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主将胡僧祐不幸中箭阵亡,外城被攻破。梁元帝无心再守,向魏军献上人质投降。
令人愤怒的是,梁元帝在投降前,命舍人高善宝把平生收藏的十四万卷古今书籍付之一炬。(这些书大多是手抄本珍卷,不少是孤本,梁元帝就这么给烧了。他自以为读书万卷,乃至失败。我看,读书读成梁元帝这样,也真是活该失败。只是这把火对于中国文化造成的损失,我们后人已无法估量了)
梁元帝想要自焚,被左右宫女拉住。有人劝梁元帝突围逃往江南,梁元帝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放弃了逃跑的机会。他换上白衣、跨上白马,出江陵东门投降,一路上长吁短叹:“萧世诚落得如此下场!”(梁元帝字世诚)
于谨没有放梁元帝一条生路,他使出损招,把梁元帝转交到萧詧手里。萧詧想起兄长萧誉之仇,气不打一处来,上去就是一通殴打辱骂。发泄折磨够了,萧詧命人用大土袋压死了梁元帝(梁元帝的死法竟和简文帝一样,可叹梁国几代君主,没一个死得像样的)。
梁元帝一死,于谨把萧詧安置在江陵,派专人“看护”,萧詧原先的封地襄阳则被西魏吞并。于谨没抢着梁元帝的书籍,就把江陵的文士、珍宝、仪器(比如刘宋时代的浑天仪、梁代的铜晷表等等)集中起来带往长安,并从江陵百姓中挑选十万男女分赏三军为奴婢,身残体弱的统统杀死。北朝的经济文化又一次获得了巨大提升,而南朝文化遭受严重洗劫,从此一蹶不振。
萧詧眼看苦心经营多年的襄阳转眼间换成一座空荡荡的江陵城,后悔也没用了,家事国事到了这地步,只好老老实实当他的傀儡。不久,萧詧称帝,定都江陵,以梁国正统自居,管辖范围限于江陵方圆三百里的一州之地,奉西魏-北周为正朔,历史上称这个巴掌大的附庸国为西梁或后梁(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萧詧的后梁与五代朱温建立的后梁,没有任何联系)。
西魏尽取梁、益、雍、荆,版图几乎扩大了一倍,由三国中最小的一国,一跃成为面积最大的国家。
十九、陈王争权
江陵陷落,梁国在江北的据点几乎全部丧失,昔日堪与北方鲜卑抗衡的大帝国,这么快就凋零衰败,濒临崩溃,恐怕连最悲观的预言家们都无法想象。江南仅存的那点残山剩水,也在风雨飘摇之中,四分五裂。
在上游,湘州刺史王琳得到梁元帝的死讯,被众将推为盟主,驻军长沙,传檄州郡,派兵攻打后梁。在中游,齐文宣帝高洋派清河王高岳进军江北,郢州刺史陆法和举州投降,北齐留大将慕容俨扼守郢州,窥视江南。在岭南,萧勃趁着权力真空,盘踞广州,俨然独立王国。此外,浙东、福建、赣南等地也被当地豪族军阀占据。力挽狂澜的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了驻守长江下游的王僧辩和陈霸先的肩上。
是伺机求生,还是慷慨赴死?此时不是个人的抉择,而是关系着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文化的命运。
为了稳住局面,王僧辩和陈霸先派人到寻阳(今江西九江)迎接梁元帝的九子、江州刺史、晋安王萧方智。萧詧在江陵尽杀梁元帝诸子,唯有十三岁的萧方智出镇外藩,方才幸免于难。
承圣四年(公元555年)二月,萧方智到达建康。王僧辩并未马上拥他为帝,而是奉他为太宰,做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王僧辩任中书监、录尚书、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执掌实权;陈霸先被加封为征西大将军,负责京口(今江苏镇江)的防务。
王僧辩跟他的上级梁元帝一样,缺乏政治头脑。他既没有看清时局的眼光,也没有号令天下的气魄。他拥立萧方智,却不一步到位,好比做事做了一半,又停下手来观望。他想观望各地割据势力与北方强邻的反应,然后确定下一招的走向,保证自己能够有效对付各种变化。可是,这样恰恰显出了他的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此乃大忌。
果然,北齐方面因为抢地的动作没能赶上西魏,现在不甘落后,要分享一杯羹。萧方智上台才一天,北齐“三才”之一的邢子才便来建康,给王僧辩递上高洋的亲笔书信。
高洋在信中说:“梁国遭受侯景之祸,又丢失了江陵,情势危急。新主年龄太小,恐怕不堪重负。贞阳侯是梁武帝的侄子,年龄大,声望高,足以保卫金陵。所以我国封他为梁王,请贵国接纳。王将军可分派舟船迎接,齐心协力,匡扶社稷。”紧跟着,贞阳侯也来信,要求迎奉。
贞阳侯就是寒山之战被俘的萧渊明。当年他被高澄结结实实用了一把,一封信成为激活侯景之乱的关键诱因;高洋看中他的身份,又把他推了出来,这位皇侄的重复利用率还真挺高的。
