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时刻的大国领袖

第9章


即使比这小的事件也引起过革命。克利夫兰不能冒险让形势进一步恶化下去,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他虽然支持工人,但他知道最重要的是赶早不赶晚地阻止暴力事件,要想办法结束冲突,既合乎法律又尽可能避免死伤。
  像德布兹一样,克利夫兰也认为政府是否干预,关键在于美国邮政运输是否受到干扰。他说:“即便是要用国库一美元和美国陆军一个兵在芝加哥运送一张明信片,那也得保证把它送到。”
  到1894年7月1日,堤坝开始坍塌了。2000人聚集在芝加哥近郊的蓝岛车站,在铁轨上架路障,挡住了几趟列车。当地的执行官发电报给奥尔尼,请求支援。这时奥尔尼还无法马上派兵,但他立即筹划这一行动。他让联邦特派员沃克起草了一项通令,指出若再有暴力阻碍邮政之事发生,将立刻派兵。他希望用这一办法威胁一下闹事者,就可以制止混乱。
  几个小时之内,通令就发出去了。7月2日傍晚,执法官的一名副手在现场高声宣读了通令。那里的两三千人却更加愤怒了,把一列邮政列车推过来推过去,直到它脱轨翻到一条沟里。这伙人又在这列车的车厢上放火,捣毁调车场。沃克给奥尔尼发电报:“大家一致认为,除非派正规军来,否则无法恢复秩序。”
  局势失控,克利夫兰总统这时亲自注视这一险情。他反复思索现场执法官发来的几封电报,阅读了报纸上关于邮政列车着火和人群闹事的报道。克利夫兰要下决心的重大问题就是派兵不派兵。需要派兵,看来是显而易见的,只是按照宪法,若无一州州长的请求或同意,总统是无权向该州派兵的。而眼下的情况是,阿尔特格尔德州长显然不想要联邦政府插手。为了更加明确地显示他的立场,他还给总统发电报说:“伊利诺伊州不但能够管好自己,而且还随时准备向联邦政府提供它在别处所需要的援助。”
  下午3点钟,克利夫兰收到沃克直接发来的电报:“除非派来合众国正规军,否则无法让邮政列车通行和恢复调车场秩序。”克利夫兰坚信这已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立即授权陆军部派兵。阿尔特格尔德州长和宪法都去它的吧!
  这是内战结束以来,联邦政府头一次派兵对本国公民采取行动。在克利夫兰看来,维护秩序是当务之急。顾不上法律上的衍生后果了。作为治安官的克利夫兰胜过了作为律师的克利夫兰。
  尤金・德布兹听到联邦政府派兵来的消息后,做出了强烈的反应:“正规军向人群打响第一枪,就是发出了内战的信号。我对此坚信不移,就如同我坚信我们事业最后一定成功一样。流血斗争会随之而来,美国90%的人将起来反对那10%的人。在这场斗争中,我决不会站到反对劳动人民的人的一边,如果在斗争结束时我已不存在于劳工队伍之中,亦在所不惜。”
  克利夫兰是担心发生最坏的情况,才做出了相应处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部队正巧是在7月4日(美国独立纪念日)这一天到达芝加哥来平息骚乱。这一天,爱国的公民在各地燃放焰火,而在芝加哥,人们却放火烧列车烧房屋,糟蹋这城市。愤怒的人群在调车场推倒了更多的列车,烧了一些车厢。那天夜里,一场大火烧毁了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会场。芝加哥变成了无法无天一片混乱的地方。
  这种状态持续了4天。7月6日,一名铁路官员向两个人开枪,引起了最严重的暴乱,仅在这一天,共约有6000名铁路工人捣毁了价值34万美元的铁路财产,烧了700多节车厢。次日,一群人袭击州民兵,士兵开枪还击,打死4人,打伤20人。当局急忙从周围各州增调援军,一座美国城市在和平时期竟陷入这般无政府状态,这是从未有过的。
  7月10日,德布兹因扰乱邮政运输而被逮捕。没有德布兹掌舵来协调罢工者的活动和鼓舞斗志,局势就稳定下来了。工人们担心自己也会被捕,暴力活动减退。到7月20日,铁路恢复正常运营,克利夫兰总统召回了联邦军队。
//
---------------
三克利夫兰与普尔曼罢工(5)
---------------
  但是到暴乱结束时,全国铁路交通都已受到干扰,影响远远波及芝加哥这一震中之外。在印第安纳州,工会会员以及一些并未参加工会的人袭击了拒绝罢工的工人,把一些列车弄得脱轨,还割断了电报线。在俄克拉何马,有些桥梁被炸毁。在犹他,有人向铁路调车场开枪。全国共出动了联邦军队16000人镇压暴乱。到暴乱完全平息,在7个州共死亡40人,其中至少包括芝加哥11人。
  克利夫兰虽然内心里仍然同情劳工,但却相信他为国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只是他恨自己所做的事,满以为自己会遭到国人唾骂。可是出乎他的意料,绝大多数公众支持他采取的行动。他欣慰地读到各家报纸纷纷转载的一首诗:
  铁路罢工真捣蛋;
  国土上燃烧起火焰
  格罗弗克利夫兰之名。――译注能否下令派兵
  来制止罢工者的动乱?
