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交易人

第22章


麦子辰一定想,凭两个人的关系,找人的时候不问一下周新泉说不过去。然而他的本心不可能愿意周新泉到自己的公司来。且不说王锦华已经是这个公司的总经理,夫妻两个在这里不能让麦子辰放心。就是单单周新泉的个性,恐怕麦子辰就不能承受。所以现在他这么提起可以说完全是一种礼仪上的程序。     
  回到家里周新泉笑着对王锦华提起这件事,看太太的反应,他想知道麦子辰事先有没有跟她商量这件事。     
  王锦华不自然地笑了一下:“麦子辰怎么说?”     
  发现王锦华并不知道这件事,周新泉感到不快,可见麦子辰并没有诚意。他忽然觉得麦子辰给自己的待遇有些说不出口。每个月两千多元,只是相当于一个成绩不佳的车迪勒的收入。虽然周新泉现在还没有挣到这个数,但是给他这种薪资,多少是对他的轻视。     
  王锦华见他没有说话,也便不再打听,她隐约明白麦子辰的用意,他想跟周新泉建立直接的关系。这种手法虽然有些可笑,但是却给人几分敬意。麦子辰做任何事情都十分周到有理。     
  拒绝了麦子辰,周新泉也很快失去了对保罗以及奥兰公司的兴趣,他开始集中精神卖车。若不是后来突然发生的事件,他同王锦华、麦子辰在雇用保罗上的分歧,很可能烟消云散。     
  那天,他正在接一个客人的电话,忽然听到隔壁交易室里面保罗大声地喊了起来。起先他以为保罗是跟客人吵架,但后来发现他是在打电话。接着他听到保罗提到沃玛特连锁公司,这引起了他的注意。沃玛特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连锁商场,正是王锦华急于打开的市场。他草草结束了跟客人的通话,然后屏气静听隔壁的声音。只听保罗喊道:“你们中国雇员没有一点责任心!……我不管她是不是初犯,我再告诉你一遍,我不能容忍这种事情!……”     
  周新泉听得出来他是在跟王锦华讲话,他干脆走到门口,靠在两个门之间的墙上细听他的谈话。     
  “其实我还要谢谢你的诚实,但是我还是要说,这不光是制度问题,更主要的是你们自己缺少在美国做生意的意识……”     
  周新泉是第一次听别人用这种语气,这种言词对王锦华说话。他震惊之余也感到气愤,保罗算是个什么东西,也敢这样说话?然而此时他却无法上前教训对方。这样他的火气一下子又转到王锦华的身上,因为她完全是咎由自取。这个时候他反倒希望保罗骂得狠一些,他觉得今天的事件给了他一个机会,他可以在王锦华面前证明自己的正确。     
  回到家里他特别注意观察太太的情绪,他希望王锦华主动对自己提起这件事情。这样他才有一个较为有力的攻击起始点。令他失望的是王锦华的情绪看不到有任何不同往常的地方。等待了一会儿,他决定主动提起这件事。对王锦华来说,那毕竟不是什么体面的事情,如果她的内心还有容纳这个恼怒的空间,她就不会轻易表露出来,即使是对自己的丈夫。     
  “今天保罗在电话里面跟你们公司的秘书大吵大闹的究竟为了什么呀?弄得我们全车行的人都听得见。”周新泉轻描淡写地说道,他故意说保罗是跟公司秘书大吵大闹,暗中刺激王锦华。     
  “他那是骂我呢。”王锦华的脸色果然变得有些难看。     
  “真的?”周新泉冷眼看着太太,“他今天可没有喝醉呵。”     
  王锦华看了一眼周新泉,她马上明白了他在激火。她不想给他这种机会,但是话既然出了口也只好讲下去。这三天之内公司连续出了两次差错:前天保罗打来电话,让总部把公司产品目录和价目表用特快件寄到阿肯色州,结果秘书小姐却投了普通快件,东西迟了一天到达,致使所有的产品目录没有能够在沃玛特总公司的采购员大会上散发。第二件事是保罗参加拉斯维加斯产品展销大会,他特意说要在包装箱中填充泡沫塑料,然而仓库人员却塞了几团报纸。在会场他打开箱子之后发现样品破碎了三分之一。     
  “这倒是一个绝妙的借题发挥。”周新泉不动声色地说道。     
  王锦华没有回应,她想像得出来周新泉会说些什么。     
  周新泉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人家何尝看得起你们这些中国人?他不过是看中了你的销售提成,才在你这个矮檐下面将就,当然心里不平衡了。”     
  “也许,他并非你想像的那样糟。”虽然王锦华当时也有这类想法,但是现在听到周新泉这样讲却有些不太舒服。     
  “那么,另一种解释就是他一心为公,他爱你的公司,爱你的事业。”周新泉冷笑。     
  “不管他怎么样,我们还是要利用他。”     
  “利用?”周新泉先是愣了一下,忽然想起了什么,哈哈笑了起来。     
  周新泉的态度让她反感:“有什么可笑的吗?”     
