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二号人物

第50章


  在被削职为民的几年里,丰绅殷德可是充分地体验到了世态炎凉。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和珅伏法,丰绅殷德以公主故,免连坐,仍给伯爵。同年二月,因和珅“有谋为不轨之意”,其虽不知情,“加恩免其追问,但不应仍叨世袭伯爵”,遂“革去伯爵,停其世袭。赏给散秩大臣衔,当差行走”。
  嘉庆八年(1803年),固伦和孝公主府的长史奎福向内务大臣温布控告丰绅殷德“演习武艺,谋为不轨,并欲害公主,将妾带至坟园于国服内生女”三项罪状。嘉庆一审,才发现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关系非常融洽,前两项罪状纯属诬告,不过丰绅殷德在国服内生女确有其事,丰绅殷德也供认不讳。故嘉庆帝谕示道:“……实系奎福因革去长史心怀怨恨,捏词诬控,今爰书已定,丰绅殷德并无谋为不轨之事。其罪状在和将侍妾带至坟园,于国服一年内生女,实属丧心无耻,令其闭门思过,如此惩办已是敬幸,其他俱属轻罪不议。”
  嘉庆十年(1806年),嘉庆皇帝下令,将丰绅殷德升官。升到哪儿啊?升到今天的外蒙古,让他上那儿干活去。外蒙古,那时候叫乌里雅苏台。嘉庆皇帝让他上那儿当一个小官。丰绅殷德的妻子不能上那儿去。丰绅殷德在北京还有房子,还有住宅,总得有人给你看房子,你妻子在这儿看房子吧,你自己走。结果丰绅殷德在那儿待了4年就死了,年仅36岁。丰绅殷德死了,他的后事有人给办吗?结果是“赏银五千两治丧,照公爵衔赐恤”。
  丰绅殷德死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生活抑郁,工作不得志;另一方面是因为色气太重,伤了身体。
  固伦和孝公主没死,还活着,固伦和孝公主给丰绅殷德生了一个儿子,也是没几天死了,又生了两个女儿,都活着。但后来女儿嫁给别人,就不算是和珅家的后代了。所以丰绅殷德或者说是和珅家,没有嫡系后代。
  好在,丰绅殷德的小妾给丰绅殷德生了一个孩子,名叫福恩。还好嘉庆、道光两代对福恩很不错,让他承袭了和珅的父亲常保所留下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固伦和孝公主本人死于道光三年(1823年),她死的时候49岁(虚岁),跟她的公公和珅死时同龄。不过,这就很不错了,她已经是乾隆皇帝的10个女儿当中最为长寿的两个人中的一个了。此后,福恩被道光皇帝没收所有府第,命令福恩住回驴肉胡同。直至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入侵,和珅六世孙恪仁北上东三省以逃离战乱,自始,驴肉胡同逐渐成为民居。恪仁的后代,现居住在黑龙江省五常市。
  和珅的次子是和珅40多岁的时候才生的,生下来没过多久就死了,所以也没有留下什么名字。这对于爱子如命的和珅不啻晴天霹雳,“七夕节得家信,闻幼儿病势增剧,不意竟以是日夭折,悼惜之余感而成什”,于是提笔写下了《忆悼亡儿绝句十首以当挽词》,其中的5首如下:
  其一:
  河汉盈盈两泪倾,都关离别恨难平。
  双星既有夫妻爱,应视人间父子情。
  其二:
  老来惜子俗皆然,半百生男溺爱偏。
  今竟无情抛我去,几回搔首问青天。
  其三:
  襁褓即知爱文章,痴心望尔继书香。
  归家不忍看墙壁,短幅长条一律藏。
  其四:
  学语行先知父母,每逢退食是娱吾。
  秋来归去无聊甚,触处伤情痛切肤。
  其五:
  寄语老妻莫过伤,好将遗物细收藏。
  归时昏眼如经见,竹马斑衣总断肠。
  “双星既有夫妻爱,应识人间父子情”一句也许就是钱泳所谓的“诗中佳句”了,正是“不能有此事,不可无此语”。和珅的这一句诗,将痛失幼子的彻骨之痛写得令人不忍卒读。
  正史上有记载的和珅的女儿有一个,长大后嫁给了康熙皇帝的第七子淳亲王允佑的孙子永均贝勒。和珅死后,他们也受到冲击,抑郁不得志。
  非常重视家庭的和珅生前曾经努力地给家庭带来财富,也带来温暖。但是,这种财富和温暖的取得是要付出代价的。贪婪最终破坏了和珅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贪婪的和珅不但给别人带来了灾难,也使自己的家庭面临绝望。
  这一切,都怨谁呢?可悲呀。
  有学识、有才能、有抱负。可惜呀,一个“贪”字,毁了终生!