  阿尔特格尔德扬言
  “这种事我不让你干;
  你还派不出枪杆儿”
  可是格罗弗硬是这样办。
  若干年后人们会再来谈论
  这段令人揪心的事情,
  以及什么是必要的行动
  来平息公然的罪行。
  那时他们都会认识到
  (事实是掩盖不了的)
  格罗弗所采取的行动
  正是当时所能采取的最佳方针。
  后来,德布兹被判处监禁六个月,美国铁路工会另几名领导人被判三个月监禁。德布兹提出了上诉,而美国最高法院维持了原判,认为克利夫兰的行动是为了保护邮政,是合法的。
  普尔曼罢工事件以后,德布兹在政治上变得更加激进。他曾五次作为美国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几年之后,他曾说普尔曼罢工事件“使我在冲突的呼啸声中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洗礼。”
  克利夫兰做出的派兵的决策虽然有悖于宪法,却也得到了法院的认可,这使阿尔特格尔德州长大失所望。(阿尔特格尔德反对政府行动的立场,使他在政治权势集团中失去朋友,1896年竞选州长连任时落败。)
  罢工完结后,普尔曼的工人多数获准返回原先的工厂,条件是他们今后永远不再参加工会活动。乔治・普尔曼成为一个遭到公众痛骂的人。他死于三年之后,即1897年。他提心吊胆害怕死后遭人鞭尸,在遗嘱中详细吩咐要在他的坟上铺架几层枕轨、钢筋混凝土和沥青,来保护他的遗体。
  1898年,伊利诺伊州最高法院责令普尔曼豪华车厢公司出售其非工业生产用地,也就是几乎整个普尔曼镇。芝加哥市兼并了该镇,接管了那里的公园、街道和学校。街道平坦、砖房整齐划一的普尔曼如今是芝加哥的一个街区。
  克利夫兰的派兵之举虽然得到了公众的支持,但他仍感到自己是背叛了劳工。他还要赔罪,在1894年下半年规定了一年一度的劳工节(美国劳工节为9月第一个星期一。――译注)。
  1896年,他已厌倦于争斗,退休到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不时地向公众发表讲演,给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伍德罗・威尔逊当当顾问,作为一位政界元老而备受尊敬。
  克利夫兰1908年去世,国内外报纸都赞扬了他的人格。《伦敦晨邮报》写道:“克利夫兰是当代伟人之一……作为总统,他不曾为民主党谋利,而只是效劳于合众国。他是继华盛顿之后,在白宫住过的最坚强的人。”报界还报道了他的临终遗言:“我为了做得对而付出了如此艰辛的努力。”
  附录
  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所著
  《1894年芝加哥罢工时的政府》一书摘录
  当公职的责任迫使负责人不得不派遣受过训练的士兵去面对那种反对政府、公然无视法律与秩序的暴乱局面时,就出现了一种令人痛苦的紧急事态。这一方针一经实行,即再无退路;事后再评估其后果,不能不让那些对此方针负责的人感到忧伤,心情压抑。尽管如此,十分清楚的是,局势肯定要求采取这样的预防和准备措施,以便一旦最终不得不派出军队时,能保证随时即可出动……
  我希望我迄今为止成功地做到了揭示当时动乱局势的广泛性及其危险趋势,仔细安排了政府立即出面干预的举措,同时表明联邦政府始终愿意避免极端措施,精心地将自己的干预限制在明确符合宪法规定的职责目标的范围以内,使自己这种保守的但严峻的行动收到了令人满意的和重要的结果。
  我在这里还不能不提到,作为这一令人困惑的事件的历史的一部分,伊利诺伊州长对于这一事件的令人烦恼的程度所起的作用。这位官员不但拒不承认他的州境之内的暴乱已足以促使联邦政府根据宪法的授权来保护治安“防止国内的暴力”,他实际上还反对联邦政府主动向该州派出联邦军队以保护该州、行使很明确的合法的职能。
//
***************
*第二部分战争
***************
  “那银行想要整死我,可是我要整死它。我要向他们证明我决不畏缩。”
---------------
四击败银行(1)
---------------
  “那银行想要整死我,可是我要整死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