高洋的信,明摆着是在干涉梁国的“内政”。如果皇帝的人选都得听你北齐的安排,那与西魏在江陵立萧詧有什么区别?更何况,以皇族亲疏而论,萧渊明只是梁武帝哥哥的儿子,是旁系,而萧方智是武帝的亲孙子,元帝的亲儿子,是直系,凭什么废掉直系的,改立旁系的,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王僧辩当然不答应,他给萧渊明回信:“如今嗣主是元帝之子,地位无可厚非。明公倘若入朝效力,必委以大任,共辅嗣主;若有别的想法,恕我不敢听命。”
软的不行,北齐就来硬的,派大军护送萧渊明,开到江北的东关(今安徽巢湖东南)。梁将裴之横率部抵抗,兵败被杀。东关是建康上游的防御要冲,东关失守,令王僧辩大为惊恐,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一面出镇姑孰,一面与北齐联系,表示愿意恭迎萧渊明入朝为帝。
萧渊明给王僧辩三个许诺:北齐退兵,永不南侵;由王僧辩全权执掌朝政;以萧方智为皇太子。
王僧辩虽有顾虑,但劣势之下,不得不低头;何况实现了三个许诺,他自身的利益就基本得以保障。他派儿子王显、侄子王世珍为人质,左民尚书周弘正为使者,迎萧渊明大驾过江。萧渊明与北齐上党王高涣立下盟约,由一千名散兵护送渡江。
萧渊明入建康城,即位称帝,改元天成,封王僧辩为大司马,领太子太傅、扬州牧,大权独揽;陈霸先为侍中。萧渊明由北齐扶植,他的梁国,从一开始就缺钙。
王僧辩和萧渊明都失策了。王僧辩以为只要把持住朝廷,就没问题,萧渊明及北齐方面更是错判形势,一味扬王抑陈。他们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大大低估了陈霸先的力量。
陈霸先在灭掉侯景后,大部分时间驻扎在建康下游的京口。北齐占领江北,百姓们不堪忍受繁重的赋税,豪强大族屡次向王僧辩请兵北讨。王僧辩鉴于梁、齐关系不错,都予以拒绝。百姓被逼无奈,转而向京口的陈霸先求援。陈霸先的回应很积极,两度出兵包围广陵(今江苏扬州西),虽然由于缺乏友军支持,最终都被迫撤回京口,但却十分有效地收买了江北百姓的民心。京口附近的流民纷纷归附,许多文士武将也投入陈霸先的旗下,其中以吴明彻最为有名。
经过三年多的经营,陈霸先在京口的总军力已经由北伐时期的三万,悄悄增长到了十万以上。王僧辩完全没有意识到陈霸先的威胁,不但不采取措施安抚拉拢陈霸先,反而倚仗职权对他进行打压,把他从原先的司空降为侍中。
王僧辩和陈霸先的关系曾经非常好,北伐时两人盟过誓,陈霸先慷慨地资助过王僧辩,王僧辩则对陈霸先推心置腹,还为儿子王聘娶陈霸先的女儿,只是因为王僧辩的母亲去世,尚未成婚。
尽管如此,两人处事的差异却很大。王僧辩为人保守,信奉“无过便是功”,这从以前讨伐湘州时他延误出兵,攻打侯景不肯弑君,以及消极应对江北请兵等事情上都看得出来;陈霸先则有较强的进取心,远在岭南时阻力重重,依然突破围堵北上,在京口也是以攻为守,一有机会就过江骚扰北齐。
这种差异,一旦遇上原则性问题,就转变为矛盾爆发出来。王僧辩改立萧渊明,向北齐称藩,遗人口实,陈霸先是反对最坚决的一个。他四次遣使到建康进言苦劝,王僧辩不听。陈霸先愤怒地对手下亲信说:“武帝的子孙很多,只有元帝能复仇雪耻。我与王公同受重托,晋安王(萧方智)有什么罪,怎能说废就废!投靠戎狄(指北齐),迎立非次(指萧渊明),王公究竟想干什么?”他秘密置备战袍、金银作为战时赏赐,与手下将领策划袭击王僧辩。
天成元年九月,江上有人发来战报,寿阳方面的北齐军出现动静,有大规模入侵的迹象。王僧辩通知陈霸先,命他做好准备。(从事态进展猜测,这一战报很可能是陈霸先有意散布的假情报)
陈霸先立即行动,调集近十万人马,兵分两路:侯安都、徐度统领水军,陈霸先统领步骑兵,向王僧辩驻守的石头城进发。外人不明底细,见陈霸先军阵浩大,都以为是建康征兵增防。
水军先到石头城下,侯安都领士兵下船,蹑手蹑脚地上到城北。石头城北是个小山崖,城墙依崖而建,陡峭无比。侯安都身形轻巧,计谋多端,他让手下围成一圈,把他捧在中间,使劲往墙上抛去。待得侯安都飘然落定,已经身处城墙内侧了。后面的士兵也用类似的方法,一个接一个翻墙进入石头城。
王僧辩毫无防备,未在城北布置守兵,侯安都一下子杀到卧室外。王僧辩正在房中处理公务,听见喊杀声,情知有变,赶紧带着几十名亲信冲出卧室,逃往城南。
小说推荐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那个特殊的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总是理不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真想永远都只有一个,想要揭开盖子找寻到其中真正的谜题,一切尽在不言中,请记住,他的生活有自己的欢乐,他的幸福有别人的看法,那么一切是否有根据可循呢?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悠悠南北朝:纵横十六国
