数虽少于蒙古军,但占有地利,又有水师、火炮。”许汉青笑了笑,说道,“什么声东击西,迂回包抄,面对着滚滚长江,又能如何施展,我便是要把蒙古军牢牢拖在长江北岸,让伯颜只能用蒙古人的生命来作为唯一取胜的筹码。”
    “听说伯颜文武全才,还做过一首诗,马首经从岭岛归,王师到处悉平夷。担头不带江南物,只插梅花三两枝。如此看来,他还真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呢?”小皇帝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对着许汉青说道。
    “陛下此言差矣。”许汉青皱起了眉头,“伯颜是对手,但绝不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
    “这是为何?”小皇帝疑惑地问道。
    “陛下,屠夫畜生难道只凭一首好诗便可抹去罪孽了吗?”许汉青面色凝重地回答道,“伯颜兵至常州时,凶残地逼迫城外百姓运土,运完土后就把他们填进垒里沟中,还用百姓煎油以润滑回回炮,城破后尽屠了常州满城居民。难道这便是被那些无耻文人所赞颂的仁义高德的良相所为吗?陛下是被别人所误导了,伯颜乃是一个狡诈虚伪心狠毒辣的畜生屠夫,许某此次与其对阵,没有一丝敬重之心,只想杀之以报千万汉人被屠之仇。”
    “伯颜竟如此凶残,真是,真是让人惊讶。”小皇帝瞪大了眼睛,望着许汉青。
    “书中所说,世人传言,皆不可尽信,陛下当深记此点。”许汉青拿出了老师的架子说道。
    “轰,”一声巨响打断了众人,一道粗黑的烟柱在元军火炮阵地上腾空而起,却是光复军的火炮击中了元军的火药桶。
    在并不十分激烈的火炮对射中,光复军凭借着优于对方的武器,和远超于对手的射击技术,牢牢占据了上风,北元费尽辛苦制造的战争利器,接二连三地飞上了天。
    “鸣金,把火炮撤下来。”伯颜脸色铁青,大声下令道,他不想再看下去了,双方在火炮上的差距是如此明显,再打下去损失只会更惨重。
    第一次进攻便失利,伯颜并不甘心,他挥动令旗,命令蒙古军开始了强攻。
    壕沟、铁丝网、尖利的木桩成了蒙古军必须要首先跨越的障碍,也成了无数蒙古人死亡的标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