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德利

第47章


龙德施泰特反攻了一个月后,遭到了失败。但是,由于巴顿的宽面进攻太缓慢,蒙哥马利迟迟不作进攻的反应,德军处处抵抗,并在盟军合围之前,将大部分部队和装备撤走,向东逃脱了。当天,布莱德雷去凡尔赛见艾森豪威尔,他衣着朴素,有些担忧。因为盟军合围太迟,会合时间超过了规定时限,他认为艾森豪威尔会取消"快速"进攻计划。没料到,艾森豪威尔精神焕发,他对会师略有些不满,但认为毕竟打退了德军的反扑。对于下一步的行动,艾森豪威尔给蒙哥马利和布莱德雷下令:中央集团军应利用德军退却的有利势头,乘胜追击,抓住战机,重创德军,突破齐格菲防线。若成功,则沿普吕姆-尤斯科琛轴线继续向东北挺进;同时,作好在阿登山区迅速转入防御的准备。蒙哥马利则准备率北面集团军群发动进攻。 
  蒙哥马利的进攻主要是按"真实"和"手榴弹"计划进行的。"真实"计划的方案是:加拿大克里勒的第1集团军,首先从奈梅根和瓦尔德森林向东南进攻,肃清北战区杜塞尔多夫当面莱茵河以西的德军。"手榴弹"计划的方案是:辛普森的第9集团军从亚琛向东北发动进攻,肃清北战区南翼莱茵河以西的德军,与北翼的加拿大集团军会合。肃清莱茵河以西之敌后,蒙哥马利率登普西的第2集团军、克里勒的第1集团军、辛普森的第9集团军大举进攻,强渡莱茵河,直插德国北部平原。蒙哥马利本想在2月1日实施"真实"计划和"手榴弹"计划,但艾森豪威尔将它推迟,而让布莱德雷首先实施"快速"进攻计划,若进攻不力,则停下来让蒙哥马利大举进攻。同时,艾森豪威尔将第9集团军的19个师减少到12个师,并让霍奇斯手下柯林斯的第7军支援辛普森的右翼。这个办法减少了对蒙哥马利的支援。实际上,艾森豪威尔从内心深处希望美军在布莱德雷率领下突破成功,但他作为最高统帅,也给蒙哥马利以机会。 
  布莱德雷喜出望外,他得以先于蒙哥马利执行自己的计划。他一心想长驱直入,首先攻到莱茵河一线。为了防止马耳他会议可能修改计划,布莱德雷决定早日行动。艾森豪威尔同意从1月17-18日午夜起霍奇斯第1集团军归布莱德雷指挥。18日,布莱德雷去斯帕拜访霍奇斯,传达艾森豪威尔令他准备进攻的命令。当天,蒙哥马利也赶来斯帕举行交接仪式,布莱德雷表现出礼貌的冷淡,避而不谈艾森豪威尔的命令,以免引得蒙哥马利发怒,拖延时间。隔了一天,蒙哥马利接到艾森豪威尔的命令时果然大发雷霆。他把布莱德雷的计划说成是草率凑数,自作主张,擅自行动。他认为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的断然决定会浪费时间,招致失败。 
  艾森豪威尔在决定让布莱德雷执行其"快速"进攻计划时,又担心起南部战区的美军第6集团军群的情况。该集团军由德弗斯指挥,下辖桑迪·帕奇的第7集团军和法国德·塔西尼第1集团军。他们的任务是在长90公里、宽200公里的"科尔马口袋"地区歼灭莱茵河以西的5万德军。但是,德·塔西尼11月攻占斯特拉斯堡后,法军没按计划完成上述任务,给艾森豪威尔带来了烦恼。德弗斯由于兵力不足,无法支援法国第1集团军,只好请求艾森豪威尔调给他几个美军师。艾森豪威尔答应调给德弗斯5个师及1200人的勤务部队。 
  布莱德雷已感兵力不足,但艾森豪威尔还要从巴顿的集团军中抽调第35师。1月23日,布莱德雷接到命令即大发雷霆,认为这是削弱他的"快速"进攻计划。巴顿听到消息后,也气愤之极。艾森豪威尔还准备抽走巴顿的4个师。 
  布莱德雷毫无办法,只好在备忘录中抱怨蒙哥马利控制他的第9集团军。蒙哥马利也怨气十足,对艾森豪威尔准备从他那里抽调兵力不满,担心影响他的"真实"和"手榴弹"计划。 
  布莱德雷给艾森豪威尔打电话抗议抽走一个军给德弗斯,并自以为说服了艾森豪威尔。可是第二天,正当布莱德雷与巴顿、霍奇斯讨论进攻计划细节时,平克·布尔的英国助手怀特利来电话,坚持要抽走4个师。布莱德雷在电话中大发雷霆,顶撞了怀特利,巴顿非常支持布莱德雷,认为布莱德雷"早该这样"。在场的美军军官听到布莱德雷顶撞怀特利,高兴地热烈鼓掌。巴顿放开嗓门,让对方在电话中也能听到: 
  "告诉他们,见鬼去吧!我们3个人都辞职不干了,我带头!" 