- 各种各样的历史都需要去重新考量,分析过后谁才能发现这样的美好生活呢?当历史的车轮缓缓走过的时候,多少人能够重新回忆起这一场全新的故事呢?当然不排除每个人都有的独特想法,那么最后到底该如何应对?记住,南北朝的历史永远都充满了灰色幽默,真正的理解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凡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脍炙人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5章
- 魂归隋唐 隋唐乱
- 隋唐乱作者:风笑我 现代人魂归隋唐作了李元霸随之而来的种种际遇 隋唐乱.第一卷天下纷乱第一章天雷送子“向书渐”瞿教授在古墓中高声叫着,可是没有回应 瞿教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自己这个弟子平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每次出外实习却是积极的不得了,经常脱离大部队走的不知去向…这要说得好听是刻苦钻研考古专业,说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7章
- 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
- 韦然本是北秦定南候世子,因为权利纷争,孤儿寡母流落南朝。看韦然如何在南齐从微末中一步步走向权利巅峰看韦然如何在内忧外患中带领南齐军队横扫六合一段波澜壮阔的南北朝历史,由此而生 作者:病态的老年人所写的《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病态的老年人连载中
- 最新章:南朝风云诡事多 第二百五十章 长安之变之逼宫
- 重生南北灭隋唐
- 新书《极品领主》已A签起点 简介 这是一个充满奇迹与上古气息的瑰丽世界 有中州天子,八荒诸侯,国君分地,封爵领臣 有山精树怪,聚落图腾,大荒异族,奇异野民 还有鬼怪横行,神魔为祸,更有大荒巨兽,异兽凶禽 这是八百诸侯争霸的战场,大荒万族竟存的舞台 灵魂重生后,青阳只想做个最好的领主 作者自定义标签
- 穿越架空九州方圆完本
- 最新章:第四百八十二章十万头颅筑京观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
-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备奉为列祖列宗,选择了“借壳上市。石勒不过是个被人贩卖的奴隶,却封王称帝,成功实现“逆袭。苻坚一统北方,踌躇满志,淝水一战,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剃光头、留辫子,原始野蛮的鲜卑拓跋部,悄然在北方崛起“胡无百年国运”的神话从此被打破。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穿越隋唐之隋唐乱
- 隋唐乱作者:风笑我 现代人魂归隋唐作了李元霸随之而来的种种际遇 隋唐乱.第一卷天下纷乱第一章天雷送子“向书渐”瞿教授在古墓中高声叫着,可是没有回应 瞿教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自己这个弟子平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每次出外实习却是积极的不得了,经常脱离大部队走的不知去向…这要说得好听是刻苦钻研考古专业,说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7章
- 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
- 李牧穿越隋唐年间,所有人对李牧来说都是NPC,李牧可以从任何人身上领取任务,获得奖励 杨广:助我称帝 李秀宁:别说话,吻我 张丽华:妾身,愿为奴为婢 宇文成都:大哥,我是你的小弟啊 秦叔宝:偶像,选我 程咬金:大佬,腿上缺挂件不 本书又名《大隋乱不乱,李牧说了算《我在大隋划船不用桨的那些年 作者:胡
- 穿越架空胡言不说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预告
- 一路向北再向南
- 书友群qq号638223074,欢迎欢迎!七槿少年还笑,阿楚姑娘不哭 十年,一个屌丝的青春奋斗史,一个胖子的减肥历程史,和着几个丫头心中最难以割舍和忘怀的青春、爱与理想,一起封存在了岁月长河的深处 明天说:明天我要去见我心爱的姑娘西西,和青春一起。明天说:明天我要去和胖子一起再去吃一.顿阿猫,风雨一
- 都市言情落花风雨连载中
- 最新章:大结局 把芬芳留给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