  也只有在乾隆王朝的浩大版图中,在封建社会这席最大、最丰、最后的盛宴中,才能见到这样一个飘然而至的身影。
  和珅之一生可谓“传奇”,他的对手恨他、惧他,无不除之而后快,可悲可叹。军机大臣阿桂曾说:“此欺上瞒下之辈,吾早晚必为国除之!”
  军机大臣于敏中则说:“此人奸险古来稀,吾欲除之而后快。唯其善测上意,宠冠诸臣,难以除之。”
  他的敌人——同样也是他的老师——朱圭却在和珅被诛之后说:“早年好学,唯其为官后日渐贪婪,后手握权柄,挟百官于朝廷。不顾师生之谊,陷吾于不义,幸皇上(嘉庆帝)力保,吾始免一死,臣朱圭必肝脑涂地以报皇上……今珅已殁,吾惜其才致其入歧途。吾本欲与其一同为皇上效力,惜珅先吾而去,令吾感叹。”可见,和珅若是不贪、不奸,在他的老师心中也绝对算得上一个大好青年呢。和珅的岳丈冯英廉评价他“机敏且善察言观色”;“相貌白杳而英俊,少有大志,他日前途不可估量”。可惜,他预见了和珅未来的权倾一时,却没看到和珅日后的大结局。
和珅一生年谱
  乾隆十五年(1750年),和珅出生。
  乾隆十八年(1753年),3岁,其弟和琳出生。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9岁,在这前后的几年时间里,和珅、和琳兄弟离开私塾,考入咸安宫官学读书。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17岁,与大学士英廉孙女冯氏结婚。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19岁,十二月,以文生员身份承袭三等轻车都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22岁,十一月,授三等侍卫。
  乾隆四十年(1775年),25岁,十一月,擢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长子丰绅殷德生。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26岁,正月,授户部侍郎;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27岁,六月,转户部左侍郎,并署吏部右侍郎;十一月,兼任步军统领。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28岁,正月,因徇私舞弊被降二级留任,旋监督崇文门税务,总管行营事务。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29岁,八月,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30岁,正月,赴云南查按察使海宁控告总督李侍尧案,回京的路上,升户部尚书,旋命在议政大臣上行走;五月,实授御前大臣,补镶蓝旗满洲都统,其子被赐名丰绅殷德,指为十公主之额驸;六月,授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十月,任四库馆正总裁,兼办理理藩院尚书事。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31岁,四月,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甘肃平乱;十一月,兼署兵部尚书;十二月,管理户部三库。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32岁,二月,以军机大臣审办甘肃镇迪道巴彦岱,受贿徇隐事,降三级留任;八月,加太子太保衔;十月,任经筵讲官。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33岁,六月,赏戴双眼花翎;十月,任国史馆正总裁;十一月,任文渊阁提举阁事。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34岁,三月,调补正白旗满洲都统;四月,任清字经馆总裁;七月,再予轻车都尉世职,旋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管户部;九月,因平回乱功议叙,封一等男。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36岁,闰七月,授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事;九月,因徇私被降二级留任。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38岁,二月,封三等忠襄伯,并赏用紫千。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39岁,四月,任殿试读卷官;五月,任教习庶吉士。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40岁,正月,加恩赏给黄带。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41岁,四月,作为管库大臣因护军海旺等盗窃库银案,有失察之责,交部议处,降一级抵消。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42岁,九月,廓尔喀乱平,因军功加三级;十月,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任日讲起居注官。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43岁,任教习庶吉士,兼管太医院及御药房事务。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44岁,二月,库内吉林人参数量稀少,和珅瞻顾迁延,未即拟旨,降二级留任。
  乾隆六十年(1795年),45岁,四月,任殿试读卷官;五月,任教习庶吉士;九月,刑部理藩院于蒙古台吉图巴扎布凶残一案未先具奏,和珅以管理理藩院又军机书旨,始终加以庇护,降三级留任。
  嘉庆元年(1796年),46岁,正月,调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六月,调镶黄旗满洲都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