  为了保障布莱德雷实施"快速"进攻计划,最终,艾森豪威尔让步了,从统帅部预备队中抽去4个师支援德弗斯。一周后,盟军攻入"科尔马口袋"地区时,德军已全部撤走。 
  由于德弗斯表现欠佳,艾森豪威尔对他的评价也不高,他给马歇尔提供的主要地面部队军官的鉴定表中,布莱德雷列第一,德弗斯居第24位。 
  对于布莱德雷而言,他的担子越来越重了。从中间突破,并先于蒙哥马利之前行动,是考验美军英雄气概的最后一次机会。1月26日,布莱德雷将战术司令部迁到默兹河畔的那慕尔,以便更好地协调第1、第3集团军的行动,并与蒙哥马利密切联系。对于参加进攻的2个集团军5个军共21个师40万人的部队,布莱德雷作了部署:霍奇斯和巴顿并肩在南北长40公里的不规则战线上前进,突破阿登山区,插入艾弗尔。霍奇斯手下李奇微的第18空降军(含克利夫特·安德勒斯的"大红一师"、吉姆·加文的第82师)的精锐打先锋;许布纳的(因杰罗升任第15集团军司令而任第5军军长)第5军在李奇微左翼进攻;柯林斯的第7军则担任预备队。整个第1集团军部署在北翼。巴顿手下米德尔顿的第8军和埃迪的第12军在南翼发动进攻。 
  1月28日、29日、30日,李奇微、米德尔顿、许布纳3个军先后发起攻击。但是,天气十分恶劣,积雪厚度达1~2英尺,甚至齐腰,漫山遍野覆盖着冰雪,阻塞了通道,也盖住了德军埋下的地雷。最勇敢的"大红一师"和第82空降师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尤如二匹烈马。可是,天气的恶劣阻止了美军的推进速度,到2月1日,整个战线才推进了10公里,美国被迫停止了大踏步的向前突击。 
  布莱德雷发动攻击的1月28日,马歇尔在赴马耳他和雅尔塔开会途中,在马赛会见了艾森豪威尔。马歇尔深知丘吉尔和布鲁克会反对艾森豪威尔的战略,坚持安插地面部队总司令。但他坚决支持艾森豪威尔,要求他打几个漂亮仗,歼灭莱茵河以西的德"军,然后渡过莱茵河。 
  在马耳他举行的美英参谋长委员会会议上,马歇尔与布鲁克等争论不休,甚至达到了诽谤性人身攻击的程度。史密斯和布尔代表艾森豪威尔正式介绍了作战计划:首先肃清莱茵河以西之敌;其次由蒙哥马利率30~36个师发动强攻;在战线中部,布莱德雷指挥美军向法兰克福-卡塞尔方向发动辅助攻势。可是,布鲁克肆意攻击艾森豪威尔萨作战计划,特别反对在莱茵河以西先集结所有部队的做法。他甚至认为布莱德雷对艾森豪威尔影响太深,英国参谋部对此甚为忧虑。马歇尔冷峻地反驳布鲁克,指出美国参谋部对丘吉尔先生向艾森豪威尔直接施加压力忧虑更甚。马歇尔还说,罗斯福从未接见过艾森豪威尔,他是美国人,但更是盟军总司令,美国首脑很注意分寸,但是,蒙哥马利却深深影响贵国的参谋长。最后,马歇尔十分强硬地表示,反对蒙哥马利或亚历山大或其他任何人担任"盟军地面部队总司令"。布鲁克顶不住马歇尔,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同意了艾森豪威尔的战略。对于布莱德雷而言,未来的进攻中他仍可参与行动,马歇尔未同意其中央集团军群全部转入防御的建议。蒙哥马利身为主攻总指挥进攻柏林,布莱德雷也不会被搁置。美国人在战略上胜利了,这是马歇尔,更是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的胜利! 
  马耳他会议的激烈争论影响了布莱德雷的进攻行动。艾森豪威尔命令布莱德雷暂停进攻,以表示对英国的信任和促使蒙哥马利2月正日开始行动。艾森豪威尔要求布莱德雷封锁杜塞尔多夫以北的莱茵河,并调几个师给辛普森作战,还要控制罗尔水坝以防德军炸毁水坝阻止辛普森前进。同时,蒙哥马利最迟在2月8日实施"真实"计划,2月10日实施"手榴弹"计划。 
  艾森豪威尔没有规定布莱德雷何时夺取水坝,只是提醒他要摆出积极防御的架势。布莱德雷理解,这是暗示他可以悄悄地向莱茵河不断前进。巴顿作为一名勇将,不理解艾森豪威尔的用心,他气愤地表示应该不等到2月10日就发动攻势,"去他娘的政治战"。他一心想抢在英军之前抵达莱茵河。 
  盟军进抵莱茵河的战役即将打响,各路大军都在积极筹备,蒙哥马利在进军中唱主角,最高统帅批准他执行"真实"和"手榴弹"计划。这些计划的目标是全歼莱茵河以西的德军,为彻底击败德国造成有利态势。这一战役的计划分三步。 
  在蒙哥马利实施他的两个计划之前,布莱德雷必须攻占罗尔河水坝,以防德军在关键时炸坝放水,阻止盟军强渡莱茵河。布莱德雷把攻占罗尔水坝的任务交给霍奇斯,霍奇斯又把此重任交给许布纳的第5军。由于许多美军师调给了辛普森,许布纳把具体任务交给了缺乏作战经验的第78师,而让精锐的第5装甲师担任增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