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能等待

第31章


你当然知道他的意图何在,也暗自窃喜自己仍有迷人魅力,而且奇怪的是,并不像以往会感到排斥与防卫,反而感到欣喜。你躲避他的眼神,却开始想像他说话的语调、想像他亲抚你的眉心和嘴角、想像依靠在他裸露胸膛的感觉、想像着……停不住脑中闪跃而出的画面。突然,一个身影靠近,是他!他以看似认真的双眼揪着你,温柔低缓地问:“一个人吗?” 
  这是许多都会男女发生机动性接触的标准开场之一,如同所有事件的发生,只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时间通常在夜晚,人变的比较感性而且脆弱;地点通常是容易让人松懈的场所,音乐、酒、烟雾弥漫、灯光昏暗是必备的催情道具和场景;再加上两个看对眼而且不多思虑的男女,就够了。姑且不论安全性和道德性,这样的邂逅方式满足了许多女性对浪漫的期待。何况生活已经太平淡无味,好不容易有电影情节在真实生活中上演,怎么可以轻易错过饰演女主角的大好机会呢?!没有人想到游戏之后,危险才要开始。 
  看来年轻绝对不是问题,至少可以纸醉金迷,可以流俗千里。其实不关什么时代脉搏的事情,只因为我们的生活除去寂寞就是空虚,所以“卡拉”似乎永远ok,所以迪厅里所谓的新新人类身体摇摆面目扭曲,所以酒吧里噪音轰鸣乌烟瘴气,斛光交错中,所谓的上海宝贝儿、北京宝贝儿、广州宝贝儿们沉浸其中醉眼迷离,别问我是谁,请与我相爱,这是一个用下半身思考的年代,已经没有人再善于等待。 
  综上所述世界上也许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一个成熟的身体加上一个不成熟的大脑。就在太多形式的性爱和婚姻的分离中,太多的未婚先有子现象让人触目惊心。所以在我们所谓的非法性高潮之后,人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到后边将要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呢? 
  有人说,由于恋爱婚姻过程中曾经遭受重创,导致男性或者女性不再相信婚姻。因为再没有勇气再去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还有人说经济基础和情感基础的双重不稳定直接导致了这种特定的情感模式的合理存在: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所有的人都处于不确定的现实社会中,一切都是动荡的。很少有人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情,不安全感充斥着人们的生存空间。比如在北京这个地方,有多少人漂泊无依又有多少人真正有能力购房?所以两个人一起生活,一起租房,以AA制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显得尤其必要和合理。即使在不存在经济问题的情况下,变化仍旧是绝对的,已经很少有人再相信海枯石烂的爱情神话的存在了。所以在这种不安中,人虽然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相互的支撑和扶助,但是都是有保留的付出和给与。 
   
  中国的男人自问到,为什么只有我们如此阳痿如此早泄如此不堪一击。可能真的就是被这些现实的事情压垮的。 
  《中国式ED》点评: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就像很多年轻人把创作冲动误以为是创作才能一样,同样有很多人把选择的冲动当成了自命不凡。所以,隔一段时间,最好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可以承受将要面对的一切,或者说,当初选择的理由,是否还正确?反省自己,其实可以让自己更坚定。 
   
