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交易人

第40章


     
  王维笑了,笑得十分诡异,显得不肯上周新泉的当似的:“这就要看咱们的情谊有多深啦。”     
  周新泉明知他生怕自己杀价不够狠,所以不肯说出具体钱数。他故意装成一个吝啬的车迪勒:“这样,我给你两千七百元减价,行不行?”     
  王维的脸上露出冷笑。     
  “怎么你还嫌不够?”周新泉做出百般迁就的样子,“减价两千九?……干脆今天我凑一个整数,从窗口价上减下去三千,三千,你买不买?”     
  “我得比较一下价钱。”说完王维颇为自己的高明感到自豪。     
  周新泉现在是惟恐王维上当上得不够彻底,他又加上一句:“我给你五分钟考虑,你决定买车,减价三千五百。五分钟之后就没有这个价钱了。”     
  王维坚决不上当地摇摇头:“货比三家不吃亏,我哪能进了头一家车行就买车啊?”     
  周新泉无可奈何地向他伸出手:“好,你请自便吧。”     
  客客气气地送走了王维,周新泉站在车行大楼的门口幻想着王维到其他车行时会发生的事情。他可以肯定王维现在去了另一家福特车行,这一回他一开口可能要四千元减价,说不定会把那里的迪勒惹得暴跳如雷。想到这里周新泉笑了,他很少有这么开心过,特别是在他没有卖车的时候。这种战术,大卫陈告诉他,叫LowBall。这是棒球比赛的术语,意思是低球。     
  “华人,反正是不会相信你的,所以你要是把实底交给他们,想做一个公平交易是绝对没有可能的。”大卫陈这样评论道,“对付这种人,要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他们要是说五块钱可以买一辆汽车,如果你非说一万五的话,他们会驾你骗子。你只好说汽车实际上只值一块五。”     
  周新泉既然知道王维抱定主意要先比价钱,于是故意把价钱减得低低的。这样王维以后到任何车行都不会找到比周新泉更好的价钱,而且还会被其他的车迪勒挨骂,甚至被轰出去。直到有朝一日他把所有的车行都转过来,或者实在筋疲力尽时,又会转回来找周新泉。这便是低球战术的原理。     
  可怜的中国客人,过分的小聪明,逼得车迪勒用这种诡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简单的交易却弄得无尽无休。     
  周新泉发现自己又开始卖车了。仿佛风水又转了回来,不过他宁愿相信这是由于自己变了。自从大卫陈对他开导之后,每当他遇到客人总能始终掌握着主导权。他与客人斗智,在不知不觉中给对方设置陷阱,所以良好的销售成绩也是理所当然的。上班的第一天他就卖出了一辆四万多元的Branco大型越野车,第三、四、六天各卖出一辆车子,势头令人刮目相看。这四笔交易当中,最令他自豪的是,他把公司里积压时间最长的一辆破车,以相当不错的价钱给卖了出去。大卫陈听了他事后的叙述之后,说了一句:“到今天为止,你算真正会卖车了。”     
  那个客人的名字叫爱丽斯,她是一名小学教师。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白人妇女,圆圆的脸,显得挺憨厚。不过从她紧张的眼神当中,周新泉看出了这个女人的问题,一没有钱,二没有主意。     
  周新泉觉得,这种客人也有好处,比较容易欺骗:“打算看什么样的汽车呵?”     
  “我要找一辆二手车,但必须是好车。”     
  周新泉笑着点点头:“好,没有问题。”     
  爱丽斯也笑了:“在你们这些人的嘴里,这里停放的都是好车,对吧?”     
  周新泉摇摇头:“不对,我们这里的两百多辆二手车,也许只有一辆或者两辆车是真正好的。”     
  爱丽斯感到奇怪:“过去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车迪勒讲这种话。那你说的好车在哪里?”     