  “我刚想起了鲁迅杂文里讲的故事,洋人大闹总理衙门,把清朝大官们吓得唯唯诺诺。不过洋人临走的时候却被从边门送了出去。”     
  “你以为自己很幽默?”     
  “我有感你的利用二个字,难道一个中国人就不配当上这个中国公司的销售经理被利用一番吗?”     
  “这是美国人的天下。”     
  “为此你们就要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美国公司?”     
  “这样做生意容易得多。”     
  “可惜,麦子辰无法把产品上中国制造的字样除去。他也更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中国血统。”     
  “我记得你曾是最反感这种风凉话的。”王锦华想起来,过去人们一说到他所谓“美国化”时,他的那种神情。     
  “我不是说风凉话,我是觉得,你们应当从骨子里再美国一些,而不止是装装而已,这样才能真正使……”他模仿王锦华的口气,“生意容易得多。”     
  王锦华看了周新泉一眼,她不得不承认这是个挺有头脑的家伙,但是他的聪明却似乎总是用来跟谁,跟什么东西赌气。     
  她想停止这种争论,可过了片刻觉得不说心里不痛快:“也许我用词,或者干脆说心理上有些自卑。但是保罗的确是公司目前离不开的人。依靠他来对付美国人可能算是一种不自信,但是他对工作负责,而且敢于直言的精神的确是我们中国雇员缺少的。我承认有这样的下属心里很不舒服。但是,这也是对我气量的挑战,容不得这种下属,就很难成大事。”     
  周新泉忽然发现跟她绕了半天,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显得无聊。     
  第六章     
  不过事情真的让周新泉说中了,保罗虽然替王锦华、麦子辰做了一个美国门面,但是这个纯中国特色的公司,终于在美国的商业环境中栽了跟头。     
  任何人都没有想到如日中天的美国奥兰公司会一日之间一落千丈。发生的第一件事是一个针对他们的人身伤害法律诉讼,他们出产的一个玩具,掉了一个零件,被一个小孩吃到了肚子里面,险些丧命,于是家长向奥兰提出了法律诉讼,要求赔偿五百万美元。正所谓祸不单行,他们现在销售的主要产品――神奇画笔被一个消费者组织发现里面含有铅,消息马上捅到了美国电视网的特别报道里面。这自然引起了所有孩子家长的关注。一个星期之后,几家大的销售商又通过电视新闻发出通知,让已经购买了该产品的顾客把东西拿回来退货。这样一来,中国生产的高级画具里面含有铅毒的消息传遍了所有家庭。     
  美国奥兰集团公司在美国臭名远扬,一时间麦子辰在美国面临着上百万元的退货,仓库积压上百万的存货,而对国内又是天文数字的欠款。麦子辰的美国发展计划遭到了致命的打击,转眼之间四十多人的公司只剩下了麦子辰、王锦华加上保罗等五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立刻发现了保罗仍然留在车行做半日工作的聪明。他没有等待麦子辰进行大裁员,自动把自己在车行里的日程加成了全职时间。     
  原先客户盈门的奥兰集团,顿时变成了债主的主要攻击目标。一般中国公司老板在此时多采用杨白劳战术,避而不见。但是麦子辰却是大大方方,他把公司所欠的各种款项都告诉对方。他总是给人家描绘出两幅图画,一个是奥兰公司克服难关,经过一段时间后还清账务,一个是被迫倒闭,而对方成为得不到任何补偿的第一百零八个债权人。债主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答应放宽还债期限。就这样麦子辰把十万元的债变成先付三万,一万元的债变成先付三千。奥兰公司在敷衍之中继续运转。     
  麦子辰公司的突然破落,周新泉表现出同情之余更多的是感到一种宽慰。他自己也说不清是出于一种什么心态,他并不恨麦子辰,但是这个人却和王锦华合在一起给他一种无形的压力。听到奥兰公司出事的消息的时候,他第一感觉就是,看来老天是公平的,任何事情都会有起伏兴衰。这也许是对他卖车处于低谷的一种补偿。他希望王锦华通过奥兰的挫折理解自己,于是他做出完全理解的样子说:“任何一种生意,起起落落是正常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