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时美国的监管相当严格,每年各石油公司,都要将已开发及未开发已探明的储藏量重估一次。方法是假设这些储藏量,在未来10年要开采完。未来10年的油价,是以估值该年年终的市价来参考的,加上本身的因素,如石油及天然气的质量及其可售性,再假设开采成本不变。假设储藏量以“实现价”按年卖出,所得现金会按年用10%的折现率,转为现时价值的现金流。
以中海油为例,2001年的储藏量,是根据17美元市价一桶来作参考;2002年则为28美元;2003年则为30美元。2003年年报中第108页,已经列出2001年至2003年的估值。不过现金流入的估值,与市场参考价有所出入。以2003年为例,未来10年的累积现金流(未折现前),总数达到人民币4,524亿元,约等于546亿美元,以储藏量21.28亿桶油量计算,每桶油的“实现价”只有25.66美元。这个实现价,与2003年终30美元的参考市价,有14.3%的折让,公司考虑到产油的质量,与国际标准有差距,所以会用一个保守的“实现价”来估值。2003年的估值,并没有计算现时油价已升抵55美元一桶。投资者不能用2003年的账面值,作为公司的“内在价值”。正确的做法是用这个折现方法,参考最近市场价格来重新估值,从而找出公司的“内在价值”。
重估方法如下:我们用50美元一桶的市价作为参考价,再以14.3%的折让价计算,以每桶43.35美元的“实现价”,重新计算中海油储藏量的估值。笔者在表38以不同的油价,说明如何为中海油重新估值。表中唯一的变动,是未来的现金流入与未来应支付的所得税,至于未来的开采成本、作业费用及折现率则保留不变。以下2004年的估值分为4项,笔者假设不同油价下,得出不同的标准化度量估值(现金流折现)。参考价分别为:50美元、45美元、40美元及35美元;实现价为:43.35美元、38.56美元、34.28美元及30美元。
第一步,将储藏量用现金流折现重估,计算出中海油的储藏量价值,不同的油价得出不同的估值,如表38显示,由人民币2,360.74亿元至人民币1,407.48亿元。第二步,在会计上要计算公司的其他资产,再用表39的方法,重估中海油资产的“内在价值”。
第四部分如何分析及选择石油股(2)
表38:中海油储藏量估值
RMBM 2001 2002 2003 2004重估 2004 重估 2004 重估 2004 重估 (50/43.35 (45/38.56 (40/34.28 (35/30
美元) 美元) 美元) 美元)
未来现金流入 261,339 426,268 452,465 763,820 679,421 604,008 528,595
未来作业费用 -74,404 -112,044 -124,386 -124,386 -124,386 -124,86 -124,386
未来开发成本 -38,640 -50,080 -57,031 -57,031 -57,031 -57,031 -57,031
未来所得税 -39,097 -78,059 -75,471 -161,908 -138,446 -117,480 -96,515
未来净现金流量 109,196 186,083 195,576 420,495 359,558 305,111 250,663
10%折现率 -58,114 -85,942 -85,776 -184,421 -157,486 -133,791 -109,915
标准化度量估值 51,082 100,141 109,799 236,074 202,072 171,320 140,748
(Discounted Future
Net Cash Flow)
表39:中海油资产重估
RMBM 2003 2004 重估 2004 重估 2004 重估 2004重估
标准化度量估值 109,799 236,074 202,072 171,320 140,748
减:账面储藏量成本 42,298 42,298 42,298 42,298 42,298
净额 67,501 193,776 159,774 129,022 98,450
加:股东资金 46,736 46,736 46,736 46,736 46,736
重估后中海油内在价值 114,239 240,512 206,510 175,750 145,186
已发行股数(百万股) 41,070 41,070 41,070 41,070 41,070
重估后每股 人民币2.78元人民币5.85元人民币5.03元人民币4.27元人民币3.54元
资产值 港币2.62元 港币5.52元 港币4.74元 港币4.04元 港币3.33元
如果以50美元一桶石油的参考价及43.35美元实现价计算,笔者对中海油每股的估值,达到人民币5.85元或港币5.52元。作为资源股,中海油本身的“内在价值”,是会跟随国际油价波动的,投资者在这方面要更加保守些:购入时的市价一定要比“内在价值”低,而且愈低愈好。若能比重估后低20%,价钱便显得有安全保障(Safety Margin)。要紧记国际油价,随时可以上升或下跌20%。2004年10月21日,中海油的市价是4.125港元,显示专业投资者认为未来国际油价,将会在每桶40美元左右徘徊,而中海油的实现油价,约为每桶35美元。
第四部分中石油的“内在价值”(1)
相比之下,中石油的经营范围比较为复杂,公司除了原油生产外,还有化工、炼油、销售及天然气管道等业务。要计算它的“内在价值”,首先要用标准化度量的重估方法,来计算其石油及天然气储藏量,做法如表41一般。
表40:列明中石油2001年—2003年的储藏量,分为已开发及未开发的探明储量
百万桶 已开发储量 未开发的探明储量 总数
2001 11,466 5,510 16,976
2002 11,185 6,221 17,406
2003 11,114 6,650 17,764
表41:中石油储量估值
RMBM 2002 2003 2004重估
(50/34美元)
未来现金流入 2,710,152 2,991,193* 5,000,921
未来作业费用 -745,866 -765,111 -765,111
未来开发成本 -73,344 -88,556 -88,556
未来所得税 -562,289 -635,169 -1,231,734
未来净现金流量 1,328,653 1,502,357 2,915,520
10%贴现率 -713,267 -807,037 -1,566,217
标准化度量估值 615,786 695,320 1,349,303
(Discounted Future Net Cash Flow)
*中石油2003年年报标准化度量估值,是非常保守的。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