  “这正是我想知道的。”周新泉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在我看来,一辆不符合客人要求的汽车,做得再好也算不得好车。所以我现在想知道你要买的车是做什么用,有几个乘客,要多大的空间。”     
  爱丽斯不住地点头,她觉得这个销售员真的是很专业:“我要的车子很简单,就是为了上下班用。”     
  “你上下班多远,开得都是什么路,车里一般坐几个人呢?”周新泉问得很耐心,显得并不很着急卖车。     
  爱丽斯告诉他,自己上下班要开三十多英里远,主要就是她一个人。最后她补充说:“但是,这些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要省钱,连税和牌照最好不要超过八千块钱。”     
  周新泉慢慢地点点头,仿佛明白了对方的要求似的。其实一见到爱丽斯他就已经想好了向她推销哪辆车。前面的详细打听不过是故弄玄虚,吊起对方的胃口罢了。     
  今天上班的时候,他先查了一下车行总服务台上放着的二手车总表。在这个表的最后部分有一个销售奖励表。车行要把长时间没有卖出去,积压很久的车子尽快出手,为了鼓励车迪勒积极推销,对这种车子车行在盈利提成之外,还给迪勒一至三百元奖金。这一天一辆三年新的丰田超小型车Tercel有三百块推销奖。周新泉看到之后,就暗暗下决心把这辆车子卖出去。     
  “我给你找一辆特别适合你这种情况的车子。”周新泉说罢毫不犹豫地带着她来到那辆Tercel跟前。     
  “这车子不小吗?”爱丽斯问。在这一点上再愚笨的人也能够说到点子上。     
  “在这一点上我必须承认,它比福特的CrownVictoria小不少,而且坐在里面也不如它稳当。但是,据我所知,你找的车子并非要坐六个人,你也不希望每年多花两千块钱汽油钱。”     
  爱丽斯问:“买别的车真的要多花那么多油钱么?”     
  周新泉心中叫苦,美国人脑子就是直,连一句比喻都听不懂,非要这样追根问底。     
  “呵……真的,平时加油的时候可能不明显,一年加起来数字就惊人了。”在这个时候他必须硬撑着坚持自己的说法,反正日后她要是告上法庭,周新泉可以说自己是假定一个人住在拉斯维加斯,每天到洛杉矶上班。他接着说:“不过我觉得油的差价还不是选择车子的主要因素,选择车子还要看和人的搭配,就好像衣服不光是为了保暖,还是一个人性格爱好和身份的标志。”     
  “你说得有道理。”     
  周新泉见对方逐渐按照自己的思路走十分高兴:“你看这辆车子,从外观到里面仪表盘、座椅的设计都特别符合你的身份和气质。”     
  周新泉说着的时候猛然发现车门的下方有一个不大但却明显的划痕,他赶忙走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车门,并且把爱丽斯的视线吸引开:“你看这车子顶棚的弧度恰到好处,有些像跑车,但是又不过分外露。既大方稳重而又不失现代感。”     
  周新泉知道丰田Tercel在美国汽车市场上比较,各种指标不是敬陪末座就是倒数前几名。所以如果话题在性能、功能和安全性上打转的话,只能自找麻烦。他必须独辟蹊径,云山雾罩地在风格、气质等说不清楚的抽象感觉上做文章。     
  爱丽斯显然不是美学或者造型艺术的教师,被周新泉天花乱坠地一说,也觉得这辆Tercel挺好。     
  不过她还是提出了一个有水平的问题:“这辆车有多少匹马力?”     
  周新泉连眼睛都没有眨马上就回答:“别看这车子小马力可不小,有82匹呢!”     
  他说这话的时候还做出一点感叹的表情。他知道多数女顾客对汽车真正应该有多少马力并没有概念。     
  “可是听说雪福莱的小车有120 匹马力呢。”     
  得,周新泉发现原来爱丽斯并不属于多数女顾客里面的一个:“这是……没有错的,120 是比82高一些,这是简单的数学问题……”周新泉发现这个难题还挺难绕出来,“不过120 匹马力的Cavalier又比210 匹马力的Lumina差地了……”     
  周新泉自己并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那两种雪福莱车子的不同跟丰田Tercel有什么关系呢?”爱丽斯也觉出周新泉好像在胡说八道。     
  “是呵,”他就在这一句“是呵”当中想出了说辞,“你在公路上能够看得出来210 匹马力的鲁咪娜比120 匹马力的卡瓦烈跑得快吗?”     
  爱丽斯眨眨眼睛没有想好怎么回答。     
  “还是的,你看不出来。因为210 匹马力都出来的时候,汽车要跑到时速130 英里,120 匹马力都出来的时候汽车要跑到时速100 英里,而你这辆丰田Tercel的马力都出来的时候汽车要跑到时速80英里。可是,美国的高速公路最高限速是多少呢?65英里!所以除非你开到赛车场上,要不永远也发现不了它们的差距。这样,你何必多花钱去买你根本用不着的马力呢?”     
  周新泉真的为自己感到骄傲,原来他骗起人来有这么好的脑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