个案访谈:《姐弟恋》(1)     
  乔茵1969年出生,女,外贸公司经理,未婚 
  《姐弟恋》 
  乔茵按照约定时间准时出现在那家环境怡人的咖啡厅,面对面落坐后,乔茵微笑着递过一张她的名片,从她淡定从容的脸上我很难看出她的实际年龄。之前在和乔茵通过电话沟通过,我了解她有着很深厚的生活阅历,并在很多城市生活、打拼过,所以我印象中的乔茵应该更符合一位女强人形象,但这些都并不妨碍她的美丽,她举手投足间无不洋溢着优雅的气质。 
  “过程是美丽的,结果却是痛苦的。”虽然至今仍单身一人,但作为一名知性女性,乔茵对自己的感情世界有着独到的见解。 
  “你明知道这是一段没有结果的恋情,为什么还要苦苦相守,放弃不是更好吗?”我轻声地问她。 
  乔茵呷了口咖啡,不紧不慢地答道:“对于爱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注解,‘姐弟恋’也一样,虽然我看不到结果,但我期待能一个完美的过程,我所要的不是三从四德或男尊女卑,更不是什么女权主义,而是实实在在的爱情,至于结果……在我看来毫不重要。” 
  偶遇 
  和余博的相遇很偶然,那年春节前我正忙于张罗公司开业的事。公司开业的那天来了好多亲朋好友,余博就是我邀请的一位好友的唐弟。 
  在庆祝宴会上,席间一位多年的老客户向我传授经商之道,听得正入迷,旁边的余博和我搭讪,我看都没有看他,就随便应了他一句,他还是接着和我搭讪,我听的不耐烦了,转头看了他一眼。这时才发现他原来是个如此清秀的大男孩,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其实我并不喜欢大眼睛的男生,可是他长得太可爱了,我被他的相貌吸引了,我一直盯着他看,直到他说:“看什么,问你话呢”我才回过神来回答他的问话。 
  那年余博23岁,听说是一位美容美发师。宴会结束时我们彼此留了姓名,之后他就和他唐哥走了。 
  缘分是上天安排的。说来真的很巧,春节过后的一天我开车去宁波拜访客户,刚进宁波市区我的车子突然坏了,不知为什么马达怎么也打不着火。正在为难的时候,他出现了,那时才看清他的个子那么高,差不多有180公分左右,站在他旁边比我矮了一大截。他帮我把车推到路边,然后钻进车里发动半天也无济于事,“我也没办法了,只能帮你叫车把你的车拖到修理厂。”他双手一摊,调皮地伸了伸舌头道。 
  他找来朋友帮忙,把我的车拖到市里一家修理厂,修车的间隙,我请他到附近的一家饭店吃饭。吃过午饭车还没有修好,于是我们又相约出去散步。 
  江南的春天总是牛毛般的无边细雨,淅淅沥沥,迷迷蒙蒙,空气里都能拧出水来。小草使劲地吸吮着春雨,树枝上新长的嫩芽把枯黄的老叶挤落得满地都是。“我们美发店就在这附近,要不去那里坐一坐吧,顺便我给你做做头发”余博笑着说。我欣然应允。 
  余博所在的那家美发店是全国连锁,规模还算不错。随余博迈进美发店的那一瞬,看着他的背影让我想起了电影《理发师》里男主角陈坤。 
  这是一间装修得很有创意的发廊,员工服装整齐划一,头发却千奇百怪,五颜六色,很有创意。余博先带我去洗头,这时我看到不时有余博的同事向我张望着,这让我感到很不舒服。 
  洗头间设在二楼,很大,一溜排摆放有20来张泰式洗头床。余博换上衣服,边为我洗头边与我聊些有趣的事。余博虽然是个彻头彻尾的大男孩儿,骨子里也透着一股学生气,但从他说话的语气中,透露出的却是一个历经世事沧桑的过来人。他是这家店的店长,他洗头的手法很娴熟,搓、按头发的力度也很适中,令我感到既舒适又放松,可能是开车精神太集中、太紧张的关系,我在洗头时竟然睡着了,直到洗完头听到余博在耳边的轻声呼唤才醒过来。 
  他一边给我做头,一边同我聊天,聊我们的童年、少年,聊我们彼此的工作,还聊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们都有一种把过去的生活好好分享一下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有一种要向他敞开我的心扉的冲动,我们一起聊的那么多内容里面,有很多是我这些年来从没有向别人提起过的。可惜时间过得太快。 
  就像我那昙花一现的初恋一样。 
  相信我的初恋和大多数人都一样,除了一段青涩的爱情外,最多的便是伤痛。那年我大二,他大四。他是校篮球队的队员,长得非常帅,微黄卷曲的长发,高大的身材,略带忧郁的眼神——像极了现在韩国的球星安贞焕。真的,在所有队员里面他是最帅的一个,尤其是当他穿着牛仔裤在校园走过时,毫不夸张地说,连男生都羡慕地流口水。 
  他的球打得也很棒,是校篮球队的主力中锋。有很多女孩都在追求他,光我知道就不下六七个,有实力、有姿色的也有两三位,其中一位是我们学校所在的那座城市副市长的侄女。 
  如果论长相,我认为我不逊色于任何的漂亮女孩儿。虽然我来自于一座小城市,但江南特有的水乡灵韵给了我一副窈窕身材,辅以白皙娇嫩的面容也让我赢得了无数的男性拥趸。但从大一到大二我始终没有谈恋爱。 
  开始时他并没有引起我过多的注意。学校篮球场就在距离我们宿舍不远的地方,我们宿舍在二楼,每次只要他一出现在球场上,我们舍的女生便都齐唰唰地趴在窗沿上呐喊助威,从舍友们嘴里呼喊着的名字,我知道他的名字叫马帅。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尽可能地去逃避一切和“马帅”相关的字眼,就像大学毕业之后我从一座城市逃到另一城市一样。 
  晚上,开车返回上海的路上我轻松了许多,眼前也总是浮现着余博那一张微笑着的脸,虽然明知是晚上,可总感觉车身周围阳光明媚。我明白这不光是余博给我做的按摩起了作用,更重要的是余博这个让我产生好感的大男孩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